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鄧禹台

(河南省新野縣鄧禹台)

鎖定
鄧禹台,就是東漢開國元勳鄧禹閲兵的土台。今有河南新野縣鄧禹台和太康縣鄧禹台。
中文名
鄧禹台
詞    性
名詞
簡    介
東漢開國元勳鄧禹閲兵的土台
位    置
王集鄉西趙莊村西
鄧禹台 鄧禹台
鄧禹台位於新野縣縣城西北10公里的王集鄉西趙莊村西,台地高闊,柳楊河環繞。相傳為東漢開國元勳鄧禹之閲兵台,亦為原始社會新石器晚期文化遺址。 
新野縣鄧禹台 新野縣鄧禹台
清康熙新野縣令武國樞稱:
“促華邑人,光武收河北魯,杖策説原劾尺寸,垂功名於竹帛,封高密。鄧禹台在邑西二十里,屬侯閲武之地。予眺登其上,緬懷古人之流風,慨勝蹟跡,尤情動於中,聊寄觴詠。”其詩曰:
巍巍高密啓侯封,竹帛功名百代宗。
自是南陽稱望族,猶於新野見遺蹤。
談兵説劍英威甚,散佚投壺興會重。
風物於今愁過客,趙莊村外未從容。
清新野知縣張璽,作五言詩:
我愛鄧高密,功名罕其儔。
進退皆有道,實乃儒者流。
徒步來鄴下,秩序建大猶。
關內賢聲震,知人好善謀。
十三能誦詩,廿四封通侯。
兵威損弗累,龍音褫何有?
同德無猜忌,榮悴兩不憂。
嗟嗟張子房,晚從赤松遊。
今來閲武處,隱隱陳雲浮。
英風疑未遠,凜然不可留。
明進士、監察御史劉良卿作詩:
白水真人氣吞虎,赤手恢復舊寰宇。
一時功臣誰最先?南陽故人稱鄧禹。
鄧禹鄧禹真奇才,垂名竹帛何偉哉。
攀龍附鳳去不返,故國猶存閲武台。
當年旌旗明日月,而今芳草連阡陌。
芳草萋萋春復春,多少行人吊陳跡。
南望鄧廟北鄧莊,可憐無復鄧家郎。
落日東風亂林木,荒台令人增悲傷!
清乾隆年間,新野知縣徐金位賦詩:
荒台帶白水,古木餘寒煙。
杖策扶炎漢,奇勳邁昔賢。
功名殊不易,竹帛豈徒然。
覽古為登眺,清風滿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