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酸漿面

鎖定
酸漿面是湖北襄陽、鄖陽(現十堰市)地區的麪食小吃,兩地做法各具特色,酸辣可口,深受羣眾喜愛。
中文名
酸漿面
主要原料
黃細面,酸菜
是否含防腐劑
適宜人羣
老少皆宜
發源於
清朝
口    味
香而不膩,酸辣爽口

酸漿面棗陽琚灣酸漿面

酸漿面來歷

襄陽市“棗陽琚灣酸漿面” 襄陽市“棗陽琚灣酸漿面”
酸漿面是鄂西北的傳統小吃,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棗陽酸漿面用地道的土芹菜加各種配菜發酵三天,作為澆頭精製而成,味香而不膩、酸辣又爽口,因其雅緻適口、韻味綿長,成為聞名全國的一道小吃。當地流傳,乾隆下江南,玉盤珍饈吃膩了口,過境棗陽,地方官員供奉上琚家灣的彭氏酸漿面,龍顏大悦,御筆親封“天下第一面”,自此,彭氏一派便成為酸漿面之正統。2009年酸漿面被公佈為棗陽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12年又入選“湖北省首屆食文化名食”,被列入湖北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 
棗陽酸醬面 棗陽酸醬面
酸漿面為襄陽市棗陽的獨特的麪食,發源於清朝,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經幾代人的不斷改良、更新,加以幾十種香料,所做出的酸漿面不但色香味俱全,且有開胃、預防傷風感冒等功效。時至今日,在琚灣條條街道,酸漿面的香味充斥着人們的口鼻,許多襄樊市區居民經常駕車前往棗陽品嚐美味的酸漿面。

酸漿面注意

據襄陽製作酸漿面已經12年某酒樓師傅説:“製作酸漿面採用小白菜和芹菜,浸泡酸菜必須用陶製缸,還有浸泡的熱水温度、時間長短、原料比例等,只有工序火候把握得當,才能做出色鮮味純的酸漿面來。”

酸漿面特點

琚灣酸漿面——雪白的面絲卧在油汪汪、黃燦燦的酸漿湯裏,頂尖上是一勺鮮紅鮮紅的辣椒油,味香而不膩,酸辣爽口。

酸漿面榮譽

2009年酸漿面被公佈為棗陽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12年又入選“湖北省首屆食文化名食”,又被列為湖北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酸漿面鄖陽酸漿面

鄖陽酸漿面 鄖陽酸漿面
酸漿面是湖北十堰市的特色食品,以鄖陽區(原鄖縣)為起源。
酸漿面是鄖陽人喜愛的一種風味小吃,特別是夏秋季節,酸漿面不涼不燙,酸香撲鼻,味美爽口,老幼皆宜。因此,老鄖陽城幾乎到處都有賣,不少家庭也會做,仍經久不衰。相傳,酸漿面是因為鄖陽人愛吃酸菜而逐漸沿習形成的,而鄖陽的酸菜也與其他地方的酸菜有這較大的差異,流傳至今已有100多年。近年來,旅居在台灣的鄖陽人經常寫信給親人,傾述他們喜愛家鄉酸漿面的心情,並詢問酸漿面的製作方法。鄖陽名廚安正幫具體介紹了酸漿面的製作方法。

酸漿面做法

一、製漿湯:按常規,吃酸漿面的時間主要在春夏秋三季,而最佳的時期就是從清明節到中秋節,在此期間,製漿湯的原料可以選用臘菜、白菜、芹菜、包菜葉等青菜,也可用嫩豇豆,摻點花椒葉則色香味更佳。製漿湯的方法也叫“抖漿”,在清明節以前抖的漿是上等的好漿。具體方法是:把需用的菜放在鍋裏燒開的水中稍煮(翻轉一次就可以了)後,撈起來放在乾淨桶或盆裏卧好,然後,將燒開放温的麪條湯兑到青菜中,用一塊“油光青石”將菜壓住,此後,陸續兑適量清涼開水。對裏面的“浮沫”一定要每兑每撈,直到浮沫清完為止。待聞到酸香時,美味的漿湯就製成了,每次食用後,要不斷地將新鮮麪條湯適量兑入老漿湯中。
二、炒漿料:炒漿料需用的佐料有:葱花、薑末、香油、豬油等。如需帶點辣味,也可加少許辣面。具體作法是:香油、豬油燒到80℃時,下葱花、薑末、辣面、食鹽、炒成紅黃色剷起來,倒到準備食用的漿湯中,然後配以五香粉、味精等調料。
三、製漿面:酸漿面的麪條最好是手工擀切的黃細面(黃色因放有少放鹼形成的),無論怎樣做麪條,和麪時,裏面要加點鹽、鹼和雞蛋清,這樣的麪條煮出來後既好吃又有勁道,不糊湯。食用時,麪條下鍋煮熟,然後除水散熱,碗底下墊綠豆芽、酸菜末、撒上炒熟的芝麻末,澆入製作好的鮮辣漿湯即可食用。酸漿面的風味就是酸、香、辣、油而不膩、温度適宜、面白味美、酸鮮可口,特別是在夏食後具有消暑開胃之功效,成為夏季最佳美食。無論是“老鄖陽”還是外地來賓,都以品嚐具有鄖陽特色的酸漿面為快,這種獨特的味道也成為鄖陽人留住過客的最佳食品之一。

酸漿面相關新聞

“千古帝鄉琚灣酸漿面美食文化節”在棗陽市琚灣鎮城中城美食街隆重開幕。
琚灣酸漿面最早發源於琚灣鎮,以酸漿水、精製麪條、香辣臊子等為主要成分,運用傳統技藝加工製作而成,因為風味獨特,成為聞名全國的一道小吃。該面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2009年被公佈為棗陽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12年又入選“湖北省首屆食文化名食”,被列入湖北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