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醉著

鎖定
《醉著》是唐代詩人韓偓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前兩句寫漁村景色,後兩句寫人、寫事,表現了漁村生活的靜逸、清幽。全詩寫來由遠及近,由大而小,著一事而概全貌,用語自然流暢,富於情趣。 [3] 
作品名稱
醉著
作    者
韓偓
創作年代
唐代
出    處
《全唐詩》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醉著作品原文

醉著
萬里清江萬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煙。
漁翁醉著無人喚,過午醒來雪滿船。 [1] 

醉著註釋譯文

醉著詞句註釋

①醉著:醉酒睡着。著,通“着”。 [2] 
②清江:指淥江。 [1] 
③桑柘(zhè):統籤本、《全唐詩》、吳校本、《全閩詩話》卷一、《五代詩話》卷六均作“花柳”。桑柘:桑木與柘木。柘,木名,桑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子卵形或橢圓形,頭狀花序,果實球形。葉可喂蠶。 [1] 

醉著白話譯文

乘船行駛在萬里的清江之上,天空遼闊。清江兩岸的村落一個接着一個,炊煙裊裊。
漁翁喝醉酒睡着了,也沒有人喚醒他。等到下午醒來,看見了滿船的積雪。

醉著創作背景

該詩創作於唐昭宗天祐元年(904年)冬,此時唐昭宗已被弒,朱全忠把持朝政,韓偓以斷回朝之想,而堅隱逸之念,故而創作此詩,寄其情致。 [1] 

醉著作品鑑賞

醉著文學賞析

韓偓常常有意識地以畫景入詩。這首詩前兩句為一幅畫,着意表現平遠的畫面,詩人連用了兩個“萬里”,來描寫清江的開闊綿長和天空的廣遠無際,又連用了兩個“一村”,來表現平野的廣闊和村落的連續不斷。詩中點到的景物不多,只有“江”“天”“村”“桑柘”和“煙”,但它們卻恰到好處地交織在一起,互相映帶,組成一幅清新明朗的畫面。並且連續的展現下去,猶如一幅長卷,把萬里清江及其兩岸的景色都一一再現在讀者面前。這當中,也巧妙地包含着一葉漁舟在江中移動的情景,顯得輕鬆自然,悠然神遠。還有“萬里”“一村”的有意重複出現,不僅使詩句讀起來流利暢達,在聲情上也造成輕輕的跳躍感,宛如小舟在水中輕輕顛揚,順流而下,與詩情畫意十分合拍。
至於後兩句中的另一幅畫,作者則重點在描寫山川寂寥,點出的景物更少,只有漁翁、小舟和大雪,這和雪後四望皎然、茫茫一片的景色是完全吻合的。作者用最精煉的語言,用最儉省的筆墨,把詩情畫意準確而生動地表現出來,可謂為山水傳神寫照。
更加耐人玩索的是,作者也在為自己的心情寫照。這兩幅畫的前後組合,在短暫的時間聯繫和強烈的對比中,流露出了值得認真體味的詩人的內在情緒。從最末一句“過午”二字看來,這首詩在時間上只寫了半天,上午還是清江萬里,風光明朗,而中午卻降下一天紛紛揚揚的大雪來,風雲變幻如此之快,真有些出人意外。這不單單是指自然風雲。聯繫作者生活的晚唐和五代初期的情況看,那正是朝野大亂之際,形勢瞬息萬變,這當中顯然包含着作者對政治風雲變幻莫測的深沉感嘆。對這急劇變化的政治風雲的態度,作者又巧妙地從漁翁形象中作了暗示。漁翁是曠達的,他喝醉了酒睡着,也沒有人喚他,多麼安閒自在,無憂無慮。直至寒氣逼得凍醒了,他看着滿船積雪,對這突如其來的變化,詩中流露的情緒雖然不無驚訝,但主要仍是平靜、安詳,處之泰然,這是十分超脱的態度。作者寫此詩而以《醉著》為題,也暗中透露了這個消息。當然,其中也多少流露出一些迷惘和孤獨感,甚至有“一切皆空”的意思,似乎暗示着作者當時處境的艱難和心情的悲涼,這在那樣複雜的歷史條件下,也是自然之理。從兩幅畫的聯繫和對比中,可以啓人遐思,發人深省。
這首詩純用白描,語言平易,但卻景物鮮明,畫意很濃。文字雖然很短,卻高度凝鍊,寓意深長,叫人含咀不盡。 [5] 

醉著名家點評

南宋文學家羅大經:農圃家風,漁樵樂事,唐人絕句模寫精矣。餘摘十首題壁間,每菜羹豆飯後,啜苦茗一杯,偃卧松窗竹榻間,令兒童吟誦數過,自謂勝如吹竹彈絲,今記於此。韓偓雲:“聞説經旬不啓關,藥窗誰伴醉開顏。夜來雪壓前村竹,剩看溪南幾尺山。”又云:“萬里清江萬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煙。漁翁醉著無人喚,過午醒來雪滿船。”(《鶴林玉露》卷五《農圃漁樵》) [1] 
南宋文學家胡仔:苕溪漁隱曰:致堯《醉著》絕句雲:“萬里清江萬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煙。漁翁醉著無人喚,過午醒來雪滿船。”葛亞卿集句雲:“萬里清江萬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煙。漁翁醉睡醒又睡,高唱夕陽孤島邊。”前輩集句,每一句取一家詩,今亞卿全用致堯前二句,極為無工。又後二句不是好詩,不稱前二句,豈若致堯之渾成也?杜荀鶴亦有《溪興》絕句雲:“山雨溪風捲釣絲,瓦甌篷底獨斟時。醉來睡著無人喚,流下前溪也不知。”語句俱弱,不若致堯之雅健也。(《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十五) [1] 
明代文學家徐火勃:韓偓“萬里清江萬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煙。漁翁醉著無人喚,過午醒來雪滿船。”杜荀鶴“山雨溪風捲釣絲,瓦甌篷底獨斟時。醉來睡著無人喚,流下前溪也不知。”司空曙“釣罷歸來不繫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陸龜蒙“雨後沙虛古岸崩,魚梁攜入亂雲層。歸時月墜汀洲暗,認得妻兒結網燈。”四作寫江湖漁隱,境界如畫,自是一家語也。(《筆精》卷四) [1] 

醉著作者簡介

韓偓(wò)(842年—923年)。中國唐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樵山人。京兆萬年縣(今陝西省西安市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十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讚其詩是“雛鳳清於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曾官翰林學士,遷中書舍人。後入閩,依王審知而卒。有詩集一卷。 [3-4] 
參考資料
  • 1.    陳才智著.韓偓詩全集 匯校匯注匯評.武漢:崇文書局,2017.01:第60-62頁
  • 2.    孫建軍,陳彥田主編;於念等撰稿.全唐詩選注.北京:線裝書局,2002.01:第4565頁
  • 3.    武躍進,青燕選注.歷代七言詩精品百首 秦末-唐.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1996:第218-219頁
  • 4.    (清)蘅塘居士編選.詩三百首.南京: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20.03:第382頁
  • 5.    周嘯天編.唐詩鑑賞辭典.北京: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12.01:第1602-160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