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鄰里之家

鎖定
鄰里之家多是一些場所,比如社區居委會設置的居民交流溝通的場所、運動休閒的場所。有的國家的“鄰里之家”是一個機構或部門,專門為社區居民提供各種服務。
中文名
鄰里之家
外文名
Neighborhood home
拼    音
lín lǐ zhī jia
闡    述
一些場所
相    關
論語·雍也》

鄰里之家基本信息

拼音:lin li zhi jia
鄰里之家多是一些場所,比如社區居委會設置的居民交流溝通的場所、運動休閒的場所。有的國家的“鄰里之家”是一個機構或部門,專門為社區居民提供各種服務。
鄰里 línlǐ
(1) [neighborhood]∶鄰居;家庭居所
鄰里之間
(2) [neighbor;people of the neighborhood]∶鄰居或同鄉
同一鄉里的人。《論語·雍也》:“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黨乎?’” 唐 杜甫 《寄題江外草堂》詩:“霜骨不堪長,永為鄰里憐。”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鄰里來問事者,填咽門户。” 李瑛 《咖啡》詩:“親朋相邀,鄰里相招。” [1] 

鄰里之家德國“鄰里之家”

“鄰里之家”是德國睦鄰運動的直接產物,它分佈於德國的各大城市,體現了德國社區基本特色。鄰里之家的最高機構是德國社會福利、文化工作協會聯合會。“鄰里之家”的社區工作就服務對象來看包括兒童、青少年和老年人。其中為兒童服務的有託兒所、小學生學習輔導站等;為青少年服務的有青年俱樂部等;為老年人服務的有託老所、老年人俱樂部等。
就服務的種類來看,“鄰里之家”的工作包括日常生活類和文化娛樂類。日常生活類有病員護理、家庭服務、臨時帶小孩、烹調、家庭安裝修理電器用品、上街購物、園藝、為殘疾人及老人推車、陪伴家人交談朗讀作品等。文化娛樂類有一年一度的“睦鄰節”,活動內容包括時裝表演、兒童雜技、戲劇、音樂會、供應特色咖啡、宣傳吸煙危害的講座等。“鄰里之家”經常舉辦各種講座,有老中青、婦女、兒童報告會,出國工作者回國後談經驗體會,專家報告,家庭倫理道德報告,戲劇及電影評論,有柔道、排球知識講座,有化妝晚會,還有法律諮詢、孕婦交流經驗、如何當好母親等知識交流。“鄰里之家”運動舉行目的在於改善居民的生活條件,提高他們的生存能力,特別是幫助居民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爭取自己的利益。“鄰里之家”的社區服務工作得到了德國社區居民的普遍歡迎。

鄰里之家海門“鄰里之家”

海門首個一站式社區商業中心鄰里之家
鄰里之家位於絲綢路、通江路路口(海興路、富江路中間),處於大型居住社區中心位置,是海門首個一站式社區商業中心。所謂“一站式社區商業中心”,就是不需要東奔西走,日常生活全部所需,從“柴米油鹽醬醋茶”到“衣食住行娛”都可以得到滿足。鄰里之家就是周邊居民的商業活動中心。 [2] 

鄰里之家美國“鄰里之家”

新華網紐約6月14日電(記者李大玖)數字時代很多人在社交網站上有無數朋友,卻從未與近在咫尺的鄰居聊過天。調查顯示,美國有三分之一的人不知道僅一牆之隔鄰居的姓名。人類真正步入了“雞犬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時代了嗎?紐約市長邁克爾·布隆伯格14日在舊金山網站“鄰里之家”發現“遠親不如近鄰”。
美國“鄰里之家”這個由54個社區居民聯合創建的網站誕生於2011年10月。創建者認為,社區是每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根據地,鄰里之間應該互相幫助,互相關心,共同創造一個友好、安全的生活環境。
最初人們利用這個平台交換關於餐館和醫生的口碑、推薦好保姆等。後來漸漸發現這個網站的用處越來越多:尋找失蹤的小狗不用到處敲鄰居的家門,很快就能得到迴應;需要修車的時候,鄰居會為你推薦技術好又收費合理的修理廠;當社區發生系列盜竊案時,人們會在網站上互相轉告,幫助警方及時抓捕竊賊;居民還經常利用網站討論如何使社區變得更安全;當附近發生火災或突發事件時,人們能夠隨時瞭解事件進展,及時撤離,減少人員傷亡。
一些互聯網專家認為,與“臉譜”和“推特”不同的是,“鄰里之家”不是虛擬的社交空間,而是一個真實的信息交流平台,能夠增進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瞭解與交流。該網站已經在全美50個州創建了1.4萬個社區分站,被《時代週刊》評為2013年最佳網站,並獲得了硅谷一家公司2100多萬美元的投資。
“鄰里之家”首席執行官尼拉夫·託利亞説,建立鄰里之間的互信是該網站迅速發展的最主要原因。該網站要求實名註冊,所有人都需提供真實郵箱地址和家庭住址,驗證電話或手機號碼。社區分站負責人將核實註冊信息,剔除提供虛假信息的註冊者。該網站承諾對所有資料保密,並保證絕不會將註冊資料用於任何商業目的。社區信息只對本社區註冊成員公開。該網站僅允許社區商家提供折扣信息,禁止社區外的商業廣告。
布隆伯格14日宣佈將與“鄰里之家”建立合作關係,利用紐約市政府網站和社交網頁,推動紐約居民創建屬於自己社區的“鄰里之家”。
紐約市政府將為分站的社區人士提供培訓。布隆伯格認為,在紐約市大力推廣這個網站,可以增進市政府與居民之間的聯繫,幫助人們瞭解針對本社區的各種社會服務計劃和社區活動,在重大災害和突發事件時及時瞭解自己身邊的情況。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