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克塽

鎖定
鄭克塽(1670年-1717年),幼名秦,人稱秦舍,字實弘,號晦堂,鄭經次子,鄭成功之孫。 [16] 
1681年,鄭經及陳永華相繼去世,重臣馮錫範聯合鄭經從弟等人發動政變,立鄭克塽為延平郡王。1683年,施琅攻佔澎湖,鄭軍主將劉國軒逃回台灣,馮錫範遂勸説鄭克塽降清。隨後鄭克塽前往京師,隸屬漢軍正紅旗,受封為嘉德官。1717年,鄭克塽去世。 [16] 
鄭克塽採取了屯田、獎勵農耕、收回海外貿易權等措施,並積極開展海外互市,與當時的英國、暹羅、安南諸國進行通商貿易,促進了製糖、農業和工商各業的發展,使台灣的社會經濟狀況大大好轉,從動亂落後到穩定和開發,地方財政逐漸富足,人民生活逐步改善。 [17] 
別    名
鄭秦
秦舍 [15] 
實弘 [15] 
晦堂 [15] 
所處時代
清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東寧承天府
出生日期
1670年8月13日
本    名
鄭克塽
封    號
鎮國將軍、延平王、海澄公
逝世地
北京

鄭克塽人物生平

鄭克塽少年時期

康熙九年(1670年),鄭克塽在東寧承天府出生,生母為延平王鄭經的後宮夫人黃氏,鄭克塽的嫡母為已在康熙五年(1666年)逝世的鄭經嫡妃唐氏。鄭克塽為鄭經的二子,鄭克臧為其同父異母的兄弟。
康熙十三年(1674年),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已經起兵反清,耿精忠遣人入台請求鄭軍入閩作為援助。鄭經西征清朝福建的時候,冊立庶長子鄭克臧為延平王世子,授予監國的職務、掌理明鄭王朝國政。並將陳永華女兒陳氏許配給了世子鄭克臧,而馮錫範女馮氏則許配給了鄭克塽。
康熙十九年(1680年),鄭經西征內地的時候被清軍主帥康親王愛新覺羅·傑書擊敗,無功而返。 [2]  而就在鄭軍入閩的時候,監國鄭克臧的岳父、東寧總制陳永華奉命留守台灣,兼管這裏的兵馬和守衞情況,頗有人望,鄭軍撤回台灣後,鄭克塽的岳父馮錫範嫉恨陳永華,想要謀取他的兵權,鄭經大將劉國軒與馮錫範的態度曖昧。馮錫範設計而對陳永華説:“在西征上我沒有立下功勞,回來後仍佔據國家大位,覺得不妥,所以我將辭去職務,在家靜養以渡餘年。”這話深深讓陳永華感動,既然最令人頭痛的一介武夫馮錫範都懂得要刺位,自己也應辭職,即向鄭經提出解除兵權的辭呈。鄭經不想批,但馮錫範卻大加贊同並説道:“永華勤勞數載,形神已焦。今欲乞休靜攝,情出於真,宜俯從之。”
康熙十九年(1680年)三月,鄭經批准,並將陳永華所管轄全國最驍壯的部隊勇衞軍交由劉國軒;馮錫範仍然任職侍衞,並不辭職。五月,陳永華被解除職務,並辭去東寧總制之職,不久憂鬱而死, [3]  陳永華的逝世標誌着鄭克臧勢力大減。

鄭克塽奪得王位

康熙二十年(1681年)正月二十八日,鄭克塽的父親鄭經病逝,他的諸位兄弟為爭奪王位大打出手。當時世子為鄭克塽的長兄鄭克臧,鄭克臧是陳永華的女婿,已經成年,擔任監國很多年了,各方面的評價都不錯。馮錫範想要讓年僅十二歲的鄭克塽取代鄭克臧,並且派人同鄭氏宗親鄭聰、將領劉國軒商議。劉國軒本非奸邪之徒,但馮錫範父馮澄世對劉國軒有提拔之恩,劉國軒曾拜馮澄世為義父,這層密切關係使劉國軒倒向馮錫範一方,也遺忘託孤使命,促使馮錫範後來的弒君。
並且他們向太妃董酉姑進“鄭克臧非鄭氏骨肉,而是李氏之子”等讒言,共同策劃、發動東寧之變。不久,馮錫範與鄭經的諸子以鄭克臧非嫡出之由,將他縊殺。鄭克塽承襲了延平王的爵位。政變後,鄭克塽被擁立為新王。繼位後,鄭克塽先是晉封宗室與政變的功臣,分別賜予等爵位;隨後又追賜祖輩鄭成功夫婦以及父輩鄭經夫婦諡號。
鄭克塽被擁立後後,馮錫範自以擁立有功,表封為忠誠伯,仍管侍衞,兼參贊軍機 [4]  弒君的鄭聰為輔政公,然而資才庸懦,事少決斷,惟馮錫範是聽;鄭明、鄭智為左右武驤將軍。又將“克臧螟蛉難嗣大位”的文書通告四方,民心、軍心盡喪。
同年七月,清朝內閣大學士李光地向康熙帝上奏説:“鄭經死後,鄭克塽年幼,諸將不能協同作戰,鄭克塽不能馭下,兵民離心,如果此時派出大軍征討台灣必能攻克,機不可失啊。”康熙帝聽後當即表示同意李光地的建議並且準備攻台。 [5] 
而此時,鄭克塽統治下的台灣在經濟上、軍事上也遠非昔日可比。經濟上,台灣已連續三年發生自然水旱災害,糧食歉收,米價飛漲。多年戰爭的消耗,也使台灣府庫空虛,財政拮据。為籌集糧餉,擴充軍隊,抵禦清軍的進攻,鄭氏集團加強了對台灣各族人民的壓榨和勒索,島內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各種形式的反抗鬥爭時有發生。軍事上,鄭軍在大陸沿海地區的作戰中損失慘重,最後僅剩千餘人逃回台灣。此時台灣、澎湖兩地的鄭軍尚有5萬餘人,大小戰船200 艘左右,但軍心渙散,士氣低落,不斷有鄭軍官兵駕船投奔大陸,向清政府投誠。

鄭克塽兵敗降清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十一月,清朝福建水師提督施琅提請專征權,進剿台灣。福建總督姚啓聖仍然主張招撫。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灣向清政府請求照琉球朝鮮例,只稱臣進貢,不剃髮登岸,這一請求遭到了清朝的反對。 [6]  清鄭雙方爆發澎湖海戰,大清水師提督施琅大敗劉國軒及董騰等人,取得澎湖安撫司;劉國軒隨後逃回東寧。戰敗後,東寧朝廷開始商討接下去的對策,主要分為“再戰派”與“主和派”。
再戰派以中書舍人鄭得瀟、建威鎮黃良驥、水師鎮蕭武、中提督中鎮洪拱柱等人為中心,向克塽以及馮錫範力主征伐呂宋、永保明鄭國祚;然而,原本聽從再戰派的馮錫範卻聽信劉國軒的主和言論,最終選擇投降清朝,而年幼無權的鄭克塽也跟他一起投降了。 [7]  七月初五,馮錫範命鄭德瀟寫降表。 [8]  七月十五,馮錫範將鄭克塽送交施琅,並提出“三不傷”請求,即清軍入島“不傷鄭室一人,不傷百官將士一人,不傷台灣黎庶一個”。八月十三,施琅進入台灣受降。 [9] 

鄭克塽京師生活

隨後鄭克塽全家被送往京師,隸屬漢軍正紅旗,受封為海澄公 [10]  台灣平定之後,清廷議政王等會議決議:將明鄭後裔及偽官人等,安插直隸河南山東等省,但鄭克塽、劉國軒、馮錫範等人不便安插外省,應將伊等近族家口,俱着遣來,編入旗下。施琅得知後權衡利弊,向朝廷上了《移動不如安靜疏》,主張就近安插。奏道:“若行移駐,其間有眷口者不少,無眷口者亦多,遠涉長途,不堪艱瘁,逃匿生患,所不能無。又沿途搬運,百姓有策應人夫之苦,經過郡縣,官吏有備給口糧之費,所到地方有撥動民房之擾;開懇耕作,有應給牛種農具之資,又是一番苦累……”這一意見既有利於穩定剛剛回歸的台灣軍民人心,又能節省大量人財物,於是康熙帝下旨改變了原來的決定,僅將鄭、劉、馮及明裔朱恆等人遣京;其餘鄭軍四萬餘名投誠人員發回原籍受職、入伍、歸農,各聽其便。
清廷不許鄭克塽回福建居住,與家人被軟禁在北京朝陽門外的一條衚衕裏,而這裏正是當年清廷軟禁其曾祖父鄭芝龍的地方。為防止前明及鄭氏政權餘黨滋事,清廷對鄭克塽的活動進行嚴格控制。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內務府編立佐領,由鄭克塽的弟弟鄭克壆管理,分隸正黃旗漢軍。雍正四年(1726年)撥入正紅旗漢軍。清廷對鄭克塽不謂刻薄,也非厚待。鄭克塽雖授以公爵稱號——漢軍公,卻有銜無職,坐吃山空。鄭家人口眾多,一個佐領仍無法維持生活,因此請求歸還在閩、粵被侵佔的祖產,結果是在晉江、同安、漳州、廣東各地祖產全被地方官所佔,非但不還,反將鄭氏家人誘往數年,拖斃二命。後鄭克塽去世。

鄭克塽家族後裔

鄭克塽臨終之際,遺本奏稱“家道貧寒,難以養瞻”,請求添賞1個佐領,奏準後由7弟鄭克塙及子鄭安德管理兩次,此後兩個佐領又被合二為一。雍正四年(1726年)撥入正紅旗漢軍。 [14] 
鄭克塽死後,鄭克塽的3個兒子安福、安祿、安康繼續遭軟禁,生活沒着落,朝廷的俸祿尚無法維持生計。其母黃氏再向清廷要求發還鄭家產業,雖下令清查,但不了了之。 [14] 
此後,清廷的一些弄臣挑起各種事端,對鄭克塽的兒孫們進行迫害,鄭氏在北京動輒得咎,因小事而使克塽之子鄭安福被革職,弟鄭克塙被降調,或流放邊疆,或貶為奴僕,或予殺害…… 至雍正六年(1728年),僅剩下半個佐領。 [14] 
雍正九年(1731年)將內務府撥出壯丁添足一個佐領,由鄭克塽親子領催鄭安康管理,雍正十年(1732年)與康熙廿二年(1683年)編立的劉國軒佐領合併。 [14] 
鄭氏這一支系,因家產耗盡,子孫逐漸衰頹,慢慢地從歷史舞台上消失了。 [14] 

鄭克塽主要成就

康熙二十年(1681年)正月二十八日,鄭經逝世,他死後王位的繼承順理成章應由長子、監國鄭克臧即位,但馮錫範起而反對,聯合鄭經的王弟鄭聰、鄭明、鄭智、鄭柔等人殺掉鄭克臧,協助鄭克塽奪得王位。
鄭克塽即位之時,清朝政府統治中國已成定局,鄭氏政權逐步演變成為地方割據政權。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七月八日,清政府派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水陸官兵2萬餘人、戰船200餘艘,從銅山向澎湖、台灣進發。清軍向澎湖守軍發起攻擊,鄭軍潰敗。鄭克塽率眾歸順清政府, [11]  台灣的統一也使得東南安定,匪患大減。

鄭克塽人物評價

鄭成功之後其子孫鄭經、鄭克塽為首的鄭氏集團,將他們統治下的台灣變成同清政府長期對峙的獨立王國,為結束分裂局面,消除東南沿海的長期威脅,實現國家的統一和安定,清政府對台灣鄭氏集團從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戰略和策略。澎湖海戰後,鄭克塽在大勢所趨之下,率殘部歸降,不僅減少了戰爭傷亡,而且也是其後康熙皇帝設置台灣府,第一次真正意義在台灣島上建立行政機構進行管轄。(元代只是在澎湖設立巡檢司,幾年甚至幾十年才上島看一次) [12] 

鄭克塽家族成員

鄭克塽祖輩

  • 高祖父:鄭士表(另一説鄭紹祖),字毓程,號象廷,福建泉州府南安石井鄉人。
  • 曾祖父:鄭芝龍,又名一官,號飛黃。為明末時期東南沿海武力海商集團之領導人,因從事海上貿易而致富,並組織強大的武力做為後盾,為後來鄭氏王朝抗清實力的奠基人。
  • 曾祖母:田川氏(1601年-1646年)日本九州平户川內浦人。名不詳。她生於田川家,後來母親改嫁給從中國福建泉州移民到平户的華人鐵匠翁翊皇,她也成為翁翊皇的繼女,因而亦作翁氏、翁太妃。
  • 祖父:鄭成功。
  • 祖母:董酉姑,福建惠安進士禮部侍郎董颺先之女,鄭經生母。

鄭克塽父母

  • 父親:鄭經,鄭成功長子,字符之,號式天,乳名錦。繼承父親延平郡王、招討大將軍之官爵;在英國東印度公司的紀錄中被稱為“台灣國王”。
  • 嫡母:王妃唐氏。
  • 生母:黃氏。

鄭克塽兄弟

  • 兄長:鄭克臧。
  • 弟弟:鄭克壆。

鄭克塽妻子

  • 馮氏,馮錫範之女。

鄭克塽兒子

  • 長子:鄭安福。
  • 次子:鄭安祿。
  • 三子:鄭安康。

鄭克塽史籍記載

鄭克塽藝術形象

影視
演員
1984年《鹿鼎記
1998年《鹿鼎記
2006年《施琅大將軍
鮑洪星
2008年《鹿鼎記
2014年《鹿鼎記
2020年《鹿鼎記
曾柯琅
參考資料
  • 1.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四·列傳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3-02-14]
  • 2.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四·列傳十一》:興祚復與喇哈達等逐錦兵至潯尾,遂克廈門、金門,錦還台灣。
  • 3.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四·列傳十一》:先構罷永華兵,永華鬱郁死。
  • 4.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四·列傳十一》:克塽幼弱,事皆決於錫範。
  • 5.    《涵芬樓古今文鈔·卷61·陳萬策《施襄壯公家傳》
  • 6.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四·列傳十一》:劉國軒請照琉球、朝鮮例,稱臣進貢,不剃髮登岸,清朝不允。
  • 7.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四·列傳十一》:六月,琅師乘南風發銅山,入八罩嶼,攻澎湖,擊沈錦師船二百,斬將吏三百七十有奇、兵萬餘。國軒以小舟自吼門走台灣。
  • 8.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四·列傳十一》:七月,克塽使請降,琅疏聞。上降敕宣撫,克塽上降表,琅遣侍衞吳啓爵持榜入台灣諭軍民薙髮。
  • 9.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 .台灣史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002 :51-60 .
  • 10.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四·列傳十一》:克塽及國軒、錫範率諸將吏出降,詣京師,上授克塽公爵,隸漢軍正紅旗,國軒、錫範皆伯爵。
  • 11.    台灣歷史  .華夏經緯網[引用日期2015-04-23]
  • 12.    康熙統一台灣的戰略策略及其得失  .中華文史網[引用日期2015-04-20]
  • 13.    台灣通史:卷二建國紀  .中華五千年[引用日期2015-04-20]
  • 14.    鄭克塽  .泉州歷史網[引用日期2021-03-09]
  • 15.    鄧孔昭.《鄭成功與明鄭在台灣》:廈門大學出版社,2013:260
  • 16.    馬亞中編著;朱永新,楊海明,馬亞中主編;陳國安副主編,中國古代歷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10.第125頁
  • 17.    傅立民,賀名侖主編,中國商業文化大辭典[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1994.01.第1491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