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鄭(拼音:zhèng)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  。鄭的古字是,“奠”的造字本義是置酒於幾表示祭祀,後來用為地名。大約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字中增添了表示城邑的義符“邑”。鄭的本義一般認為是周代諸侯國之一的鄭國,後人以地為姓發展出鄭姓。 [2]  由於祭奠是件很嚴肅的事情,需要鄭重其事地對待,因此“鄭”又有“認真嚴肅”“態度莊嚴”之義。 [3] 
中文名
拼    音
zhèng
繁    體
部    首
阝(右) [4] 
五    筆
UDBH [5] 
倉    頡
TKNL [5] 
鄭    碼
UAGY [5] 
筆    順
點、撇、橫、橫、撇、點、橫撇彎鈎、豎
字    級
一級(編號:1229) [1] 
平水韻
去聲·二十四敬 [6] 
總筆畫
2+6
四角碼
8782₇
統一碼
90D1 [5] 
異體字
𨞀
注音字母
ㄓㄥˋ
造字法
形聲字會意字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2]
在甲骨文(圖1)和西周金文(圖2)中,“鄭”與“奠”同形。“奠(鄭)”的甲骨文是在“酉(酒器,也表示酒)”下加一橫(表示地方)而成,表示用酒灑到地上或把裝在瓶中的酒放祭台上祭祀神、祖先、死去的親人的一種儀式。這是“奠”的本義。上古時執掌釀酒業的人,就是祭祀儀式的主持者,地位很高,其所在的氏族深以此職事為榮,也許正是出於此因,所以當地人就以“奠”為名而稱“奠氏族”。族人聚居之地就是“奠地”。傳説鄭姓的始祖是黃帝的後裔。契因發明刻木記事被賜子姓,他的後裔湯建立了商朝。商王武丁之子子奠負責管理祭奠用酒,因功被封於古城在今河南濮陽西南的奠地,即鄭地,建立鄭國,子孫以國為姓,使得世上有了鄭姓。“奠”既作動詞表示祭祀,同時又是地名,後世為了避免用法上的混亂,用“奠”字作國名、地名時,就加“”(後來寫作阝)旁作“鄭”字,這是因為“邑”代表城邑,所以地名、國名的“奠”都用“鄭”字。 [7] 
由於祭祀是一件嚴肅而又神聖的事情,需要人們鄭重其事地對待,所以“鄭”又被引申為“嚴肅認真”“慎重”之義。另外,有一種起源於春秋戰國時鄭國的民間音樂,也被稱為“鄭”。後來,“鄭”常被用來與所謂“雅樂”對舉,指與雅樂相背的樂。如《惟皇誡德賦》:“改華服以就紫,變雅音而入鄭。” [7] 
至隸書(圖7-9)階段,“鄭”字完全筆畫化,被寫成了“奠”和“阝”的組合。漢字簡化時將繁體字(圖10)簡化為“鄭”。鄭字偏旁“關”是取奠字上頭“䒑”和下邊的“大”省去“奠”的“酉”成為“鄭”的偏旁。 [8] 
“鄭”是形聲字兼會意字,“奠”字是為鄭字的表義聲旁。奠讀diàn,鄭讀zhèng,兩字的普通話讀音差異很大,可在上古兩字的讀音是相近的。“奠”的聲母“d”和“鄭”的聲母“zh”發音部位都是舌音,到中古時舌音分化為舌頭音“d”和舌上音“zh”。清代錢大昕的“上古無舌頭、舌上之分”説法,也是舌頭音d、t和舌上音zh、ch、sh分化的規律。 [8]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Zhèng)周代諸侯國名。本週西都畿內地,周宣王封弟友于此,在今陝西省華縣西北。平王東遷,鄭徙於洧之上,是為新鄭,即今河南省新鄭市。
Zheng state
《史記‧鄭世家》:“鄭桓公友者,周厲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
《呂氏春秋‧樂成》:“子產始治鄭,使田有封洫,都鄙有服。”
《春秋‧隱公元年》:“夏五月,鄭伯克段於鄢。”
鄭國鄭風鄭衞之音;鄭人買履
(Zhèng)古國名。隋末,王世充自立為王,國號鄭,都洛陽,後為唐所滅。
《隋書‧王世充傳》:“既而廢侗於別宮,僭即皇帝位,建元曰開明,國號鄭。”

原指春秋戰國時鄭國的民間音樂,後與所謂雅樂對舉,指與雅樂相背的“淫邪之音”。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為之歌《鄭》,曰:‘美哉!其細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樂府》:“詩聲俱鄭,自此階矣。”

(Zhèng)姓氏用字。


鄭成功(明末將領)
形容詞
殷勤;嚴肅。
solemn
《廣雅·釋詁四》:“鄭,重也。”
《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殷勤鄭重,欲必覺悟陛下。”
鄭重;鄭重其事
(表格信息來源:《現代漢語詞典》 [9]  《漢語大字典》 [10] 

古籍訓釋

説文解字

【卷六下】【邑部】直正切(zhèng)
京兆縣。周厲王子友所封。從邑奠聲。宗周之滅,鄭徙潧洧之上,今新鄭是也。
【註釋】①京兆縣:《史記·鄭世家》索隱:“鄭,縣名,屬京兆。”②友:《史記·鄭世家》:“鄭桓公友者,周厲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於鄭。③宗周:周為諸侯所宗仰,故王都所在稱宗周。這裏指西周。④“鄭徙”句:王筠《説文解字句讀》:“桓公友之子武公,與平王東遷”,“食溱焉,從其故名日鄭”。 [11] 

説文解字注

“京兆縣”注:二《志》同。今陜西同州府華州州城北,有故鄭城。
“周厲王子友所封”注:《前志》曰:“周宣王弟鄭桓公邑。”
“從邑,奠聲”注:直正切,十一部。
“宗周之滅,鄭徙潧洧之上,今新鄭是也”注:桓公友之子武公與平王東遷,取虢、鄶、鄢、蔽、補、丹、依、疇、歷、華十邑之地,右雒左濟,前華後河,食溱洧焉,從其故名曰鄭,至漢為河南郡新鄭。二志同。今河南開封府新鄭縣西,有故鄭城。 [12] 

廣韻

直正切,去勁定 ‖ 奠聲耕部(zhèng)
鄭,鄭重,殷懃。亦州名,秦屬三川郡,《史記》管叔鮮之所封也。宋武置司州於武牢,後魏為北豫州,周為滎州,隋罷滎州,於管城置鄭州。又姓,滎陽、彭城、安陸、壽春、東陽五望。本自周宣王封母弟友於鄭,及韓滅鄭,子孫以國為氏,今之望多滎陽。直正切。三。
【校釋】殷懃:巾箱本、黎本、景宋本、四庫全書重修本作“慇懃”,元泰定本、四庫全書原本作“殷勤”。 [13] 

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部】 鄭;部外筆畫:12
(zhèng)《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並直正切,音㽀。國名。《釋名》:鄭,町也,地多平町町然也。《正字通》:鄭本西都畿內地,周宣王封其弟友,是為鄭。桓公寄孥與賄於虢鄶,其子武公,定平王於東都,因徙其封,施舊號於新邑,是為新鄭。今河南開封府鄭州是也。
又南鄭,縣名。今屬陝西漢中府,桓公封邑在畿內,為西鄭,漢中在京兆之南,故稱南鄭以別之。《一統志》:南鄭,古褒國附庸之邑。桓公歿,其民南奔居此,因曰南鄭。
又《廣韻》:鄭重,殷勤之意。《前漢·王莽傳》:非皇天所以鄭重降符命之意。
又姓。《集韻》:鄭滅於韓,子孫因以國為氏。 [14]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5]

書寫提示

“關”的末筆捺改點。“阝”2畫,㇌(橫撇彎鈎)一筆寫成。“關”寬“阝”窄;頂部“關”高,底部“阝”低。“關”,兩橫長短不一,長橫在橫中線;第五筆撇長,末筆點小。“阝”,㇌(橫撇彎鈎)寫在橫中線部位。 [4]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i̯ĕŋ
王力系統
d
ǐeŋ
董同龢系統
jeŋ
周法高系統
d
ieŋ
李方桂系統
d
rjingh


jieng


jieng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庚耕清青

jieŋ
北魏後期北齊
庚耕清青

jieŋ
齊梁陳北周隋
庚耕清青

jieŋ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ȡʰ
i̯ɛŋ
擬音/王力系統

ȡ
ǐɛŋ
擬音/董同龢系統

ȡʰ
jɛŋ
擬音/周法高系統

ɖ
iæŋ
擬音/李方桂系統

jäng
擬音/陳新雄系統

ȡʰ
ǐɛŋ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5]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去聲
四十五勁

開口呼
三等
全濁
直正切
ȡʰjɛŋ
集韻
去聲
四十五勁

開口呼
三等
全濁
直正切
ȡiæŋ
禮部韻略


去聲





直正切

增韻


去聲





直正切

中原音韻

去聲
庚青

齊齒呼

全清

tʂiəŋ
中州音韻


去聲
庚青





長剩切

洪武正韻

去聲
十八敬


全濁
直正切
dʒ‘iəŋ
分韻撮要

陽去
第七英影應益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5]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tʂəŋ
51
去聲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tʂəŋ
21
去聲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tʂəŋ
5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tsən
3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tsən
13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tʂən
53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tsən
55
去聲

晉語
太原
tsəŋ
45
去聲

吳語
蘇州
zən
31
陽去

吳語
温州
dzeŋ
22
陽去

湘語
長沙
tsən
45
陰去

湘語
雙峯
diɛn
33
陽去

贛語
南昌
tsʰən
21
陽去
文讀
tsʰaŋ
21
陽去
白讀
客家話
梅縣
tsʰaŋ
52
去聲

粵語
廣州
tʃɛŋ
22
陽去

粵語
陽江
tʃɪŋ
54
陽去

閩語(閩南片)
廈門
tɪŋ
33
陽去
文讀
tĩ
33
陽去
白讀
閩語(閩南片)
潮州
tẽ
11
陽去

閩語(閩東片)
福州
taŋ
242
陽去

閩語(閩北片)
建甌
tʰiaŋ
44
陽去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6]  、漢典 [15]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12-10]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2:586
  • 3.    常文禮著.智慧漢字[M].貴陽:貴州大學出版社,2012.06:364
  • 4.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452
  • 5.      .漢典[引用日期2018-08-10]
  • 6.    平水韻 二十四敬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0-12-10]
  • 7.    雲南教育出版社編.線裝經典:説文解字[M].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2010.01:62
  • 8.    孫中運著. 漢字雜談[M]. 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3:328-330
  • 9.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1663
  • 10.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4050
  • 11.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868
  • 12.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3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986.
  • 13.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430.
  • 14.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1264.
  • 15.    鄭的音韻方言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0-12-10]
  • 16.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33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