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酳,漢語漢字,拼音是yìn,部首酉部,部外筆畫7畫,總筆畫14畫,食畢以酒漱口,古代的一種禮節。
中文名
拼    音
yìn  
部    首
五    筆
SGXE
倉    頡
MWVIB
鄭    碼
FDZQ
筆    順
12535115542511
注    音
ㄧㄣˋ
部外筆畫
7
總筆畫
14
四角號碼
12627

基本解釋

◎ 食畢以酒漱口。
◎ 古代宴會或祭祀時的一種禮節。
◎獻酒使少飲或漱口 [1] 

方言集匯

◎ 粵語:jan6
◎ 客家話:[海陸豐腔] rin3 [客英字典] jin3 [台灣四縣腔] jin3

相關詞語

1、三酳 sān yìn ㄙㄢ ㄧㄣˋ
古代宴飲禮節。食畢進酒漱口謂之酳,有安食養樂之義。“三酳”即第三次進酒。《儀禮·士昏禮》:“卒爵皆拜。贊受拜受爵。再酳如初,無從。三酳用巹,亦如之。”
2、饋酳kuì yìn ㄎㄨㄟˋ ㄧㄣˋ
謂賜予酒食養老。 唐·顏真卿 《廣平文貞公宋公神道碑銘》:“懸車告老,庶保康強。方崇饋酳,孤映縑緗,天不憗遺,萎哲壞梁。”
3、酳屍yìn shī ㄧㄣˋ ㄕㄧ
古祭禮。屍食畢,主人獻酒使少飲或漱口。屍,代表受祭者的活人。《儀禮·特牲饋食禮》:“主人洗角,升,酌酳屍。” 鄭玄注:“酳,猶衍也,是獻屍也。謂之酳者,屍既卒食又欲頤衍養樂之。”《儀禮·少牢饋食禮》:“主人降洗爵,升,北面酌酒乃酳屍。” 鄭玄注:“酳,猶羨也。既食之而又飲之,所以樂之。”
4、再酳zài yìn ㄗㄞˋ ㄧㄣˋ
第二次獻酒。古代宴飲禮節,食畢進酒清口為酳,有安食養樂之意。《儀禮·士昏禮》:“卒爵皆拜。贊答拜受爵。再酳如初,無從。三酳用巹,亦如之。” 賈公彥疏:“‘卒爵皆拜,贊答拜’者,獻主處也。雲‘再酳如初’者,如自贊洗爵已下至答拜受爵也。” [2]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酉集下】【酉字部】酳 ·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7
《廣韻》羊晉切《集韻》羊進切,𠀤引去聲。《廣韻》酒漱口也。《禮·樂記》執爵而酳。《疏》謂食訖,天子親執爵而酳口也。
《昏禮》合巹而酳。《疏》酳,演也。謂食畢飮酒演安。《儀禮·士昏禮》贊洗爵酌酳主人。《注》酳,漱也。酳之言演也,安也。《嵆含·伉儷詩》挹用合巹酳,受以連理盤。
《儀禮·特牲饋食禮》主人洗角,升酌酳屍。《注》酳,猶衍也,是獻屍也。
《士虞禮》主人洗廢爵酌酒酳屍。《注》酳,安食也。
《集韻》士靳切,又士刃切。義𠀤同。《玉篇》與𨟴同。 [3] 
中國大陸宋體 中國大陸宋體
香港明體 香港明體
台灣細明體 台灣細明體
日本明朝體 日本明朝體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