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義達

(邢台軍分區原顧問)

鎖定
鄭義達(1918年10月—),安徽省碭山縣人,1938年9月入伍,1939年4月入黨。先後參加過百團大戰、延安大生產運動、保衞延安、大同戰役、青海戰役、抗美援朝等重大戰役和戰鬥,歷任延安抗大學員、股長、政治教導員、團政委、邢台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副政委、邢台軍分區顧問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1981年離休,休養在邢台軍分區第二幹休所。 [1] 
中文名
鄭義達
國    籍
中國
籍    貫
安徽省碭山縣
出生日期
1918年10月
畢業院校
抗日軍政大學
人物經歷
1938年6月,鄭義達從江蘇運河鄉村師範學校畢業。當時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已經開始,中華民族正在危難之中,許多青年學生走上了抗日救國道路。鄭義達在學校讀書時,就曾閲讀了大量的進步書籍,對黨有了一定的認識,畢業後,他沒有到國民黨的軍隊中去,而是選擇了到解放區延安,參加人民的軍隊。當時到延安的路遙遠艱險,國民黨設卡封堵,鄭義達同幾個熱血青年扒火車,渡黃河,躲過敵人的封鎖,歷經10多天的長途跋涉,終於到達瞭解放區延安,找到了共產黨,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抗日軍政大學學員。 [1] 
當時的抗日軍政大學由毛主席任抗大教育委員會主席兼政治委員,親自規定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的教育方針和“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風。學員以從部隊中抽調幹部為主,並招收從全國各地來延安的愛國知識青年。鄭義達就是其中的一名青年,他在抗大被編入3大隊第10小隊。抗大期間,他刻苦學習,積極參加勞動,各科成績都是優秀,1939年4月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作曲家冼星海親自教他們學唱《保衞黃河》等抗日歌曲。毛主席還給他們講了課。聽完課後,他跑過去請毛主席簽名,毛主席用筆蒼勁有力地寫了“光明”兩個字,並簽上了自己的名字“毛澤東”。鄭義達非常激動,從此,他就把毛主席的簽名日夜珍藏在身邊,革命士氣更加高昂,完成了從一名熱血青年到抗大學員的徹底轉變。 [1] 
畢業後,他被分配到八路軍120師358旅715團政治處任幹事。1940年夏,參加了著名的百團大戰,歷經三個階段。他作戰勇敢,破壞敵人的鐵路和橋樑,積極做好戰士的思想工作,並向老百姓宣傳抗日政策。百團大戰粉碎了日軍的“囚籠政策”,推遲了日軍的南進步伐,增強了全國軍民取得抗戰勝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聲望。後來,所在部隊響應毛主席號召,自力更生,豐衣足食,來到陝甘寧邊區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 [1] 
1947年3月初,國民黨軍集中34個旅25萬人的兵力,從南、西、北三面向陝甘寧解放區發動進攻,延安保衞戰開始。時任營政治教導員的鄭義達,所在部隊遭到了敵人的伏擊。他帶着一個連率先突圍,殺出一條血路,衝出了敵人的包圍。戰鬥中,他騎的戰馬被炸死,跟隨他的通訊員也光榮犧牲。由於通訊員帶着他的挎包,珍藏在包裏的毛主席的簽名也遺失了。但毛主席的簽名卻永遠銘刻在他的心上,鼓勵他為迎接新中國的到來而浴血奮戰。 [1] 
參考資料
  • 1.    《全民抗戰:從熱血青年到抗大學員》,《邢台日報》,2007年8月2日,第03版:新聞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