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醫蛭

鎖定
醫蛭,蛭綱顎蛭目醫蛭科的一屬。 [1] 
中文名
醫蛭
醫蛭科
水生種類。原僅分佈於歐、亞、非3洲,後引入美洲作醫用。體多為中型,體背通常有縱紋。雄孔和雌孔間隔5環。前、後吸盤均發達。3個顎上各有鋭刺1列,約35~100個。顎上無唾液腺乳突,或僅有一些非常小的乳突。日本醫蛭是中國分佈最廣、危害最大的一種吸血水蛭。體長一般30~60毫米,體寬4~8.5毫米。體狹長,略呈圓柱狀,背腹稍扁平。背部呈黃綠或黃褐色,有5條黃白色縱紋,中間1條較寬。縱紋兩旁有密集的黑褐色細斑點。腹面暗灰或淡黃褐色,無斑紋。醫蛭吸血時,先用前吸盤吸牢,再由顎上齒鋸開一個“Y”字形傷口。吸血後,由於體內10對盲囊充滿血液,體高可增加2倍,體重增加6倍,吸血1次可供需用200天以上。在醫蛭數量多的水田裏,如果赤腳下田,每分鐘可叮上20條。醫蛭多集中在水田的四角或田邊,有時也鑽入田埂的泥土中,偶見爬上稻株或躲在稻叢的基部。平時極少遊動,常吸附在水邊或水生植物上,或匍伏在田中小泥塊下面。在長江流域,醫蛭在4月中、下旬開始交配。5月中旬到6月上旬在田埂邊或水渠邊產卵繭。卵繭外壁呈蜂窩狀。每繭內含卵10~20粒。經16~25天孵出幼蛭。孵化期在5月底到6月底之間,盛孵期為6月上、中旬。孵出的幼蛭即能吸血,到9、10月間體長可達30毫米,與成蛭已難以區分。醫蛭的生命力很強。即便切成兩段,也不會很快死亡。但它不能從切去的一端再生成一條完整的新螞蟥,也不會鑽入人體繁殖或寄生於體內。 [1] 
參考資料
  • 1.    醫蛭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