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醫學模式

鎖定
醫學模式:(medical model, pattern):由於文化體系和醫學目的不同,在醫學理論教學與臨牀實踐中所形成的各自不同的風格、理念與規範。醫學模式的討論是出現於西醫引入國內以後,無論從不同角度觀察,中、西醫的醫學模式均有區別。例如傳統醫學屬於生命醫學、人類醫學、生態醫學健康醫學的範疇;而生物醫學則屬於循證醫學、疾病醫學、理化醫學、對抗醫學的範疇。 [1] 
中文名
醫學模式
外文名
medical model

醫學模式名詞釋義

醫學模式簡介

醫學模式的概念是在醫學模式科學的發展和醫學實踐活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觀察和處理醫學領域中有關問題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醫學模式分類

由於醫學包括認識和實踐兩個方面,所以醫學模式也就包括醫學認知模型(medical model)和醫學行為模式(medical pattern)。前者是指一定歷史時期人們對醫學自身的認識,即醫學認識論;後者是指一定歷史時期人們的醫藥實踐活動的行為範式,即醫學方法論。醫學模式是從實踐中抽象出來的理論概念,常用語言文字或圖像表示。醫學模式一經形成,便會成為醫學實踐的指導。
醫學模式( medical model )又叫醫學觀,是人們考慮和研究醫學問題時所遵循的總的原則和總的出發點即是人們從總體上認識健康和疾病以及相互轉化的哲學觀點,包括健康觀、疾病觀、診斷觀、治療觀等,影響着某一時期整個醫學工作的思維及行為方式,從而使醫學帶有一定的傾向性、習慣化了的風格和特徵。已由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醫學心理學正是適應這一轉變而逐步發展、完善起來的 。 [1] 

醫學模式發展

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醫學的研究逐漸從宏觀步入微觀,並已進入分子水平,這樣使人們逐漸產生了一種觀念,即認為人體只不過是一部精密的機器,疾病則是某一部件出現故障和失靈,醫生的工作就是修補和完善。 19 世紀以來,隨着哈維(Harvey) 的實驗生理學和魏爾嘯 (Virchow) 的細胞病理學的出現,以及解剖學、生理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等生物科學體系的形成,加上外科方面消毒和麻醉技術的出現,將人作為“人體機器”的觀點注入了新的研究成果,於是生物醫學模式誕生了。醫學模式的演變:1.神靈主義醫學模式2.自然哲學的醫學模式 3.機械論的醫學模式 4.生物醫學模式5.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
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
1977年由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精神病和內科學教授恩格爾(Engel)首先提出,應該用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取代生物醫學模式。他指出:“為了理解疾病的決定因素,以及達到合理的治療和衞生保健模式,醫學模式必須考慮到病人、病人生活在其中的環境以及有社會設計來對付疾病的破壞作用的補充系統,即醫生的作用和衞生保健制度。”
這就是説,人們對健康和疾病的瞭解不僅僅包括對疾病的生理(生物醫學)解釋,還包括瞭解病人(心理因素)、病人所處的環境(自然和社會因素)和幫助治療疾病的醫療保健體系(社會體系)。 [2] 

醫學模式生物醫學模式

生物醫學模式( biomedical model )是指建立在經典的西方醫學基礎之上尤其是細菌論基礎之上的醫學模式。由於其重視疾病的生物學因素,並用該理論來解釋、診斷、治療和預防疾病以及制定健康保健制度,故被稱為生物醫學模式。其基本特徵是把人看作單純的生物或是一種生物機器。即只注重人的生物學指標的測量,忽視病人的心理、行為和社會性,它認為任何疾病(包括精神病)都能用生物機制的紊亂來解釋,都可以在器官、組織和生物大分子上找到形態、結構和生物指標的特定變化。
無疑,生物醫學模式對現代西方醫學的發展和人類健康事業產生過巨大的推動作用,特別是在針對急慢性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的防治方面,使其發病率、病死率大幅度下降;在臨牀醫學方面,藉助細胞病理學手段對一些器質性疾病做出定性診斷無菌操作麻醉劑和抗菌藥物的聯合應用,減輕了手術痛苦,有效地防止了傷口感染,提高了治癒率。
然而,必須同時看到這種模式受“還原論”和“心身二元論”的影響,有很大的片面性和侷限性:①僅僅從生物學的角度去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只注重人的生物屬性,忽視了人的社會屬性;②在臨牀上只注重人的生物機能,而忽視了人的心理機能及心理社會因素的致病作用;③在科學研究中較多地着眼於軀體的生物活動過程,很少注意行為和心理過程;④思維的形式化往往是“不是、就是”(不是病,就是健康)。因而對某些功能性或心因性疾病,無法得出正確的解釋,更無法得到滿意的治療效果,這樣就必然不能闡明人類健康和疾病的全部本質。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