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州大學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

鎖定
鄭州大學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前身為鄭州大學科技考古中心,成立於2001年12月,重新組建於2004年9月,2008年獲批為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基地。 [1] 
中文名
鄭州大學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
創辦時間
1976年
機構類別
研究中心
地    點
鄭州大學
主要獎項
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基地 [1] 

鄭州大學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簡介

歷史學系始建於1958年,是鄭州大學建校之初建立的七個系之一,已有近五十年的發展歷程。1976年,設置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專業,是河南省高校中考古學專業,也是全國高校中為數不多的同類專業之一。1980年以來又陸續成立了歷史研究所、殷商文化研究所、考古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積極開展古代歷史文化研究。
2001年,為適應學科發展的形勢,趕上世界考古學發展的潮流,又成立了跨學科的學術機構"科技考古中心",積極開展多學科聯合攻關,培育交叉學科,以便更好的進行歷史文化遺產教學與研究工作。經過近五十年的發展與積累,在國家、省、校內各方面的支持與幫助下,本學科的整體實力不斷加強,湧現和造就了一批學養深厚的著名學者,開闢了一批頗有優勢和特色的研究領域。
鄭州大學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主要依託考古學和中國史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以考古學及博物館學、中國古代史為中心,發揮中國史和考古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人才作用,強化中國古代史、歷史文獻學、專門史、考古學及博物館學、科學技術史、核物理學、歷史地理等十個碩士點的平台聯繫,鞏固歷史學省級一級重點學科的地位,服務國家乃至河南社會經濟發展的主戰場,突出特色,提升優勢,打造成為河南的重頭研究基地。本中心承擔的“中原考古與早期中國研究”和“中原文明傳承與發展”被列為河南省優勢特色學科“中原歷史文化”的重要研究方向。 [1] 

鄭州大學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學科基礎

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中國史、考古學;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中國史、考古學;1個國家級重點培育學科:中國古代史;2個河南省重點學科:考古學、歷史學。主要研究方向:田野考古與文物研究、科技考古與文物保護研究、古代歷史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機構設置:田野考古與文物研究室、科技考古與文物保護研究室、古代歷史文化遺產研究室。 [1] 

鄭州大學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辦公條件

辦公條件方面,鄭州大學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有辦公面積400平方米,辦公用房20間。圖書資料方面,校圖書館館藏中文圖書562萬冊,外文圖書53萬冊,中文報刊5200種,外文報刊2900種;其他資料室藏中文圖書27萬冊,外文圖書0.32萬冊,中文報刊48種,外文報刊4種;有四庫全書、中國全文期刊、萬方等15種電子期刊和數據庫;長期訂購有《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考古學報》、《考古》、《文物》,以及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History and Theory 等期刊。設備方面,中心有總價值949.99萬元的設備包括全站儀、顯微鏡和穆斯堡爾光譜儀 [1] 

鄭州大學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研究基礎

1.基礎設施:鄭大新校區為本中心規劃了4000餘平方米的辦公用房,其中包括辦公室、資料室、考古標本室、理化實驗室、文物陳列室、教授工作室、多媒體教室等。在南校區保留有1000平方米的辦公室、資料室、考古標本室、文物陳列室,配備有電話多部、傳真、激光打印機、掃描儀、數碼相機及光學相機多台、攝像機、繪圖儀,電腦多台及網絡終端。實驗設備有穆斯堡爾譜儀X射線衍射儀掃描電鏡等;中心圖書資料室有書8萬冊,期刊20餘種,具備進行歷史文化研究及考古發掘文物研究的基本條件.
2.研究隊伍:
(1)人員構成:本中心現有專職研究人員12人,其中教授11名(具有博士學位者6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學位1人,在讀博士生1人)。兼職人員5人,其中校內兼職人員2人(均為副教授,博士1人,在讀博士生1人);校外兼職人員3人,均為研究員職稱的省內考古機構年富力強的學術帶頭人。從知識結構看,研究人員由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兩大方面的學者組成;從年齡層次看,形成了一個老、中、青結合,具有良好協作精神的學術梯隊。
(2)學術影響:本中心的學術研究是在高敏、李民等老一輩學者的指導下進行的。韓國河、姜建設、張國碩、王星光等中青年學者已經成為研究中心的中堅力量。本中心在夏商周考古、秦漢考古、先秦、秦漢魏晉歷史文化、古代歷史文獻、陶瓷科技考古等歷史文化遺產研究的幾個重要領域均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出版了一批高質量的考古發掘報告、學術專著和研究論文。 本中心的學術帶頭人及學術骨幹均為年富力強,在各自研究領域的取得豐碩成果的學者,其中有博士生導師多人。中心主任韓國河教授具有歷史學和文學(日本)兩個博士學位,是河南省優秀留學回國人才,河南省特聘教授,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有在漢代的兩京西安和洛陽地區從事考古發掘的經歷,著有《秦漢魏晉喪葬制度研究》、《西安龍首原漢墓甲編》、《長安漢鏡》、《論秦漢魏晉時期的家族墓地制度》、《日本發現的三角緣神獸鏡源流述論》等專著和論文,是國內秦漢魏晉考古及歷史文化研究領域頗有影響的青年學者。張國碩教授致力於夏商周考古及夏商周族源研究,著有《夏商都城制度研究》、《夏商周三族源流考》、《夏紀年與夏文化遺存芻議》等,是這一領域功力頗深的中青年學者。
李國霞教授、趙維娟副教授等與高正耀教授一道,運用現代自然科學技術開展古代陶瓷研究,已完成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基金項目,2項中國科學院核分析技術開放實驗室項目,2項省級鑑定項目;共發表論文40篇,其中多篇為SCI檢索雜誌。進行了一系列將自然科學方法應用於古陶瓷研究的工作,在宋代著名瓷器製作工藝與秦兵馬俑產地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是科技與考古相結合方面卓有成效的實踐工作。
楊天宇教授研治"三禮"數十年,先後出版《儀禮譯註》、《禮記譯註》、《周禮譯註》等專著,在《文史》、《歷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集點校註譯於一體,尤精於源流考辨、版本校勘和名物制度考釋,多發前人所未發。王星光教授在科學技術史的理論與實踐方面均作了探討,對中原地區古代科學技術成就、黃河歷史地理、上古時期環境與文化變遷及農業科技史等重要學術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在學術界產生了較大影響。
王藴智教授是博士生導師,河南省古文字研究會會長,曾主持國家社科項目《商周宗教研究》和《甲骨文詞義系統研究》,在古文字研究領域成績突出。此外,姜建設教授、安國樓教授、鄭永福教授、張旭華教授、張民服教授等在各自的研究領域均確立了其學術地位。

鄭州大學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建設目標

總體目標是, 利用河南省歷史文化遺產極為豐富的優勢,以考古學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為主線,帶動田野考古發掘與研究、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研究及中原文化(文明)的研究。一級學科博士點的申報工作以本中心為平台,爭取在3年內拿到一級學科的博士點,使鄭州大學考古、歷史學科成為一個與國內外同類大學該學科整體水平相當、中原文化與古代文明研究方向水平領先、河南乃至全國培養高級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人才的重要基地。具體設想為:
1. 基礎建設
加強考古發掘實習基地建設 選定中長期考古實習基地和輻射點,主要用於考古專業在豫中、豫東地區進行考古調查、發掘、室內整理與研究環節。
改善工作條件。加強文物標本室的建設,為發掘文物整理、文物展覽、文物照相、庫房維修等為教學和科研各項工作提供較好的條件。加強科技考古實驗室建設,並添置一批用於考古繪圖、攝影、膠片沖擴、測試技術的儀器設備,並改善實驗室環境。建立多媒體教室,配置足夠數量的微機、投影、幻燈、光盤等設備,購置用於教學的照相器材和考古測繪工具。啓動一些有重大考古發現的課題,如文明探源預研究、夏商都城研究、東漢陵墓的調查等等;積極參與國家大型考古發掘工程,如南水北調考古發掘。
2.科學研究
確立三大研究方向、五個子研究方向。
三大研究方向為:田野考古與文物研究;科技考古與文物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研究。
五個子研究方向為:中國文明起源及其早期發展研究;古代城址研究;秦漢魏晉陵墓研究;歷史文獻研究;科技考古與文物保護;中原文化研究。在保持現有特色的基礎上, 將本中心逐步建成中國文明、夏商周考古、先秦秦漢魏晉歷史文化、古代陶瓷科學技術的研究中心之一,併成為國內重要的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基地。通過三年的建設,爭取出版學術專著10部以上,在SCI、CSSCI及其它國內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篇以上,獲得省部級二等以上科研獎勵1-2項。新增國家或省部級科研項目2-3項,自選項目(重點開放課題)4項。其中,自選項目的成果認定、結項由本專業領域內的專家認定。 3.人才培養
每年面向全國培養碩士研究生10-20人,培養博士研究生4-8人。
4.學術交流
邀請國內著名學者5-8人次,國外著名學者3-5人次來校講學;派出3-5人次參加國際學術活動;承辦人2次以上的全國學術討論會;承辦1次國際學術會。
5諮詢服務
積極參與、主動承攬國家、省及其它地區、部門委託的研究課題,為國家和地方經濟與文化建設服務,為保護和弘揚祖國優秀文化遺產服務。
6.科研體制
深化科研體制改革,健全完善的規章制度。

鄭州大學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地理位置

地址:鄭州市科學大道100號鄭州大學歷史學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