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酈希成

鎖定
金代始創真大道道教,其後真大道道教第五代祖師酈希成,今北京市延慶縣人·
中文名
酈希成
説    明
北京市延慶縣人
補    充
大道教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人物
地    位
大道教天寶宮系的開創者

酈希成人物生平

五祖酈希成是大道教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人物。正是從他開始,大道教分裂為兩個派系,而他直接經歷了分裂的整個過程。酈希成屬於堅守祖訓、不尚符籙的一派,由於這一派以大都天寶宮為中心,所以被稱為天寶宮系;與之相對的一派,由於以大都玉虛觀為中心,因而被稱為玉虛觀系。後來酈希成為天寶宮係爭得了大道教正統的地位,為了顯示其正統地位,把該派改名為真大道教,並得到了蒙古朝廷的認可。據元王之綱《大元創建天寶宮碑》節文記載:“憲宗皇帝即位之四年(1254),特降璽書,賜名真大道。”
由此看來,酈希成實際上是真大道教即大道教天寶宮系的開創者,而其傳教活動對該系的發展更有重大的意義。《先天宮記》中説:“自戊戌(1238)以來,化因以洽,南通河嶽,北極燕齊,立觀度人,莫知其數。”《酈希成本行碑》(全稱《龍山水谷太玄道宮真大道五祖太玄真人酈君本行碑》)則説:“自巴邛汲洛,逮燕齊碣石,遐陬異域之人,凡崇曏者莫不恪恭奉承,望塵下拜。”由此可見,酈希成掌教時大道教已從山東、河北傳到了河南、四川等地,大大推動了大道教的傳播和發展。而兩碑中都提到“燕齊”,説明酈希成的傳教活動與山東有着密切的關係。
酈希成在成為掌教之前,就曾到山東去傳教,當時他是大道教的教門舉正。元田璞《重修隆陽觀碑》説他“聖朝(蒙古)創業之初,為教門舉正而闡教山東”碑中詳細記述了他在泰安州(今山東泰安)傳教的情形。《酈希成本行碑》對他此行也有記述,如酈希成祈雨一事,該碑説他“往歲詣岱嶽,屬時亢旱,吏民以告,君曰:若等能改過思善,則甘澤可期。皆再拜,曰:諾。因取棕扇蔽面,雲起所坐之方,雨隨澍”酈希成在山東的傳教活動,就目前所知集中在泰山及其附近地區,以下再舉兩個例子加以説明。清唐仲冕《岱覽》卷三十二收錄《天和觀碑》,碑文為元趙清琳所撰《真大道天和觀記》,以前不為人知。該碑立於至元二十三年(1286),趙清琳當時是真大道教教門知書,三年後(1289),他任天寶宮知書,又為延祥觀撰寫了《大道延祥觀碑》。《天和觀碑》開始就説:“汲肥城之北舊有觀曰天和,乃大道五祖太元真人門弟悟真大師薛德悟之所成厥功也。”可知天和觀原在肥城縣(今山東肥城),創建者是酈希成的弟子薛德悟,這應該是酈希成泰安傳教的成果。只是碑文十分簡略,對天和觀創建的過程和後來的情形都沒有提及,無法更多地瞭解大道教在當地的傳播狀況。

酈希成主要作品

《堯帝延壽宮碑記》(全稱《堯帝延壽宮真大道真人道行碑記》)撰於天曆二年(1329),主要內容與元吳澄《天寶宮碑》相同,實際是大道教十二祖張清志的道行碑,它對碑所在的東平堯帝延壽宮的來龍去脈做了詳細的介紹:“其時有孟德平,乃泰安長清縣第六鄉人也,父祖俱事戎壘,從嚴武惠公東平閫幕勾當。□德平不喜俗冗,斷葷絕欲,惟務修行。屢嘗驗其真志,遂修堯帝延壽宮兼管四季祭禮□督工修造,僅三載工畢。德平率眾俱禮五祖為師。忽一日,得浩然之氣,輒以宮門付王成貴、杜進福住持,師一瓢一杖,雲□山川。既而復歸□清舊隱,重修上清宮為之祖堂,以俟老矣。惟成貴承繼宮門。蒙六祖真人授以東平路道錄勾當,領職垂二十餘年,未聞面惡於人。後解職與杜進福、任貴等,遵守戒律,未嘗違怠,至於玄應真人(即張清志)之傳矣。”“其時”是指酈希成到泰安傳教之時,所以堯帝延壽宮應是在他的授命之下,由孟德平糾工修造的。碑記不僅記述了堯帝延壽宮的創建過程,而且記錄了它從五祖酈希成到十二祖張清志的傳承發展。其中所載孟德平的淡泊名利、王成貴的不以惡面對人、杜進福和任□貴等人的守戒不怠等等,與酈希成的“克遵祖訓,謹修持”是一致的,都是與初祖劉德仁的立教宗旨一脈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