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少愚

鎖定
鄭少愚(1911-1942)四川渠縣人。早年參加國民黨空軍。畢業於國民黨中央航空學校第三期。抗戰爆發後,任國民黨空軍第4大隊大隊長,升至少校二級。隨空軍轉戰各地,戰功卓著。1942年4月22日,奉命赴印度接收美援新機,至澤波爾附近時,不幸失火墜地殉職。國民政府追贈中校。 [5] 
中文名
鄭少愚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11年
逝世日期
1942年
畢業院校
筧橋中央航校
職    業
飛行員
出生地
四川渠縣

鄭少愚人物生平

鄭少愚,原名鄭士璽,四川渠縣鮮渡鄉人,1911年10月9日出生。他7歲入當地的國民小學學習,15歲考入南京五州中學,不久轉入東方中學。1930年,考入南京中央軍校第8期。在校期間,他結識了四川同鄉、共產黨人吳懋德、雷夏電(後被捕自首)等人。在與他們的頻繁交往中,鄭少愚受到黨的影響,思想上追求進步。
經6個月的軍事訓練後,學校放假2周。鄭少愚邀約了20餘名四川同鄉同學,去普陀旅遊。在返回學校的火車上,一位同學與憲兵發生糾紛,鄭少愚首先站出來代表同學們與憲兵理論。不料返校後,校方卻以“超假”“不購車票”等不實理由,將這20餘名學生開除學籍,實際上是把他們當成“思想不穩定分子”清洗出校。
1932年,鄭少愚返回四川,在綏定(今達州市)聯合縣立中學高中部讀書。次年,鄭少愚考入中央航空軍官學校第3期學習。該期於1933年9月1日開學,於1934年12月31日畢業,畢業學員61人。鄭少愚畢業後,因成績優秀留校任准尉飛行教官。
1935年4月,鄭少愚的好友兼同鄉胡春浦來到杭州。他是奉上海黨組織的命令,專程到杭州的。鑑於國民黨空軍對紅色根據地的偵察和轟炸日益加劇,給紅軍造成較大威脅,我黨也急於向國民黨空軍滲透,以獲取相關情報。上海黨組織得知胡春浦有一個同鄉在中央航校任教官,且從他們平時的書信來往中,瞭解到鄭少愚的政治抱負,遂特派剛剛入黨不久的胡春浦來做鄭少愚的工作。由於航校紀律嚴格,鄭少愚只能在每個星期天從20裏外的筧橋趕到杭州城與胡春浦見面。經黨組織嚴格考察,並由胡春浦、吳懋德介紹,鄭少愚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鄭少愚的組織關係,由胡春浦單獨掌握。
1938年7月,胡春浦到漢口後,曾先後4次受到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中共長江局)的葉劍英、李克農等人接見。根據胡春浦的彙報,黨組織承認了一度與我黨失去聯繫的鄭少愚的中共黨員身份,仍單獨與胡春浦聯繫。此後,中共南方局的主要負責人(包括周恩來、董必武等人)都知道鄭少愚這一特殊身份。 [6] 
1937年8月13日,日軍向我駐上海寶山路軍隊陣地進犯,我守軍奮起還擊,歷時3個月的淞滬會戰正式爆發。
此時的鄭少愚,已在戰前由航校調入中國空軍第4大隊,任第22中隊分隊長。該大隊於全面抗戰爆發後,奉命從南昌轉場至周家口,準備支援華北陸軍對日作戰。
8月14日上午10點,該大隊接到正在南京開會的大隊長高志航來電,令全隊飛往杭州的筧橋。中午1點,第4大隊第21中隊在李桂丹隊長率領下首批出發,第22中隊、第23中隊依次起飛。
下午4點左右,先期到達筧橋機場的第21、23中隊,還未來得及加油,即遇日機來襲,馬上在大隊長高志航率領下升空迎戰。此時,鄭少愚所在的中隊剛好於廣德加油後,在飛往筧橋的途中。
鄭少愚是中隊裏最後一個加油並起飛的,當他追隨中隊趕到杭州筧橋上空時,空戰已經結束,連日機的影子都沒有見到。鄭少愚不甘心空手而歸,竟單機向錢塘江口方向飛去。碰巧的是,鄭少愚剛好遇上在廣德機場投彈完畢正返航的日軍淺野編隊。他作出一個大膽的決定,向其發動攻擊!這是一次極其冒險的行動。因為,淺野編隊的9架轟炸機上的機槍形成的密集火網,讓他根本無法靠近,強行發動攻擊,不但難以擊中日機,自己也很有可能會受傷。鄭少愚曾在兩年前專門研究過“如何以驅逐機(戰鬥機)打轟炸機”,見日機羣未發現自己,他想在實踐中檢驗一下自己的戰術打法。他悄悄地跟上去,咬住飛在後面的第2編隊第2號機,猛加油門,突然開火,該機當場被擊中,並冒煙下墜。鄭少愚見偷襲得手,不再戀戰,安全返航。
這架被鄭少愚擊中的日機,其正駕駛是小川一空曹、副駕駛是才田三空曹。他們駕駛這架受重傷的飛機,勉強飛至基隆港東北邊的社寮(今稱和平島)燈塔處墜海。
“8.14”空戰,中國空軍共擊落日機3.5架。是役,中國空軍雖然是被動應戰,卻打出了中國軍人的威風。特別是孤膽英雄鄭少愚,面對日軍9機編隊,沉着穩重,單機突襲,並擊落日機1架,充分彰顯了中國空軍不畏強敵、敢於犧牲的精神。
次日,日空軍為了報復我空軍,又集中了100餘架飛機,對南昌、杭州、南京等空軍基地進行空襲。在當天的空戰中,鄭少愚駕駛編號為2202的霍克Ⅲ戰鬥機,與第21中隊隊長李桂丹駕駛的2101號霍克Ⅲ戰鬥機互相配合,追擊1架日機。在追擊過程中,他們遭到這架日機後座機槍的猛烈射擊,鄭少愚的飛機起落架和李桂丹的飛機上翼均中彈。但他們沉着應戰,交替換拉貼近攻擊,終將日機擊中,當場爆炸解體。
此後,鄭少愚又多次參加對陸軍方面的支援作戰任務,轟炸、掃射日軍在上海附近的陣地、碼頭和倉庫等。
9月4日,中國空軍前敵總指揮令第4大隊派9機前往上海寶山、羅店一帶上空,擔任制空任務,以掩護陸軍作戰。9機由第23中隊隊長毛瀛初率領,於上午11點30分從南京機場起飛。鄭少愚與同隊的曹世榮擔任毛瀛初的僚機在第1分隊,第2分隊3機由第22中隊副隊長賴名湯帶領,第3分隊3機由第23中隊分隊長呂基淳帶領。我機羣於中午1點飛抵羅店上空,遭遇敵10餘架96式驅逐機,當即發生空戰。是役,呂基淳擊落日機1架。鄭少愚駕駛的2209號霍克Ⅲ戰鬥機遭日機3架圍攻,油箱被擊中爆炸起火,迫降於楊林口我軍陣地,鄭少愚腿受槍傷,手、面、頭部被燒傷。飛行員齊志雲駕駛的2409號霍克Ⅲ戰鬥機中彈數十發,迫降於無錫附近,機損人傷。
鄭少愚傷愈之後,即赴西北的蘭州,接收蘇聯援華的飛機。
1938年1月14日,經中國空軍當局批准:李桂丹升任中國空軍第4大隊大隊長,毛瀛初升任第4大隊副大隊長,呂基淳升任第23中隊隊長,劉志漢升任第22中隊隊長,鄭少愚升任第22中隊副隊長。
2月初,第4大隊進駐襄陽,為即將到來的武漢會戰作戰前準備。2月14日晚,全大隊召集分隊長以上會議,宣佈到漢口時的作戰計劃。這是中國空軍自開戰並接受蘇聯援華以來,首次針對即將到來的大空戰作戰前的戰術部署。根據戰前計劃,我空軍的飛機應分層佈防於擬戰鬥空域,大隊作戰應留1箇中隊在上層掩護,每個中隊作戰應留1個分隊在上層掩護。此後,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空軍都是採用這種戰術,以分層隊形對付日機來襲。
2月17日,第4大隊第21、22中隊奉命進駐漢口機場,第23中隊進駐孝感機場。
2月18日,日軍分別從南京和蕪湖兩地出動戰鬥機26架,掩護12架轟炸機前來空襲武漢。是日,第4大隊出動E-15戰鬥機19架、E-16戰鬥機10架升空迎戰。
按戰前部署,第22、23中隊的19架E-15戰鬥機應擔任對敵空戰的主要任務,第21中隊的10架E-16戰鬥機則擔任高空掩護和增援。
中午1點,李桂丹親率第22中隊的11架戰鬥機從漢口機場升空。該中隊又分為4個分隊,李桂丹帶領第1分隊,鄭少愚率第2分隊,張光明率第3分隊,巴清正率第4分隊。我編隊升空3分鐘後,還未來得及與孝感機場起飛的第23中隊匯合,形成空中佈防,在2500米的高空,就突然遭到12架敵96式艦載戰鬥機來自後上方的攻擊。
首先遭到攻擊的是李桂丹和鄭少愚率領的第1、2分隊。經編隊空戰2分鐘後,即發生單機格鬥。李桂丹的飛機首先中彈,油箱被擊中爆炸,當場犧牲。與此同時,鄭少愚和巴清正的飛機也中彈了。鄭少愚拼命拉起飛機和日機周旋,結果引來3架日機的圍攻。鄭少愚居然在眾多日機的圍攻中左拼右突,擊傷1架日機,自己卻毫髮無損地將受傷的P-5848號戰機成功迫降在漢口。落地後,經檢查,原來他的飛機的方向舵操縱線被打斷,飛機已無法進行有效地操控。
此次空戰,第22中隊付出了較為沉重的代價:我機被擊毀6架、擊傷2架;大隊長李桂丹、隊員巴清正、李鵬翔、王怡等人陣亡。但隊長劉志漢、隊員馮汝和(2架)、張明生、吳鼎臣亦經過頑強拼搏,擊落日機5架。
是役,中國空軍共擊落日機11架。“2.18”武漢空戰,是中國空軍在抗戰期間,最成功地在空戰中運用戰術協同作戰,並取得勝利的一次典型案例。同時,是自南京失陷之後,中國空軍在空戰中取得的第一次重大勝利。這次勝利極大地振奮了軍心和民心,鼓舞了人民的鬥志。 [7] 
1938年9月初,鄭少愚隨所在部隊移防四川梁山(今重慶市梁平縣),從此,擔任起防守戰時首都重慶的任務。
10月4日,日機18架空襲梁山機場,被中國空軍擊落2架。
1939年1月15日,日機29架空襲重慶,與中國空軍的12架戰鬥機發生空戰,被當場擊落1架,擊傷4架。
5月3日,日本海軍航空隊第一空襲部隊出動45架轟炸機空襲重慶。12點30分,駐守廣陽壩的中國空軍部隊接到命令後,立即派戰機升空佈陣。此次參加空戰的中國戰機為37架(第4大隊25架,第5大隊12架),仍被分成3個編隊。其中,由第4大隊大隊長董明德率領1個編隊擔任高空掩護,第22中隊隊長鄭少愚率全隊擔任搜索和攔截日機的主要任務,另1個編隊則由第5大隊的飛機組成,擔任支援任務。
中午1點10分,鄭少愚的編隊率先發現日機羣,並當即發動了對頭攻擊。在高空擔任掩護任務的董明德編隊此刻也發現了日機,立即從高空俯衝下來。隨後,由第5大隊的飛機組成的編隊也加入了戰鬥。
這是重慶有史以來在主城區天空中出現的第一次大空戰,雙方參戰飛機達到82架之多。對於從未看見過飛機的大多數重慶市民而言,他們寧可冒着日機投下炸彈的危險,駐足空地,觀看這場大空戰,併為中國空軍勇士的頑強戰鬥拍手鼓掌。
經“5.3”空戰打擊後,次日,日軍經修復可使用的只有27架。此後,日機空襲重慶全部改在夜間進行。
5月底至6月初,蘇聯空軍援華志願隊的2個戰鬥機大隊又進駐重慶周邊地區,重慶地區的防空力量得以加強。日機更不敢貿然在白天來襲,這種局面一直維持到1940年春夏之交,才被打破。
1940年,日本空軍一改過去利用黃昏和夜晚的掩護空襲重慶的戰術,利用其在飛機數量和性能上的優勢,不分白天和夜晚大舉空襲重慶。在這一年中,蘇聯逐漸減少、並撤回了志願飛行員,保衞重慶上空的任務,獨自落在中國空軍肩上。
為了增強重慶地區的防空力量,中國空軍當局還將駐防成都的第3、第5大隊的部分兵力調往重慶。
1940年的重慶空戰是最為激烈和殘酷的,中國空軍常常要面對數倍,甚至數十倍於我的日機作戰。在這期間,鄭少愚已升任中國空軍第4大隊大隊長,他成為這一時期,在重慶上空直接指揮中國空軍對日作戰的最高指揮長官。
鄭少愚親自率領中國空軍出征7次,其大致情況如下:
7月4日,鄭少愚駕駛編號為2101的E-15戰鬥機,率領15架E-15、6架E-16、9架霍克Ⅲ、1架霍克75,共計31架戰鬥機升空迎戰。空戰過程中,我4機迫降,1機中彈,飛行員黎宗彥在迫降中,機毀人亡。是役,根據當天的《中國空軍戰鬥要報》記載:重傷敵機2架。而在次日發行的《國民公報》則報道,我空軍在長壽上空擊落日機1架。
7月5日,鄭少愚駕駛編號為2323的E-15戰鬥機,率領10架E-15、5架E-16、8架霍克Ⅲ,共計23架戰鬥機升空迎戰。我機羣曾分別在途中至梁山、白市驛機場加油後,起飛再戰。日機羣在綦江至江津上空遭我軍攻擊後,飛至渝西之資中、嶽池、隆昌一帶盤旋,終因尋找不到進入重慶市區的機會,遂臨時改變轟炸目標,在自流井、綦江投彈後離去。
7月8日,鄭少愚駕駛編號為2121的E-15戰鬥機,率領13架E-15、3架E-16、7架霍克Ⅲ、1架霍克75,共計24架戰鬥機升空迎戰。此役,我機曾3次加油,3次升空再戰。我機曾與第1、第2批入侵的日機相遇,均因高度不足,雖發動攻擊,但未有收穫。第3次,我機儘量升高,終於在下午2點05分,於白塔上空7500米高度處,捕捉到第3批入侵的日機,當即發動猛烈攻擊,並追敵至南川附近始返回。是役,我空軍重傷敵機3架,飛行員姚傑迫降於浮圖關西花巖附近,人機俱傷。
7月8日,鄭少愚再次駕駛編號為2121的E-15戰鬥機,率領12架E-15、2架E-16、7架霍克Ⅲ,共21架戰鬥機升空迎戰。我機曾分別在江北和南川上空,與日機相遇,並展開空戰。次日,《新華日報》以“行都昨空戰告捷我擊落敵機4架,另有5架受重傷恐難返舊巢”為標題,對此次空戰進行了報道。但此為國民黨中央社發的通稿,在戰時,當有誇大和不實之詞。根據當天的《中國空軍戰鬥要報》記載:是日,我空軍沒有擊落日機,我方亦無損失。
7月16日,鄭少愚仍然駕駛編號為2121的E-15戰鬥機,率領17架E-15、6架E-16、7架霍克Ⅲ、1架霍克75,共計31架戰鬥機起飛作戰。上午11點17分、下午1點,我機羣先後與來犯的日機羣在重慶主城上空展開激烈空戰。是役,我機先後有5機中彈,丁壽康在空戰中陣亡。根據當天的《中國空軍戰鬥要報》記載:我機跟蹤空戰多時,追過長壽落遠,乃返回,見兩敵機由2、3中隊脱落,偏擺不定,另1敵機發動機擊停,一個掙扎側飛。次日,《國民公報》報道,在16日的空戰中,我空軍擊落敵機3架。
7月22日,鄭少愚換乘編號為2323的E-15戰鬥機,率領8架E-15、7架E-16、7架霍克Ⅲ,共計32架戰鬥機起飛作戰。由於我將日偵察機1架擊落,日機羣失去了耳目,轉至合川、綦江轟炸。我空軍成功地將日機攔截在主城區之外。
7月31日,鄭少愚乘編號為2326的E-15戰鬥機,率領21架E-15、7架E-16、8架霍克Ⅲ,共計36架戰鬥機起飛作戰。在激烈的空戰中,我機先後有4機中彈,2機墜毀,飛行員王雲龍、陳少成陣亡。次日,《國民公報》報道,在31日的空戰中,我空軍擊落敵機5架。根據當日的《中國空軍戰鬥要報》記載:擊傷敵機多架。 [8] 
1940年6月,在日軍實施“101號作戰計劃”期間,其海軍航空部隊被擊落飛機5架,在空戰中有97架飛機中彈,被地面炮火擊中的有57架。其陸軍航空部隊有4架轟炸機、2架偵察機被擊落,67架飛機中彈。“隨着作戰的激烈化,損失率已經從可允許範圍發展到礙難允許的境地。”
鄭少愚還運用中國空軍自己發明的新技術,來打擊日本空軍,並取得較佳的戰績。
9月13日,鄭少愚駕駛2101號E-15戰鬥機,率25架E-15、9架E-16,共計34架戰鬥機,由遂寧赴重慶攔截敵機。返航途中,突然遭遇日最新式戰鬥機——零式戰鬥機的埋伏和攻擊,損失慘重。中國的蘇制戰鬥機在日本新式戰鬥機面前,幾乎無還手之力。在空戰中,鄭少愚雖手足皆受彈傷,但仍奮勇迎敵,援救友機多架,戰鬥結束,掩護各機飛返遂寧。
至此,重慶空戰暫告一段落,中國空軍撤至川西地區避戰。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政府宣佈對日作戰,並正式對華軍事援助。
1942年4月,鄭少愚等人前往印度的卡拉奇,接收由美國共和公司生產的P-43A-1“槍騎兵”戰鬥機。這種飛機於1941年初開始交付美國陸軍航空隊使用,但性能不穩定,尤其是燃料供應和制動系統有嚴重缺陷,漏油嚴重,加之機腹部位有渦輪增壓器,極易發生空中起火的危險。
4月22日,鄭少愚駕駛1架P-43戰鬥機,在印度飛往中國的途中,因飛機在空中突然起火墜地,不幸遇難。時年僅31歲。
1943年9月4日,國民政府追贈鄭少愚為空軍中校。
1981年11月7日,四川渠縣人民政府追認鄭少愚為革命烈士。 [1] 

鄭少愚重要事蹟

1939年5月3日,駐守武漢地區的日軍海軍航空隊第一空襲部隊,出動第十三航空隊兩個中隊的21架飛機和第十四航空隊3箇中隊的24架飛機,空襲重慶。
12點30分,駐守廣陽壩的中國空軍部隊接到命令後,立即派飛機升空佈陣。中國空軍分3個編隊依次升空,第一編隊由第四大隊大隊長董明德率領,他第一個駕機升空;第二編隊由第五大隊的飛機組成;第三編隊由第四大隊的中隊長鄭少愚帶隊。13點10分,鄭少愚編隊發現了敵機羣。當時,敵機隊形分為上下兩層,上層18架飛機,下層27架飛機。鄭少愚的編隊在敵機羣正前方,但高度略低於敵機羣,處於不利位置。可此時敵機羣已迫近市區,準備投彈,形勢十分危急。鄭少愚立刻下令“對頭攻擊”,整個編隊呈一字形散開,以15度仰角向敵機羣猛烈開火。
鄭少愚編隊發起攻擊後,我第一、二編隊飛機也發現敵機羣,加入戰鬥。這是重慶曆史上的第一次大規模空戰,雙方參戰飛機達到82架之多。其中中國空軍參戰飛機為37架(第四大隊25架、第五大隊12架),日本空軍參戰飛機為45架。最終隊友張明生不幸犧牲。 [4] 

鄭少愚人物評價

鄭少愚是一位極具獨立思考能力的軍人,在航校當教官時期,他就在1935年發行的《空軍》雜誌上發表文章《驅逐機攻擊重轟炸機之研究》。這對他之後駕機與日機作戰大有幫助。而能在專業的雜誌上發表論文,這對當時的中國空軍飛行員來講,也是少之又少。 [2] 
1942年春,少愚率中國空軍飛行員前往印度卡拉奇,接收美機,途經印度澤波爾,飛機失事殉難,時年31歲。噩耗傳來,全國震驚。周恩來副主席聞訊,沉痛萬分,“默然良久。”各家報刊紛紛發表消息,《中國空軍》載文介紹其光輝業績。郭沫若在重慶蒐集資料,擬為少愚編劇,渠縣各界於1942年夏,為少愚舉行追悼會。國民黨四川黨部、大竹專署和國民黨渠縣黨部、縣府、參議會均派員參加,敬獻花圈。由縣參議會呈文報請四川省府批准,湃渡鄉更名“少愚鄉”,紀念為國為民的獻身精神。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