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

鎖定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是鄭州大學下設二級學院。 [1] 
學院(校本部)前身是2001年由鄭州大學體育教學部、鄭州工業大學體育教學部、河南醫科大學體育教學部合併組建的鄭州大學體育系;2015年9月30日經學校批准更名為“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 [1] 
截至2024年3月,學院(校本部)設立2個教學系,開設2個本科專業;擁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有教職工103人,在校本科生700餘人、全日制碩士生300餘人、博士生25餘人(含與中國國外高校聯合培養)。 [1] 
中文名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
外文名
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創辦時間
2001年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主管部門
鄭州大學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李娜
院長:趙子建
本科專業
2個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
碩士點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
院系設置
2個教學系
院    訓
厚德、博學、強體、創新
地    址
河南省鄭州市高新區科學大道100號
知名校友
賈佔波
孫甜甜
李雪英
朱婷
寧澤濤 展開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辦學歷史

2001年,由鄭州大學體育教學部、鄭州工業大學體育教學部、河南醫科大學體育教學部合併組建鄭州大學體育系。
2004年,體育學二級碩士授權點獲批並招收首屆碩士生。
2011年,獲批體育學一級碩士授權點。
2015年9月30日,經學校批准更名為“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
2017年4月,成為河南省體育學研究生教育聯盟輪值主席單位。
2019年,獲批體育管理科學二級博士授權點(在鄭州大學管理學院招生)。 [1]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辦學條件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院系專業

截至2024年3月,學院(校本部)設立2個教學系,開設2個本科專業。 [1] 
教學系:體育教育系、社會體育系 [3]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3月,體育學院(校本部)有教職工103人,其中專任教師86人、黨政管理人員17人;有教授13人(延退2人)、副教授31人、講師42人,具有博士學位者41人、在讀博士1人,有博士生導師8人、碩士生導師36人,並有兼職PI教授1人,學科特聘教授3人;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教育部全國高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師範類專業認證專家2人、國家社會科學(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同行評議專家10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體育組”評審委員會專家1人、全國羣眾體育先進個人3人、全國高校優秀青年體育教師3人、國際荷球聯合會委員1人、亞洲荷球聯合會副秘書長1人、國家荷球隊主教練1人、中國學生體育聯合會荷球分會副主席1人、國際級裁判員2人、國家級裁判員9人、河南省省管優秀專家2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6人、中原名師1人、河南省優秀教師6人、“感動中原”十大教育人物1人、河南省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4人、河南省教學標兵5人、鄭州市優秀教師2人、鄭州大學青年骨幹教師13人等。 [1] 
教師類型
教師姓名
國家荷球隊主教練
國際級裁判員
馬襄城、丁瑋 [6]  [11] 
國際荷球聯合會委員
馬襄城 [6] 
亞洲荷球聯合會副秘書長
馬襄城 [6] 
國家級裁判員
王躍(柔道)、吳健(乒乓球)、丁瑋(田徑)、多壯志(籃球)、司紅玉(健身氣功)、代金明(足球)、王楠(武術)、王山林(乒乓球)、王偉(籃球) [7-8]  [11-17]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體育組”評審委員會專家
河南省教學標兵
王山林 [16] 
河南省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
劉純獻、趙子建 [5]  [10] 
河南省優秀教師
馬襄城、張振東 [6]  [9] 
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
張振東、趙子建、司紅玉 [9-10]  [13] 
注:名單不全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4年3月,學院(校本部)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河南省特色專業1個,有國家級在線精品課程1門、河南省一流本科課程3門、河南省高等學校精品課程1門、河南省精品視頻課程1門、河南省高校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河南省高校精品視頻資源共享課程1門。 [1] 
專業建設
專業類型
專業名稱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河南省特色專業
體育教育 [1] 
課程建設
課程類型
課程名稱
國家級在線精品課程
中原文化(武術篇)
河南省一流本科課程
排球運動、荷球運動、學校體育學
河南省高等學校精品課程
大學公共籃球
河南省精品視頻課程
情投意合話荷球
河南省高校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大學健美操、荷球運動
河南省高校精品視頻資源共享課程
大學體育 [1] 
  • 教學成果
截至2024年3月,學院(校本部)獲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6項、鄭州大學教學質量工程30餘項。 [1] 
  • 體育設施
截至2024年3月,學院(校本部)有室內外各種體育場館地面積近30萬平方米,有5個綜合體育館、8個風雨田徑場、5個游泳池、48塊籃球場、23塊排球場、17塊(含室內2塊)網球場、3塊荷球場、142個乒乓球枱以及32塊羽毛球場等。 [1]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學科建設

截至2024年3月,學院(校本部)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有河南省重點學科1個,體育學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進入B類。 [1] 
學科類型
學科名稱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體育學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體育
河南省重點學科
體育學 [1]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學術研究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學院(校本部)擁有國際荷球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智力和發展性殘疾分級(評估)與康復(運動)重點實驗室、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科研基地、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研究基地、河南省學生體質健康促進研究中心、鄭州大學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中心、鄭州大學運動營養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1]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3月,學院(校本部)獲批國家級科研項目18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9項(重點項目3項)、國家自科基金項目3項(面上項目1項)、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4項、軍工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100餘項、廳局級項目400餘項,科研經費累計4000餘萬元;發表SCI、CSSCI、SCCI和核心期刊論文400餘篇;獲省部級科研獎勵200項、廳局級科研獎勵600項;獲批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獎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 [1] 
部分項目一覽
項目名稱
項目類型
新時代卓越體育教師教育標準體系研究
202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21] 
智慧體育服務青少年體質健康的機制創新及效能提升研究
202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21] 
橘皮素通過AdipoR1-Caveolin3-APPL1通路促進骨骼肌I型肌纖維轉化作用及其機制研究
202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21] 
鄉村振興戰略下河南省體育產業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效應評估及提升路徑研究
2023年度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 [18] 
部分科研成果獎勵一覽
成果名稱
完成人
獲得獎項
《體育教師教育的結構重組與實證研究》
2020年度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19]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學術交流

截至2024年3月,學院(校本部)先後承辦了2018年、2019年“一帶一路”國際荷球交流與合作高峯論壇及國際荷球論文研討會,2019年全國高等學校體育部主任培訓會議,2019年首屆國際健康運動高峯論壇,2019首屆鄭州大學中韓體育學科博士論壇,2020年第一屆體育學科建設發展高層論壇,2022年“一帶一路”健身氣功“民心通”大講堂,2023年第二屆體育學科建設發展高層論壇等國際、國家和省級會議活動。 [1]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3月,學院(校本部)先後與韓國龍仁大學全北大學啓明大學蔚山大學檀國大學嶺南大學俄羅斯國立體育大學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烏克蘭國立體育運動大學樸次茅斯大學利莫瑞克大學等10多所高校建立了長期全面合作關係,聯合培養碩士、博士已達50人。 [1]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文化傳統

  • 院訓
厚德、博學、強體、創新 [22] 
  • 文化活動
2024年3月6日,學院(校本部)教工之家舉辦慶祝第114個“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的茶藝活動,活動圍繞“建功立業新時代,愛崗愛業愛鄭大”,以關注健康、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為主題。 [20]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李娜
院長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張遠
黨委副書記
朱琨
副院長
司紅玉、張秀麗、耿耀國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