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魁士

鎖定
鄭魁士(1800~1873),直隸萬全(今河北張家口萬全區)人,晚清名將,官至浙江提督、署直隸提督,卒諡忠烈。
本    名
鄭魁士
所處時代
清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直隸萬全
出生日期
1800年
逝世日期
1873年
主要成就
鎮壓太平天國起義、捻軍起義
諡    號
忠烈
賜    號
沙拉瑪巴圖魯

鄭魁士人物生平

行伍出身,累官湖南提標守備
道光三十年(1850),平定李沅發之亂,擢鎮筸鎮標都司。跟隨提督向榮前往廣西圍剿太平天國起義,屢戰屢捷,賜花翎。擢湖南九谿營遊擊,以參將升用。
咸豐二年(1852),駐守桂林,援救長沙,擢副將,賜號沙拉瑪巴圖魯。援救武昌,跟隨向榮追擊太平軍,沿江東下。以違背軍令被彈劾,罷職留營。戰江寧有功,復官都司。
咸豐四年(1854),提督和春調率所部赴廬州,鄭魁士因進攻屢捷,官復原職。署安徽壽春總兵。廬州數縣失陷,府城敵眾糧足,殊死守城。和春只有倚靠鄭魁士和秦定三二人,秦定三分兵攻打舒城,而廬州的進攻仰仗鄭魁士。清軍圍攻一年有餘,安慶、江寧敵軍屢次來援,皆被擊退。直到咸豐五年(1855)冬,清軍攻城愈急,鄭魁士潛至城下,以雲梯登城攻克。被優敍,加提督銜。
咸豐六年(1856)春,追敵至三河,焚其巢穴。鄭魁士率兵前往宿州擊破捻軍河南巡撫英桂上疏請求鄭魁士援救永城,和春倚靠鄭魁士圍剿安徽的義軍,上疏請求留在安徽,令往來策應。於是迭擊捻軍於懷遠茅塘集、河溜等處,擒敵將褚澱等四十餘人。又破之於蒙城,焚其積聚。駐守懷遠的捻軍來犯,鄭魁士被圍,力戰,身受二十餘處創傷,最後解圍而去,下詔嘉獎其勇猛,賜黃馬褂。又督團練敗敵於太和。和春督師江南,下詔安徽軍務以鄭魁士繼任,會同安徽巡撫福濟督辦,實授壽春鎮總兵。迭克舒城、廬江、無為,下部優敍,頒賜御用衣服及珍物。又以鄭魁士躬冒鋒鏑,被創甚劇,特詔嘉獎,賜藥調治。先後分兵收復和州潛山
秦定三攻打桐城,敵軍堅守不下,鄭魁士前往支援,擊退援軍。敵將石達開往來桐城、安慶,又聯繫捻軍,蔓延安徽、河南之間。下詔秦定三移兵蒙城圍剿捻軍,又留下來攻打桐城,以鄭魁士代替,會同河南巡撫英桂節制三省剿捻之兵;而桐城兵事方棘,福濟再次上疏留住不遣。正值歲荒餉匱,定三軍原取給地方捐給,鄭魁士兵至,悉取轉供。秦定三上疏爭辯,福濟一無措置,兩軍遂成水火。下詔催促鄭魁士速赴蒙城,最後沒有成行。
咸豐七年(1857)春,廬江、潛山失陷,太平軍由安慶大舉來犯,城中太平軍守軍出擊,官軍飢疲不相顧,不戰潰圍而走。於是下詔免職,罷其剿捻會辦,歸福濟節制。退保廬州,太平軍和捻軍一起來犯,被鄭魁士擊敗,官復原職。攻克桃鎮、派河,進扼全椒滁州以杜北竄。
咸豐八年(1858),調赴江南大營,授浙江提督,督辦寧國軍務。
咸豐九年(1859),攻克灣沚,進剿貴池南陵。命駐防高淳、東壩。
咸豐十年(1860),以傷病請假,下詔斥責他屢次退卻,以總兵降補。跟隨漕運總督袁甲三剿賊,授甘肅寧夏鎮總兵。
咸豐十一年(1861),因病辭官。後召來北京候簡。
同治五年(1866),捻軍北犯,命赴直隸東路協剿。
同治六年(1867),署直隸提督
同治八年(1869),因病請求歸鄉修養。
同治十二年(1873),卒,諡忠烈。 [1-2] 

鄭魁士史料記載

清史稿·卷四百二十八·列傳二百十五》 [1] 

鄭魁士人物評價

清史稿》:秦定三、鄭魁士並向榮得力之將,和春克廬州,悉賴二人,遂與皖事終始。桐城之潰,由於爭餉不和,亦疆臣無調度之方以致之。
李鴻章:陳魁士久于軍事,堅苦剛毅,疊受重傷。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