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鄧肯級戰列艦

鎖定
鄧肯級戰列艦(英文:Duncan-class battleship [1]  )是19世紀後半葉至20世紀初英國建造的一型前無畏級戰列艦
大英帝國統治着全球海洋霸權。為維護海洋霸權,英國推行所謂“雙強標準”的海軍政策,即確保在任何情況下皇家海軍戰艦數量與任意兩支外國海軍的總和保持均等。1900年前後,所謂“雙強標準”就是應對法俄同盟這世界海軍第二和第三兩強的標準,鄧肯級的建造就是用來回應法國和俄國的軍艦建造計劃的。
該級屬前無畏型戰列艦,共建造6艘。
中文名稱
鄧肯級戰列艦
英文名稱
Duncan class battleship [1] 
前型/級
可畏級戰列艦
次型/級
愛德華七世級戰列艦
建造時間
1900–1903
服役時間 
1903–1917
建造數量
6艘
結    局
戰損2艘,失事1艘,退役解體3艘

鄧肯級戰列艦發展沿革

鄧肯級線圖 鄧肯級線圖
19世紀末葉英國在得到法國和俄羅斯在建造高速戰列艦的情報後,英國在可畏級的基礎上設計了鄧肯級。為了追上已知的快速法、俄國軍艦,鄧肯級的航速要比前面建造的戰列艦快1節,排水量也減少一千噸左右,這是以犧牲裝甲為代價換取高速度的基礎上實現的,用178毫米的舷側裝甲取代了可畏級的228毫米裝甲。蒙塔古號於1906.5.30因大霧在倫迪(Lunday)島擱淺失事,其他所有的本級都參加了一戰,拉塞爾號1916.04.27在馬耳他觸雷沉沒,康華利號1917.1.9在馬耳他被德國潛艇U-32發射的魚雷擊沉。其他各艦在1919-20年退役解體。
備註:
鄧肯級戰列艦集錦
鄧肯級戰列艦集錦(5張)
鄧肯級被非正式地稱為"海軍上將級" [1] 

鄧肯級戰列艦性能數據

鄧肯號
鄧肯號(5張)
主要數據:
排水量:13640噸(標)/ 15000噸(滿);
主尺度:長132m×寬23m×吃水7.7m;最大航速:19節 續航力:——
動力:立式三膨脹發動機,18250馬力,2軸2槳;
武備:雙聯裝305mm/40倍徑炮×2,152mm/45倍徑炮×12,76mm炮×10;魚雷457mm×4;裝甲:舷側帶178mm,甲板63mm,炮塔254mm;
人員:720人 [1-2] 

鄧肯級戰列艦該級各艦

阿爾伯馬爾號
阿爾伯馬爾號(5張)
鄧肯(Duncan)號:由泰晤士鋼鐵廠船廠建造,1899.10.7動工,1901.3.21下水,1903.10服役。大戰爆發後加入海峽艦隊,1915年駐在塔蘭託,以加強在亞得里亞海的意大利艦隊。1916.10至12月份參加了對希臘保皇黨採取的行動。1917.1重新回到塔蘭託。後回國,1920退役解體。
阿爾伯馬爾(Albermarle) 號:由查塔姆海軍船廠建造,1900.1.8動工,1901.3.5下水,1903.11服役。大戰爆發後加入海峽艦隊,1915.11參加了對
埃克斯茅斯號
埃克斯茅斯號(15張)
達達尼爾的攻擊,但在11.6在一場暴風雨中損壞,不得不退出戰鬥進行維修。1916.1被派往摩爾曼斯克作為警戒艦,9月回國,1919退役解體。
埃克斯茅斯(Exmouth) 號:由伯肯黑德船廠建造,1899.8.10動工,1901.8.31下水,1903.5服役。大戰爆發後加入海峽艦隊,1915年11月參加了對達達尼爾的攻擊,1917.3轉入東印度艦隊,在印度洋進行護航。1920退役解體。
康利華號
康利華號(6張)
拉塞爾(Russell) 號:由泰恩河畔的帕爾默船廠建造,1899.3.11動工,1901.2.19下水,1903.2服役。大戰爆發後加入海峽艦隊,1915年11月參加了對達達尼爾的攻擊,1916.04.27在馬耳他觸雷沉沒。
蒙塔古(Montagu) 號:由德文波特船廠建造,1899.11動工,1903.10服役。1906.5.30因大霧在倫迪(Lunday)島擱淺失事。
康華利(Cornwallis) 號:由泰晤士鋼鐵廠船廠建造,1899.7.19動工,1901.7.13下水,1904.2服役。1915.11參加了對達達尼爾的攻擊,
拉塞爾號
拉塞爾號(9張)
1916年起在東地中海和蘇伊士運河巡邏,1917.1.9在馬耳他被德國潛艇U-32發射的魚雷擊沉
蒙塔古號
蒙塔古號(7張)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