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酽酢

[yàn cù]
汉语词汇,指浓醋
酽酢是汉语中表示浓醋的合成词,由"酽"(汁液浓稠)与"酢"(酸味液体)组合构成。该词读音为yàn cù(注音:ㄧㄢˋㄘㄨˋ),繁体写作"釅酢",最早见于佛教典籍《瑜伽师地论》卷二一,以"如蜜生虫置之酽酢"的比喻阐释佛理 [1]。在构词规律上,"酽酢"与"酽茶""酽酒"等词语共享"酽"的浓稠本义,其近义词"酽醋"在《瑜伽师地论》不同版本中常与之混用。现代文学作品中亦有应用案例,如《满江红:浪子》以"驱酽酢"意象强化人物形象。
拼    音
yàn cù
注    音
ㄧㄢˋㄘㄨˋ
词    性
名词
繁    体
釅酢
部    首
酉部(酽)、酉部(酢)
结    构
并列式合成词

基本释义

播报
编辑
"酽酢"本义特指浓度较高的酸性调味品,其构成语素具有明确指向性:"酽"表示液体浓稠厚重,"酢"在《说文解字》中训为"酸味调料"。该词在佛教用语中常作喻体,如唐代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耻乎二一载"如蜜生虫置之酽酢",通过蜜与浓醋的味觉对比阐释佛法义理 [1]兵删讲榜巴微懂端枣删牛挨和店屑连阀举戒举。

词源演变

播报
编辑
"酽"字初见于《玉篇》,从酉严声,本义为酒味醇厚,引申指所有液体的高浓度状态;"酢"在先秦即指酸味调料,《周礼》"醯人掌共醯物"郑玄注"酢,今之醋也"可证。二字组合成词最早见于隋唐佛经译本,因佛教戒律中常用强烈味觉作修行比喻而得以定型 [1]

相关词汇体系

播报
编辑
与"酽酢"构词方式相似的词语包括:
  • 酽酢:指浓醋,《瑜伽师地论》卷二一有'如蜜生虫置之酽酢'句 [1]
  • 酽酢:浓醋,《瑜伽师地论》卷二一'如蜜生虫置之酽酢' [1]
这些词语共享"酽"的浓度特征,形成以味觉强度为核心的词汇群。

文化典故

播报
编辑
北周庾信《小园赋》"枣酸梨酢"的"酢"字为形容词用法,虽未直接使用"酽酢",但佐证了该词构成语素的古汉语基础。北宋《太平广记》引《酉阳杂俎》"取酽醋合硝石煎之"的记载,展现了该词在中古时期的具体应用场景。

现代语言应用

播报
编辑
当代文学作品延续了该词的感官表现力,如2020年《满江红:浪子》用"驱酽酢"形容流浪汉散发的刺鼻气味,通过味觉通感强化形象刻画。在方言使用中,"酽酢"仍保留于部分晋语区,特指浓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