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畋

鎖定
鄭畋(tián)(825年-887年),字台文,滎陽人, [73]  出生於桂州, [74]  唐朝宰相、詩人,桂管觀察使鄭亞之子。
鄭畋出身於滎陽鄭氏,考中進士後在藩鎮幕府為官。鹹通五年(864年),鄭畋進入朝廷,累官至户部侍郎、翰林學士承旨,後因錯被貶為梧州刺史。唐僖宗即位後,鄭畋被召回朝中擔任兵部侍郎。乾符四年(877年),鄭畋任門下侍郎、集賢殿大學士,成為宰相。乾符六年(879年),鄭畋在招安黃巢之事上與盧攜發生爭執,被罷免相位,貶為太子賓客。廣明元年(880年),鄭畋出任鳳翔隴右節度使。長安失陷後,鄭畋在龍尾坡大破黃巢軍,並傳檄四方,號召藩鎮合討黃巢。中和元年(881年),部將李昌言兵變,鄭畋被迫離開鳳翔。
中和二年(882年),鄭畋被召到成都,擔任司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主管軍務。中和三年(883年),鄭畋被田令孜排擠出朝改任檢校司徒、太子太保。同年鄭畋之子鄭凝績將其接往隴州居住。不久鄭畋在隴州病逝。鄭畋死後,諡“文昭”,贈太尉、太傅。 [45] 
全    名
鄭畋
台文
所處時代
唐代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桂州 [74] 
出生日期
825年
逝世日期
887年
逝世地
隴州 [45] 
主要成就
三任宰相,檄討黃巢
最高官職
司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
本    名
鄭畋
家    世
滎陽鄭氏

鄭畋人物生平

鄭畋早年經歷

鄭畋,字台文,滎陽人,唐朝宰相、詩人,父祖三代皆為進士出身。其父鄭亞,曾為宰相李德裕幕僚,深得其器重,在唐武宗會昌年間(841年-846年)入朝,官至給事中。 [1]  鄭畋於會昌二年(842年)亦以進士及第 [2]  ,入仕為宣武軍節度推官,加秘書省校書郎,時年僅十八歲。 [3] 
會昌六年(846年),鄭畋又參加吏部科目選,考中書判拔萃科,被授為渭南縣尉、直史館事。 [4]  當時,李德裕一黨逐漸在牛李黨爭中失勢。鄭亞先後被貶到桂州(治今廣西桂林)、循州(治今廣東梅州)。 [5]  鄭畋兩年任滿 [2]  ,便南下隨侍於父親左右。此後近十年間,白敏中、令狐綯等牛黨官員相繼擔任宰相。鄭畋也一直沒有能再得官職。 [6] 

鄭畋歷職內外

鹹通元年(860年),令狐綯被罷去相位,出鎮河中。 [7]  當時,鄭畋已在河東軍府擔任從事,又被召入朝中,擔任虞部員外郎。但尚書右丞鄭薰是令狐綯一黨,反對鄭畋入職尚書省。鄭畋最終只得再回河東,繼續擔任從事,直到鹹通五年(864年)方得入朝 [8]  。他初任刑部員外郎,不久又升任萬年縣(在今陝西西安,與長安縣共治長安城)縣令。 [9-10] 
鹹通九年(868年),鄭畋因得到宰相劉瞻的舉薦,被改任為户部郎中、翰林學士,加授知制誥。他後又改任中書舍人,次年(869年)即因起草詔書稱旨升為户部侍郎,充任翰林學士承旨。 [11] 
鹹通十一年(870年),唐懿宗因愛女同昌公主病逝,處死負責診治的御醫韓宗紹等,並收捕他們的親族三百餘人。 [12]  宰相劉瞻極力進諫,被罷為荊南節度使。當時,鄭畋已是接任宰相的最佳人選 [13]  。但他卻在起草的罷相詔書中盛讚劉瞻,以此聲援劉湛。唐懿宗認為鄭畋黨附劉瞻,在宰相韋保衡的唆使下 [14]  ,將他貶往梧州(治今廣西梧州)擔任刺史。 [15] 
鹹通十四年(873年),唐懿宗病逝,其子僖宗即位。韋保衡被免去宰相之職,貶出朝廷。此前被韋保衡貶逐的官員皆被召回。鄭畋亦得以回朝,授為左散騎常侍(一作右散騎常侍)。 [16-17] 

鄭畋擔任宰相

唐末農民戰爭形勢圖 唐末農民戰爭形勢圖
乾符元年(874年),鄭畋由吏部侍郎改任兵部侍郎,並與户部侍郎盧攜一同加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為宰相,又領集賢殿大學士。 [18]  他此後歷經調動 [19]  ,至乾符四年(877年)時已官至開府儀同三司、行門下侍郎、兼兵部尚書、同平章事、監修國史。 [20] 
鄭畋擔任宰相期間,正值關東一帶災荒頗多,各地農民起義愈演愈烈。 [21]  黃巢在山東作亂,肆虐中原,南下轉戰江淮、荊襄、浙東、福建等地,“眾至百萬”,屢敗官軍。他在乾符六年(879年)進入嶺南,攻陷重鎮廣州,並通過浙東觀察使崔璆,向朝廷索要鎮守鄆州(治今山東東平)的天平節度使一職。 [22] 
唐僖宗召羣臣謀議。鄭畋等多數朝臣都傾向於招撫,建議授其為嶺南節度使,以嶺南之地加以羈縻。他道:“黃巢亂軍因饑荒而起,又大肆劫掠錢糧,這才逐漸壯大,席捲全國。不如寬赦其罪責,以官職將其穩住,待日後時機成熟再行剿滅。那些跟隨作亂的民眾,大都只是為求活路才鋌而走險,只要遇上豐收之年必然思鄉,到時軍隊離散,黃巢不戰自滅。”當時,盧攜正倚重淮南節度使高駢,認為高駢統領的淮南軍足以剿滅黃巢,因而極力主張繼續進剿。唐僖宗亦希望高駢能夠成功,最終採納了盧攜的主張。 [23] 
鄭畋與眾宰相在中書省商議起草詔書時,又對盧攜道:“賊軍百萬,橫行天下,國家的安危全靠我們幾個人來謀劃。高駢消極作戰,養寇自重。您想依靠於他,我不知道將來結局會怎樣。”盧攜拂袖欲走,結果不慎將袖子甩到了桌案上的硯台裏,氣得將硯台扔到地上 [24]  。唐僖宗聞之大怒,認為宰相相爭難為天下表率,將二人全都免去宰相之職,貶為太子賓客,分司東都。 [25] 

鄭畋討伐黃巢

滬美版連環畫《黃巢起義》中的鄭畋,上為朝堂相爭,下為刺臂為盟 滬美版連環畫《黃巢起義》中的鄭畋,上為朝堂相爭,下為刺臂為盟
廣明元年(880年),黃巢率大軍由嶺南北上,直趨江淮。高駢卻只是遣軍固守要衝之地,自己坐守淮南,放任亂軍過境。 [26]  唐僖宗想起鄭畋説過的話,便將他召回長安,任為禮部尚書,後又出為鳳翔隴右節度使。 [27]  而就在當年十二月(881年1月),唐僖宗因黃巢大軍逼近長安,棄京出逃,西奔成都。黃巢佔據長安,隨即便在長安稱帝,建立大齊政權,並遣使四處招降唐朝官吏。 [28] 
唐僖宗西逃途中,在斜谷(在今陝西眉縣)遇到前來迎駕的鄭畋。鄭畋號哭請罪:“社稷至此皆是將相誤國,請陛下斬臣以謝天下。”唐僖宗忙撫慰鄭畋,讓他堅守要衝阻止亂軍西進。鄭畋則以“道路艱虞,奏報梗澀”,索要便宜行事之權。唐僖宗允諾。 [29] 
鄭畋返回鳳翔後,召集軍府將吏,商議討賊之事。諸將皆認為賊軍勢大,建議等各地勤王軍隊雲集再做打算。鄭畋怒氣填膺,以致暈倒在地,後雖被救醒卻始終無法發聲。黃巢的招降使者恰於此時抵達鳳翔。監軍彭敬柔竟以鄭畋的名義起草謝表,表示歸順黃巢,並設宴款待來使。席間,諸將皆哭。來使非常奇怪,幕僚孫儲道:“鄭相公因風痹不能前來,我們都很悲傷。” [30] 
鄭畋後來得知這一狀況,認為人心尚未厭唐,於是召集將佐,曉以大義,終於得到諸將的支持。他刺破手臂,與諸將歃血為盟,並趁機修繕城池,整治軍械,訓練士卒,同時秘密聯絡周邊各藩鎮,相約合力討賊。前朔方節度使唐弘夫、涇原節度使程宗楚等皆各率所部,抵達鳳翔。 [31]  當時,神策軍尚有數萬大軍分散於關中各地,只因朝廷西遷而無人指揮。鄭畋將這些軍隊全部召集到鳳翔,並厚賞錢財以結軍心,一時間軍勢大振。 [32]  不久,黃巢又遣使者至鳳翔。鄭畋當即斬殺使者,與黃巢決裂,同時派兒子鄭凝績入蜀朝覲皇帝。唐僖宗加授鄭畋為同平章事,充任京西諸道行營都統 [33]  ,並允許他以“墨敕”封授官職,自行封賞有功將士。 [34] 
黃巢因鄭畋降而復叛,命部將尚讓王璠率五萬兵馬攻打鳳翔。鄭畋命令唐弘夫埋伏於龍尾陂(在今陝西岐山東),自率數千軍隊,多張旗幟,在高岡疏陣以待。尚讓認為鄭畋只是個文弱書生,輕敵冒進,行軍隊伍散亂,結果正中唐軍的埋伏,遭到唐軍的兩面夾擊,大敗於龍尾陂,被斬首兩萬餘級,伏屍數十里,狼狽逃回長安。時為中和元年(881年)三月。 [35] 
鄭畋隨後便向天下發布檄文,號召各藩鎮共討黃巢。當時,皇帝遠在蜀地,朝廷詔令不通。各鎮皆以為唐朝難以復興。鄭畋檄文一出,頓時天下震動。各鎮紛紛發兵勤王。黃巢自此不敢再窺視京西。 [36]  不久,鄭畋兵至盩厔(在今陝西周至),命唐弘夫、程宗楚率前軍進擊長安。黃巢假意放棄長安,撤至霸上(在今陝西西安東)。程宗楚、唐弘夫由此收復長安。 [37] 
程宗楚與唐弘夫因貪功輕敵,入城後只是放任士卒劫掠,沒有及時通報鄭畋等後軍跟進。黃巢趁機反攻長安。唐軍大潰,程宗楚、唐弘夫戰死。鄭畋只得撤回鳳翔。 [38]  不久,朝廷詔令傳至,授鄭畋為司空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充任京城四面諸軍行營都統,讓他以宰相身份總領收復長安的戰事。當時,鳳翔已是府庫虛竭,只能減少對軍士的賞賜,軍糧供應亦有不足。 [39] 
鳳翔行軍司馬李昌言正屯兵於興平,趁機煽動士卒作亂,於當年(881年)十月回師襲擊鳳翔府城。鄭畋不願部下自相殘殺,便將兵權交給李昌言,當日便離城西去,要到成都投奔朝廷。 [40]  李昌言自稱鳳翔留後,遣軍護送鄭畋出境。鄭畋在途中因心懷慚負,上疏稱病辭職,被改授為太子少傅分司東都,而後便一直留在興元(治今陝西漢中)養病。 [41] 

鄭畋晚年及病逝

中和二年(882年),唐僖宗將鄭畋召赴成都,再次任命為宰相,授以司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之職,並讓他主管軍務。當時,內宦田令孜常恃權干涉政務,其兄西川節度使陳敬瑄亦欲以使相身份班列於宰相之前,但皆為鄭畋所阻。兄弟二人都對鄭畋懷恨在心。 [42] 
中和三年(883年),唐軍終於將黃巢亂軍趕出關中,唐僖宗便準備重返長安。當時,李昌言雖早已被任命為鳳翔節度使,但一直擔心鄭畋追究他兵變奪權之事,遂勾結田令孜、陳敬瑄,向皇帝告發鄭畋的過錯。鄭畋亦稱病請辭,對唐僖宗道:“陛下回京必經鳳翔,沿途供應,全都要靠李昌言來保障。臣若以宰相隨駕,必然會讓他心懷不安,還是免去臣的宰相之職吧。”唐僖宗改授鄭畋為檢校司徒、太子太保,隨後又以鄭凝績為壁州刺史,讓他在壁州(治今四川通江)服侍鄭畋養病。 [43] 
光啓三年(887年),鄭畋在龍州(治今四川平武,《舊唐書》作隴州 [44]  ,治今陝西隴縣)病逝,終年六十三歲。唐僖宗追贈鄭畋為太尉,後再念及他的忠誠與功勞,又追贈太傅。後來,鄭畋歸葬滎陽。時任鳳翔節度使的李茂貞因早年曾得到鄭畋提拔,於是上疏朝廷,請賜鄭畋諡號。 [45] 
唐文德元年(888年)正月,唐僖宗再贈鄭畋為司徒,賜諡號“文昭”。 [46] 

鄭畋人物評價

黃滔:相公負英才而作礪,持碩望以登庸。始者四海傾心,一人側席。朝聞坐幄,暮見飛霖。扇澆薄為淳風,激讒邪歸直道。均施爐冶,高揭權衡。使鉛汞之不參,令錙銖之各等。故得方圓任器,高下隨宜。黜陟無偏,賢愚有序。(《代鄭郎中上興道鄭相啓》) [47] 
李茂貞:臣伏見當道故檢校司空、同平章事鄭畋,瑞應星精,祥開月角;建洪爐於聖代,成庶績於明昌。鳳毛方浴於春池,龍節忽移於右輔。旋以羣鴟嘯聚,萬蝟鋒攢,蒼黃而玉輅省方,次第而金門徹鑰。九州相望,初猶豫以從風;百辟無歸,半狐疑而委質。而畋衝冠怒發,投袂治兵;羅劍戟於樽前,練貔貅於閫外。坎牲誓眾,釁鼓出師;馳羽檄於四方,暢皇威於萬里。身維地軸,決橫流而盡入東溟;手正天關,掃妖星而重尊北極。及至囊沙減灶,伐鼓揚旌;四凶方侈於獸心,一陣盡塗於龍尾。大振建瓴之捷,只於反掌之間。不期天柱朝摧,將星夜隕;竹帛徒書於茂烈,松楸未煥於易名。(《請加贈鄭畋表》) [48] 
康駢:相國仗節訓兵,援旗誓眾,摧鋒督戰,累挫兇渠,首芸奇謀,終摧巨孽。其後請朝,庸蜀復秉化權,匡國濟時,終始一致,文經武緯,何謝故人。詩云:“維嶽降神,生甫及申。維申及甫,維周之翰。”相國有焉。(《劇談錄》鳳翔府舉兵討賊條) [49] 
劉昫:① 畋文學優深,器量弘恕。美風儀,神彩如玉,尤能賦詩。與人結交,榮悴如一。始為員外郎,為鄭薰不放省上,畋不以為憾。及畋作相,薰子為郎,畋特獎拔為給事中,列曹侍郎。其以德報怨,多此類也。② 台文氣激壯圖,志攄宿憤,慷慨誓眾,叱吒臨戎;竟扼賊喉,以康天步,謂之不武,斯焉取斯? [48] 
孫光憲:古者文武一體,出將入相,近代裴行儉、郭元振、裴度、韋皋是也。然而時有夷險,不可一概而論。……鄭文公畋首倡中興,傳檄討賊,殺戮黃寇,鎮靜關畿。一旦部校李昌言脅而逐之,尚不能固位。 [50] 
歐陽修:① 畋為人仁恕,姿采如峙玉。凡與布衣交,至貴無少易。鄭縠者,薰子也。方畋秉政,擢為給事中,至侍郎。其損怨類如此。巢之難,先諸軍破賊,雖功不終,而還相天子,坐籌帷幄,終能復國雲。② 唐之季,嗣君暗庸,天穢其德久矣。纖人柄朝,靡謀不乖。如畋、鐸(王鐸)皆社稷之才,當大過之世,為天下倡。扶支王室,幾致中興。俄而為逆豎亂宦所乘,功業無所成就。 [51] 
洪邁:若唐宰相三百餘人,自房(房玄齡)、杜(杜如晦)、姚(姚崇)、宋(宋璟)之外,如魏徵王珪褚遂良狄仁傑魏元忠韓休張九齡楊綰崔祐甫陸贄杜黃裳裴垍李絳李藩裴度崔羣韋處厚李德裕、鄭畋,皆為一時名宰,考其行事,非漢諸人可比也。 [52] 
黃震:出將有破賊之功,入相有運籌之益,功成身退,始終俊偉,唐末諸相,惟畋優焉。 [53] 
王應麟:顏真卿、鄭畋以興復為己任,倡義討賊,其志壯矣。真卿權移於賀蘭進明,畋見襲於李昌言,功不克就。故才與誠合,斯可以任天下之重。 [54] 
李贄:賊陷兩京,天子奔走,此正臣子奮不顧身之日。鄭畋首倡大義,舉兵討賊,雖未睹成功,然志亦可嘉。 [55] 
錢謙益:黃巢茸微人,萑蒲賤類,志在攘,謀非遠大。一旦長驅江表,徑入關中,以鄭台文之慷慨臨戎,王重榮、王處存之橫身赴難,僅足以翕集義徒,收復京闕,而卒無補於唐之社稷。蛇螫斷腕,蟻穴壞堤。史臣之所以俯仰三嘆者也。 [56] 
王夫之黃巢之亂,唐中外諸臣戮力以效節者,唯鄭畋一人而已。畋以將佐不聽拒賊,悶絕仆地,刺血書表,誓死以斬賊使,不可謂非忠之至;以文吏率數千人拒尚讓五萬之眾,敗之於龍尾陂,傳檄天下,諸道爭應,貢獻蜀中者不絕,不可謂非勇之甚,抑不可謂非智之尤;然而一向長安,旋即潰敗,鳳翔內亂,孤城不保,諸鎮寒心,賊益鞏固,卒使王鐸假手於反覆橫逆之朱温、包藏異志之李克用,交起滅賊,因以亡唐,而畋忠勳之成效亦毀,則唯不明於用兵之略也。 [57] 
汪彥雯:黃巢以下第書生而攪翻世界,鄭畋以筮仕書生而整頓殘唐,均是英雄伎倆,固不得以成敗論也。 [58] 
乾隆帝:人固有能謀而不能為者,鄭畋是也。畋為僖宗畫命將之策,視諸相為賢矣。及自當大鎮,身任討賊,乃不知居重馭輕,而倒持太阿,又不知和眾豐財,而士有飢色,坐被襲逐,何恥如之。此用之者違其才,而畋不審已之過也。(《御批資治通鑑綱目》)
蔡東藩:鄭畋倡義於先,功將成而忽敗,李克用赴援於後,兵一奮而即成,非畋之忠義,出克用下也。畋以書生掌戎政,借一時之鼓勵,號召諸軍,程宗楚唐弘夫等,挾鋭入都,一得手而即貪功弛備,復為賊乘,兩將戰死,餘軍不振,畋雖孤忠,究系儒者,徒憑意氣以為感召,安能久持不敝乎? [59] 

鄭畋個人作品

鄭畋著有《玉堂集》五卷、《鳳池稿草》三十卷、《續鳳池稿草》三十卷。 [60]  此外,《全唐詩》錄有其詩作14首(《中秋月直禁苑》《麥穗兩岐》《五月一日紫宸候對時屬禁直穿內而行因書六韻》《題緱山王子晉廟》《初秋寓直三首》《夜景又作》《杪秋夜直》《禁直寄崔員外》《聞號》《禁直和人飲酒》《下直早出》《金鑾坡上南望》《酬隱珪舍人寄紅燭》《馬嵬坡》)、殘句2首;《全唐文》則錄其文11篇(《授武臣部寧節度使制》《授李師望定邊軍節度使制》《切責高駢詔》《擢官自陳表》《加知制誥自陳表》《謝承旨自陳表》《與韓君雄書》《與張文裕及魏博軍書》《討巢賊檄》《唐故上都龍興觀三洞經篆賜紫法師鄧先生墓誌銘》《謁昇仙太子廟詩題後》)。 [61-62] 

鄭畋親屬成員

鄭畋出身滎陽鄭氏。滎陽鄭氏作為中原門閥士族“五姓七望”之一,兩漢以來家世非常顯赫,其中鄭温三子鄭曄、鄭恬、鄭簡後裔被唐高宗列入禁婚家“七姓十家”範疇,博文約禮,門第清華,冠於卿族,為當時中原頂級名門望族之一。 [71-72] 
曾祖:鄭鄰(一作鄭少鄰),進士出身,曾任鄭州司士參軍 [63]  [64] 
祖父:鄭穆,進士出身,曾任河清縣縣令。 [63]  [65] 
父親:鄭亞,進士出身,曾為李德裕幕僚,歷任監察御史、刑部郎中、給事中、桂管觀察使、循州刺史。 [63]  [66] 
兄弟:鄭畯,曾任秘書監。 [67] 
兄弟:鄭毗 [67] 
兒子:鄭凝績,唐昭宗景福年間歷任刑部、户部侍郎。 [68] 
孫子:鄭紹餘 [67] 

鄭畋史籍記載

舊唐書·卷一百七十八·列傳第一百二十八》。 [48]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五·列傳第一百一十》。 [51] 

鄭畋藝術形象

鄭畋小説形象

明代小説《殘唐五代史演義》中,鄭畋是一員武將,官拜西祁州節度使,使一柄宣花斧,黃巢之亂時在西祁州迎駕,曾與朱温大戰一百餘回合不分勝敗。當時,西祁州一帶有童謠流傳:“庚子年來日月枯,唐朝天下有如無,山中果木重重結,巢臼鴉飛犯帝都,世上逆流三尺血,蜀中兩見駐鸞輿,若要太平無士馬,除是陰山碧眼鶘。”鄭畋為唐僖宗詳解童謠,認為童謠預示“羣鴉人巢,巢必破矣”,並推薦有“碧眼鶘”之稱的李克用及其麾下鴉兵。唐僖宗遂遣使召李克用入關,最終平定了黃巢之亂。 [55]  [69] 
明末戲曲家孟稱舜作有雜劇《英雄成敗》(又名《鄭節度殘唐再創》),將鄭畋塑造為“擒斬黃巢,再創唐室”的英雄。劇中,宦官田令孜擅政,其黨劉允章等把持科場。黃巢、鄭畋等士子雖有才學卻名落孫山,令狐滈不學無術卻買中狀元。黃巢怒而起兵反唐,最終攻取兩京。劉允章、令狐滈竟主動投降。鄭畋此時已經中舉,剛剛出守鳳州,遂應詔勤王,移檄會盟李克用、劉守光、王行瑜等十八鎮諸侯,被推為盟主,剿滅黃巢,並處死劉允章、令狐滈等奸臣,被封為平章政事兼鳳翔節度使。 [70] 

鄭畋影視形象

《吳越錢王》中的鄭畋 《吳越錢王》中的鄭畋
2006年大陸電視劇《吳越錢王》中,過齊鳴飾演鄭畋。(劇中只稱宰相併未出現姓名,但由賞識羅隱及其女愛慕羅隱詩作可知,原型即為鄭畋)
參考資料
  • 1.    《舊唐書·鄭畋傳》:曾祖鄰,祖穆,父亞,並登進士第。……李德裕在翰林,亞以文干謁,深知之。出鎮浙西,闢為從事。累屬家艱,人多忌嫉,久之不調。會昌初,始入朝為監察御史,累遷刑部郎中。中丞李回奏知雜,遷諫議大夫、給事中。
  • 2.    鄭畋《加知制誥自陳表》:臣會昌二年,進士及第,大中首歲,書判登科。其時替故昭義節度使沈詢作渭南縣尉;兩考罷免,楊收以結綬替臣。
  • 3.    《舊唐書·鄭畋傳》:畋年十八,登進士第,釋褐汴宋節度推官,得秘書省校書郎。
  • 4.    《舊唐書·鄭畋傳》:二十二,吏部調選,又以書判拔萃。授渭南尉、直史館事。
  • 5.    《舊唐書·鄭畋傳》:五年,德裕罷相鎮渚宮,授亞正議大夫,出為桂州刺史、御史中丞、桂管都防禦經略使。大中二年,吳汝納訴冤,德裕再貶潮州,亞亦貶循州刺史,卒。
  • 6.    《舊唐書·鄭畋傳》:亞出桂州,畋隨侍左右。大中朝,白敏中、令狐綯相繼秉政十餘年,素與德裕相惡。凡德裕親舊多廢斥之,畋久不偕於士伍。
  • 7.    《舊唐書·唐懿宗紀》:鹹通元年二月,以門下侍郎、守司徒、同平章事令狐綯檢校司徒、同平章事,出鎮河中;
  • 8.    鄭畋《擢官自陳表》:臣年十八登進士及第,二十二書判登科。此時結綬王畿,便貯青雲之望。洎一沉風水,久換星霜。厭外府之樽罍,渴明庭之禮樂。鹹通五年,方始登朝。
  • 9.    《舊唐書·鄭畋傳》:鹹通中,令狐綯出鎮,劉瞻鎮北門,闢為從事。入朝為虞部員外郎。右丞鄭薰,令狐之黨也,摭畋舊事覆奏,不放入省,畋復出為從事。五年,入為刑部員外郎,轉萬年令。
  • 10.    《舊唐書·鄭畋傳》載,鄭畋是在“鹹通中,令狐綯出鎮,劉瞻鎮北門”時被闢為從事。但考諸史籍,劉瞻從未鎮守過北門(即太原),而令狐綯出鎮亦是在鹹通元年,可知此處計時有誤。岑仲勉認為,闢用鄭畋的當是大中十一年前後出任河東節度使的劉瑑,並稱“‘鹹通中,令狐綯出鎮’二句,以事理測之,謂應放在‘闢為從事’之下,‘入朝為虞部員外郎’之前,如是,則綯出畋入正遙遙相應。”
  • 11.    《舊唐書·鄭畋傳》:九年,劉瞻作相,薦為翰林學士,轉户部郎中。尋加知制誥,俄遷中書舍人。十年,王師討徐方,禁庭書詔旁午。畋灑翰泉湧,動無滯思,言皆破的,同僚閣筆推之。尋遷户部侍郎。龐勳平,以本官充承旨。
  • 12.    《舊唐書·懿宗紀》:十一年八月己酉,同昌公主薨。上尤鍾念,悲惜異常。以待詔韓宗紹等醫藥不效,殺之,收捕其親族三百餘人,系京兆府。
  • 13.    《舊唐書·鄭畋傳》:畋以德望先達,淪滯久之。既冠禁庭,當為宰輔,因謝承旨自陳曰:“禁林素號清嚴,承旨尤稱峻重。偏膺顧問,首冠英賢。今之宰輔四人,三以此官騰躍,其為盛美,更異尋常。……”
  • 14.    《舊唐書·懿宗紀》:九月丙辰,翰林學士、户部侍郎、知制誥、上柱國、賜紫金魚袋鄭畋為梧州刺史;正議大夫、御史中丞、上柱國、賜紫金魚袋孫瑝為汀州刺史;……朝議大夫、行刑部員外郎、柱國崔顏融為雷州司户;並坐劉瞻親善,為韋保衡所逐也。
  • 15.    《舊唐書·鄭畋傳》:劉瞻以諫囚醫工宗族,罷相,出為荊南節度使。畋草制過為美詞。懿宗省之甚怒,責之曰:“……徒知報瞻欬唾之惠,誰思蔑我拔擢之恩?……宜行竄逐之科,用屏回邪之黨。可梧州刺史。”
  • 16.    《舊唐書·僖宗紀》:鹹通十四年七月,懿宗大漸。其月十八日,懿宗崩。二十日,即皇帝位於柩前。九月,九月,守司空、門下侍郎、平章事韋保衡貶賀州刺史。以嶽州刺史於琮為太子少傅,緣琮貶逐者並放還。前户部侍郎、知制誥、翰林學士承旨鄭畋為左散騎常侍。
  • 17.    《舊唐書·鄭畋傳》:僖宗即位,召還。授右散騎常侍。
  • 18.    《舊唐書·僖宗紀》:乾符元年五月,以吏部侍郎鄭畋為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十一月庚寅,兵部侍郎鄭畋為集賢殿大學士。
  • 19.    《舊唐書·鄭畋傳》:僖宗上尊號禮畢,進加中書侍郎,進階特進,轉門下侍郎,兼禮部尚書、集賢殿大學士。
  • 20.    鄭畋《謁昇仙太子廟詩題後》:餘大中八年,為前渭南縣尉。閒居伊洛,常好娛遊。……輒寫書詩寄王公,請標題於廟內。乾符四年閏二月三日,開府儀同三司行門下侍郎兼兵部尚書平章事監修國史鄭畋記。
  • 21.    《舊唐書·黃巢傳》:乾符中,仍歲凶荒,人飢為盜,河南尤甚。初,里人王仙芝、尚君長聚盜,起於濮陽,攻剽城邑,陷曹、濮及鄆州。……黃巢、黃揆昆仲八人,率盜數千依讓。月餘,眾至數萬。陷汝州,虜刺史王鐐,又掠關東。官軍加討,屢為所敗,其眾十餘萬。
  • 22.    《舊唐書·鄭畋傳》:五年,黃巢起曹、鄆,南犯荊、襄,東渡江、淮,眾歸百萬,所經屢陷郡邑。六年,陷安南府據之。致書與浙東觀察使崔璆,求鄆州節鉞。璆言賊勢難圖,宜因授之,以絕北顧之患。
  • 23.    《舊唐書·鄭畋傳》:天子下百僚議。初,黃巢之起也,宰相盧攜以浙西觀察使高駢素有軍功,奏為淮南節度使,令扼賊衝。尋以駢為諸道行營都統。及崔璆之奏,朝臣議之。有請假節以紓患者。畋採羣議,欲以南海節制縻之。攜以始用高駢,欲立奇功以圖勝。攜曰:“高駢將略無雙,淮士甲兵甚鋭。今諸道之師方集,蕞爾纖寇,不足平殄。何事舍之示怯,而令諸軍解體耶!”畋曰:“巢賊之亂,本因飢歲。人以利合,乃至實繁。江、淮以南,薦食殆半。國家久不用兵,士皆忘戰;所在節將,閉門自守,尚不能枝。不如釋咎包容,權降恩澤。彼本以饑年利合,一遇豐歲,孰不懷思鄉土?其眾一離,則巢賊几上肉耳,此所謂不戰而屈人兵也!若此際不以計攻,全恃兵力,恐天下之憂未艾也。”羣議然之,而左僕射於琮曰:“南海有市舶之利,歲貢珠璣。如今妖賊所有,國藏漸當廢竭。”上亦望駢成功,乃依攜議。
  • 24.    《舊唐書·盧攜傳》:與同列鄭畋爭論,投硯於地。由是兩罷之,為太子賓客分司。
  • 25.    《舊唐書·鄭畋傳》:及中書商量制敕,畋曰:“妖賊百萬,橫行天下,高公遷延玩寇,無意翦除,又從而保之,彼得計矣。國祚安危,在我輩三四人畫度。公倚淮南用兵,吾不知税駕之所矣!”攜怒,拂衣而起,袂染於硯,因投之。僖宗聞之怒,曰:“大臣相詬,何以表儀四海?”二人俱罷政事,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
  • 26.    《舊唐書·高駢傳》:廣明元年夏,黃巢之黨自嶺表北趨江淮,由採石渡江。張璘勒兵天長,欲擊之。駢怨朝議有不附己者,欲賊縱橫河洛,令朝廷聳振,則從而誅之。大將畢師鐸曰:“……若不據津要以擊之,俾北渡長淮,何以扼束?中原陷覆必矣!”駢駭然曰:“君言是也。”即令出軍。有愛將呂用之者,……從容謂駢曰:“……賊若蕩平,則威望震主,功居不賞,公安税駕耶?”駢深然之,乃止諸將,但握兵保境而已。
  • 27.    《舊唐書·鄭畋傳》:廣明元年,賊自嶺表北渡江、浙,虜崔璆,陷淮南郡縣。高駢止令張璘控制衝要,閉壁自固。天子始思畋前言,二人俱徵還,拜畋禮部尚書。尋出為鳳翔隴右節度使。
  • 28.    《舊唐書·僖宗紀》:廣明元年十二月甲申,上與諸王、妃、後數百騎,自子城由含光殿金光門出幸山南,文武百官僚不之知,並無從行者,京城晏然。是日晡晚,賊入京城,時右驍衞大將張直方率武官十餘迎黃巢於坡頭。壬辰,黃巢據大內,僣號大齊,稱年號金統。為偽赦書雲:“揖讓之儀,廢已久矣,竄遁之跡,良用憮然。朝臣三品已上並停見任,四品已下宜復舊位。”
  • 29.    《舊唐書·鄭畋傳》:畋聞難作,候駕於斜谷迎謁,垂泣曰:“將相誤陛下,以至於此。臣實罪人,請死以懲無狀。”上曰:“非卿失也。朕以狂寇凌犯,且駐蹕興元。卿宜堅扼賊衝,勿令滋蔓。”畋對曰:“臣心報國,死而後已,請陛下無東顧之憂。然道路艱虞,奏報梗澀,臨機不能遠稟聖旨,願聽臣便宜從事。”上曰:“苟利宗社,任卿所行。”
  • 30.    《資治通鑑·唐紀七十》:鄭畋還鳳翔,召將佐議拒賊,皆曰:“賊勢方熾,且宜從容以俟兵集,乃圖收復。”畋曰:“諸君勸畋臣賊乎!”因悶絕仆地,甃傷其面(胡三省注:鄭畋以將佐怠於勸王,忠憤之氣一時鬱勃,至於悶絕而僵仆於地,故甃傷其面。),自午到明旦,尚未能言。會巢使者以赦書至,監軍彭敬柔與將佐序立宣示,代畋草表署名以謝巢。監軍與巢使者宴,樂奏,將佐以下皆哭。使者怪之,幕客孫儲曰:“以相公風痹不能來,故悲耳。”
  • 31.    《資治通鑑·唐紀七十》:畋聞之曰:“吾固知人心尚未厭唐,賊授首無日矣!”乃刺指血為表,遣所親間道詣行在,召將佐諭以逆順,皆聽命,復刺血與盟,然後完城塹,繕器械,訓士卒,密約鄰道合兵討賊,鄰道皆許諾發兵,會於鳳翔。鄭畋約前朔方節度使田弘夫、涇原節度使程宗楚同討黃巢。
  • 32.    《資治通鑑·唐紀七十》:時禁軍分鎮關中兵尚數萬,聞天子幸蜀,無所歸,畋使人招之,皆往從畋,畋分財以結其心,軍勢大振。
  • 33.    《資治通鑑》作“京城四面諸軍行營都統”,《新唐書·鄭畋傳》則作“西面行營都統”,而《舊唐書·鄭畋傳》及《舊唐書·僖宗紀》則作“京西諸道行營都統”。《全唐文》收錄有鄭畋當時所作的《鄭畋傳檄天下文》,其中所署官爵為“鳳翔隴右節度使、檢校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充京西諸道行營都統、上柱國、滎陽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户”。故以《舊唐書》為準,作“京西諸道行營都統”。
  • 34.    《資治通鑑·唐紀七十》:正月壬申,巢遣其將王暉齎詔召畋,畋斬之,遣其子凝績詣行在。……二月丙申,加鄭畋同平章事。三月辛酉,以鄭畋為京城四面諸軍行營都統。賜畋詔:“凡蕃、漢將士赴難有功者,並聽以墨敕除官。”
  • 35.    《資治通鑑·唐紀七十》:中和元年三月,黃巢遣其將尚讓、王播帥眾五萬寇鳳翔,畋使弘夫伏兵要害,自以兵數千,多張旗幟,疏陳於高岡。賊以畋書生,輕之,鼓行而前,無復行伍,伏發,賊大敗於龍尾陂,斬首二萬餘級,伏屍數十里。
  • 36.    《資治通鑑·唐紀七十》:三月甲子,畋傳檄天下藩鎮,合兵討賊。時天子在蜀,詔令不通,天下謂朝廷不能復振,及得畋檄,爭發兵應之。賊懼,不敢復窺京西。
  • 37.    《資治通鑑·唐紀七十》:是時,唐弘夫屯渭北,王重榮屯沙苑,王處存屯渭橋,拓跋思恭屯武功,鄭畋屯盩厔。弘夫乘龍尾之捷,進薄長安。壬午,黃巢帥眾東走,程宗楚先自延秋門入,弘夫繼至。坊市民喜,爭歡呼出迎官軍。
  • 38.    《資治通鑑·唐紀七十》:宗楚等恐諸將分其功,不報鳳翔、鄜夏,軍士釋兵入第舍,掠金帛、妓妾。……賊露宿霸上,詗知官軍不整,且諸軍不相繼,引兵還襲之,自諸門分入,大戰長安中,宗楚、弘夫死,軍士重負不能走,是以甚敗,死者什八九。丁亥,巢復入長安。於是諸軍皆退,賊勢愈熾。
  • 39.    《資治通鑑·唐紀七十》:六月,戊戌,以鄭畋為司空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都統如故。時鳳翔倉庫虛竭,犒賞稍薄,糧饋不繼。
  • 40.    《資治通鑑·唐紀七十》:鳳翔行軍司馬李昌言將本軍屯興平。昌言知府中兵少,因激怒其眾。冬,十月,引軍還襲府城。鄭畋登城與士卒言,其眾皆下馬羅拜曰:“相公誠無負我曹。”畋曰:“行軍苟能戢兵愛人,為國滅賊,亦可以順守矣。”乃以留務委之。即日西赴行在。
  • 41.    《新唐書·鄭畋傳》:昌言自為留後,衞畋出境。既半道,內慚負,即辭疾。詔授太子少傅,分司東都,便醫於興元。
  • 42.    《新唐書·鄭畋傳》:明年,召至行在,以王鐸將兵,復拜畋司空、門下侍郎、平章事,軍務一以諮決。時田令孜恃權有所幹請,畋不應。陳敬瑄欲以官品居宰相上,畋曰:"外宰相安得論品乎?"卒不肯處其下。令孜、敬瑄內常銜之。
  • 43.    《新唐書·鄭畋傳》:賊平,帝將還,而李昌言自以襲畋而奪之鎮,今畋當國,內不喜,故三人相結,而遣客上畋過咎。帝得其情,不許。畋乃引疾去位,入見帝曰:“乘輿東還,繇大散關幸鳳翔,供張頓峙,一委昌言,乃可安。臣若以宰相從,彼且猜阻,非所以靖反側也。請以散官養疾。”帝以其誠,乃授檢校司徒、太子太保,罷政事。以凝績為壁州刺史,留養。
  • 44.    《舊唐書·鄭畋傳》:僖宗以畋子給事中凝績為隴州刺史,詔侍畋就郡養疾,薨於郡舍
  • 45.    《新唐書·鄭畋傳》:徙龍州,卒,年六十三,贈太尉。后帝思畋忠力,又贈太傅。始,李茂貞以博野裨將戍奉天,畋召隸麾下,委以遊邏,厚禮之。茂貞感其飾擢,及畋還葬鄭,表為請諡曰文昭。
  • 46.    《舊唐書·僖宗紀》:文德元年春正月己亥朔,車駕在鳳翔。制故鳳翔隴右節度觀察處置等使、檢校司徒、同平章事,兼鳳翔尹、上柱國、滎陽郡開國公、食邑三千户鄭畋贈司徒,諡曰文昭。
  • 47.    全唐文:卷八百二十三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20-02-08]
  • 48.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二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02-08]
  • 49.    上海古籍出版社.唐五代筆記小説大觀: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1488
  • 50.    北夢瑣言:卷十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03-17]
  • 51.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一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02-08]
  • 52.    容齋續筆:卷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02-02]
  • 53.    輝煌漫長的鄭氏姓族演變史  .永春鄭成功學術研究會[引用日期2014-01-04]
  • 54.    困學紀聞:卷十四  .夢遠書城[引用日期2020-02-09]
  • 55.    殘唐五代史演義:第五回 黃巢殺入長安城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1-04]
  • 56.    初學集:卷二十四  .明清小説網[引用日期2020-02-09]
  • 57.    讀通鑑論:娟二十七 僖宗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1-04]
  • 58.    [明]沈泰.《盛明雜劇》三十種,《英雄成敗》總評:古籍出版社,1957
  • 59.    五代史演義:第九十三回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1-04]
  • 60.    新唐書:藝文志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02-09]
  • 61.    全唐詩:卷五百五十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1-04]
  • 62.    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七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20-02-09]
  • 63.    《舊唐書·鄭畋傳》:曾祖鄰,祖穆,父亞,並登進士第。
  • 64.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少鄰,鄭州司士參軍。
  • 65.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穆,河清令。
  • 66.    《新唐書·鄭畋傳》:父亞,字子佐。爽邁有文,舉進士、賢良方正、書判拔萃,三中其科。李德裕為翰林學士,高其才,及守浙西,闢署幕府。擢監察御史,李回任中丞,薦為刑部郎中知雜事,拜給事中。德裕罷宰相,出為桂管觀察使,坐吳湘獄不能直冤,貶循州刺史,死於官。
  • 67.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1-04]
  • 68.    《舊唐書·鄭畋傳》:子凝績,景福中歷刑部、户部侍郎。
  • 69.    殘唐五代史演義:第六回 鄭畋大戰朱全忠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1-04]
  • 70.    盛明雜劇:英雄成敗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02-09]
  • 71.    《新唐書·卷七十五·表第十五·宰相世系五·鄭氏》:(滎陽)鄭氏定著二房:一曰北祖,二曰南祖。宰相九人。北祖有珣瑜、覃、朗、餘慶、從讜、延昌;南祖有絪;滎陽鄭氏有畋;滄州鄭氏有愔。
  • 72.    《資治通鑑·卷二百·唐紀十六·高宗》:初,太宗疾山東士人自矜門地,昏姻多責資財,命修《氏族志》例降一等;王妃、主婿皆取勳臣家,不議山東之族。而魏徵、房玄齡、李勣家皆盛與為昏,常左右之,由是舊望不減,或一姓之中,更分某房某眷,高下懸隔。李義府為其子求昏不獲,恨之,故以先帝之旨,勸上矯其弊。壬戌,詔後魏隴西李寶、太原王瓊、滎陽鄭温、范陽盧子遷、盧渾(溥)、盧輔、清河崔宗伯、崔元孫、前燕博陵崔懿、晉趙郡李楷等子孫,不得自為昏姻。仍定天下嫁女受財之數,毋得受陪門財。然族望為時俗所尚,終不能禁,或載女竊送夫家,或女老不嫁,終不與異姓為昏。其衰宗落譜,昭穆所不齒者,往往反自稱“禁婚家”,益增厚價。
  • 73.    施樹祿.《全唐詩賞析》:中國言實出版社,2017.01:585
  • 74.    (宋)李昉等著;石鳴編譯.《太平廣記》.武漢:崇文書局,2015.06:11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