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文祥

(鶯歌柳書藝人)

鎖定
鄭文祥,男,1946年出生於曹縣鄭莊鄉鄭莊村。鶯歌柳書藝人。鄭文祥10歲跟隨其父學唱山東琴書。1960年參加曹縣曲藝隊,演唱山東琴書。1967年曲藝隊解散,返鄉務農。後師從伯父鄭玉昆,學唱鶯歌柳書。並隨師父經常結伴其他曲種藝人在曹縣、單縣、鄄城、鄆城一帶的農村演出。
中文名
鄭文祥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46年
職    業
鶯歌柳書藝人
出生地
曹縣鄭莊鄉鄭莊村
性    別

鄭文祥鶯歌柳書簡介

鶯歌柳書亦名鶯歌柳子,是流傳魯西南、魯南地區及豫東、蘇北一帶的一種民間説唱形式。相傳系由產生於明代的柳子戲曲牌“鶯歌柳”演化而成,並在此基礎上衍生了墜子書。據記載,鶯歌柳書的歷史至少有200年以上。菏澤地區已知最早的鶯歌柳書藝人是曹縣仲堤圈的張瞎子(1848年—1928年,佚名)。鶯歌柳書的興盛時期,就是張瞎子活躍的時代。張瞎子的傳人是本莊的張保亮,再後一代人就是曹縣鄭莊鄭玉昆(1904年—1976年)和定陶的曹志田。
鶯歌柳書演唱形式較為簡單,多為一彈一唱的雙檔。鶯歌柳書曲目十分豐富,一部分風格高雅,文辭艱澀,另一部分通俗易懂,清新淺顯,顯示出曲目來源的多元性。其唱腔音樂早期豐富多彩,而後期唱腔音樂則古樸呆板。
鶯歌柳書是北方曲藝中的稀有曲種,清中後期在魯豫皖交界地區頗有影響。但在民國初年,急劇萎縮,豫皖等地分支已基本絕響,僅有菏澤地區遺有鴻泥一爪,被稱之為“活化石”。

鄭文祥個人經歷

鄭文祥10歲跟隨其父學唱山東琴書。1960年參加曹縣曲藝隊,演唱山東琴書。1967年曲藝隊解散,返鄉務農。後師從伯父鄭玉昆,學唱鶯歌柳書。並隨師父經常結伴其他曲種藝人在曹縣、單縣、鄄城、鄆城一帶的農村演出。

鄭文祥藝術特色

鄭文祥本人學藝刻苦,並結合自身嗓音條件,演唱風格古樸、深沉。形成了淳樸自然的表演風格,擅演曲目有《偷詩》、《梁山伯下山》等。後由於社會環境的影響,以及娛樂形式的多元化,曲藝演唱陣地逐漸萎縮,但本人仍堅持在當地及周邊縣區交流演出,並得到羣眾的好評。為鶯歌柳書這一稀有曲藝形式的傳承做出了積極貢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