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小江

(江西師範大學政法學院教師)

鎖定
鄭小江,男,江西師範大學政法學院教師。
2月17日,江西師大哲學教授鄭曉江從住所18層樓頂墜樓身亡,警方已排除他殺可能。
昨天下午3點55分,江西師範大學官方發佈微博稱:“我校鄭小江教授今早在所住小區不幸意外墜樓身亡,謹致哀悼。”
中文名
鄭小江
職    業
教師
主要成就
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性    別

鄭小江所獲獎勵

1、《傳統──現代人的兩刃劍》中國優秀青年讀物二等獎 1990年
2、《中國人生精神》 中國人生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1998年
3、《中國死亡智慧》 中國人生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1998年
4、《教學引導研究,研究深化工教學——教研相對長工作法》(五人)
江西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1998年
5、《生死哲學》 江西省第八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1998年
6、《探索素質教育新途徑》(三人) 南昌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江西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0年
7、《中國文化與企業精神》(論文)中國青年報徵文特等獎 1998年
8、《那山那車那高考》(文章) 中國教育報二等獎 2002年
9、《傳統道德與當代中國》安徽省圖書二等獎 1999年
10、《中華民族精神之源》 全省高校第三屆(1991-1992)社科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1993年
11、《中華民族精神之源》江西省第二屆青年社科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1993年
12、《試論中國傳統死亡智慧的現代價值》(論文) 江西省第六次社科三等獎 1994年
13、《中國死亡智慧》江西省第七次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 1996年
14、《中國死亡智慧》 台灣德富學術文化獎 1998年
15、《生死哲學系列研究》江西省第八次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1998年
16、《傳統道德與當代中國》 江西省高校第六屆人文、社科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1999年
17、《傳統道德與當代中國》 江西省第九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2000年
18、《論中國傳統死亡智能慧與“生死互滲”觀》 省高校第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2001年
19、2004年科研全年成果 南昌大學社會科學研究獎 2004年

鄭小江榮譽稱號

1、1998.5 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 江西省教委
2、1996.10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國務院

鄭小江社會兼職

1、武漢大學傳統文化研究中心 研究員
2、華南師範大學人生科學研究中心 副主任、研究員

鄭小江科研課題

1、傳統道德與當代中國 國家青年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994-1998
2、江右思想家研究 江西省社科重點項目 2002-2004
3、江西思想家及江西人之精神研究 省教育廳 2002-2004
4、陸九淵與“江西之學”研究 省教育廳 2003-2005
5、宋代江右思想家研究 國家重點人文基地子項目 2003-2006
6、南昌市民俗民居調查與研究 橫向課題 2004年
7、三清山道教文化調查與研究 橫向課題 2004-2005
8、“南昌市紅谷灘新區沿岸景觀線‘贛文化長廊區’文化內涵設計” 橫向課題 2004年
9、“我們的贛江”沿江景觀帶主題命名 橫向課題 2004年
10、葛仙山歷史文化調查與研究 橫向課題 2004年
11、南昌市紅谷灘贛江沿岸南端文化牆內涵建設
橫向課題 2005年
12、宜春仰山明月山風景區文化內涵建設
橫向課題 2005年

鄭小江授 課

1、中國哲學碩士生:中國哲學史通論、中國哲學專題研究、生死哲學、中國人生哲學、江右思想家研究、當代人生哲學研究、中國死亡哲學、哲學史方法論、文化哲學
2、倫理學碩士生:生死哲學、中國哲學專題、中西人生哲學比較研究、中國倫理學專題研究、價值哲學、當代道德問題研究
3、哲學本科生:中國哲學史、中國文化史、公共關係學、西方文官制度、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國近代哲學史

鄭小江論 著

1、《傳統道德與當代中國》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8年
2、《穿透人生》 上海三聯 1998年
3、《傳統──現代人的兩刃劍》江蘇人民出版社 1989年
4、《中國人生精神》廣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5、《西方人生精神》廣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6、《生死兩安》廣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7、《中華民族精神之源》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8、《拷問人生》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
9、《中國死亡智慧》 台灣三民書局 1994年
10、《楊簡》 台灣三民書局 1995年
11、《禍福之門》 台灣漢欣出版社 1996年
12、《生死智慧》 台灣漢欣出版社 1997年
13、《善死與善終》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14、《中華賢哲》廣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15、《超越死亡》正中書局1999年
16、《生命終點的學問》正中書局2000年
17、《尋求人生的真諦》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2年
18、《穿透死亡》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19、《八千里路雲和月》新華出版社2003年
20、《神遊千古—尋訪歷史文化偉人》中國社會出版社2004年
21、《中國神秘術大觀》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3年
22、《中國死亡文化大觀》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5年
23、《中國生育文化大觀》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9年
24、《中國避邪文化大觀》花城出版社
25、《療救人生》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
26、《宗教生死書》台灣華成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
27、《融通孔佛——一代佛學大師歐陽竟無》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28、《江右思想家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29、《贛文化研究》(1—11期) 1994-2004

鄭小江代表性論文

(1999年以後)
1、關於人生問題研究的方法論沉思 人大複印《思想政治》全文複印 1999年1期
2、現代人十大生死問題 《社會科學》 1999年1月
3、論列子的人生哲學與特質 《哲學與文化》26卷1期
4、泡沫人生 《中國青年報》 1999年3月30日
5、中國古代的自殺模式及其現代沉思 《孔孟月刊》 37卷9期
6、論生死哲學的學科建構 人大複印《新學科》全文複印 1999年
7、論中國傳統生死智慧與“生死互滲”觀 《中國哲學史》 1999年3期
8、論“隱君陸梭山先生”之行與思 《孔孟月刊》 2000年2期
9、現代人之死亡恐懼與痛苦探微 《南昌大學學報》 2000年4期
10、論現代人的三類生死問題 人大複印《倫理學》全文複印
2000年10期
11、現代人之死亡問題及其解決途徑 《哲學研究》 2000年
12、人生價值之源的尋覓 《文化中國》 2000年9月
13、娛樂人生 《華章》 2000年
14、論現代人的自殺問題及其對策 《南昌大學學報》 2001年
15、論人生的選擇 《求實》 2001年
16、逍遙之遊 《弘道》 2001年
17、試析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價值之源的“天” 《孔孟月刊》2001年
18、論孟子的人生哲學與精神 《孔孟月刊》 2001年
19、論文山先生之生死觀與民族精神 《孔孟月刊》 2001年
20、論死亡的超越 人大複印《倫理學》全文複印 2001年7期
21、論陶淵明之生死觀 《中國哲學史》 2002年1期
22、思想考古方法與中國哲學史研究 《現代哲學》 2002年1期
23、儒家德治理念與實踐研究 《孔孟學報》 2003年9月第81期
24、論王船山的生死哲學 《孔孟月刊》 2003年11月第3期
25、論周敦頤的人生哲學 《孔子研究》 2003年11月第6期
26、人生與民族—論文天祥的人格氣節 《文化中國》
2004年6月第2期
27、荊公魂歸何方---尋訪千古名相王安石
《歷史月刊》 2004年1月第1期
28、論陸學即實學 《文史哲》 2004年5月第5期
29、宜黃大師歐陽竟無的學術與精神 《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