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氏婦科療法

鎖定
鄭氏婦科療法,江蘇省省級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醫藥類項目,由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市申報。
中文名
鄭氏婦科療法
類    別
傳統醫藥

鄭氏婦科療法歷史發展

鄭氏婦科年代久遠、一脈相承,歷經二十九世,綿延800多年,是目前國內中醫藥界罕見的世醫之家。
鄭氏八世孫鄭憶年,於宋建炎三年(1129年)從祖籍河南開封南渡遷徙崑山定居,為遷昆始祖。崑山五世孫鄭公顯,得其岳父錢氏傳授外祖薛將仕所傳醫術,專精婦科,為鄭氏婦科始祖。薛將仕,為崑山人,精於醫術,尤擅婦科,醫術高超,名聞遐邇,人稱“薛氏產家”。因其無子嗣,所以將醫術傳於女婿錢氏,而錢氏又將醫術復傳於女婿鄭公顯。由此,鄭氏開始了婦科的醫術,並將其代代相傳。鄭氏婦科的名聲在崑山以及周邊的江蘇、浙江、上海等地區擴散傳播,影響極大。鄭氏婦科世醫應用祖傳醫術及秘方要旨,根據中醫藥傳統理論,運用望、聞、問、切四診手段,辨證論治,融會貫通。大凡對婦科的帶下、崩漏、調經、種子和胎產等諸多病症均能應手而愈。

鄭氏婦科療法主要特點

鄭氏婦科世醫調治各類婦科疾病,療效顯著,頗具門派特色:對月經病的治療注重清泄法,理其所不調。對崩漏病的治法,在塞流、清源、補血、歸經的前提下,調理衝任督脈,通補奇經,而不僅僅“見血止血”。對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的治療,跳出補氣攝血窠臼,側重調理心腎,滋陰降火的方法。對婦女放置節育環後月經不調、不孕症的治療,常用甘涼濡潤、鹹寒增液與滋補肝腎的方法,促進人體陰陽回覆平衡而收效。在治療子宮肌瘤、盆腔腫塊、卵巢囊腫時,應用祖傳秘方,施以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攻補兼施,通中有塞和塞中有通的方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