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酓,漢語漢字,讀作yǎn,部首是酉,意思是可以用來喂蠶的一種桑樹。同“飲”。
中文名
拼    音
yǎn
部    首
五    筆
WYNG
倉    頡
oinw [1] 
注    音
ㄧㄣˇ
總筆畫
11

基本釋義

可以用來喂蠶的一種桑樹。
《史記·夏本紀二》:“其篚酓絲。”
酓即“檿”。
《史記索隱》:“《爾雅》雲:‘檿,山桑’,是蠶食檿之絲也。”
酒味苦;
“熊”姓的先秦寫法,在古代是帝王的意思。伏羲古稱大酓包戲。酓是伏羲的稱號。
其它字義
◎ 同“飲”。
◎ 窨,密閉;封閉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𠀤於琰切,音黶。與檿同。《史記·夏本紀》其篚酓絲。《注》孔安國曰:酓,桑蠶絲,中為琴瑟弦。
《廣韻》酒味苦也。
《集韻》徒南切,音覃。
呼含切,音㟏。
於念切,音𨡎。義𠀤同。
《集韻》於豔切,音厭。酒盈量也。
於錦切。同飮。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