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鄧潤甫

鎖定
鄧潤甫(1027年-1094年),字温伯,別字聖求,建昌 [2]  (今屬江西省撫州市黎川縣)人, [1]  北宋大臣,文人。 [2-3] 
皇祐元年(1049年),鄧潤甫進士及第,為上饒尉、武昌令。後為編修中書條例,檢正中書户房事,除集賢校理、直舍人院。改知諫院,知制誥。同鄧綰、張琥治鄭俠獄,深致其文,擢御史中丞。遷翰林學士。因論奏相州獄,落職知撫州。元祐二年(1087年),知杭州,移知成都府。召復翰林學士兼掌皇子閣箋記。哲宗立,進翰林學士承旨,編修《神宗實錄》。為吏部尚書,出知亳州。召除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復出知蔡州,移永興軍,後拜為兵部尚書。紹聖元年(1094年),拜尚書左丞,後鄧潤甫卒,年68歲。 [2] 
鄧潤甫文思敏贍,三入翰林,所草制誥表啓,為時人所重,樓昉謂其草呂公著詔辭,“縝密温潤,得制誥體”,《全宋詩》錄其詩四首,《全宋文》收其文二卷。 [2] 
別    名
聖求
温伯
所處時代
北宋
民族族羣
漢族江右民系
出生地
江西撫州市黎川縣 [1] 
出生日期
1027年
逝世日期
1094年
主要成就
修撰《神宗實錄》,歷任御史中丞、翰林學士兼掌皇子閣箋記。知撫州、杭州、亳州,以龍圖閣直學士知成都府,任吏部尚書、禮部尚書,改任兵部尚書、端明殿學士、尚書左丞。卒諡安惠。 [4] 
主要作品
《安惠公集》
本    名
鄧潤甫

鄧潤甫人物生平

鄧潤甫,神宗覽其文,除集賢校理、直舍人院,改知諫院、知制誥。同鄧綰、張琥治鄭俠獄,深致其文,入馮京王安國、丁諷、王堯臣罪。
擢御史中丞。上疏曰:“曏者陛下登用雋賢,更易百度,士狃於見聞,蔽於俗學,競起而萃非之,故陛下排斥異論,以圖治功。然言責之路,反為壅抑;非徒抑之,又或疑之。論恤民力,則疑其違道幹譽;論補法度,則疑其同乎流俗;論斥人物,則疑其訐以為直。故敢言之氣日以折,而天下事變,有不得盡聞。曩變法之初,勢自當爾。今法度已就緒,宜有以來天下論議。至於淫辭詖行,有挾而發,自當屏棄。如此,則善言不伏,而致大治也。”
李憲措置熙河邊事,潤甫率其屬周尹、蔡承禧彭汝礪上書切諫,其略雲:“自唐開元以來,用楊思勖魚朝恩程元振、吐突承璀為將。有功,則負勢驕恣,陵轢公卿;無功,則挫損國威,為四國笑。今陛下使憲將兵,功之成否,非臣等所能預料。然以往事監之,其有害必矣。陛下仁聖神武,駕御豪傑,雖憲百輩,顧何能為,獨不長念卻慮,為萬世之計乎?豈可使國史所書,以中人將兵自陛下始?後世沿襲故跡,視以為常,進用其徒握兵柄,則天下之患,將有不可勝言者矣!”不聽。
又言:“興利之臣,議前代帝王陵寢,許民請射耕墾,而司農可之。唐之諸陵,因此悉見芟劉,昭陵喬木,翦伐無遺。熙寧著令,本禁樵採,遇郊祀則敕吏致祭,德意可謂遠矣。小人掊克,不顧大體。願絀創議之人,而一切如令。”從之。
遷翰林學士。因論奏相州獄,為蔡確所陷,落職知撫州。移杭州,以龍圖閣直學士知成都府。召復翰林學士兼掌皇子閣箋記,一時製作,獨倚潤甫焉。哲宗立,惟潤甫在院,一夕草制二十有二。進承旨,修撰《神宗實錄》。以母喪去,終制,為吏部尚書梁燾論其草蔡確制,妄稱有定策功,乃以龍圖閣學士知亳州。閲歲,復以承旨召。數月,除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請郡,得知蔡州,移永興軍。
元祐末,以兵部尚書召。紹聖初,哲宗親政,潤甫首陳武王能廣文王之聲,成王能嗣文、武之道,以開紹述。遂拜尚書左丞。章惇議重謫呂大防劉摯,潤甫不以為然,曰:“俟見上,當力爭。”無何,暴卒,年六十八。輟視朝二日。以嘗掌均邸箋奏,優贈開府儀同三司,諡曰安惠。

鄧潤甫個人作品

《安惠公集》
修撰《神宗實錄》
參考資料
  • 1.    丁豔.《黎川舊事》.江西省南昌市:江西人民出版社,2021-01
  • 2.    曾棗莊主編.李文澤.吳洪澤副主編.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宋代卷.北京.中華書局.2004.第102頁
  • 3.    《貴谿縣丞程君天民墓表》:夫人,尚書左丞、鄧公諱潤甫之女。生男曰俱,今為假承務郎。女二人,適太廟齋郎樓彥升,婺東陽縣主簿朱耜。
  • 4.    杭州西湖“摩崖記”:北宋子中子固温伯題名  .杭州市人民政府網.2020-11-27[引用日期2024-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