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鄧馬營湖

鎖定
鄧馬營湖是騰格裏沙漠邊緣地帶長期以來自然形成的一塊天然濕地,因水草豐美而得名。
中文名
鄧馬營湖
地理位置
騰格裏沙漠邊緣地帶
類    型
天然濕地
特    點
水草豐美

鄧馬營湖地理環境

鄧馬營湖曾經是騰格裏沙漠邊緣地帶長期以來自然形成的一塊天然濕地,因水草豐美而得名。鄧馬營湖四周分別與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內蒙古阿拉善右旗、武威市民勤縣涼州區接壤,湖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這裏牧草豐富,生長着大量的野生動植物,是沙漠腹地探險遊的休閒勝地。

鄧馬營湖生態經濟建設

1990年前後,長城、清源、清水及其他一些鄉鎮的農民紛紛湧入鄧馬營湖開荒種地。十幾年時間過去了,整個湖區灌溉面積達到了5.4萬畝,主要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粗放的種植模式不但難以提高種植效益,而且浪費了寶貴的水資源,給鄧馬營湖的生態環境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導致湖區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原有的沙漠植被日益枯竭,沙漠化加劇。2006年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工程打響後,涼州區果斷地將“鄧馬營湖開發指揮部”更名為“鄧馬營湖生態建設指揮部”,整個湖區由過去的開荒種田轉為以生態保護為主的新的發展階段。鄧馬營生態建設指揮部副指揮侯德品介紹:“從2007年、2008年、2009年連續三年,鄧馬營湖總的壓減農田灌溉面積18000多畝。
為了減地不減農民收入,2006年底,鄧馬營湖生態建設指揮部決定發展投入少、見效快、抗旱節水、經濟效益較高的枸杞生態經濟林,促進湖區生態環境建設。2007年開春,他們從寧夏請來枸杞專家,開始指導農户在鄧馬營湖區試種優質枸杞。通過三年的實驗示範,截至目前,鄧馬營湖已經栽植優質枸杞3000餘畝。按照寧夏的常規種植經驗,枸杞三年掛果,五年進入盛果期。讓大家都高興的是,由於鄧馬營湖特殊的沙漠土壤和氣候條件,非常適宜枸杞生長,栽植第二年即開始大量掛果。種植户陳玉柱指着自己的枸杞林説:”這塊枸杞是我去年栽的,去年採摘了些,效果不是太明顯,今年看來效果好。”鄧馬營生態建設指揮部副指揮侯德品説,近三年通過補植、補栽,鄧馬營湖完成了8560多畝的退耕還林補植補栽任務,通過三年補植補栽,退耕還林、防風固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逐步凸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