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醫術

(哲學思想)

鎖定
醫術是古代中國流傳的一種哲學思想,我國最早的一部經典醫學著作《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就有關於中國醫術的描述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內若一” [1]  。這裏所講的虛無其實就是大自然,若一就是大自然跟人的融合。
中文名
醫術
所屬分類
哲學思想
我們從古代哲學中可以看到,當時人們對大自然的總認識是:”無極只是鴻蒙、混沌,太極則示以太環、中分黑白,互相回抱,就是我們見到的道教標指“陰陽魚”,故此莊子以不動為太極,動為陰陽。古人稱為道,“道者一也,一者太極,橫伸之象示其用也”。古人説:“知其一,萬事畢”。又據《抱朴子》中曰“道起於一,其貴無隅”,故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長生”。無論哪一家學説都推崇“一”,“一”即氣也。
《黃帝內經》形成年代接近的戰國初期的出土文物《行氣玉佩銘》上面刻着“行氣,深則蓄,蓄則伸,伸則定,定則固,固則萌,萌則長,長則退,退則天,天幾舂在上,地幾舂在下,順則生,逆則死”。這段文字講述了中國醫術的導引行氣。但這個導引行氣到底從何而來?説穿了,也是古人依照大自然而來。以雨為例吧,它從天空降到地上,又滲透於地下,不久由於吸收太陽的熱量,蒸發為雲,然後再變雨降回地上,有了天地間的這種導引行氣,才使我們人類有生存的條件,才使萬物生生不息,人的病患流轉康復成為可能,這充分體現了中國醫術對人體的科學認識。如果有人提出“中國醫術”的顯著特點是什麼?我們中國人可以自豪的説:“中國醫術是和大自然高度融合在一起的”。試問一下,世界上有哪種醫學是跟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的?
人的導引行氣吐納統屬運動,因為大自然在於陰陽變化,生命在於運動,中國曆代名醫都是遵照大自然這個定律的。如漢代名醫張仲景所著《金匱要略》一書中提到:“若人能慎養,不令風邪乾燥經絡,適中經絡,未經流臟腑即醫治之,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鍛鍊。如針灸按摩,勿令九竅閉塞”。這就説明導引、吐納能通利九竅,有治疾病的作用。漢代另一名神醫華佗也説:“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比如户樞不朽也”。根據這一認識,通過觀察模仿五種大自然禽獸的姿勢,如虎的前肢撲動,鹿的伸展頭頸,熊的卧倒身子,猿的腳尖縱跳,鳥的展翅飛翔,並把這些動作聯繫起來,創造了一套獨特練功方法,名為《五禽戲》,一直流傳,可算神醫華佗留給中國醫術寶庫中一顆瑰麗的明珠。從中我們知道中醫術主要是採用導引行氣吐納等手段。晉代醫家葛洪在所著《抱朴子》一書中認為,導引的方法可以多樣化,他指出鍛鍊的基本方法:“或屈伸、或行卧、或倚立、或躑躅、或除步、或吟或息,皆導引也”。並指出導引的作用是“療未患之疾,通百和之氣,動之則百關氣暢”。此處還認為用呼吸吐納來行氣,可以“內以養身,外以祛邪”。以上我們可以知道“中國醫術”是遵照大自然的法則,通過靜坐、呼吸、吐納行氣等練功手段來獲得醫術的。有人説針灸是不需要練功的,其實不然,我説連切脈也必須練功,否則光憑經驗是沒用的。如我國著名藥學家李時珍所著的《奇經八脈考》中論述練功和經絡關係時,指出:“內景隧道,惟返觀者能照察之”。在《針灸指南》一書中也強調凡學習針灸者必先自願練習靜坐功夫,這説明凡行針者必須練功儲內氣,以便運氣、施針、為患者除病、祛疾。陳繼儒在《養生膚語》一書中指出“卻病之術,有行動一法,虛病宜存想收斂,固秘心志,內守之功夫以補之。實病宜按摩導引,吸努掐攝,外發氣功以散之。凡熱病宜吐故納新,口吐鼻入以涼之。冷病宜存氣閉息,用意生火以温之。”這裏闡明瞭“中國醫術”的辯證施功的方法。另外清代名醫汪訒庵所著的《醫方集釋》中附有“勿藥元銓”一卷,蒐集了不少中國醫術的練功方法,其中有一段記載供大家參考:“調息之法,不拘時候,隨便而坐,平和其身,不倚不屈,解衣寬帶,務令調適。口中舌攪數遍,微微吐出濁氣,鼻中微微納之,或三五遍,或一二遍,有津咽之,叩齒數遍,舌抵上顎,兩目垂簾,令朦朧然,不喘不且,或數息出,或數息入,以一至十,以十至百,攝心在數,勿令散亂”。這其實就是超覺靜坐和藏密數息法的基本功呀。以上論述説明“中國醫術”是利用大自然的定律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進行嚴格的刻苦修煉,產生的“中國醫術”特殊功能。 [2] 
參考資料
  • 1.    劉春蘭.皇帝內經醫學道德思想研究.廣州中醫藥大學,碩士論文,2009.
  • 2.    劉陽.漢代方士醫學研究.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論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