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鄱陽漁歌

鎖定
鄱陽漁歌是民歌的一個種類。當地因處鄱陽湖東北岸,河汊密佈,自古至今,沿湖居住的人們多以漁為業,漁歌流傳廣泛,有“澤國芳草碧,梅黃煙雨中,楓紅送暑歸,翠竹迎飛雪”的漁歌形成土壤。唐代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用藝術手法再現了鄱陽湖漁歌的動人情景。 [2] 
中文名
鄱陽漁歌
類    別
傳統音樂 [1] 
序    號
24 [1] 
編    號
Ⅱ-4 [1] 
申報地區或單位
上饒市鄱陽縣 [1] 
批    次
省三批 [1] 

鄱陽漁歌背景介紹

鄱陽漁歌是鄱陽漁民們近千年來生產、生活形成的藝術結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生動活潑。音樂中各種元素(調式、旋律、演唱風格、真假聲的運用等)極具特色。有男女聲對唱《害我撐船都落了篙》;女聲獨唱《問聲我郎幾時歸》,旋律起伏大,唱句中有“嘿嘿嘿嘿”襯字的連用,有行船呼風之感,多在開船後走風時唱;《我想情歌日落山》雖多在行船走風時唱,但此歌必用假聲演唱,又具另番韻味;男聲獨唱的有《翹起船頭好跑》、《我靠打漁去營生》,是行船走風時必唱的,音節明快有力,更具雄性氣勢。還有一種男女老少都可唱的,如《水中撈月一場空》,節奏舒緩、隨意,此歌多用於岸邊的曬網、織網、修船或在室內幹某些漁事時唱。漁歌形式短小精悍,節奏自由明快;內容健康、樂觀,具有進取精神,“鄱陽湖裏水飄飄,日起東山風光好。漁民生來真強幹,每日打魚樂陶陶。”體現了鄱陽漁歌的本質特徵。現經挖掘整理的民歌達140餘首,並在全國有一定的影響力,為促進環鄱陽湖經濟區的文化建設內涵發揮重大作用。 [2] 

鄱陽漁歌發展歷史

鄱陽漁歌源遠流長,起源於宋代,流行於明清,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史籍記載,有宋代楊時的《鄱陽湖觀打漁歌》,明代葉蘭的《划船歌》:“饒城雨晴五月五,城中父老話鄉土,少年結束賽划船,擊楫謳歌健如虎。”“但知划船樂,不知划船苦。魚腹藏忠魂,悲悽吊千古。”清代徐坤的《東湖採蓮曲》:“採蓮莫採花,花容似妾面,枝枝是並頭,顏羞不忍見。採蓮莫採子,子滿粒難數,同胎期長大,分離蓮心苦。”還有清代朱廷瑛的《東湖採菱歌》:“採菱採菱,東湖之濱。湖水清且漣,菱實脆而鮮。大郎載盆桶,小郎撐破船。採掇月數擔,易米供新餐。爾來天亢旱,雨露失周全。採掇日復勤,菱近況亦斬然。嗟嗟採菱子,亦念生息艱。”以及解放前後廣為傳唱,由趙南元記錄的《四季漁歌》:“春季裏來暖洋洋,東風吹來百花香,鮎魚成羣鬥水上,豐收漁歌滿湖場。夏季裏來湖水漲,五百里鄱湖碧波盪,鯉魚穿梭水中游,一網魚蝦一網糧。秋季裏來秋風涼,鄱湖一片好風光,鱖魚條條肥又壯,漁家兒女喜洋洋。冬季裏來雪茫茫,白花點點灑湖上,鯿魚喜愛鬥風寒,勤勞換來心歡暢。”音調的純樸、吐字發音的跳進及演唱者真假嗓音的運用,讓聽者恍若來到浩淼的鄱湖邊,看到漁民們正划船打魚的歡樂景象。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