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酶學診斷法

鎖定
酶學診斷法,是指利用植物體內酶活性或含量變化判斷植物營養狀況的方法。植物必需元素中不少是酶的組成成分或活化劑,當缺乏某元素時,與該元素有關的酶活性或含量就發生變化,這是酶學診斷法的理論基礎。 [1] 
中文名稱
酶學診斷法
英文名稱
enzymology diagnosis method
定  義
測定植物體內酶活性或含量變化來判斷植物營養狀況的方法。
應用學科
土壤學(一級學科),農業化學(二級學科)
中文名
酶學診斷法
定    義
利用植物體內酶活性或含量變化判斷植物營養狀況的方法
酶學診斷法的優勢在於:①酶是元素缺乏的最早反應物,能夠對元素缺乏進行早期診斷。②酶促反應靈敏度高,尤其對於植物體內含量甚微的微量元素鉬、鋅等,常規方法測定比較困難,酶學診斷法可以不直接測定這些微量元素。③酶促反應與元素含量相關性良好。因此,酶學診斷是一種有發展前途的診斷法。缺點是需要有較好的測定設備和高水平的技術人員。
參考資料
  • 1.    周健民.土壤學大辭典:科學出版社,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