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酬孟雲卿

鎖定
《酬孟雲卿》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出處為《杜工部集》。 [3] 
作品名稱
酬孟雲卿
作    者
杜甫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杜工部集
文學體裁
詩歌

酬孟雲卿作品原文

《酬孟雲卿》 [1] 
樂極傷頭白,更長愛燭紅。
相逢難袞袞,告別莫匆匆。
但恐天河落,寧辭酒盞空。
明朝牽世務,揮淚各西東。 [3] 

酬孟雲卿作者簡介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後寓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生活狀況有較深的認識。及安祿山軍臨長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後逃至鳳翔,竭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不久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旋棄官居秦州,未幾,又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舉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繼承《詩經》以來注重反映社會現實的優良文學傳統,成為古代詩歌藝術的又一高峯,對後世影響巨大。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2] 
參考資料
  • 1.    杜甫.《杜工部集》.湖南長沙:嶽麓書社,1989年5月第1版:166
  • 2.    《辭海》(縮印本).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514頁
  • 3.    酬孟雲卿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2-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