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鄧萃英

鎖定
鄧萃英(1885-1972),字芝園,福建閩侯人,教育家。日本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畢業,後留學美國,入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研究院深造。同盟會會員。曾任北洋政府教育部參事、次長代理部務,民國政府河南省教育廳廳長。曾任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北京師範大學前身)教授、校長,河南省立中山大學(河南大學前身)校長,參與創建廈門大學並任首任校長。1924年任北京師範大學校董事會董事。1949年赴台灣,任台灣教育部編纂,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總統府”顧問。主要著作有《師範教育研究》《世界強迫教育比較》《人格之特徵》《兒童之宗教意識等》。 [1] 
中文名
鄧萃英
國    籍
中國
籍    貫
福建閩侯
出生日期
1885年
逝世日期
1972年
畢業院校
全閩師範學堂
東京高等師範學校
芝園

鄧萃英人物生平

鄧萃英,1885年8月6日出生在福建閩侯城東竹嶼鄉。鄧家是半耕半讀之家,自明代以來為官者較多,家學淵源。少年鄧萃英就學鄉里私塾,每日背誦四書五經,倍感枯燥無味。他常騎馬射箭,舞槍弄棒,撫琴吟唱,甚得其樂。1903年鄧18歲時,一次進城,偶然發現有招收日語的速成班,當即報考。同年秋,全閩師範學堂建立,前往投考得中。他刻苦學習,4年後以最優異的成績畢業,到一所小學任教僅一年,就被選為官費留日生。他先入日本弘文書院高師預備班學習,後考入東京高等師範學校。期間,他與閩籍革命先驅林文林覺民方聲洞等人交往甚厚,在他們指引下加入同盟會。1911年8月任留學東京福建支部長兼總部幹事,為推翻腐敗的清政府積極策劃。 [1] 
1911年辛亥革命後,鄧萃英奉命回國。起初任福建省視學、科長,後任福州師範學校校長。1913年,國父孫中山到福建視察,鄧萃英被召見。他對孫中山表示:“此生願遵守同盟會誓約精神,專心從事教育。”此話深得中山先生嘉許,這也是鄧萃英數十年如一日,勇往直前為之奮鬥的目標。同年,他再次東渡日本繼續學業,1915年學成回國。不久,當選為第一屆全國教育會議福建代表。在天津開會期間,與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北京師大前身)校長陳寶泉結識,於當年9月應聘到高師任教授。 [1] 
在學校期間,鄧萃英講授教育學、倫理學、教授法等課程。他介紹中外的教育制度並加以比較,介紹西方邏輯理論與方法,同時講述中國古代名家的哲學觀點。他自編講義,資料豐富,講課有條有理,深受學生歡迎。他的敬業精神也得到同仁和學校的肯定。1916年,鄧萃英被推選為校友會德育部幹事長;1917年1月,又擔任北京高師教務主任。 [1] 
鄧萃英撰寫的教育論文深得時任教育次長的範源廉賞識。1918年5月,教育部以大學教授資格選送鄧萃英、朱家驊劉半農楊蔭榆等6人出國留學。鄧萃英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師從約翰•杜威孟祿等教授,學習教育哲學等課程。在美國期間,他不僅從書本上學習,還廣泛考察了美國的高等教育、師範教育、中小學教育和民風民俗,並不斷與北京高師的同仁聯繫,介紹美國先進的教育制度,以及美國人民在普及教育的基礎上形成的良好國民素質。未及一年,教育部電告,命鄧萃英為教育部參事,並負責考察美國的教育。約1919年9月鄧萃英回國。 [1] 
1919年11月,北京高師校長陳寶泉奉命赴美國考察教育,校務由陳映璜代理。次年,陳寶泉考察結束回國。他參照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辦法鋭意改革,為高師改師範大學做準備。1920年12月,教育總長範源廉將陳寶泉調回教育部,原任命陶孟和為校長。但是,高師學生紛紛拒陶挽陳,陶孟和請辭。12月18日,教育部派從美國留學歸來的教育部參事鄧萃英兼代北京高師校長。 [1] 
鄧萃英做事雷厲風行且嚴謹縝密、行之有效,許多棘手之事經他斡旋均可迎刃而解。他首先召開學校全體主任會議,修改《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內部組織暫行簡章》,健全學校行政管理部門,除校長和校長辦公處外,學校還設立評議會會議、教務科、庶務科、會計科等,並就各相關部門訂立了規則,加強對學校各方面的管理。對於選聘人才方面,學校廣泛延攬學有專長的專家學者任教或講學。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博士應邀到高師講學,併兼任教育研究科特約講師;梁啓超亦被聘為史地部特約講師;魯迅被聘為國文部講師……。一時間,高師研究之風大增,學術空氣濃厚。這不僅提高了高師的學術水平,同時也給中國近代教育打下了穩固的基礎。 [1] 
當時,北京高師已建校十數年,並具有相當規模。但是,只有男生才可享受這種特權,女生被拒之門外。1908年建校的北京女子師範學堂,規模較小,系科不全,程度不高,招收學生也有限。鄧萃英到任以後,決定於1921年招收女生,並且男女生同堂上課。使北京高師成為全國最早招收女學生的大學之一。在男尊女卑思想統治數千年的中國,這些決定,無疑是大膽的改革。 [1] 
過去,學校只有教育研究科可以招考研究生,培養教育專門人才。鄧萃英提倡科學,提倡研究,大興科學研究之風。1921年,學校就增設了數學、化學、物理3部的研究科,均定學制為兩年,畢業及格獲理學士。以後,學校又陸續在國文、史地、生物、英文設立了研究科。高等師範教育因此得到了全面提高。 [1] 
1921年9月29日,鄧萃英奉教育部命赴美國,參加在華盛頓召開的“太平洋會議”,因此辭去高師校長職務。1922年冬回國,鄧萃英兼代教育部次長,並參加北京師範大學的籌備委員會工作。在他的大力推動下,北京師範大學於1923年7月1日正式成立;1924年1月組建學校董事會。這是中國高等學校成立的第一個校董事會。 [1] 
抗戰勝利後北京師範大學從甘肅蘭州返回北平,鄧萃英被聘為北師大教授。1949年,他遷居台灣。他雖年事已高,仍關心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對學生的培養,所發表的言論,多遠見卓識。他在生命垂危之際,仍念念不忘教育為立國之本,囑託身旁的兒孫繼承他的遺志,為國家為民族的教育發展多作貢獻。1972年11月26日,鄧萃英逝世,享年87歲。 [1] 

鄧萃英人物評價

鄧萃英先生一生勤勉篤學,廉潔奉公,艱苦奮鬥,為北京師範大學廈門大學河南大學的建立和發展以及中國的教育事業均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注重對子女的教育,7個子女皆學有所成,其中以音樂家、藝術家鄧昌國,高能物理學家鄧昌黎最著名,飲譽海內外。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