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鄧騭

鎖定
鄧騭(zhì)(《東觀漢記》作鄧陟 [1]  ,?-121年),字昭伯。南陽郡新野縣(今河南新野南)人。東漢時期外戚、將領,太傅鄧禹之孫、護羌校尉鄧訓之子,和熹皇后鄧綏之兄。
鄧騭最初被大將軍竇憲徵辟,因其妹鄧綏入宮為貴人,任郎中。永元十四年(102年),鄧綏被立為皇后,鄧騭升任虎賁中郎將。漢殤帝即位後,鄧綏臨朝聽政,鄧騭擔任車騎將軍儀同三司。殤帝駕崩,與鄧綏冊立安帝。永初元年(107年),漢安帝封上蔡侯,鄧騭堅決推辭。次年(108年)冬,被漢安帝拜為大將軍永初四年(110年)被罷免大將軍一職,回鄉為母服喪。 [38]  永初七年(113年)回朝後改任奉朝請 [19]  元初五年(118年)鄧騭之子鄧鳳私受賄賂,鄧騭得知後,害怕鄧太后追究,於是剃光兒子頭髮以謝罪天下,天下都稱讚鄧騭。 [20] 
鄧騭在東漢天災嚴重,內憂外患的困境下,崇尚節儉,減輕徭役,推舉天下賢士如何熙等列於朝廷,又徵辟楊震等名士置於幕府,促使天下復安, [16]  受到百姓稱頌。 [17] 
建光元年(121年),鄧綏去世,安帝再封鄧騭為上蔡侯,位特進。不久,鄧騭為宦官李閏等誣陷,改封羅侯。回到封國後,他絕食自殺。
概述內圖片來源: [2] 
別    名
鄧陟
昭伯
所處時代
東漢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南陽郡新野縣
逝世日期
121年
本    名
鄧騭
官    職
車騎將軍→大將軍→奉朝請→特進 [19] 
爵    位
上蔡侯→羅侯

鄧騭人物生平

鄧騭兄憑妹貴

鄧騭的祖父是位列東漢初年“雲台二十八將”之首的太傅、高密侯鄧禹。鄧騭因為出身於名門,所以在少年時即被大將軍竇憲徵辟為府僚。 [3] 
永元八年(96年),因妹妹鄧綏入宮為貴人,鄧騭兄弟都被任命為郎中 [4] 
永元十四年(102年),鄧綏被漢和帝立為皇后,鄧騭經三次遷升後任虎賁中郎將 [5] 

鄧騭冊立安帝

延平元年(106年)四月,漢殤帝拜鄧騭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儀同三司的名號,就是從鄧騭開始的。 [6-7] 
同年八月,漢殤帝駕崩,鄧綏與鄧騭等定計策立漢安帝。自從和帝駕崩後,鄧騭兄弟常常居住在宮中。鄧騭為人謙遜,不想一直在宮內,屢次請求回回府,一年多後,鄧綏才同意。 [8] 
永初元年(107年),漢安帝冊封鄧騭為上蔡侯,食邑一萬户。又因為迎立安帝的功勞,增加食邑三千户。鄧騭辭讓不接受,又逃避冊封的使者,輾轉來到宮前,上疏陳述自己的意思,堅決辭讓。在鄧騭頻繁上疏後,才允許他的推辭。 [9] 

鄧騭寵耀無比

永初元年(107年)夏,涼州的羌人叛亂並掃蕩劫掠涼州,朝廷為此感到擔憂,鄧綏下詔命鄧騭率左右羽林軍、北軍五校的部隊及各郡軍隊共五萬人討伐,安帝和鄧綏親自在平樂觀餞送 [10-11] 
永初二年(108年)正月,鄧騭抵達了漢陽郡,然而各郡的兵馬沒有到達,鍾羌部落數千人便趁機在冀縣以西擊敗鄧騭軍,斬殺了一千多人,恰逢梁慬從西域回京,抵達敦煌,鄧綏讓梁慬支援鄧騭。梁慬到達張掖後,大破各羌萬餘人,逃脱者只有十分之二、三;而後到達姑臧,各羌豪強三百餘人皆投降,並返回自己原來的地方。 [37] 
同年冬天十一月,鄧騭派徵西校尉任尚、車騎將軍從事中郎司馬鈞率領各郡郡兵,在平襄同滇零率領的數萬羌軍交戰,羌人假裝投降,隨後再度反叛, [36]  任尚和司馬鈞大敗,八千多人戰死。羌軍聲勢大振,實力強盛,朝廷無法控制。湟中地區各縣的谷價,每石達一萬錢,死亡的百姓無法統計,糧食運輸十分艱難。 [12-13] 
同月,鄧綏命鄧騭回師,留下任尚駐紮漢陽郡,負責各軍的調度。漢安帝因為鄧太后的原因,派使者迎接鄧騭,任命他為大將軍。鄧騭到達洛陽以後,漢安帝又派大鴻臚親自出迎,中常侍前往效外慰勞。侯王、公主以下的羣臣就在路旁等候。鄧騭所得到的恩寵榮耀極為顯赫,聲勢震動京城內外。 [14-15] 

鄧騭安定天下

安帝即位後發生了多次叛亂,導致天下發生饑荒,許多百姓死亡,盜賊羣起,四方的蠻夷都率軍侵擾。鄧騭等人崇尚節儉,罷除勞役,又推薦何熙、祋諷、羊浸、李郃、陶敦等賢士,於朝廷任職;徵辟楊震、朱寵、陳禪等人,請他們任自己的幕僚,於是天下再次安定,鄧騭也受到百姓的稱讚。 [16-17] 

鄧騭拆西補北

永初三年(109年)南匈奴萬氏屍逐鞮單于以為漢人因天災而死盡,於是趁機發兵攻漢, [41]  同時烏桓的率眾王無何、鮮卑首領丘倫等與南匈奴骨都侯聯合入侵五原郡,漢兵大敗,五原郡長官被殺。鄧太后乃遣車騎將軍何熙、度遼將軍梁慬等出擊。 [42] 
永初四年(110年)二月,北有南匈奴寇常山郡,西有先零“天子”滇零褒中縣謁者龐參向鄧騭建議:“可以將邊疆各郡因貧困而無法生存的百姓遷徙到三輔地區居住。”
鄧騭同意龐參的建議,打算放棄涼州,集中力量對付北方邊患(南匈奴、烏桓、鮮卑)。於是他召集公卿進行商議,説道:“這就好比是破衣服,犧牲其中的一件去補另一件,還能得到一件整衣,不然的話,就兩件全都不保了。”經郎中虞詡的建議,朝廷才放棄這一想法。 [18] 
同年(110年)三月,在漢軍的征討下,南匈奴萬氏屍逐鞮單于投降、 [43]  烏桓率眾王無何投降、鮮卑逃回塞外。 [42] 

鄧騭罷官服喪

同年,鄧騭的母親新野君病重,鄧騭兄弟一起上書請求回家侍養新野君。鄧太后因為鄧閶年齡最小,孝行尤著,特許之,賜安車駟馬。十月,新野君去世,鄧騭等連續上奏再次請求辭官為其服喪,鄧太后應允。 [19]  於是鄧騭被罷免大將軍一職。 [38] 

鄧騭還輔朝政

東漢時期為父母服喪一般為三年。 [39]  鄧騭服喪期滿後,鄧太后下詔讓鄧騭重新回來輔佐朝政,並提出將其官復原職。鄧騭等叩頭辭讓,鄧太后乃止,將鄧氏兄弟任命為奉朝請(漢朝讓退職官員以奉朝請的名義定期參加朝會) [40]  地位在三公之下,特進列侯之上。每次遇到國家重大事項,便前往朝堂,與三公九卿一同參議。 [19] 

鄧騭謝罪天下

鄧氏自鄧禹告誡子孫以來,鄧氏外戚都遵受法度,以竇氏的失敗為告誡,下令宗族要閉門靜居。
鄧騭之子侍中鄧鳳,曾與尚書郎張龕寫信,認為郎中馬融應該在尚書枱任職。而中郎將任尚曾經送鄧鳳馬。公元118年(元初五年),任尚因斷用軍糧又得罪鄧遵,被囚車徵召至廷尉,鄧鳳害怕事情泄露,於是向鄧騭自首。
鄧騭畏懼鄧太后,於是割去他的妻子寇氏和鄧鳳的頭髮來謝罪,天下都稱讚鄧騭。 [20-21] 

鄧騭蒙冤而死

建光元年(121年)三月,鄧綏去世,還未下葬,安帝便重申之前的命令,再封鄧騭為上蔡侯,地位特進 [22] 
安帝少年時聰慧,後來被乳母王聖等矇蔽,王聖又與宦官李閏等侍候在安帝身旁,常進讒言污衊鄧綏。又有一位受鄧綏責罰的婢女,誣陷鄧騭已故的弟弟鄧悝、鄧弘、鄧閶與尚書鄧訪想要廢掉安帝而另立平原王劉翼,安帝聽聞後大怒,下令有關部門劾奏鄧悝等大逆無道,於是將西平侯鄧廣德、葉侯鄧廣宗、西華侯鄧忠、陽安侯鄧珍、都鄉侯鄧甫德都廢為庶人。鄧騭也遭免職,被遣還回封國。宗族都免官歸鄉,沒收鄧騭等人的資財田宅,將鄧訪及其家屬都流放到邊郡。由於郡縣承旨逼迫,鄧廣宗和鄧忠都自殺。安帝又徙封鄧騭為羅侯。五月,鄧騭與鄧鳳都絕食而死。鄧騭的堂弟河南尹鄧豹、度遼將軍舞陽侯鄧遵、將作大匠鄧暢都自殺,只有鄧廣德兄弟因是閻皇后親屬才得以留在京師。 [23] 
大司農朱寵哀痛鄧騭無罪而遭禍,於是脱光上衣,抬着棺材,上書為鄧騭鳴冤説:“臣認為和熹皇后(鄧綏)具有聖明善良的品德,是漢朝的文母。她的兄弟忠孝,共同憂心國事,受到王室的倚重;迎立陛下以後,大功告成,而引身自退,拒受封國,辭去高位,歷代的外戚,都不能與他們相比。他們應該因為善良和謙讓的行為而得到保佑,但卻橫遭宮人片面之辭的誣陷。口舌鋒利,危言聳聽,擾亂了國家。罪名沒有明白的證據,判案也沒有經過審訊,結果竟使鄧騭等人遭受這樣的慘禍,一家七口,全都死於非命,屍骨分散各地,冤魂不能返回家鄉,違背天意而震動人心,全國各地一片頹喪。應當准許他們的屍骨還葬祖墳,優待保護留下的孤兒,讓鄧家的宗祠有人祭祀,以告慰亡靈。” [24] 
朱寵知道他的言辭激切,自動前往廷尉投案。尚書陳忠又因對鄧氏的私怨彈劾朱寵,安帝下詔將朱寵免官返歸鄉里。百姓大多都為鄧騭鳴冤,安帝有所覺悟也迫於壓力,才責備迫害鄧氏家族的州郡官員,准許鄧騭等人的屍骨運回北邙山安葬,鄧騭的堂兄弟們也都得以返回京城洛陽,公卿都前往參加葬禮,眾人沒有不感到悲傷的。安帝又下詔遣使者以中牢禮儀祭祀鄧騭,被流放的鄧氏族人都回到京師。 [25-26] 
永建元年(125年),漢順帝劉保即位,追感鄧太后的恩訓,又憐憫鄧騭無辜,才下詔宗正讓鄧騭的宗親朝見仍然像以前一樣。並任命鄧騭親屬十二人都為郎中,擢升朱寵為太尉錄尚書事 [27] 

鄧騭人物評價

朱寵:伏惟和熹皇后聖善之德,為漢文母。兄弟忠孝,同心憂國,宗廟有主,王室是賴。功成身退,讓國遜位,歷世外戚,無與為比。 [28] 
范曄:騭、悝兄弟,委遠時柄,忠勞王室,而終莫之免,斯樂生所以泣而辭燕也! [28] 
鄧鍾嶽椒房貴戚,定策勳臣。深執謙退,篤志忠純。履滿知懼,懇切疏陳。推升賢士,軫恤勞民。節儉律己,孝養侍親。兄弟同德,家法丕臻。
蔡東藩:①微鄧騭等之猶知退讓,幾何而不為竇氏也? [29]  ②試觀鄧騭兄弟,守祖宗遺訓,尚知斂抑,而卒為婦寺所誣,橫罹大獄,七人斃命,全族遭殃。 [30] 

鄧騭親屬成員

鄧騭祖父

鄧禹雲台二十八將之首,官至太傅,封高密侯。卒諡曰元。 [28] 

鄧騭父母

  • 父親
鄧訓,官至護羌校尉,後追封平壽侯,諡號敬。 [28] 
  • 母親
陰氏

鄧騭同輩

  • 妹妹
鄧綏,即漢和帝和熹皇后 [31] 
  • 弟弟
鄧京,官至黃門侍郎。 [28] 
鄧悝,官至黃門侍郎、奉朝請。 [28] 
鄧弘,官至侍中 [28] 
鄧閶,官至侍中。 [28] 

鄧騭妻子

寇氏,寇恂的孫女。 [32] 

鄧騭兒子

鄧鳳,官至侍中。 [28] 

鄧騭史料記載

後漢紀
《後漢書·卷十六·鄧寇列傳第六》 [28] 

鄧騭影視形象

1984年電影《張衡》:武皓飾演鄧騭;
2010年電影《漢太尉楊震》:董子武飾演鄧騭; [33-34] 
2014年電視劇《班淑傳奇》:李佳航飾演鄧騭。 [35] 
參考資料
  • 1.    《後漢書·卷十六·鄧寇列傳第六》李賢注引《東觀記》:“騭”作“陟”。
  • 2.    鄧騭像取自清光緒年間編修的《江蘇無錫鄧氏宗譜》。
  • 3.    《後漢書·卷十六·鄧寇列傳第六》:騭字昭伯,少闢大將軍竇憲府。
  • 4.    《後漢書·卷十六·鄧寇列傳第六》:及女弟為貴人,騭兄弟皆除郎中。
  • 5.    《後漢書·卷十六·鄧寇列傳第六》:及貴人立,是為和熹皇后。騭三遷虎賁中郎將
  • 6.    《後漢書·卷十六·鄧寇列傳第六》:延平元年,拜騭車騎將軍、儀同三司。儀同三司始自騭也。
  • 7.    《晉書·卷二十四·職官》:殤帝延平元年,鄧騭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儀同之名,始自此也。
  • 8.    《後漢書·卷十六·鄧寇列傳第六》:殤帝崩,太后與步騭等定策立安帝,悝遷城門校尉,弘虎賁中郎將。自和帝崩後,騭兄弟常居禁中。騭謙遜不欲久在內,連求還第,歲餘,太后乃許之。
  • 9.    《後漢書·卷十六·鄧寇列傳第六》:永初元年,封騭上蔡侯、悝葉侯、弘西平侯、閶西華侯,食邑各萬户。騭以定策功,增邑三千户。騭等辭讓不獲,遂逃避使者,間關詣闕,上疏自陳曰:“臣兄弟污濊,無分可採,過以外戚,遭值明時,託日月之末光,被雲雨之渥澤,並統列位,光昭當世。不能宣贊風美,補助清化,誠慚誠懼,無以處心。陛下躬天然之姿,體仁聖之德,遭國不造,仍離大憂,開日月之明,運獨斷之慮,援立皇統,奉承大宗。聖策定於神心,休烈垂於不朽,本非臣等所能萬一,而猥推嘉美,並享大封,伏聞詔書,驚惶慚怖。追觀前世傾覆之誡,退自惟念,不寒而慄。臣等雖無逮及遠見之慮,猶有庶幾戒懼之情。常母子兄弟,內相敕厲,冀以端愨畏慎,一心奉戴,上全天恩,下完性命。刻骨定分,有死無二。終不敢橫受爵士,以增罪累。惶窘徵營,昧死陳乞。”太后不聽。騭頻上疏,至於五六,乃許之。
  • 10.    《後漢書·卷十六·鄧寇列傳第六》:其夏,涼部畔羌援蕩西州,朝廷憂之。於是詔騭將左右羽林、北軍五校士及諸部兵擊之,車賀幸平樂觀餞送。
  • 11.    《資治通鑑·卷第四十九》:詔車騎將軍鄧騭、徵西校尉任尚將五營及諸郡兵五萬人,屯漢陽以備羌。
  • 12.    《後漢書·卷十六·鄧寇列傳第六》:騭西屯漢陽,使徵西校尉任尚、從事中郎司馬鈞與羌戰,大敗。時以轉輸疲弊,百姓苦役。
  • 13.    《資治通鑑·卷第四十九》:冬,鄧騭使任尚及從事中郎河內司馬鈞率諸郡兵與滇零等數萬人戰於平襄,尚軍大敗,死者八千餘人。
  • 14.    《後漢書·卷十六·鄧寇列傳第六》:冬,徵騭班師。朝廷以太后故,遣五官中郎將迎拜騭為大將軍。軍到河南,使大鴻臚親迎,中常侍齎牛、酒郊勞,王、主以下候望於道。既至,大會羣臣,賜束帛乘馬,寵靈顯赫,光震都鄙。
  • 15.    《資治通鑑·卷第四十九》:十一月,辛酉,詔鄧騭還師,留任尚屯漢陽為諸軍節度。遣使迎拜騭為大將軍。既至,使大鴻臚親迎,中常侍郊勞,王、主以下候望於道,寵靈顯赫,光震都鄙。
  • 16.    《後漢書·卷十六·鄧寇列傳第六》:時,遭元二之災,人士荒飢,死者相望,盜賊羣起,四夷侵畔。騭等崇節儉,罷力役,推進天下賢士何熙、祋諷、羊浸、李郃、陶敦等,列於朝廷;闢楊震、朱寵、陳禪,置之幕府,故天下復安。
  • 17.    《資治通鑑·卷第四十九》:鄧騭在位,頗能推進賢士,薦何熙、李等列於朝廷,又闢弘農楊震、巴郡陳禪等置之幕府,天下稱之。
  • 18.    《資治通鑑·卷第四十九》:“(四年)二月,南匈奴寇常山,滇零遣兵寇褒中…… 謁者龐參説鄧騭,“徙邊郡不能自存者入居三輔”,騭然之,欲棄涼州,併力北邊。乃會公卿集議,騭曰:“譬若衣敗壞,一以相補,猶有所完,若不如此,將兩無所保。”郎中陳國虞詡言於太尉張禹曰......禹善其言,更集四府,皆從詡議。於是闢西州豪桀為掾屬,拜牧守、長吏子弟為郎,以安慰之。
  • 19.    《後漢書·卷十六·鄧寇列傳第六》:四年,母新野君寢病,騭兄弟並上書求還侍養。太后以閶最少,孝行尤著,特聽之,賜安車駟馬。及新野君薨,騭等復乞身行服,章連上,太后許之。騭等既還裏第,並居冢次。閶至孝骨立,有聞當時。及服闋,詔喻騭還輔朝政,更授前封。騭等叩頭固讓,乃止,於是並奉朝請,位次在三公下,特進、侯上。其有大議,乃詣朝堂,與公卿參謀。
  • 20.    《後漢書·卷十六·鄧寇列傳第六》:自祖父禹教訓子孫,皆遵法度,深戒竇氏,檢敕宗族,闔門靜居。騭子侍中鳳,嘗與尚書郎張龕書,屬郎中馬融宜在台閣。又中郎將任尚嘗遺鳳馬,後尚坐斷盜軍糧,檻車徵詣廷尉,鳳懼事泄,先自首於騭。騭畏太后,遂髡妻及鳳以謝,天下稱之。
  • 21.    《資治通鑑·卷第五十》:任尚與遵爭功,又坐詐增首級、受賕枉法贓千萬已上,十二月,檻車徵尚,棄市,沒入財物。鄧騭子侍中鳳嘗受尚馬,騭髡妻及鳳以謝罪。
  • 22.    《後漢書·卷十六·鄧寇列傳第六》:建光元年,太后崩,未及大斂,帝復申前命,封騭為上蔡侯,位特進。
  • 23.    《後漢書·卷十六·鄧寇列傳第六》:帝少號聰敏,及長多不德,而乳母王聖見太后久不歸政,慮有廢置,常與中黃門李閏侯伺左右。及太后崩,宮人先有受罰者,懷怨恚,因誣告悝、私、閶先從尚書鄧訪取廢帝故事,謀立平原王得。帝聞,追怒,令有司奏悝等大逆無道,遂廢西平侯廣德、葉侯廣宗、西華侯忠、陽安侯珍、都鄉侯甫德皆為庶人。騭以不與謀,但免特進,遣就國。宗族皆免官歸故郡,沒入騭等資財田宅,徙鄧訪及家屬於遠郡。君縣逼迫,廣宗及忠皆自殺。又徙封騭為羅侯,騭與子鳳並不食而死。騭從弟河南尹豹、度遼將軍舞陽侯遵、將作大匠暢皆自殺,惟廣德兄弟以母閻後戚屬得留京師。
  • 24.    《後漢書·卷十六·鄧寇列傳第六》:大司農朱寵痛騭無罪遇禍,乃肉輿櫬,上疏追訟騭曰:“伏惟和熹皇后聖善之德,為漢文母。兄弟忠孝,同心憂國,宗廟有主,王室是賴。功成身退,讓國遜位,歷世外戚,無與為比。當享積善履謙之祐,而橫為宮人單辭所陷。利口傾險,反亂國家,罪無申證。獄不訊鞠,遂令騭等罹此酷濫。一門七人,並不以命,屍骸流離,怨魂不反,逆天感人,率土喪氣。宜收還冢次,寵樹遺孤,奉承血祀,以謝亡靈。”
  • 25.    《後漢書·卷十六·鄧寇列傳第六》:寵知其言切,自致廷尉,詔免官歸田裏。眾庶多為騭稱枉,帝意頗悟,乃譴讓州郡,還葬洛陽北芒舊塋,公卿皆會喪,莫不悲傷之。詔遣使者祠以中牢,諸從昆弟皆歸京師。
  • 26.    《資治通鑑·卷第五十》:寵知其言切,自致廷尉;陳忠復劾奏寵,詔免官歸田裏。眾庶多為騭稱枉者,帝意頗悟,乃譴讓州郡,還葬騭等於北芒,諸從兄弟皆得歸京師。
  • 27.    《後漢書·卷十六·鄧寇列傳第六》:及順帝即位,追感太后恩訓,愍騭無辜,乃詔宗正復故大將軍鄧騭宗親內外,朝見皆如故事。除騭兄弟子及門從十二人悉為郎中,擢朱寵為太尉,錄尚書事。
  • 28.    《後漢書·卷十六·鄧寇列傳第六》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08-22]
  • 29.    立繼嗣太后再臨朝 解重圍副尉連斃虜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1-29]
  • 30.    黜鄧宗父子同絕粒 祭甘陵母女並揚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1-29]
  • 31.    《後漢書·卷十·皇后紀第十》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1-29]
  • 32.    《後漢書·卷十六·寇恂傳》:恂女孫為大將軍鄧騭夫人,由是寇氏得志於永初間。
  • 33.    《漢太尉楊震》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數字節目管理中心[引用日期2014-01-29]
  • 34.    《漢太尉楊震》舉行開機 拍古裝版反腐倡廉劇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4-01-29]
  • 35.    班淑傳奇演員表和角色介紹  .愛福清網[引用日期2014-01-29]
  • 36.    《後漢紀·孝安皇帝紀·上卷·第十六》:“冬十一月,車騎將軍鄧騭與羌戰平襄,羌詐降,既而復叛,侵掠邊郡,吏民死者無數,並敍遂虛。十二月,徵車騎將軍鄧騭還京師,遣使者迎拜騭為大將軍,詔大鴻臚親迎,中常侍郊勞以乘馬、束帛。於是悝為執金吾,弘為屯騎校尉,閶為步兵校尉。”
  • 37.    《資治通鑑·漢紀四十一》:“永初二年(戊申,公元一零八年)春,正月,鄧騭至漢陽;諸郡兵未至,鍾羌數千人擊敗騭軍於冀西,殺千餘人。梁慬還,至敦煌,逆詔慬留為諸軍援。慬至張掖,破諸羌萬餘人,其能脱者十二三;進至姑臧,羌大豪三百餘人詣慬降,並慰譬,遣還故地。”
  • 38.    《後漢書·孝安帝紀》:“(四年)冬十月甲戌,新野君陰氏薨,使司空持節護喪事。大將軍鄧騭罷。”
  • 39.    略論漢代的三年喪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23-08-07]
  • 40.    奉朝請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23-08-07]
  • 41.    《資治通鑑·漢紀四十一》:“永初三年(己酉,公元一零九年)漢人韓琮隨匈奴南單于入朝,既還,説南單于雲:“關東水潦,人民飢餓死盡,可擊也。”單于信其言,遂反。……南單于圍中郎將耿種於美稷。冬,十一月,以大司農陳國何熙行車騎將軍事,中郎將龐雄為副,將五營及邊郡兵二萬餘人,又詔遼東太守耿夔率鮮卑及諸郡兵共擊之。以梁慬行度遼將軍事。雄、夔擊南匈奴薁鞬日逐王,破之。”
  • 42.    《後漢書·烏桓鮮卑列傳》:“永初三年……秋,雁門烏桓率眾王無何,與鮮卑大人丘倫等,及南匈奴骨都侯,合七千騎寇五原,與太守戰於九原高渠谷。漢兵大敗,殺郡長吏。乃遣車騎將軍何熙、度遼將軍梁慬等擊,大破之。無何乞降,鮮卑走還塞外。”
  • 43.    《資治通鑑·漢紀四十一》:“三月……遣龐雄與梁慬、耿種將步騎萬六千人攻虎澤,連營稍前。單于見諸軍並進,大恐怖,顧讓韓琮曰:“汝言漢人死盡,今是何等人也!”乃遣使乞降。”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