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醫養結合

鎖定
“醫養結合”就是把專業的醫療技術檢查和先進設備與康復訓練、日常學習、日常飲食、生活養老等專業相融合。以醫療為保障,以康復為支撐,邊醫邊養、綜合治療。從技術上儘可能的實現疾病轉歸,病人的各項功能得到保持或恢復,其中,“醫”主要就是重大疾病早期識別、必要的檢查、治療、康復訓練,包括有關疾病轉歸、評估觀察、有關檢查、功能康復、診療護理、重大疾病早期干預以及臨終關懷等醫療技術上的服務。“養”包括的生理和心理上的護理、用藥和安全、日常飲食照護、功能訓練、日常學習、日常活動、危重生命體徵、身體狀況分析、體重營養定期監測等服務。利用“醫養學一體化”的發展模式,就是把大病早期識別干預、大病早期康復訓練、日常生活、養護療養、日常學習、護理等綜為一科。醫養結合是人類醫療改革創新中的重點康復工程,是一種切實可行的醫療改革新模式。
中文名
醫養結合
外文名
Integrated Eldercare Services with Medical Care
解    釋
醫療資源與養老資源相結合
意    義
實現社會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試點單位
兩批共90個國家級試點單位

醫養結合概念的形成

我國現階段老齡化,“未富先老”。社會“老年病”常發、易發和突發性,加上車禍、失能、半失能的康復治療和看護問題也困擾着千家萬户。而現狀卻是——醫療團隊和康復互相獨立,療養院不方便就醫,醫院裏又不養病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經常往返家庭、醫院和康復機構之間,既延誤治療,也增加了家屬經濟負擔。醫療和康復的分離,也致使許多重病的人把醫院當成養老院,成了“常住户”。“病人‘押牀’,使其它需要住院的人住不進來。

醫養結合項目推進

2016年6月,國家衞生計生委聯合民政部發布了《關於確定第一批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單位的通知》 [1]  ,於9月發佈了《關於確定第二批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單位的通知》 [2]  ,文中確定了以北京市東城區等50個市(區)作為第一批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單位,以北京市朝陽區等40個市(區)作為第二批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單位。並明確了試點單位應儘快建立相關機制,全面落實醫養結合工作重點任務,確保試點取得積極進展,收到良好社會效果。
2018年11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發展養老產業、推進醫養結合,提高老有所養質量。要求簡化醫養結合機構設立流程,實行‘一個窗口’辦理,由相關部門集體辦公、並聯審批,不能再讓市場主體跑來跑去。強化支持政策落實,促進現有醫療衞生和養老機構合作,發揮互補優勢。將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範圍。促進農村和社區醫養結合,建立村醫參與健康養老服務的激勵機制。鼓勵醫護人員到醫養結合機構執業,並在職稱評定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3] 
2019年11月21日,寧夏召開醫養結合推進會暨業務骨幹培訓班,為老年人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助力。 [4]  寧夏將通過實施城鄉社區醫養結合能力提升工程、鼓勵醫療機構加強老年病科建設等措施全面推進醫養結合工作,應對不斷加劇的人口老齡化趨勢。 [5] 
2021年12月13日,從國家衞健委獲悉,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醫養結合服務,全國醫養結合機構達6000多家,牀位160多萬張,醫養結合服務質量明顯提升,老年健康支撐體系逐步完善。 [7] 
2022年4月,國家衞生健康委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社區醫養結合能力提升行動的通知》。通知指出,重點為失能、慢性病、高齡、殘疾等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為主,兼顧日常生活照料的醫養結合服務。 [8] 
2022年7月21日,國家衞生健康委等11個部門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公佈。明確提出支持醫療資源豐富地區的二級及以下醫療衞生機構轉型。開展康復、護理以及醫養結合服務,推動養老機構改造增加護理型牀位和設施。 [9] 

醫養結合服務設施和模式

醫養結合需要依託多種先進的智能醫療康復急救器械或設備,才能滿足患者和住户的醫療康養需求。已經有不少大型醫療機構和團隊開始發展以“醫養結合”為核心的技術服務模式,提供專業康復管理人才,為長者提供持續的日間保健、被動運動、中醫康復、健康促進、養老護理及其他生活服務,秉承“尊重、樸誠、平等”的核心價值觀,為住户提供先進、智能的專業化服務。
2019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民政部、國家衞生健康委印發《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同時宣佈將快速、持續推進“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計劃到2022年形成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普惠養老的有效合作新模式。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