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酥油花

(雕塑藝術名稱)

鎖定
酥油花是用酥油製作的一種特殊形式的雕塑藝術
幸饒彌沃如來佛祖創建了雍仲本教後改變了很多原始的信仰方式,包括改變了殺生祭神等等,而採用糌粑和酥油捏成各種綵線花盤的形式來代替原始本教中要殺生祭祀的動物,減少了殺戮。這就是朵瑪和酥油花的最初起源。
朵瑪和酥油花也被其他藏傳佛教的教派廣泛用來做供品併成為了藏傳佛教的一大特色。我們現代藏族同胞許許多多的習俗和生活方式,也都是古象雄時代所留傳下來的。藏族同胞還有許多獨特的祈福方式:比如轉神山、拜神湖、撒風馬旗、懸掛五彩經幡、刻石頭經文、放置瑪尼堆(本教傳統是刻有光明八字真言:“嗡嘛智牟耶薩林德”的石堆)、打卦、供奉朵瑪盤、酥油花甚至使用轉經筒等等,這些都是雍仲本教的遺俗。 [1] 
酥油花是塔爾寺的“藝術三絕”之一,它是用酥油作原料造出的各種佛像、人物、山水、亭台樓閣、飛禽走獸、花卉樹木等藝術精品。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展出時,由民族管樂器為主組成的花架樂隊演奏出節奏緩穩、莊嚴肅穆的花架音樂樂曲,來烘托宗教氣氛,並隨着燈光的閃動;在含蓄典雅的音樂中,展示出酥油花雕塑的羣體千姿百態。塔爾寺酥油花集雕塑藝術之大成,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和獨特的藝術風格,而且規模宏大壯觀,內容豐富多彩
中文名
酥油花
外文名
butter sculpture
藏    語
朵瑪
起    源
雍仲本教
功    用
宗教用品

目錄

酥油花產生

酥油花 酥油花
酥油花 [2] 雕塑藝術的一種特殊形式。藏語覺安欽巴,意為“十五供品”,亦稱“酥油花”。它是以酥油為原料,以人物、花卉、飛禽走獸、樹木等人和事物為主題的一種高超的手工油塑藝術,具有悠久的歷史。最早產生於西藏的雍仲本教。公元641年,文成公主進藏和藏王松贊干布完婚時,帶去釋迦牟尼佛像一尊,在大昭寺內供奉。這尊佛像原來沒有冠冕,宗喀巴學佛成功以後,在佛像頭上獻了蓮花形的“護法牌子”,身上獻了“披肩”,還供奉了一束“酥油花”,這就是酥油花的來歷。塔爾寺是宗喀巴的誕生地,不久酥油花就傳到這裏,並在塔爾寺得到弘揚和發展,在明萬曆年間這種油塑技藝傳到塔爾寺後,在當地藝人們長期精心研製下達到了很高的藝術造詣。
酥油花 酥油花
藏族信教羣眾有向寺院奉獻酥油的習俗,一般僅供點佛燈和僧人食用。而每逢藏曆年正月十五之前,他們將純淨的白酥油送到塔爾寺,寺中的僧藝們在其中揉進各色礦物染料製成塑造用的胚料,然後在寒冷的房間中搭架塑造。為防止製作中酥油因體温融化影響造型,他們不時將手塞進刺骨的雪水中降温。 [3] 
酥油花 酥油花
唐蕃聯姻,文成公主遠嫁松贊干布,佛祖釋迦牟尼的塑像從唐朝的都城帶到了西藏小昭寺。當她淚濕衣襟、抑制不住思念親人的苦痛時,就來到佛祖的像前,焚香跪拜,遙寄情思。後來,金城公主進藏後,將佛祖的塑像轉移到金碧輝煌的大昭寺供奉。這一年的正月十五,信徒們向佛祖敬獻供品時,排來排去,六色供品中獨缺鮮花。於是決定,以家家户户都有的酥油為原料,製作與鮮花並無二致的奶油花。
宗喀巴大師第一件酥油花作品的創作者 宗喀巴大師第一件酥油花作品的創作者 [4]

酥油花歷史背景

酥油花 酥油花
公元641年,唐朝同吐蕃聯姻,文成公主被迎送到拉薩時,帶去了一尊釋迎牟尼12歲等身像,後來將佛像供奉於大昭寺,藏族人民為了表示敬意,在佛像前獻了貢品。按印度傳統的佛教習俗。供奉佛和菩薩的貢品有六色,即花、塗香聖水、瓦香、果品和佛燈。可當時已是草枯花逝之際無法採擷鮮花,只好甩酥油塑造了一束花獻於佛前。酥油花是一種油塑工藝品,以酥油為主要製作原料。酥油是青藏高原藏族等牧民的奶油類食物,是用牛奶經過反覆攪拌後提煉出的黃白色油脂。這種油脂呈凝固狀,柔軟細膩色澤純潔清香撲鼻,可塑性極強。其塑造的工藝品,具有形象逼真,色彩鮮豔,精巧玲瓏等特點。相傳,宗喀巴大師有天晚上做一奇夢,夢見荊棘變為明燈,雜草化為鮮花,無數奇珍異寶,五光十色,燦爛奪目。醒後為了再現美妙夢境,立即組織藝僧用酥油塑造各種花卉樹木、奇珍異寶。連同無數的酥油燈供奉佛前。
油酥藝術和十五花燈節傳到格魯派發祥地塔爾寺已有幾百年的歷史。酥油花初期以蓮花為主,題材較為單一,製作粗糙,後來相繼建立了上下兩個酥油花院,專門培養油酥藝僧。上下兩花院的藝僧憑着對佛的虛誠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在油塑技藝諸方面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花樣年年翻新,內容題材不斷變化。技藝越加精湛.甚至超過了酥油花發源地西藏的一些寺廟而被社會公認為一絕。
藏曆第八個繞迥水年即公元1463年,堆龍人簇頓朗卡巴瓦主持強巴林寺堪布時,開始興起塑造酥油花供奉神變法會進行祈願。至1640年,每年塑供37尊祈願酥油花。1640年之後由於各種原因,每年塑供的祈願酥油花減少到了23尊。1982年,強巴林寺得以修葺和擴建。翌年藏曆正月十五日塑供了3尊祈願酥油花,從此正式恢復了神變法會的傳統。此後,每年的藏曆正月初三都要舉行為期21天的神變大法會。其間,以法會大殿為主的各經堂供奉齊備的供品,集聚千餘名僧眾齊聲誦讀《十六尊者經》。在藏曆正月十五日,5尊色彩侍日、形神兼備的祈願酥油花就供展在大殿正前和左右。 [5] 

酥油花製作

酥油花工序

酥油花 酥油花
酥油花的製作分為四道工序。首先是“扎骨架”根據所表現的內容,用加工的柔軟草束、麻繩、竹竿、棍子等物紮成大大小小不同形態的“骨架”,即所塑造的基本模型。其次是“做胚胎”。塑造的第一道原料是用上年拆下來的陳舊酥油花摻和上草木灰反覆捶打,製成韌性好彈性強的黑色塑造油泥。然後裹在骨架上完成粗糙但準確的一個個大造型,其塑法近似麪塑或泥塑。
酥油花 酥油花
再次是“敷塑”。塑造的第二道原料是在加工成膏狀的乳白色酥油中揉進各色礦物質顏料,調和成五顏六色的油塑原料,仔細的塗塑在做好的形體上,有的還要用金、銀粉勾勒,完成各色形象的塑造。要是塑造紅花綠葉,或是玲瓏剔透的玉石寶玩,則直接用彩色油料一次塑成。為了防止塑制中因手的温度而使酥油胚料融化變形,藝僧們在室温控制在零度的作坊裏,身邊放有一個盛有冰塊的水盆,他們要不時將手浸入冰水中。整個製作過程十分艱辛,藝僧們的手上大多會生出凍瘡。對佛教的虔誠和對藝術至美的追求,完全超越了肉體上的痛苦,冰冷的手中,豔麗的酥油花不斷生成。
酥油花 酥油花
最後一道工序是“裝盤”。將塑好的酥油花按設計的總圖要求,用鐵絲一一安裝到位,固定在幾塊大木板上或特製的盆內,高低錯落有致,件件立體懸空,觀賞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觀瞻玩味。佈局成單一的花卉圖案或整幅的故事畫面,俗稱“酥油花架”,展出時,“酥油花架”會用高杆立起,最高可達十幾米,人們在下以仰視角度觀看,更覺佛法莊嚴,寶像生輝。一座大的花架上,往往要塑造幾十個、甚至一二百個人物組成的故事畫面。其中菩薩金剛端坐安詳,飛天仙女身姿綽約,花鳥蟲魚栩栩如生,人物神形兼備,亭台樓閣金碧輝煌,整個畫面繁而不亂,絢麗多彩,令人歎為觀止。

酥油花題材

酥油花雖名曰“花”,但其題材多樣,內容豐富,主要以佛祖神仙、菩薩金剛、飛禽走獸、花鳥魚蟲、山林樹木、花卉盆景組成各種故事情節,形成完整的立體畫面。它的造型特點和手法類似國外盛行的蠟像藝術,但不宜長期保存。酥油花藝術繼承藏傳佛教藝術的精、繁、巧的特點,在一個有限的空間中容納極多的內容。大至一米到二米,小至十到二十毫米的人物走獸,個個精到,力求寫實,而其姿態神韻力求傳神達意。在畫面佈局上則繼承佛教壁畫中“異時同地”的處理方法,在同一畫面中將一個完整的故事內容同時塑造出來。如大型酥油花《釋迦牟尼本生故事》。
酥油花 酥油花
酥油花的製作必須在冬季低温下進行,因而塔爾寺酥油花都在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塔爾寺燈節展出,屆時來自西藏、內蒙古,四川等地的農牧民及海內外遊人雲集山中,山上山下,寺宇周圍,人山人海,好一睹晶瑩剔透的酥油花。
酥油花 酥油花
酥油花表現的藝術形式多樣,題材內容十分廣泛,多屬佛教故事、歷史故事、人物傳記、花草樹木、飛禽走獸、佛像和人物形象等。隨着時代的推移,又不斷賦予一些新的時代氣息。如"釋迎牟尼本生故事",既豐富了酥油花的傳統風格,又生動地反映了現實生活,使以前的單塑手法逐步發展成為立塑和浮塑相結合、單塑和組塑相結合,花架和盆塑相襯托的多種形式。塔爾寺建有專門陳列油塑藝術的酥油花館。

酥油花發展

酥油花 酥油花
經過一代代藝僧的艱苦探索和積累,如今,酥油花的塑造技法已發生質的飛躍。他們率先從單支、單花、單人的單塑法發展成為立塑和浮塑、單塑和浮塑、花架和盆塑相結合的形式,大大增強了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最大的酥油花以350多個人物形象演繹着生動曲折的佛教故事,場面宏大,內涵深厚,30多名藝僧耗時60多天、耗油3600公斤才創作完成。1993年酥油花分別到北京、深圳、河南等地巡迴展出,引起轟動。江澤民主席參觀後説:“我到過英國蠟像館,我們的酥油花與英國的蠟像比毫不遜色,應當大力宣傳。”塔爾寺的酥油花因為花樣年年翻新、內容不斷變化、藝術越加精深,已公認超越了它的發源地西藏。這是塔爾寺至高無上的榮耀。
酥油花 酥油花
在青海塔爾寺,有一座酥油花館,陳列着僧人們巧手創作的多姿多彩的酥油花。它與堆繡、壁畫和磚雕一起,被譽為塔爾寺“四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