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醫源性傳播

鎖定
醫源性傳播(iatrogenicinfection),是指在醫療或預防工作中,由於未能嚴格按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而人為地造成某些傳染病的傳播,屬水平傳播(horizontal transmission)。醫源性傳播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由於生物、血液製品等受污染或器官移植而引起的疾病傳播,如艾滋病、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等;另一類是易感者在接受治療、檢查或預防措施時,由於應用受污染或消毒不嚴的針管、針頭、採血器、導尿管等器械而導致疾病的傳播。
中文名
醫源性傳播
外文名
iatrogenic infection
工    作
醫療預防
性    質
人為地造成某些傳染病的傳播

醫源性傳播常見病原體

醫源性感染的常見病原體包括:細菌:佔病原體的90%以上,且對抗生素多重耐藥。病毒:HBV、HCV、HIV、SARS病毒等。真菌:逐年上升,截至2012年真菌感染率為20世紀80年代的2-5倍,多為白色念珠菌。其他:衣原體、支原體、寄生蟲等。

醫源性傳播傳播途徑

常見的傳播途徑包括:①醫療器械和設備傳播:病人使用污染器械、儀器等導致的感染。②血液及血製品傳播:經血傳播的疾病有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弓形蟲病和鉅細胞病毒感染等。③藥物及各種製劑傳播:輸入在生產、保存、運輸、使用過程污染的藥物。④醫療用品傳播:使用污染醫療用品導致等等。

醫源性傳播預防措施

為避免醫源性傳播,需要求各級醫療衞生單位均應加強消毒防護措施。各種醫療及預防注射(包括皮試、卡介苗接種等)應實行一人一針一管,各種醫療器械及用具均應實行一人一用一消毒(如採血針、針灸針、手術器械,劃痕針、探針、各種內窺鏡以及口腔科鑽頭等,也應包括穿耳孔和刺紋用的針)。尤其應嚴格對帶血污染物的消毒處理。雖然獻血員在獻血前進行體格檢查,檢測谷丙轉氨酶及HBsAg,肝功能異常或HBsAg抗HcV陽性者不得獻血。但限於條件,還有可能個別的丙肝病毒攜帶和乙肝病毒攜帶者的血會輸到病人身上,以致感染了肝炎。因此在沒有十分必要的情況下,還是儘量不要輸血為好。建議積極創造條件,對助血員進行丙型肝炎RNA和乙肝病毒其他標誌的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