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醒感戲

鎖定
醒感戲,浙江省永康市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醒感戲,原稱省感戲,是永康古老的地方劇種,流行於東陽、義烏、磐安、武義、金華、縉雲等地。醒感戲先是在民歌、小調和祭祀儀式的基礎上,受儺戲目連戲南戲的影響而產生的儀式劇,後吸收侯陽高腔松陽高腔而發展成為曲牌體高腔劇種。
2007年6月5日,醒感戲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9]  2011年5月23日,醒感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編號為Ⅳ-140。 [10] 
中文名
醒感戲
批准時間
2011年5月23日 [10] 
非遺級別
國家級 [10] 
非遺編號
Ⅳ-140 [10] 
申報地區
浙江省永康市 [10] 
別    名
省感戲 [3] 
非遺類別
傳統戲劇 [10] 

醒感戲歷史淵源

醒感戲產生於元末明初。 [3] 

醒感戲孕育期

永康每年都有大批手工藝人外出謀生,他們為祈求神靈消災納福,盛行翻九樓、水陸道場等法事,於是出現了與法事活動相結合的儀式劇“做殤”——醒感戲的雛形。後來南戲自温州傳入永康,南北戲曲交匯,誕生醒感戲。 [3] 

醒感戲發展期

明末清初,以儀式、山歌小調為主的醒感戲,受義烏腔的支派侯陽高腔、西吳高腔的影響,吸收它們的音樂,逐步發展成為曲牌連綴體的高腔劇種。 [3] 

醒感戲鼎盛期

元末明初,面對高腔、崑腔、亂彈、徽調、灘簧、時調等各種聲腔的崛起與競爭,醒感戲在保護自身的前提下,吸收諸腔的長處,進行適當的改革。為打破原先“不被管絃”的束縛,加進絲竹管絃伴奏;吸收各種婺劇音樂與唱腔,從而出現了鼎盛時期,與“三合班”、“徽戲”三足鼎立,分庭抗禮。 [3] 

醒感戲衰弱期

20世紀50年代,由於道教的式微,依附於道教祭祖儀式的醒感戲亦難以生存,每況愈下,戲班難以正常演出而紛紛解散。50年代初期,為貫徹“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文藝方針,永康文化部門雖曾進行搶救,但收效甚微,難以為繼,近於消亡。 [3] 
永康醒感戲 永康醒感戲

醒感戲文化特徵

醒感戲唱腔特點

永康醒感戲的唱腔屬高腔一類的曲牌體。人聲幫腔,幫腔只用“啊羅咪哩”有聲無義之字,以鼓和鑼助節。後期加上了以笛子為主的樂器伴奏。因《毛頭花姐》是主要劇目,因而主要用於該劇之“毛頭腔”成為它的代表性唱腔。 [2] 

醒感戲角色行當

永康醒感戲的腳色行當,後期受婺劇影響,分正生、小生、老外、副末、花旦、作旦、正旦、老旦、大花臉、二花臉、小花臉(醜)、四花臉和雜腳十三行。全由男演員扮演。永康一帶的道士以咒語手訣驅鬼。手訣身段形成道士特有的舞蹈,構成永康醒感戲表演的特有風格。 [2] 

醒感戲音樂器械

永康醒感戲的樂隊分工如下:堂鼓:主操單皮鼓、夾板,兼操大堂鼓;正吹:操曲笛、大哨吶;副吹:操胡琴、小哨吶,兼吹山火筒,即土製的管樂器,發音凌厲,多在出神出鬼時吹之,有如紹興的目連號頭;弦鑼,操大鑼、三絃;罄拔:操大拔,兼掌先鋒與罄;散手:操小鑼、小堂鼓,兼拿小道具。 [1] 

醒感戲表演形式

融宗教、藝術為一爐
醒感戲最早是為逝者做道場時的一種表演形式,這種表演形式既具有中國傳統的民族宗教,又具有民族傳統藝術形式。
集儀式、戲曲為一身
醒感戲集道教內壇儀式與戲曲、雜技(翻九樓等)表演為一身,形成了民間祭祀儀式與山歌小調有機統一、結合的獨特的高腔戲曲劇種。其主旨在於祈求地方平安,演劇與儀式合二而一。
納道士、演奏為一家
醒感戲的扮演者,既是道士,又是演員,被羣眾稱之為“穿起道袍是道士,着上戲衣是演員”。早期醒感戲的扮演者,一律為男性,是地道的納道士、演員為一家,具有雙重身份。
合劇本、科書為一體
醒感戲的劇本稱為“殤”,因是為逝者超度亡靈,戲中的主人公皆為知殤者,故名。醒感戲的主要劇目均以“殤”命名,這些劇目,都是配合內壇法事而編寫的,是內壇科儀的科書。醒感戲具有明顯的戲曲劇本的特點,所以是劇本、科書的一體化,既是劇本又是科儀本,既娛神又娛人。二者融為一體,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12] 

醒感戲代表劇目

醒感戲共有九個劇目:《逝女殤》、《毛頭殤》、《斷緣殤》、《精忠殤》、《撼城殤》、《狐狸殤》、《溺水殤》、《忤逆殤》、《草集殤》(三個摺子戲)。規定演出四天五夜,且演出劇目有固定順序。這些劇目之所謂以 “殤”為名,是由於劇中主人均死於非命之故,反映了舊時永康百姓尤其是流落他鄉的手藝人的悲慘命運。 [3] 

醒感戲流行地區

永康醒感戲發源於浙江省永康市,主要流行於浙江省東陽義烏、磐安、武義、金華、縉雲等地。 [11] 

醒感戲傳承保護

醒感戲傳承價值

永康醒感戲源自道教儀式,起初是一種宗教儀式劇,配合內壇法事演出,演員由道士兼任,既娛神又娛人,故有“內壇法事外台戲”之稱。後隨社會的進步,宗教意識的淡薄,道教儀式的減少,逐漸地脱離了法事而單獨演出。永康醒感戲也早己完全脱離宗教儀式而成為純粹的戲曲,擠身於浙江八大高腔劇種之中,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與文化藝術價值,分別作為重要條目列入《中國戲曲志》、《中國大百科全書》等官修志書中。 [1] 
文學價值
醒感戲的形式,是道教方式與戲曲形成的結合體,劇目內容接關注人類的生老病死之苦,為人類學所重視。醒感戲的演出大多在廟台或草台進行,是各種民俗活動的組成部分,為民俗學家所關心。醒感戲的班社兼戲班、道士班二職,既做道場儀式,又演戲曲,反映了我國東南文化的兼容性特點。 [3] 
藝術價值
醒感戲繼承南戲傳統,保留着大量南戲“本無宮調,亦罕節奏”的“村坊小曲”,同時保留早期南戲的遺存劇目,這些無疑是研究南戲的珍貴資料。其次,醒感戲劇目古樸,如《斷緣殤》是研究目連戲活教材,《白虎》是研究漢代百戲《東海黃公》的罕見資料。再次,醒感戲唱腔豐富,既有民歌、小調與道士腔,又有侯陽高腔、松陽高腔及亂彈、徽調,它是研究曲牌連綴體、板腔體不可多得的聲腔。 [3] 

醒感戲傳承狀況

醒感戲現實情況並不樂觀 ,由於現代農村社會環境的改變,以及道教傳統的沒落,加上醒感戲本身就無職業劇 團和科班支撐,身懷技藝的老藝人多已謝世,因而走向了後繼無人、瀕臨滅絕的邊緣。 [17] 

醒感戲傳承人物

胡蘇女,醒感戲第一批省級傳承人。 [16] 
胡海郎,醒感戲第三批省級傳承人。 [15] 
呂庭星,醒感戲第五批省級傳承人。 [14] 
胡蘇央,醒感戲第六批省級傳承人。 [13] 

醒感戲保護措施

2011年5月,《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佈,永康市民間藝術表演協會獲得醒感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0] 
醒感戲傳承基地為:永康市唐先鎮 [18]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該項目保護單位永康市民間藝術表演協會評估合格。 [19] 

醒感戲社會影響

2001年,永康市文化館開展醒感戲的專項調查,蒐集到醒感戲的9部劇本,建立了醒感戲資料庫,並編印出《永康醒感戲》劇本文本。 [12] 
2017年,醒感戲拍攝紀錄片《毛頭花姐》。 [7] 
2017年4月,醒感戲《毛頭花姐》入選浙江省社科普及課題,並在第五屆全國市縣電視台推優活動中獲得電視欄目類一等獎。 [5]  [8] 
2017年,醒感戲傳統曲目巡演。 [4] 
2021年3月,醒感戲參加電影《前黃雙英》拍攝。 [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