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醫生集團

鎖定
醫生集團又稱為“醫生執業團體”或者“醫生執業組織”,由多個醫生組成的聯盟或者組織機構,英文名為“Medical Group”。 “醫生集團”可能屬於醫院,也可能是獨立的“醫生組織”, 一般是獨立法人機構,以股份制形式運作。
醫生集團的本質是醫生執業方式之一——團體執業(medical group practice),這是相對於獨立執業(independent practitioner)來説的。在團體執業下,兩三個醫生結合起來就可以團體執業,團體執業的特點是他們共享彼此的收入,共同承擔損失,共享設施設備,這是一個同進共退的執業團隊。
中文名
醫生集團
外文名
Medical Group
別    名
醫生執業團體
別    名
醫生執業組織
執業方式
團體執業
性    質
由多個醫生組成的聯盟或者組織機構
意    義
使醫生可直接註冊到醫生集團

醫生集團簡介

醫生集團是按照歐美國家的“MedicalGroup”翻譯而來,其本質是醫生執業的一種方式,即團體執業。兩三個醫生結合起來就可以團體執業,團體執業的特點是他們共享彼此的收入,共同承擔損失,共享設施設備。有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全美已有超過28萬個醫生執業團體。
醫生集團主要源於歐美國家,是多個醫生組成的聯盟或組織機構。如全美迄今僅有5.6%的醫生直接受僱於醫院,高達83%的醫生則加入醫生集團。去年1月的統計報告顯示,全美約有28.43萬個醫生執業團體,其中56.06%僅有1名醫生坐診,超過20人以上的醫生集團達2936個。 [1] 
醫生集團代表醫生與各個保險公司和醫療機構協定報銷比率,幫助醫生更新行醫職業資格,為醫生交付醫生責任險,提供助理和客服幫助醫生預約患者、隨訪,管理患者電子病歷以及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醫生集團產生後,慢慢地,很多小規模的醫生集團逐漸聯合,形成大的執業團體,很多團體合作採用多學科合作的方式,擴大服務量。這些多個醫生集團聯合起來,就構成了大的醫療集團。這些醫生集團可以擁有自己的診所、醫院。美國不少醫生集團已經從團體執業發展成為龐大的醫療機構,它們也僱傭了大量的醫生——梅奧診所、克利夫蘭診所都是典型的例子。凱撒醫療集團雖然是診所起家,但最後發展了醫生集團,成為現在強大的醫療集團。

醫生集團發展歷史

簽約醫生集團,是世界上大多數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醫生自由執業方式。美國醫療協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12年的報告統計, 5.6%的醫生直接受僱於醫院、是醫院的僱員,83%的美國醫生在“醫生集團”中行醫。
梅奧診所 梅奧診所
醫生團體執業的開創者是梅奧診所。梅奧診所的歷史記錄這樣寫到道:1863年,Dr. William Worrall Mayo 在Rochester創辦了梅奧診所,他的兩個兒子William James Mayo 和Charles Horace Mayo分別於1883年和1888年加入執業團隊。之後,梅奧家族這三位醫生邀請其他醫生、科學研究者加入了梅奧診所,並建立了美國第一傢俬人性質的團體執業組織。
梅奧後來分別邀請Dr. Augustus Stinchfield、Dr. Stinchfield加入團體執業。之後,梅奧創始人就退休了。至此,梅奧診所的創立者為梅奧兄弟、Dr. Stinchfield、Dr. Graham、Dr. Henry Plummer、Dr. Millet、Dr. Judd和 Dr. Balfour。這些創立者共同分享團體執業的收入,同時他們也會僱傭員工服務。
這就是最初標準的醫生集團。梅奧歷史資料顯示,一開始,梅奧診所的團體執業並不被社會認可,但隨着執業方式優勢顯示,團體執業逐漸被接受。這種由梅奧家族創立的團體執業漸漸影響,並逐漸成為醫生主流的執業方式。

醫生集團中國現狀

2014年,中國首家醫生集團-張強醫生集團在上海成立。 [2] 
2016年3月17日 [3]  ,心血管領域專業醫生集團“華醫心誠”在京成立。 [4] 
2016年5月,中國第一家介入醫生集團——仁雨醫生集團在湘成立。 [5] 
2016年10月25日,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值得關注的是,綱要明確指出“創新醫務人員使用、流動與服務提供模式,積極探索醫師自由執業、醫師個體與醫療機構簽約服務或組建醫生集團。”
這是“自由執業”第一次寫進“國字號”的文件,也是“醫生集團”第一次寫進“國字號”的文件。

醫生集團現實意義

“醫生集團”使醫生可直接註冊到醫生集團。同時,醫生集團也能名正言順地直接按診斷、治療服務向病人收費,再向合作醫療機構支付平台使用費。這意味着醫生集團已成為可獨立開展業務的新業態。
醫生是整個醫療衞生事業和健康產業發展中的第一生產力。推動醫生自由執業,有利於提升醫療人才價值,促進醫療服務下沉,夯實基層服務根基。
醫生集團營業牌照的突破會激活深圳醫療衞生事業和醫療健康產業整個生態圈,並通過政策創新驅動,開放分工合作,以局部的‘鯰魚效應’推動全國醫改。
Ÿ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