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小同

鎖定
鄭小同(約194年─ 258年以後),字子真 [1]  (《高貴鄉公紀集解》),北海高密人 [10] 三國魏時期人物。其父益恩(早死於黃巾之亂)。著名學者鄭玄孫。學綜六經,初為郎中,累遷至侍中,封關內侯,高貴鄉公甘露三年(258),拜為五更。後為大將軍司馬昭鴆殺。
本    名
鄭小同
子真
所處時代
東漢末年、曹魏
民族族羣
出生地
青州北海高密(山東濰坊高密)
出生日期
約194年
逝世日期
258年以後
主要作品
《禮義》

鄭小同人物生平

其父鄭益恩曾受北海郡孔融舉為孝廉,在初平三年(192年)至四年(193年)間,黃巾軍管亥圍城時赴難 [2]  ,鄭小同成為遺腹子。後鄭玄因自己生於丁卯歲,而此子生於丁卯日,因此取名為小同。
鄭小同(時任侍中)曾與鄭衝(時任司空)同時教授曹髦《尚書》。 [3-4] 
鄭小同拜見司馬昭,司馬昭有機密公文尚未收拾而去入廁,司馬昭返回後,問鄭小同有沒有偷看公文,鄭小同説沒有,但司馬昭仍然不放心,於是將其毒殺。 [5]  司馬昭在殺害鄭小同時曾説:“寧我負卿,無卿負我。” [6-7] 

鄭小同個人作品

史官不務審察晷度,謹綜疏密,謬準交會,以為其兆,至乃虛設疑日,大警外內,其有不效,則委於差晷度,禁縱自由,皆非其義。案《春秋》,昭公三十一年十二月辛亥日蝕,晉史墨以庚午之日,日始有謫,自庚午至辛亥四十二日,日蝕之兆,固形於前矣。此為古有其法,而今不察,是守官惰職,考察無效,此有司之罪。 [8] 
《鄭志》十一卷,亡(《隋書·經籍志》),今有輯本。 [9] 
梁有《禮義》四卷,亡(《隋書·經籍志》)
《禮記義記》四卷(《新唐書》、《舊唐書》俱列,疑與上同)
參考資料
  • 1.    《真誥·協昌期》雲:鄭子真,則康成之孫也,患兩腳不授積年,其晚用針灸,兼行曲折祝法,百日都除。 盧弼:考康成止有一孫,子真即小同字。
  • 2.    《太平御覽·卷三百六十二》引《鄭玄別傳》:玄一子,名益,字益恩,年二十三,相國孔府君舉孝廉。府君以多寇,屯都昌,為賊管亥所圍,乃令從家將兵奔救,遇賊見害,時年二十七也。妻有遺體,生男,玄以太歲在丁卯生,此男以丁卯日生,生又手理與玄相似,故名曰小同。
  • 3.    冊府元龜卷五百九十九◎學校部·侍講講論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8-01-19]
  • 4.    《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第四》:九月庚子,講尚書業終,賜執經親授者司空鄭衝、侍中鄭小同等各有差。
  • 5.    陳志《三少帝紀》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小同詣司馬文王,文王有密疏,未之屏也。如廁還,謂之曰:“卿見吾疏乎?”對曰:“否。”文王猶疑而鴆之,卒。
  • 6.    範書《鄭玄傳》:文王曰:“寧我負卿,無卿負我。”遂鴆之。
  • 7.    冊府元龜卷九百三十一◎總錄部·枉橫·短命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8-01-19]
  • 8.    《全三國文卷四十·魏四十》
  • 9.    鄭志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8-01-19]
  • 10.    (清)嚴可均輯.全三國文 下[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10:第412-4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