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鄧清波

鎖定
鄧清波,中國時事評論人,現供職於湖南省委 [1]  ,在基層掛職鍛鍊任副縣長 [2-3] 
中文名
鄧清波
國    籍
中國 [2] 
性    別
[2] 

目錄

鄧清波,中國時事評論人、輿情研究工作者(見相關報刊評論文章後作者身份介紹),現供職於湖南省委(見相關報刊評論文章後作者單位介紹) [1]  ,在基層掛職鍛鍊任副縣長 [2-3]  。也有説其身為公務員卻辭職下海,現在美國或廣東經商,是評論人中少見的商人,常居廣東。《中國人對日本的認識誤區 [4]  》、《改革需要警惕話語陷阱》 [5]  、《中日國民素質有30年差距嗎》 [6]  等系列文章曾引起較大反響。其評論以思辨見長,角度比較新穎,寫了大量糟糕的作品,但也時有智慧的火花閃現。一篇令人耳目一新的評論是《謹防精神衞生法立法反成公權卸責幌子 》,這篇評論指出經過26年才出台的精神衞生立法要警惕部門利益綁架。
用評論推動汶川大地震信息公開: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時28分04秒汶川大地震 [7]  發生後,鄧清波撰寫了評論《迅速地告訴災區人民:全國人民和你們在一起》。這應該是網上正式發表的第一篇有關地震的評論(從時間上來講,這篇評論在地震發生後兩小時即16:35發表於搜狐網 [8]  ,見搜狐評論相關文章中文章發表時間註釋),人民網 [9]  、新華網 [10]  、新浪網 [11]  、騰訊網 [12]  等主流網站和商業網站紛紛轉載。這篇評論突出強調在抗震救災中用互聯網推動信息公開的重要性(作者在評論中強調了這是一場在現代訊息高度發達情況下發生的地震,見評論) [9]  。相對而言,汶川大地震中信息透明度大大提高,推動了抗震救災工作 [13] 
中國社會的一次思想解放和共識凝聚:2006年8月物權法進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審議時,鄧清波於《民主與法制時報》發表評論《藏富於國不如藏富於民》 [14]  。此評論引起強烈反響, [15]  媒體直指鄧清波文章激發了思想解放,相關報道《物權法激辯引發思想解放 藏富於國不如藏富於民》被廣泛轉載 [15] 

鄧清波人物任職

現任湖南省委網信辦網絡宣傳評論處處長。 [16-1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