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回

鎖定
鄭回(生卒年不詳),又名“鄭蠻利”,唐代相州(今河南安陽)人。南詔王室教師,清平官
鄭回於唐玄宗天寶年間舉明經,任西瀘(今四川西昌)縣令,期間為南詔所俘。因通儒學,得到南詔王閣羅鳳的賞識,擔任鳳迦異、異牟尋尋閣勸三代南詔王室子弟之師,並協助其繼承者異牟尋改革內政,恢復與唐王朝的臣屬關係。 [1-2] 
鄭回積極推進了南詔的漢化, [3]  並促進了唐與南詔的經濟文化交流, [4]  被後世評價為“民族團結的友好使者”。 [5] 南詔德化碑”的碑文,一説即為鄭回所作。 [6-7]  其後代世居南詔,七世孫鄭買嗣滅南詔國,建立大長和國
(概述內圖片:雲南大理鄭回雕像)
本    名
鄭回
別    名
蠻利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相州(今河南安陽)
主要作品
“南詔德化碑”碑文
《滎陽族系記》(均有爭議)
主要成就
促進南詔發展,改善唐與南詔的關係

鄭回人物生平

鄭回西瀘縣令

鄭回,生年不詳,唐玄宗天寶年間(742-756年)舉明經,任巂州(今四川西昌)西瀘(今四川西昌南)縣令。安史之亂爆發後,唐西部守軍東撤,邊防空虛,南詔乘機入侵,於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年, [8]  一説至德二載、即757年, [9]  或説天寶末)攻陷巂州 [10]  鄭回被俘並被擄至南詔。 [1] 

鄭回南詔國師

鄭回被虜獲後,因南詔君主閣羅鳳器重其學識,被閣羅鳳更名蠻利,並奉閣羅鳳命教授其子鳳迦異。鳳迦異早死,鄭回又相繼教導鳳迦異之子異牟尋、異牟尋之子尋閣勸(又作尋夢湊)。鄭回為師,對學生異牟尋和尋閣勸都有責打之權。 [1]  擔任王室教師之外,鄭回還曾為南詔的六名清平官(宰相)之一。(一説鄭回是在閣羅鳳時代即擔任此職, [7]  另説是異牟尋任命鄭回為清平官。)據《舊唐書》記載,鄭回曾在六名清平官中居於首位,其餘五人如有過失,鄭回動輒加以鞭打,可見其威嚴。 [1] 
唐代宗大曆十四年(779年),閣羅鳳去世,異牟尋立為南詔王,鄭回除奉命教導異牟尋之子尋閣勸外,並作為清平官輔佐異牟尋處理南詔大政。同年,唐代宗去世,唐德宗繼位,南詔協同吐蕃入侵唐朝,為唐將李晟所敗。 [11]  此後,南詔深受西境吐蕃侵擾,並承受着吐蕃繁重的賦役之苦。 [12]  鄭回曾勸異牟尋歸順唐廷(楊慎滇載記》稱此事在唐德宗貞元三年,即787年; [13]  然據《舊唐書》,此事當在唐詔和好前十餘年)。鄭回説:“從前南詔曾親附於唐廷,唐廷崇尚禮義,以惠養為務,不曾對屬國苛責索求。不如脱離吐蕃重歸順唐廷,這樣就不再會有遠戍之勞、重税之困,得利沒有再大的了。”異牟尋贊同鄭回的建議,等待歸順唐廷的時機。後來,唐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聽聞異牟尋有歸附之意, [14]  於貞元四年(788年)致書異牟尋,雙方接觸漸多。 [1]  經過幾次試探,異牟尋終於歸順唐廷。 [15-16] 

鄭回唐詔和盟

唐、吐蕃、南詔局勢圖(820年,《中國歷史地圖集》) 唐、吐蕃、南詔局勢圖(820年,《中國歷史地圖集》)
唐德宗貞元十年(794年),南詔王異牟尋派其子(一説是率領其子 [17]  )尋閣勸和清平官等人,與唐使崔佐時在洱海邊的點蒼山神祠舉行盟誓。崔佐時在南詔期間,鄭回與他相見(《資治通鑑》稱是鄭回秘密會見崔佐時 [18]  ),並對崔佐時多加指點,使他了解內情。當時吐蕃仍有使者在南詔,崔佐時遂勸異牟尋殺了他們。 [19]  同年,異牟尋突襲吐蕃,大勝。唐廷也正式對異牟尋進行冊封。 [20-21] 
唐德宗貞元十一年(795年)四月,唐德宗降敕書於南詔,分致異牟尋、尋閣勸、鄭回以及與鄭回同任清平官的尹仇寬 [22-24] 
鄭回卒年不詳。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年),異牟尋去世。貞元四年(809年),唐憲宗遣使祭奠異牟尋並冊封尋閣勸為南詔王,在白居易為此事而起草的《與南詔清平官書》中,仍有“鄭蠻利”一名, [25]  考慮到鄭回為閣羅鳳更名“蠻利”,此“鄭蠻利”即應為鄭回。 [26] 

鄭回主要成就

鄭回政治

在南詔內政方面,鄭回輔助異牟尋對南詔進行改革,促進了南詔經濟、政治的繁榮和發展。研究者曹陽認為,其中的官制改革包括改變清平官的官名、擴大南詔原六曹(兵、户、客、刑、士、倉)為九爽(幕、琮、引、罰、勸、慈、厥、禾、萬)、增設三託(即主管馬羣的乞託,主管牛羣的祿託和主管倉庫的巨託)、完善地方官吏設置等。 [27]  不過,也有觀點不認為異牟尋對南詔制度進行過大的改革,認為:“南詔的各項制度,都是在閣邏鳳時建立的,異牟尋基本上是承襲這些制度。” [28]  此外,《舊唐書》對鄭回鞭笞有過失的清平官的記載,也被解讀為鄭回對吏治要求嚴格。 [27] 
在唐詔關係上,鄭回促成南詔與唐之間的點蒼山之盟,這成為唐詔關係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安定了西南邊疆,促進了中原與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聯繫,加強了經濟文化的交流,鞏固發展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對雲南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也起了推動作用。 [5]  從軍事形勢上講,唐詔和好及其後雙方的軍事行動,對改善南詔北部軍事防衞也起了積極作用,從而使南詔更有能力安定內部,加強對西雙版納等地區的開發。 [3]  長遠看來,這也被認為是鄭迴歸化一統思想的體現。 [29] 

鄭回經濟

鄭回促成的唐詔和好,對於南詔經濟的發展及其與唐之間的經濟交流所產生了積極影響。 [5] 
研究者曹陽還認為,鄭回參與了南詔在已經實行授田制的條件下進一步推行的“均田釋奴” 的土地制度改革,並在其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使南詔經濟出現了大發展,推動了南詔的封建化歷程。 [27]  不過,學者羅家雲則對南詔土地改革的背景、內容、規模等存在不同理解,即在背景上強調南詔並不存在奴隸制,在內容上認為授田制的實行本身即為南詔土地改革的內容,在改革的範圍上強調其有限性;此外,羅家雲也並未強調鄭回曾參與這一改革。 [30] 

鄭回文化

鄭回利用王室子弟教師和南詔清平官的政治身份,在南詔廣泛推行“闡三教、賓四門”的文教政策。有學者將這一政策解讀為“三教並立,儒學為先”,並認為它促進了南詔“烏蠻”王室的"白蠻化”,有利於南詔文化教育的發展;促使南詔重新歸附於唐王朝,有利於雲南融入中華民族的文化圈中;對南詔實施以儒學為核心的文教管理政策,有利於南詔的和諧與發展。 [31] 
此外,鄭回將中原儒家的政治、倫理思想傳入南詔,並在當地統治階層中廣泛進行宣傳,對民族間的文化交流和日後彝族、白族倫理思想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32] 

鄭回人物評價

劍川石鐘山石眾寺鄭回像(存疑)
劍川石鐘山石眾寺鄭回像(存疑)(2張)
唐憲宗白居易擬):又知合勸尋閣勸繼業,撫人輸誠,奉教蒸黎,鹹義封部獲安,皆是卿等同竭忠謀,佐成休績,永佔及此,嘉慰良深。 [25] 
王士性:子閣羅鳳用段儉魏為相,獲唐西瀘令鄭回而尊之,至其孫異牟尋創立法制,修議禮樂,設三公、九爽、三託諸府之官以分其任,回覆勸尋歸唐,是開南詔聲名文物者,段、鄭之力居多。 [33] 
吳銘道:尚説豐碑紀鄭回,豈有殘詩尋賈島。 [34] 
袁嘉穀:①臣如鄭回、張建成諸人,委身事事,故閫內治,閫外亦治。 [35]  ②合勸詩學於鄭回,回本相州人,中州之雅音也。自時厥後,鄭昭淳詩壓南漢(《五代史》),楊石淙楊一清集抗西涯,滇人聲韻,羣躋中土矣。 [36] 
馬強:①可謂對南詔貢獻頗著 。②換個角度説,鄭回的入蠻為官不僅反映了唐宋之際士大夫政治人生觀念的某些新動向,也多少折射了唐宋之際華夷觀念的微妙變化,頗有代表性意義。 [37] 

鄭回親屬成員

鄭回家世

《舊唐書》記載鄭回為相州(今河南安陽)人,未進一步介紹其家世。 [1]  《新唐書》卷七十五上《宰相世系表》北祖鄭氏房亦有“鄭回”之名,其家世為鄭胤伯-鄭希儁-鄭道育-鄭穆先-鄭宏儉-鄭九辨-鄭景-鄭回。 [38-39]  學者張固也認為,《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裏的鄭回就是曾經擔任過南詔清平官的鄭回。 [40] 

鄭回後裔

鄭回的後裔世居南詔為官。其七世孫鄭買嗣,為南詔權臣。唐昭宗天覆二年(南詔中興五年,902),鄭買嗣乘舜化貞卒(一説為鄭所殺),殺其太子及南詔王室八百餘人,自立為王,國號大長和國,次年改元安國。 [41] 

鄭回個人作品

天寶戰爭”後,南詔君主閣羅鳳曾在太和城樹立“南詔德化碑”。該碑碑文的作者據《蠻書》記載為“王蠻利” [42]  ,一説此“王蠻利”即鄭回, [43]  向達還將“王蠻利”校改為“鄭蠻利”; [44-45]  也有不少文獻直接將碑文作者記為鄭回。 [46]  不過,也有學者認為該碑文的作者不是鄭回,提出所謂“王蠻盛”等説法。 [47-50]  碑文主要頌揚閣羅鳳的文治武功,並敍述了南詔、唐朝和吐蕃間的關係,成為研究南詔歷史、經濟、政治、軍事、文化、風俗以及民族關係的第一手材料。 [51] 
此外,學者張固也認為,《滎陽族系記》這一鄭氏家譜也是鄭回的作品。該譜不傳,然其名見於司空圖的《〈滎陽族系記〉序》》,其內容則可能為《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採用。 [40] 

鄭回史書記載

後晉劉昫等《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七·南蠻 西南蠻》; [2] 
宋歐陽修等《新唐書·卷二百三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上·南蠻上》; [52-53] 
宋司馬光等《資治通鑑·卷二百三十二·唐紀四十八》等; [54-55] 
明楊慎《滇載記》; [13] 
明楊慎等《南詔野史》(作者有爭議,清代有增訂本); [21] 
明王士性《廣志繹》, [33]  等等。

鄭回後世紀念

鄭回在南詔50餘年,罷兵休戰、安寧民生。有報道説,南詔之地的百姓將其奉為青石橋本主,並立祠祭祀。 [56-57]  還有口述史料説,白族民眾將鄭回供奉為大理西門本主。 [58] 
此外,在雲南劍川石寶山石窟(即“石鐘山石窟”)王者像中有異牟尋像,其左右各雕文官一人,戴紗帽,穿大袖袍,端坐,蓋為清平官;其中之一,一説即鄭回; [45]  [59-60]  也有觀點認為,該像只是用於襯托王者地位,不一定能對應歷史上的有名人物,甚至不一定是清平官。 [61] 
參考資料
  • 1.    《舊唐書·南詔蠻傳》:有鄭回者,本相州人,天寶中舉明經,授巂州西瀘縣令。巂州陷,為所虜。閣羅鳳以回有儒學,更名曰蠻利。甚愛重之,命教鳳迦異。及異牟尋立,又命教其子尋夢湊。回久為蠻師,凡授學,雖牟尋、夢湊,回得箠撻,故牟尋以下皆嚴憚之。蠻謂相為清平官,凡置六人。牟尋以回為清平官,事皆諮之,秉政用事。餘清平官五人,事回卑謹,或有過,回輒撻之。回嘗言於牟尋曰:“自昔南詔嘗款附中國,中國尚禮義,以惠養為務,無所求取。今棄蕃歸唐,無遠戍之勞、重税之困,利莫大焉。”牟尋善其言,謀內附者十餘年矣。會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招撫諸蠻,苴烏星、虜望等歸化,微聞牟尋之意,因令蠻寓書於牟尋,且招懷之,時貞元四年也。
  • 2.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七·南蠻 西南蠻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9-08-01]
  • 3.    尹桂麗. 鄭回對南詔的貢獻[J]. 大理文化, No.165(3):62-64.
  • 4.    《民族詞典》編輯委員會 編;陳永齡 主編.民族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734
  • 5.    薛文. 鄭回與唐詔和盟[J]. 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1(1):25-29.
  • 6.    王宏道.《南詔德化碑》碑文作者為王蠻盛質疑(下)[J].雲南社會科學,1985(05):80-88.
  • 7.    王宏道. 《南詔德化碑》碑文作者為王蠻盛質疑(上)[J]. 雲南社會科學, 1985(4):80-88.
  • 8.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八·唐紀三十四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9-11-27]
  • 9.    新唐書· 卷四十六·志第三十二·地理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11-27]
  • 10.    鄭天挺,吳澤,楊志玖 主編.中國歷史大辭典·下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1930
  • 11.    中國通史·第六卷-中古時代-隋唐時期(下冊)-丁編傳記-第三十五章 異牟尋-第二節 異牟尋歸唐  .爾雅教育導航[引用日期2019-11-28]
  • 12.    《舊唐書·南詔蠻傳》:大曆十四年,閣羅鳳子鳳迦異先閣羅鳳死,立迦異子,是為異牟尋。頗知書,有才智,善撫其眾。吐蕃役賦南蠻重數,又奪諸蠻險地立城堡,歲徵兵以助鎮防,牟尋益厭苦之。
  • 13.    滇載記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11-27]
  • 14.    《資治通鑑·唐紀四十八》:初,雲南王閤羅鳳陷巂州,獲西瀘令鄭回。回,相州人,通經術,閤羅鳳愛重之。其子鳳迦異及孫異牟尋、曾孫尋夢湊皆師事之,每授學,回得撻之。及異牟尋為王,以回為清平官。清平官者,蠻相也,凡有六人,而國事專決於回。五人者事回甚卑謹,有過,則回撻之。雲南有眾數十萬,吐蕃每入寇,常以雲南為前鋒,賦斂重數,又奪其險要立城堡,歲徵兵助防,雲南苦之。回因説異牟尋復自歸於唐,曰:“中國尚禮義,有惠澤,無賦役。”異牟尋以為然,而無路自致,凡十餘年。及西川節度使韋皋至鎮,招撫境上羣蠻,異牟尋潛遣人因諸蠻求內附。皋奏:“今吐蕃棄好,暴亂鹽、夏,宜因雲南及八國生羌有歸化之心招納之,以離吐蕃之黨,分其勢。”上命皋先作邊將書以諭之,微觀其趣。
  • 15.    《舊唐書·南詔蠻傳》:七年,又遣間使持書喻之。道出磨些蠻,其魁主潛告吐蕃,使至雲南。吐蕃已知之,令詰牟尋。牟尋懼,因紿吐蕃曰:“唐使,本蠻也,韋皋許其求歸,無他謀。”遂執送吐蕃。吐蕃益疑之,多召南詔大臣之子為質,牟尋愈怨。
  • 16.    《舊唐書·南詔蠻傳》:九年四月,牟尋乃與酋長定計遣使:趙莫羅眉由兩川,楊大和堅由黔中,或由安南。使凡三輩,致書與韋皋,各齎生金丹砂為贄。三分前皋所與牟尋書,各持其一為信。歲中,三使皆至京師,且曰:“牟尋請歸大國,永為籓國。所獻生金,以喻向北之意如金也;丹砂,示其赤心耳。”上嘉之,乃賜牟尋詔書,因命韋皋遣使以觀其情。皋遂命巡官崔佐時至牟尋所都陽苴咩城,南去太和城十餘里,東北至成都二千四百里,東至安南如至成都,通水陸行。是時也,吐蕃使數百人,先佐時在南詔。牟尋悉召諸種落與議歸化,或未畢至,未敢公言,密令佐時稱牂牁使,衣以牂牁服而入。佐時不肯,曰:“我大唐使,安得服小夷之服。”牟尋不得已,乃夜迎佐時,設位陳燈燭。佐時乃大宣詔書。牟尋恐吐蕃知,顧左右無色,而業已歸唐,久之,歔欷流涕,皆俯伏受命。
  • 17.    趙心愚. 唐貞元年間點蒼山盟誓的幾個問題[J]. 民族學刊, 2011, 02(2):1-5.
  • 18.    《資治通鑑·唐紀五十》:崔佐時至雲南所都羊苴咩城,吐蕃使者數百人先在其國,雲南王異牟尋尚不欲吐蕃知之,令佐時衣牂柯服而入。佐時不可,曰:“我大唐使者,豈得衣小夷之服!”異牟尋不得已,夜迎之。佐時大宣詔書,異牟尋恐懼,顧左右失色。業已歸唐,乃歔欷流涕,俯伏受詔。鄭回密見佐時教之,故佐時盡得其情,因勸異牟尋悉斬吐蕃使者,去吐蕃所立之號,獻其金印,復南詔舊名。異牟尋皆從之。仍刻金契以獻。異牟尋帥其子尋夢湊等與佐時盟於點蒼山神祠。
  • 19.    《舊唐書·南詔蠻傳》:其明年正月,異牟尋使其子閣勸及清平官等與佐時,盟於點蒼山神祠。盟書一藏於神室,一沉於西洱河,一置祖廟,一以進天子。閣勸即尋夢湊也。鄭回見佐時,多所指導,故佐時探得其情。乃請牟尋斬吐蕃使數人,以示歸唐。又得其吐蕃所與金印。牟尋尋遣佐時歸,仍刻金契以獻。閣勸賦詩以餞之。牟尋乃去吐蕃所立帝號,私於佐時,請復南詔舊名。佐時與盟訖,留二旬有六日而歸。
  • 20.    《舊唐書·南蠻傳》:初,吐蕃因爭北庭,與回鶻大戰,死傷頗眾。乃徵兵於牟尋,須萬人。牟尋既定計歸我,欲因徵兵以襲之。乃示寡弱,謂吐蕃曰:“蠻軍素少,僅可發三千人。”吐蕃少之,請益至五千,乃許。牟尋遽遣兵五千人戍吐蕃,乃自將數萬踵其後,晝夜兼行,乘其無備,大破吐蕃於神川。遂斷鐵橋,遣使告捷。且請韋皋使閲其所虜獲及城堡,以取信焉。時韋皋上言:“牟尋收鐵橋已來城壘一十六,擒其王五人,降其眾十餘萬。”以祠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袁滋持節冊南詔,仍賜牟尋印,鑄用黃金,以銀為窠。文曰:“貞元冊南詔印。”先是,韋皋奏南詔前遣清平官尹仇寬獻所受吐蕃印五,二用黃金,今賜請以黃金,從蠻夷所重,傳示無窮。從皋之請也。
  • 21.    (明)倪輅輯;(清)王崧校理(清)胡蔚增訂;木芹會證.南詔野史會證.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0:76-111
  • 22.    《冊府元龜·卷六十 帝王部·立制度》:十一年二月置度支水運供軍印。四月敕書賜南詔異牟尋及子閣勸清平官鄭回尹仇寬等各一書書左始列中書二官宣奉行復舊制也。
  • 23.    冊府元龜·卷六十◎帝王部·立制度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11-27]
  • 24.    《舊唐書·南詔蠻傳》:十年八月,遣使蒙湊羅棟及尹仇寬來獻鐸槊、浪人劍及吐蕃印八紐。湊羅棟,牟尋之弟也,錫賚甚厚,以尹仇寬為檢校左散騎常侍,餘各授官有差。俄又封尹仇寬為高溪郡王。十一年三月,遣清平官尹輔酋隨袁滋來朝。又得先沒蕃將衞景升、韓演等,並南詔所獲吐蕃將帥俘馘百人至京師。湊羅棟歸國,在道而卒,贈右散騎常侍。授尹輔酋檢校太子詹事兼御史中丞,餘亦差次授官。又降敕書賜異牟尋及子閣勸,清平官鄭回、尹仇寬等各一書,書左列中書三官宣奉行,復舊制也。九月,異牟尋遣使獻馬六十匹。
  • 25.    全唐文·卷六百六十五  .爾雅教育導航[引用日期2019-11-27]
  • 26.    袁曉文,李錦主編.交流 互動 發展 全球視野中的西南各少數民族.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208
  • 27.    曹陽. 南詔名相鄭回述評[J]. 中州今古2000(6):47-49.
  • 28.    中國通史·第六卷-中古時代-隋唐時期(下冊)-丁編傳記-第三十五章 異牟尋-第三節 聯合唐軍,屢破吐蕃  .爾雅備課大師[引用日期2019-12-28]
  • 29.    雷信來. 南詔鄭回的政治思想研究[J]. 大理學院學報, 2009, 8(5):1-4.
  • 30.    羅家雲, LUOJia-yun. 南詔的授田制及其實施範圍[J]. 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5).
  • 31.    張穎夫, 田冬梅. 論鄭回的文教政策對南詔國及其後世的影響[J]. 廣西社會科學, 2013(02):187-190.
  • 32.    陳瑛,許啓賢 主編.中國倫理大辭典.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9:461-462
  • 33.    (明)王士性撰;呂景琳點校.廣志繹.北京:中華書局,1981:128-129
  • 34.    晚晴簃詩匯·卷五十一  .古曲網[引用日期2019-11-27]
  • 35.    袁嘉穀著 袁丕厚編.袁嘉穀文集(第一卷).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1:189
  • 36.    《卧雪詩話》卷一:滇詩成篇,莫早於白狼王三歌,見《東觀漢記》。謠諺莫早於“漢德廣,開不賓”,見《後漢書》。《玉溪編事》載南詔五古詩,所謂“不覺歲雲暮,感激星迴節。悲哉古與今,依然煙與月。”卓然唐音。餘據《舊唐書》《南詔傳》貞元十年,異牟尋遣崔佐時歸,合勸賦詩以餞之,疑此詩為合勸作。合勸詩學於鄭回,回本相州人,中州之雅音也。自時厥後,鄭昭淳詩壓南漢(五代史),楊石淙集抗西涯,滇人聲韻,羣躋中土矣。
  • 37.    馬強. 論唐宋時期對西南地區自然地理的考察及意義[J]. 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 30(6):108-113.
  • 38.    新唐書·卷七十五·表第十五·宰相世系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11-28]
  • 39.    新唐書·卷七十五·表第十五·宰相世系五(鄭氏)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11-28]
  • 40.    張固也.讀司空圖《滎陽族系記序》札記[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9(04):8-10.
  • 41.    高文德 主編.中國民族史人物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377
  • 42.    蠻書 卷五 六〈貝僉〉第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11-27]
  • 43.    祝注先. 南詔《德化碑》作者鄭回、蠻利實乃一人[J].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8(5):58-58.
  • 44.    (唐)樊綽撰;向達原校;木芹補註.雲南志補註.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5:71
  • 45.    《絲綢之路大辭典》編委會 編;周偉洲,丁景泰 主編.絲綢之路大辭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6:758
  • 46.    (明)劉文徵撰;古永繼校點.滇志 33卷.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1991:31,142
  • 47.    王叔武. 《南詔德化碑》作者考[J]. 思想戰線, 1978(2):85-87.
  • 48.    王叔武. 《南詔德化碑》作者問題答疑[J]. 思想戰線, 1986(3):64-70.
  • 49.    楊延福. 《南詔碑》作者王蠻盛家世探補[J]. 大理學院學報, 1996(3):57-57.
  • 50.    朱安女. 《南詔德化碑》與《文心雕龍》[J]. 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論叢, 2010:155-164.
  • 51.    德化碑: 刻在石頭上的南詔史  .中國青年網.2017-09-08[引用日期2019-08-01]
  • 52.    《新唐書·南詔》:故西瀘令鄭回者,唐官也,往巂州破,為所虜。閣羅鳳重其惇儒,號“蠻利”,俾教子弟,得棰搒,故國中無不憚。後以為清平官。説異牟尋曰:“中國有禮義,少求責,非若吐蕃惏刻無極也。今棄之復歸唐,無遠戍勞,利莫大此。”異牟尋善之,稍謀內附,然未敢發。
  • 53.    新唐書·卷二百三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上·南蠻上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9-08-01]
  • 54.    資治通鑑·卷二百三十二·唐紀四十八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9-11-28]
  • 55.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四·唐紀五十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9-11-28]
  • 56.    鄭回南詔當宰相 勸導南詔歸順唐  .人民網.2019-06-10[引用日期2019-11-27]
  • 57.    鄭回南詔當宰相 勸導南詔歸順唐  .四川日報電子版.2019-06-10[引用日期2019-11-27]
  • 58.    羅楊總主編;施珍華,何顯耀本卷主編.中國民間故事叢書 雲南大理 大理卷.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6:123-124
  • 59.    民族友好的使者—鄭回(下)  .安陽網.2018-11-16[引用日期2019-11-27]
  • 60.    【像主名稱】 鄭回  .中國寺廟祠觀造像數據庫細覽[引用日期2020-11-04]
  • 61.    楊世鈺,趙寅松主編.大理叢書 考古文物篇 卷6.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2009:278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