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勝存

鎖定
鄭勝存,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樂清市象陽鎮名民間雕刻家,從事工藝美術雕刻45年,擅長樂清龍檔黃楊木雕佛像雕塑、雕花板等,技高藝精,培養藝徒眾多,為當地工藝美術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中文名
鄭勝存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性    別

鄭勝存人物生平

樂清市翁垟鎮雪灣村保存的樂清龍檔已有131年的歷史,歷經歲月滄桑,年代久遠的老龍檔在樂清市比較少見。
鄭勝存作品 樂清龍檔 鄭勝存作品 樂清龍檔
“火樹光騰城不夜,銀花焰吐景長春。”樂清西鄉一帶有着劃龍船的傳統習俗,一般都是正月初八上燈,正月十七光燈,而龍檔正月初一就開始拼裝。龍檔隨着龍船出遊,鑼鼓開道,吹吹打打,好不熱鬧。翁垟鎮雪灣村的木雕龍檔始製作於光緒四年(1878年),已有131年的歷史,由於年代久遠,它的最早雕刻者已經無從考證。後幾經修復。
據瞭解,該龍檔檔頭、檔尾和檔鑲戲曲人物取材於樟木,檔板採用泥樹作材料。從檔頭到檔尾(龍頭至龍尾)全長18米,分12節,除檔頭檔尾外,龍身10節,共24檔,全檔36套戲,人物的題材和姿態取戲劇格局。大檔背和小檔背三面浮雕戲曲人物,每塊檔板平面浮雕花鳥、山水之類,每檔裝有一盞燈籠,全檔32盞燈,檔背聯口處雕刻着牛、象、犀牛、麒麟、虎、豹等動物吞頭,檔頭檔背上配有木製立體旗杆、牌坊及亭台樓閣,亭閣均飛檐、拱鬥、透空倒欄和欄杆龍柱,層次分明清晰,工藝精巧,亭內擺設着小型圓雕戲劇人物。龍口開處吐球吞珠,龍眼神光炯炯,觸鬚翹然伸展,龍頭雕刻得雄武生威。
1952年以後相繼開展破除迷信和破四舊等運動,村裏不再劃龍船,該龍檔也被束之高閣,分別存放在村裏兩户大户人家的樓閣上。也正因如此,在文化大革命年代紅衞兵到處抄家時,這條龍檔才躲過了一劫,被保存了下來。據村民李希勤介紹,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村裏請樂清龍檔雕刻名家鄭祥奎、鄭勝存叔侄2人修復該龍檔時,重新雕刻配置了全部檔鑲人物雕刻和部分其他部位及有關配件。中央電視台來樂清市拍攝“千年古縣”時,這條古老龍檔就吸引了他們的目光,被搬上央視的熒屏。
現在,這條龍檔被保存在村裏的祠堂裏,除了每年正月劃龍船那幾天,難以見到它的“芳容”。由於歲月滄桑,這條龍檔已顯得有些斑駁,但依然難擋它的獨特魅力。
“中國景觀村落”樂清市城北鄉黃坦硐村,請民間雕刻家鄭勝存新雕刻了一條26檔、長30多米的龍檔,還給參與舞龍的村民添置了民族服裝。該村舉行鬧龍燈活動,樂清龍檔和首飾龍共舞,寂靜的小山村一下子熱鬧起來。獨特喜慶的民俗活動吸引了城裏人的眼球,上海就有20多名遊客專程來此欣賞鬧龍燈活動,在山上看了一夜龍燈,讓他們大開眼界。

鄭勝存主要成就

民間美術——— 樂清龍檔,名列國家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鄭勝存作品:龍檔(局部—檔鑲人物雕刻) 鄭勝存作品:龍檔(局部—檔鑲人物雕刻)
2010年,鄭勝存的作品《龍檔檔鑲人物·大鬧滿春園》在中國工藝美術學會主辦的第八屆全國工藝品、旅遊品、禮品博覽會暨“中藝杯”優秀作品評比中獲金獎。 2010年, 鄭勝存被温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評為“温州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龍檔’代表性傳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