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醫學衷中參西錄

(清代張錫純編寫的中醫典籍)

鎖定
《醫學衷中參西錄》是清代張錫純編寫的中醫典籍。
中文名
醫學衷中參西錄
書名(異名)
《醫學衷中參西錄》
作    者
張錫純
成書年代
歸屬類別
中醫典籍

醫學衷中參西錄成書背景

張氏治學嚴謹,重視實踐,主張溝通中西,取長補短,是近代中西醫匯通派的代表之一。結合其多年臨證經驗與匯通中西的體會,著成《醫學衷中參西錄》。

醫學衷中參西錄流傳版本

1909年由天津新華印書局首版,另有天地新學社等刊本,1949年後多次出版排印本。

醫學衷中參西錄作者簡介

張錫純,字壽甫,清末民初河北省鹽山縣人。生活於公元1860~1933年(清咸豐十年至民國二十二年)。幼敏而好學,攻讀經史之餘,兼習岐黃之書,後因兩試秋闈不第,遂潛心醫學。早年懸壺鄉梓,革命軍興,應聘從戎去武漢為軍醫。1917年在瀋陽創建“立達中醫院”。直奉戰起,回故居河北滄州行醫,1926年移居天津,創辦“天津國醫函授學校”,培養了大批中醫後繼人才。
張氏治學嚴謹,重視實踐,主張溝通中西,取長補短,是近代中西醫匯通派的代表之一。其醫德高尚,常舍藥濟貧,遇疑難重症,殫思竭慮,並親自攜藥到病家督煎,守護達旦。為了體驗藥物的毒性反應和用量,曾親嘗巴豆、花椒、甘遂等藥,足見其對病人極端負責的精神和重視實踐的治學態度。他醫術精湛,常能力排眾議,獨任其責,起羣醫束手之沉痾,療效卓著,名震遐邇。當時與江蘇陸晉笙、楊如侯,廣東劉蔚楚同負盛名,又與慈溪張生甫、嘉定張山雷並稱名醫三張。
張氏勤於鑽研,善於總結,平生著述甚多,後因天津洪水沒其居,遺書蕩盡,傳世者僅《醫學衷中參西錄》一書。

醫學衷中參西錄章節目錄

醫方(一)治陰虛勞熱方
醫方(二)治陽虛方
醫方(三)治大氣下陷方
醫方(四)治喘息方
醫方(五)治痰飲方
醫方(六)治肺病方
醫方(七)治吐衄方
醫方(八)治心病方
醫方(九)治癲狂方
醫方(十)治癇風方
醫方(十一)治小兒風證方
醫方(十二)治內外中風方
醫方(十三)治肢體痿廢方
醫方(十四)治膈食方
醫方(十五)治嘔吐方
醫方(十六)治霍亂方
醫方(十七)治泄瀉方
醫方(十八)治痢方
醫方(十九)治燥結方
醫方(二十)治消渴方
醫方(二十一)治癃閉方
醫方(二十二)治淋濁方
醫方(二十三)治傷寒方
醫方(二十四)治温病方
醫方(二十五)治傷寒温病同用方
醫方(二十六)治瘟疫瘟疹方
醫方(二十七)治瘧疾方
醫方(二十八)治氣血鬱滯肢體疼痛方
醫方(二十九)治女科方
醫方(三十)治眼科方
醫方(三十一)治咽喉方
醫方(三十二)治牙疳方
醫方(三十三)治瘡科方
藥物
醫論
醫話
醫案(一)虛勞喘嗽門
醫案(二)氣病門
醫案(三)血病門
醫案(四)腦充血門
醫案(五)腸胃病門
醫案(六)頭部病門
醫案(七)肢體疼痛門
醫案(八)腫脹門
醫案(九)黃疸門
醫案(十)痢疾門
醫案(十一)大小便病門
醫案(十二)不寐病門
醫案(十三)癇痙癲狂門
醫案(十四)傷寒門
醫案(十五)温病門
醫案(十六)瘧疾門
醫案(十七)霍亂門
醫案(十八)婦女科

醫學衷中參西錄內容簡介

《醫學衷中參西錄》為張錫純唯一傳世的著作,其主要學術內容如下:
一、學術理論
(一)倡“衷中參西”
清末民初,西學東漸,西醫學在我國流傳甚快。當時,醫學界有些人崇尚西學,輕視中醫,有些中醫則一味排斥西醫,因循守舊。張氏則主張以中醫為本體,擷取西醫之長補中醫之短,倡導“衷中參西”,並從理論、實踐方面進行了嘗試,《醫學衷中參西錄》的書名就鮮明地表明瞭張氏的學術主張。
在生理、病理方面,張氏於《醫學衷中參西錄》中有許多溝通中西醫學的新見解,如:“中醫謂人之神明在心,西説謂人之神明在腦,及觀《內經》,皆涵蓋其中也”。《素問·脈要精微論》中指出“頭者精明之府”,説明神明之體在腦,所謂“心主神明”,只不過是言神明之用出於心,由此可見,中西之説雖然不同,但理可匯通。另如,認為吐衄的原因是由於陽明胃腑氣機上逆,胃中之血亦恆隨之上逆。“其上逆之極,可將胃壁之膜排擠破裂,而成嘔血之證;或循陽明之經絡上行,而成衄血之證”,此即《素問·厥論》中所言“陽明厥逆衄嘔血”。其論衄血治療,主張不論“或虛或實,或涼或熱,治之者皆當以降胃之品為主”,並制平胃寒降湯、滋陰清降湯等,皆主以生赭石通降胃氣,並輔以白芍、龍、牡等養陰鎮潛之品,提高了本病的療效。
在用藥上,張氏認為,西藥治在局部,是重在病之標也;中藥用藥求原因,是重在病之本也。究之,標本原宜兼顧,若遇難治之證,以西藥治其標,中藥治其本,則奏效必速,提出中藥、西藥不應互相牴牾,而應相濟為用。張氏臨牀治療癲癇,據中醫“諸風掉眩,皆屬於肝”理論,用西藥臭素、抱水諸品及鉛硫硃砂丸麻醉鎮靜治標,而後則主張徐以健脾、利痰、祛風、清火之藥以剷除其病根。治療大氣下陷,下血不止之血崩症,煎服生黃芪、白朮、龍骨、牡蠣、柴胡等升舉固澀之品時,加服西藥麥角,以加強收縮止血功效。張氏在辨證施治運用中醫方藥的同時,加服西藥,開中西藥聯合應用之先河。
(二)大氣下陷論
繼喻昌“胸中大氣説”之後,張氏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對大氣的認識和治療作了進一步的闡發。
張氏認為,大氣即《內經》所言之宗氣,它“以元氣為根本,以水谷之氣為養料,以胸中之地為宅窟者也”。因其“誠以能撐持全身,為諸氣之綱領,包舉肺外,司呼吸之樞機,故鄭而重之曰大氣。”即大氣是搏聚於胸中,包舉於肺外的大量陽氣,它源於元氣,受水谷精微的滋養,除主司呼吸外,同時對全身產生重要影響。此氣撐持全身,振作精神,心及心思、腦力、百骸動作,莫不賴於此。此氣一虛,呼吸即覺不利,而時時痠懶,精神昏憒,腦力、心思為之頓減。
大氣之病變主要是虛而陷,其病情有緩急之別,急者可引起猝死,“大氣既陷,無氣包舉肺外以鼓動其闔闢之機,則呼吸停頓,所以不病而猝死。緩者則因大氣下陷而致呼吸不利,換氣不足缺氧,全身性衰竭出現一系列表現:“有呼吸短氣者,有心中怔忡者,有淋漓大汗者,有神昏健忘者,有聲顫身動者,有寒熱往來者,有胸中滿悶者,有努力呼吸似喘者,有咽乾作渴者,有常常呵欠者,有肢體痿廢者,有食後易飢者,有二便不禁者,有癃閉身腫者,有張口呼氣外出而氣不上達,肛門突出者,在女子有下血不止,更有經水逆行者”等等。,
以上見症以心肺證候為主,常兼見脾胃證候。若單見脾胃證候而無心肺證候者,是謂中氣下陷。中氣下陷之重者,張氏認為有引起大氣下陷之可能,“夫中氣誠有下陷之時,然不若大氣下陷之尤屬危險也。間有因中氣下陷,泄瀉日久,或轉致大氣下陷者”。這樣把大氣下陷與中氣下陷分別開來,確為閲歷之談。
張氏認為,引起大氣下陷的原因不外勞力過度、久病和誤藥。如“力小任重,或枵腹力作,或病後氣力未復而勤於動作,或泄瀉日久,或服破氣藥太過或氣分虛極自下陷”。張氏治療大氣下陷,創制升陷湯(生黃芪、知母、桔梗、柴胡、升麻),該方以黃芪為君,升補大氣,佐知母涼潤以濟其之偏,柴胡引大氣之陷者自左上升,升麻引大氣之陷者自右上升,桔梗為藥中之舟楫,導諸藥之力上達胸中。若氣虛極加人蔘或寄生,以培氣之本,或更加山萸肉以防氣之渙散,氣虛甚者酌增升麻用量。
心肺之陽,尤賴胸中大氣為之保護,大氣一陷,則心肺陽分素虛者,至此而益虛,症見其人心冷,背緊,惡寒,常覺短氣等。張氏認為欲助胸中心肺之陽,必須先升提下陷之大氣,否則但服温補心肺之陽之劑無效,制回陽升陷湯(生黃芪、乾薑、當歸身、桂枝炭、甘草)以治之。
胸中大氣正常,有賴於少陽、陽明之氣的升發。若大氣下陷,升發之氣被鬱,氣分鬱結,經絡瘀滯,常見胸中滿痛或脅下撐脹、腹痛等。對此,張氏又制理鬱升陷湯(生黃芪、知母、當歸身、桂枝尖、柴胡、乳香、沒藥);對脾氣虛極下陷,小便不禁者,制理脾升陷湯(生黃芪、白朮、桑寄生、川斷、萸肉、龍骨、牡蠣、川萆薢、甘草)治之。
(三)寒温統一,注重清透
《醫學衷中參西錄》論温病,主張寒温統一,認為温病治法已備於傷寒。如温病初起治宜辛涼,然辛涼之法亦備於傷寒,麻杏甘石湯“誠為温病初得之的方矣”。但其外表證未解,內有藴熱即可服用。至温病傳經已深,清燥熱之白虎湯、白虎加人蔘湯,通腑之大、小承氣湯,開結胸之大、小陷胸湯,治下利之白頭翁湯、黃芩湯,治發黃之茵陳桅子柏皮湯等及一切涼潤、清火、育陰、安神之劑,皆可使用。並指出寒温治法之別,在於“始異而終同”。所謂“始異”,即傷寒發表可用温熱,温病發表必用辛涼;謂其“終同”,即病傳陽明之後,不論傷寒、温病,皆宜治以寒涼,而大忌温熱。
張氏臨證將温病分為風温、春温、濕温三類。認為三類温病雖見症不同,其本質皆緣鬱熱。“大凡病温之人,多系內有藴熱,至春陽萌動之時,又薄受外感拘束,其熱即陡發而成温”。他遵循“火鬱發之”之旨,治療上主張宣散鬱結,疏通氣機,透邪外達。反對徒執寒涼,只清不透,使邪無由出。並自擬清解湯、涼解湯、寒解湯三方,徑以石膏清其內熱,又選用薄荷、連翹、蟬蜕發表,且“引胃中化而欲散之熱,仍還太陽作汗而解”。正是基於對温病“鬱熱”這一本質的深刻認識,初起治療即立足於清透。
温病入裏化熱,抑或傷寒、中風入裏化熱,是陽明熱盛之象,張氏皆以寒涼清熱為主,不復有傷寒、中風、温病之分,投以白虎湯靈活加減化裁。臨證使用白虎湯,張氏有着豐富的經驗,認為白虎湯之“四大”典型症狀中,唯脈洪為必見之症。只要見脈洪大,又有陽明熱盛之一二症,則無論外感內傷,皆可用之,不必拘泥於古人之説。
陽明腑實用三承氣湯,此乃大法,然張氏認為承氣力猛,倘或審證不確,即足誤事。於是據其三十餘年臨證經驗,強調“凡遇陽明應下證,亦先投以白虎湯一二劑,更改其服法,將石膏為末而不入煎,以藥湯送服之”,因屢用此方奏效,遂名之曰白虎承氣湯。對於温熱病神昏譫語,張氏遵從陸九芝“胃熱之甚,神為之昏,從來神昏之病,皆屬胃家”之説,將熱病神昏分為虛實兩類。其脈象洪而有力,按之甚實者,可按陽明胃實治之,投以大劑白虎湯;若脈兼弦、兼數,或重按仍甚實者,治宜白虎加人蔘湯;對邪入陽明,淫熱於肝,致肝風內動者,以白虎撤其陽明之熱,生龍骨、生牡蠣以鎮肝熄風。
張氏治療温病不僅擅用白虎,而且依據病證不同,化裁組成了眾多新方,如石膏粳米湯、鎮逆白虎湯、通變白虎加人蔘湯等,皆由白虎湯衍化而來。
二、治療經驗
張氏一生勤於臨證,《醫學衷中參西錄》記載了他豐富的臨牀經驗,其中尤以論治中風、脱證等最具特色。
(一)分別中風論治
中風有真中、類中之別。張氏認為真中者極少,因而着意對類中進行研究、發揮。指出類中風亦即內中風,此“風自內生,非風自外來也”,其治療分充血、貧血,以虛實論治。
1、腦充血治療
張氏根據“血菀於上,使人薄厥”的理論,認為腦充血即《內經》中所言的煎厥、薄厥、大厥。其病位在“肝”,陰虛陽亢、上實下虛、臟腑之氣升發太過或失之下行,血隨氣逆為主要病機。即“人之血隨氣行,氣上升不已,血即隨之上升不已,以致腦中血管充血過甚”(《醫學衷中參西錄·醫案·腦充血門》),有礙神經,以致語言肢體謇澀不利,口眼歪斜等等。
根據腦充血之“肝木失和,肺氣不降,腎氣不攝,衝氣、胃氣又覆上逆,臟腑之氣化皆上升太過”之病機,張氏提出治療本病應“清其臟腑之熱,滋其臟腑之陰,更降其臟腑之氣,引腦部所充之血下行”的“鎮肝熄風、引血下行”的原則,並創制鎮肝熄風湯(懷牛膝、生赭石、生杭芍、天冬、生龍骨、生牡蠣、生龜板、玄蔘、川楝子、生麥芽、茵陳、甘草)作為治療本病的主方。方中赭石降胃,平肝鎮衝,下行通便;牛膝善引上部之血下行,二藥合用,相輔相成;玄蔘、天冬、白芍滋陰退熱;龍骨、牡蠣、龜板、芍藥斂肝火、鎮熄肝風,以緩其肝氣上升之勢;玄蔘、天冬清肺制肝;山藥、甘草和胃緩肝;茵陳為“青蒿之嫩者,稟少陽初生之氣,與肝木同氣相求,最能將順肝木之性,且又善瀉肝熱”,為清涼腦部之涼藥也;麥芽“善助肝木疏泄以行腎氣”;川楝子善引肝氣下達,又能折其更動之力。本方標本兼治,鎮潛共用,引涵兼施,直中病之肯綮,確有獨到之處。
此外,張氏還參照西醫病理,闡述了腦充血、腦溢血、腦出血之證型及用藥的不同。對腦部血管中之血滲出者,他在友人“腦充血證,宜於引血下行藥中加破血之藥以治之”的啓發下,指出對其身體壯實者,可酌加大黃數錢以逐瘀;其身形脈象不甚壯實者,加桃仁、丹蔘等化瘀。並明確提出“腦充血當通大便為要務”。對腦充血後期脈象柔和而肢體痿廢者,主張“少用黃芪助活血之品以通絡”,但應謹慎從事。而對於“血菀於上”的腦充血者,因黃芪之情,補而兼升,氣升則血必隨之升,故病初應忌用黃芪,誤用則兇危立見。其辨證之嚴謹,用藥之精確,可見一斑。
2、腦貧血治療
與腦充血證相反,張氏認為腦貧血證則為血之上注於腦過少,無以養其腦髓神經,致使腦神經失其所司。而血之上注過少,實由“宗氣虛寒,不能助血上升川”。故治療腦貧血證,主張“應峻補其胸中大氣”,自擬當歸補血湯益氣温陽、補血活血,治療中風脈象遲弱,身軟,肢體漸覺不利,或頭重目眩,或神昏健忘,甚或昏僕,移時甦醒致成偏枯者。方中主以黃芪升補胸中大氣,使血隨氣升,上達腦中;用當歸、龍眼肉、鹿角膠養血生髓;丹蔘、乳、沒開血痹,化瘀滯;甘松助心房運行有力,以多輸血於腦,且又為調養神經之品。對於腦貧血肢體痿廢或偏枯,脈象極微細無力者,又擬幹頹湯、補腦振痿湯治療。並指出肢體偏廢,服藥久不效者,應着重補腎通絡,多選用胡桃肉、地龍、馬錢子等。
(二)重視衝氣為病,善用鎮衝降逆
衝脈為奇經八脈之一,張氏論病極重視衝氣,指出“衝氣上衝之病甚多,而醫者識其病者甚少。即或能識此病,亦多不能洞悉其病因”。因而,對沖氣的生理,尤其是衝氣上衝的病因、病理、病脈、治法都作了詳細闡述,自成一家之言。其述衝脈,、兼採《內》《難》之説,認為其“在胞室之兩旁,與任脈相連,為腎臟之輔弼,氣化相通……上系原隸陽明胃腑”,並認為“衝氣上衝之證,固由於腎臟之虛,亦多由於肝氣恣橫,素性多怒之人,其肝氣之暴發,更助衝胃之氣上逆”。即腎虛無以涵木,不能收斂衝氣,衝氣上行,肝氣橫逆,胃氣上逆而呈上衝之弊。張氏描述的衝氣上衝證,除自覺有氣自下上衝,脈多弦硬而長外,主要表現有胃脘或腹中滿悶,噦氣,呃逆連連,嘔吐不止,或見吐血、衄血等胃氣上逆不降見症;或兩脅痛脹,頭目眩暈,甚而氣火挾痰上衝,發生突然昏僕等;或為胸滿窒塞,喘息大作。其治療,主張以斂衝鎮衝為主,降胃平肝為佐,獨創參赭鎮氣湯、鎮衝降胃湯等鎮衝諸方。其組方特色,一為善用鎮衝降逆之品,如赭石、龍、牡等;一為善用補虛固澀之品,如山萸肉、山藥、白芍、芡實等,攻中有補,降斂結合,用之臨牀,確有良效。其衝氣學説為中醫臨牀治療雜病又闢新徑。
(三)脱分上下內外,治脱重視肝虛
張氏認為脱雖有上、下、內、外之別,概由肝虛,其雲:“凡人元氣之脱,皆脱在肝”。他根據肝主疏泄、調暢氣機的功能,認為元氣的運行和胃氣的布化,全賴於肝臟正常的疏泄功能。倘肝虛則損泄元氣,耗散腎氣,而為上脱或下脱。“蓋元氣上脱由於肝,其下脱亦由於肝。誠以肝能為腎行氣,即能瀉元氣自下出也”。(《醫學衷中參西錄·醫案·霍亂門》)上脱之證,“喘逆迫促,脈若水上浮麻”,張氏制參赭鎮氣湯救之。方中以人蔘補虛極之諸氣,借“赭石下行之力,挽回將脱之元氣”;蘇子助赭石降氣;生山藥、生白芍滋補肝胃之陰,以守持元氣;山萸肉、生芡實、生龍骨、生牡蠣酸斂收澀,固攝元氣。下脱,如“日夜吐瀉不已,脈沉細欲無,虛極將脱者,為至危之候”,張氏以急救回陽湯救之,方用人蔘以回陽;山藥、芍藥滋陰;重用山萸肉斂肝固脱。上下兩脱兼見者,挽陰回陽,以“既濟湯”酸斂固澀。
除元氣上脱、下脱之外,又有所謂外脱、內脱。外脱者,症見周身汗出不止,或“目睛上竄,或喘逆,或怔忡,或氣虛不足以息”,張氏認為此乃“肝膽虛極而元氣欲脱也”。即肝陰過虛,肝風萌動,元氣欲脱,用來複湯治之。內脱,如“胸中大氣下陷,氣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氣息將停,危在頃刻……其脈象沉遲微弱,關前尤甚;其劇者,或六脈不全,或參伍不調”,此係中氣自內而陷的內脱證,張氏以“升陷湯”升補下陷之氣,再加山萸肉收斂氣分之耗散,使升者不至復陷,共挽中氣下陷所致之內脱。
從上述救脱方可見,張氏救脱善用山萸肉。他認為山英肉味酸性温,固澀滑脱,通利九竅,流通血脈,為補肝之妙藥,其救脱之功,較參、術、芪更勝。“蓋萸肉之性,不獨補肝也,凡人身之陰陽,氣血將散者,皆能斂之,故救脱之藥,當以萸肉為第一”。常用萸肉治療各種虛脱危證,或配以生龍骨、牡蠣斂汗;或配人蔘、附子、山藥、炙甘草益氣回陽固脱;或配當歸、熟地填補精血等。其論脱證病機及治法用藥,別開生面,對後人啓迪尤深。
(四)遣藥制方心得
張氏制方用藥頗有獨到經驗,通性味,善配伍,別具匠心。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精研藥物,頗多新見
張氏認為學醫的第一層功夫即是識藥性,其對藥性的理解,於諸家本草學之外,頗多新見。《醫學衷中參西錄》書中專列《藥物》一章,對常用的79種藥物詳加解釋,闡述了張氏對藥物的獨到認識與經驗。其中他研究最精的藥物有黃芪、山萸肉、赭石、山藥、三七、黨蔘、乳香、沒藥、三稜、水蛭、牛膝、龍骨、牡蠣等。
例如,他廣泛應用大劑量石膏治療外感熱性病屢收良效,認為並無損傷脾胃之弊,且隨着熱退病癒而飲食倍增,為清解大熱之特效藥。善用三稜、莪術,認為二藥善破血、調氣,化瘀則三稜優於莪術,理氣則莪術優於三稜,若“二藥合用,常有協同之功”。認為水蛭破瘀最效,善除日久之瘀滯,能使瘀血默消於無形之中,乳香善透竅理氣,沒藥善化瘀理血,二藥並用為宣通臟腑、流通經絡之要藥,常用於治心、胃、脅、腹及肢體關節諸痛,經痛,產後瘀血腹痛,月經不調,風寒濕痹,中風四肢不遂及一切瘡瘍腫痛;雞內金味酸性温藥性平和,有補脾胃之妙,善化有形之瘀積;山楂化瘀血而不傷新血,開鬱氣而不傷正氣;茵陳、麥芽皆具疏肝解鬱之效,體弱陰虛不任柴胡升散者,常以其代之;黃芪性温味微甘,補氣兼能升氣,善治氣虛、氣陷諸證,且其“性温而上升,以之補肝有同氣相求之妙用”,故凡肝氣虛弱不能條達,用一切補肝之藥皆不效者,倡重用黃芪為主,而少佐以理氣之品,並據此批評“肝虛無補法”之談。這些獨創性見解,擴大和豐富了藥物的臨牀應用範圍。
2、善用生藥,注重配伍
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自擬良方百餘首,以生藥見長,對生藥的使用獨具卓見。如水蛭,方書多謂必須炙透方可使用,但張氏認為,此物生於水中,原得水之精氣而生,炙之則傷水之精氣,不若生用。因而在治療經閉不行、產後惡露不盡或瘀血頑症時,常於理衝湯、理衝丸中加入水蛭一錢或一兩,並標明“不用炙”。認為赭石色赤性微涼,生血兼能涼血,且因其質重墜,又可鎮逆、降痰、止嘔、通便,“生研服之不傷腸胃……且生服則養氣純全,大能養血”。故治陰陽兩虛、喘逆迫促之喘息,重用生赭石伍以生龍牡斂衝降逆;又與肉蓯蓉、當歸並用,補腎斂衝,潤便通結。張氏臨牀常用的生藥還有生乳香、生沒藥、生雞內金、生黃芪、生山藥、生杭芍、生石膏等。
此外,張氏根據其臨牀經驗和體會,總結出許多新的藥對配伍關係。如山藥配牛蒡子,疏補兼行,補腎健脾,清肺止咳,祛痰降氣;人蔘配代赭石,剛柔相濟,升降互用,治療脾胃氣虛,衝氣相干,或用於上盛下虛、氣血將脱;黃芪配知母,寒熱平調以益氣升舉;人蔘配威靈仙治氣虛小便不利;生龍、牡配萸肉,三藥聯合應用,收斂固脱、澀精止汗等,均可資臨牀參考。
3、潛心實踐,創制新方
張氏對方藥的運用也頗有心得,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創立了許多有效的方劑,廣及內、外、婦、兒各科,其多有所宗,遵經而不泥古,通變而不失規矩。其中,有不少為師法仲景原意而化裁創制的新方。如治吐衄諸方是受《金匱》瀉心湯影響,以降胃為主,故喜用赭石、半夏。治療胸中藴熱為外感所束,不能發泄而致煩躁的猶龍湯,立意源於大青龍湯,由連翹、生石膏、蟬蜕、牛蒡子組成。治滿悶短氣,呼吸不利的蕩胸湯,於大陷胸湯中取用芒硝,於小陷胸湯中取用瓜蔞,又於治心下痞硬之旋覆代赭湯中取用赭石,而復加蘇子以為下行之嚮導,可以代大陷胸湯、丸,亦可代小陷胸湯。又如其治療婦科病之理衝湯、理衝丸,用參、術、當歸、山藥等補氣健脾扶正,莪術、三稜、水蛭等活血化瘀,為攻補兼施,扶正化瘀,治閉經及症瘕之虛實夾雜證良方。又如治崩漏的安衝湯、固衝湯,熔塞流、澄源、補虛於一爐,止血而不留瘀,清熱而不涼遏,温補而不閉邪。再如,如治陰虛勞嗽之資生湯,治腦充血頭目眩暈之建瓴湯,治心腹疼痛、症瘕痰癖的活絡效靈丹,治腎虛滑胎的壽胎丸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名方。

醫學衷中參西錄影響評價

《醫學衷中參西錄》為20世紀中醫臨牀醫學名著,素為醫家所重視。
[1-2] 
參考資料
  • 1.    嚴世芸.中醫各家學説[M]: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9年
  • 2.    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作: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