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有炓

鎖定
鄭有炓,1935年10月1日生於福建大田,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物理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理系教授。 [1] 
鄭有炓1953年—1957年就讀於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後獲得理學學士學位;1957年起任教於南京大學物理系;1984年—1986年任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訪問教授 [22]  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  [24] 
鄭有炓從事新型半導體異質結構材料與器件研究。 [1] 
中文名
鄭有炓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福建大田
出生日期
1935年10月1日
畢業院校
南京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鄭有炓人物經歷

鄭有炓近照 鄭有炓近照
1935年10月1日,鄭有炓出生於福建大田。
1953年—1957年,就讀於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後獲得理學學士學位。
1957年起,任教於南京大學物理系。
1984年—1986年,任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訪問教授。 [22] 
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  [24] 

鄭有炓主要成就

鄭有炓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鄭有炓在查閲資料 鄭有炓在查閲資料
鄭有炓在鍺硅、Ⅲ族氮化物異質結構研究中,發展了生長鍺硅、Ⅲ族氮化物異質結構材料的光輻射加熱方法和新技術。基於鍺硅、Ⅲ族氮化物極化能帶工程,發展了多種新器件。提出並實現了鐵電體/氮化鎵、鐵磁體/半導體異質結構新體系。發現鍺硅合金應變誘導有序化新結構,提出新模型。揭示Ⅲ族氮化物異質結構極化、二維電子氣及其相關性質。觀測到碲化鎘/銻化銦異質結構二維電子氣及佔據子帶規律,開拓II-VI/III-V族異質體系二維電子氣研究領域。提出基於鍺硅技術實現二氧化硅/硅界面量子限制硅納米結構。 [1] 
鄭有炓領導創建了南京大學半導體超晶格實驗室。 [21] 
  • 學術論著
截至2019年7月,鄭有炓與研究組已發表論文400餘篇,已被SCI收錄332篇,EI收錄428篇,被SCI論文引用1683篇(其中他引1409 篇) [9]  ,其代表論著有《第三代半半導體材料》《太陽電池發展現狀及性能提升研究》等。 [14] 
  • 學術交流
時間
學術活動名稱
舉辦地
2004年9月
第十二屆“小顆粒與無機團簇系列國際會議” [2] 

2011年4月
新材料產業發展與展望研討會 [3] 
福州
2020年11月
第十六屆中國高校電子信息學院院長(系主任)年會 [10] 
紹興
  • 發明專利
截至2019年7月,鄭有炓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31項。 [9] 
時間
專利名稱
專利號
2001年7月25日
鍺/硅複合納米晶粒浮柵結構MOSFET存儲器 [15] 
CN1305232A
2002年8月14日
一種控制氮化鎵(GaN)極性的方法 [17] 
CN1363730A
2005年3月23日
利用氫化物汽相外延方法在硅襯底上生長GaN薄膜 [16] 
CN1599032A
2008年9月24日
生長非極性面GaN薄膜材料的方法及其用途 [18] 
CN101270471A
2009年5月13日
一種改善藍寶石襯底上GaN厚膜完整性的方法 [19] 
CN101431017A
  • 承擔項目
時間
項目名稱
項目類別
1991年—1992年
新型GeSi紅外探測器研究 [20] 
江蘇省科委項目
1991年—1995年
GeSi材料與器件研究開發 [20] 
江蘇省科委項目
1991年—1995年
GeSi超晶格材料與應用 [20] 
國家八六三計劃項目
1991年—1995年
GeSi超晶格材料生長、物性和器件開發 [20] 
國家重大基礎研究項目
1992年—1994年
GeSi紅外探測器 [20] 
國防科工委項目
1992年—1994年
GeSi基區異質結晶體管研究 [20]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1993年—1995年
應變層結構GeSi/Si的穩定性及其改善對策研究 [20] 
國家高技術863計劃項目
1993年—1995年
GeSi/Si異質結構材料生長研究 [20] 
國家高技術863計劃項目
1993年—1995年
GeSi/Si超晶格材料表徵研究 [20] 
國家教委博士點基金項目
1993年—1995年
GeSi/Si超晶格選擇外延研究 [20] 
南京大學基金項目
1993年—1995年
新型GeSi材料與器件研究開發 [20] 
江蘇省科委項目
  • 科研獎勵
截至2022年2月,鄭有炓已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三等獎1項、江蘇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和技術發明一等獎各1項;還先後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8項以及國防科工委光華科技基金獎一等獎等獎項。 [8] 
時間
獲獎項目
獎勵名稱
1988年
InP-MIS界面與InP-MIS晶體管研究
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 
1989年
聚合物半導體薄膜及其應用的基礎研究
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 
1990年
半導體變頻C-V/G-V方法和VFC-1型微機變頻C-V測試系統
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 
1992年

國防科工委光華科技基金一等獎 [12] 
2004年
新型半導體異質結構和器件物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11] 
2016年
先進日盲紫外探測與應用技術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13] 

鄭有炓人才培養

  • 培養成果
鄭有炓和學生在一起 鄭有炓和學生在一起
截至2022年6月,鄭有炓培養的學生包括6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8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位國家973計劃(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以及3個國家基金委創新羣體和科技部創新團隊等 [23]  ,如廈門大學教授張榮,南京大學教施毅等都是他的學生。 [5] 

鄭有炓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1991年
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 [20] 
1992年
江蘇省優秀科技工作者 [20] 
1992年
2003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 [4] 
2020年
江蘇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 [5] 

江蘇省優秀學科帶頭 [7] 

江蘇省優秀研究生導師 [7] 

江蘇省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 [9] 

鄭有炓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88年—1993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半導體學科專家評審組成員 [9] 
1991年—2001年
國家“攀登計劃”項目專家委員會委員 [9] 
1992年—1996年
國家“863計劃”光電子主題專家組成員 [9] 
2002年—2003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科學部第一屆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9]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信息科學領域專家諮詢組成員 [9]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信息科學領域專家諮詢組副組長 [9] 

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顧問 [9] 



浙江大學硅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諮詢委員會委員 [26] 

半導體學報》編委 [7] 



電子學報編委 [9] 

功能材料》編委 [9] 


《光電子-激光》編委 [9] 

《OPTOELECTRONICS LETTERS》編委 [9] 

《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 in China》編委 [9] 

鄭有炓個人生活

  • 婚姻家庭
鄭有炓在會議上發言 鄭有炓在會議上發言
夫人陸婉芳教授(南京大學化學系) [21] 

鄭有炓人物評價

鄭有炓在實驗中 鄭有炓在實驗中
“鄭有炓是中國半導體異質結構材料與器件研究的開拓者和領軍人。”江蘇省光電信息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評) [6] 
“鄭有炓在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的教學科研工作中做出了系統性、創造性的突出貢獻。”南京大學評) [25] 

鄭有炓人物影響

  • 基金命名
2022年,鄭有炓將所獲獎金200萬元及其弟子們共同捐資100萬元捐贈給南京大學,設立了“鄭有炓教育基金”。 [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