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采詩説

鎖定
采詩説是出自《孟子·離婁下》的一個民歌彙集。
中文名
采詩説
釋    義
收集民歌
出    處
《孟子·離婁下》
屬    性
許多詩便是靠樂官"采詩"彙集
歷史背景
采詩説即關於《詩經》作品來源和編訂的一種説法。漢代人認為周代設采詩之官到民間采詩,獻於朝廷以瞭解民情。《漢書 藝文志》:“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周王朝是否實行過采詩制度,雖不能確定,但如無周王朝和各諸侯國樂官的參與,民間之詩很難彙集於王廷。
相關記載:"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許慎《説文解字》説:"丌,古之遒人以木鐸記詩言."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説:"《孟子》'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跡'即'丌'之誤."前引《國語·晉語六》所載範文子語説:"吾聞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聽於民……風聽臚言於市,辨妖祥於謠."漢代學者明確提出采詩説,認為周朝便有采詩的制度,其中比較重要説法有:《孔叢子…巡狩篇》:"古者天子命史采詩謠,以觀民風."以上諸説雖然與采詩的時間,方式采詩之人有些出入,但采詩之制應是存在的.進行采詩工作的當是周王朝及各諸侯國的樂官.《小雅》,《國風》中的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