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鄧淵

(北魏官員)

鎖定
鄧淵(?~403年),字彥海,祖籍安定郡(今甘肅省涇川縣)人,出身安定鄧氏。北魏時期大臣、史學家前秦車騎將軍鄧羌之孫。
鄧淵博覽羣書,長於卜筮。道武帝擊敗後燕,擢為著作郎。出任蒲丘縣令,肅清盜賊。入為尚書吏部郎,配合尚書崔玄伯制定朝廷禮樂。天興五年(402年),參與柴壁之戰,賜爵下博蕭子,加號中壘將軍。
天興六年(403年),受累於和跋案,坐罪賜死。著有《代記》。 [1] 
彥海
所處時代
魏晉南北朝
逝世日期
403年
本    名
鄧淵
所屬國家
前秦

鄧淵人物生平

鄧淵的祖父是前秦車騎大將軍鄧羌淝水之戰後,慕容垂起事反秦,其父鄧翼被挾裹至鄴城,遂居於後燕。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破燕後,鄧淵降順北魏,擢為著作郎,後出為薄丘令,入為尚書吏部郎,參與制定北魏早期的朝儀、律令、音樂的制定工作。又隨拓跋珪出征平陽,以功賜爵漢昌子,改下博子,加中壘將軍。
鄧淵博覽經書,長於易筮,又瞭解鮮卑舊事,因此,從為著作郎起的十年間,潛心將鮮卑人口耳傳聞的《代歌》進行記錄整理,並記注的拓跋珪事蹟,寫成記錄拓跋部落“祖宗開基”、“君臣廢興”的一代國史——《代記》,保存了代國、北魏時期不少珍貴資料,於天興六年被拓跋珪賜死,和跋因事被誅,鄧淵的堂弟鄧暉與其交好,和跋的子弟逃奔長安,降了後秦,風傳鄧暉為其提供了逃跑的機會,拓跋珪以鄧淵知情不報,賜淵死,時人鹹愍惜焉。
和跋之死另有隱情,子弟的叛逃也屬於正常避禍,與鄧暉有無關係很難確定,鄧暉與鄧淵又分族別居,而拓跋珪卻因此殺了鄧淵,理由非常不充分,後世的研究者認為鄧淵之死非因和跋之事,而是著作《代記》時,有暴露拓跋部“舊惡”之嫌,得罪了拓跋珪,鄧淵實為北魏“國史案”被殺的第一人。

鄧淵歷史評價

魏書》:“鄧淵貞白乾事,才業秉筆,禍非其罪,悲哉!”

鄧淵家族成員

鄧淵祖父

鄧羌前秦名將,官至車騎將軍、使持節,封真定郡侯。

鄧淵父親

鄧翼,初為前秦河間相,後歸順後燕,官至建武將軍、趙郡內史等,封真定侯。

鄧淵伯父

鄧景,前秦將領,官至京兆尹,以忠心苻氏聞名當世。 [2-3] 

鄧淵兒子

鄧穎,官至散騎常侍,襲封下博子。
鄧權,鄧穎之弟,官至龍驤將軍、豫州刺史,封新野侯。
鄧顥,鄧權之弟,官至中書侍郎。

鄧淵孫子

鄧淵曾孫

鄧良奴、鄧伯忻、鄧羨鄧恭伯

鄧淵玄孫

鄧淵來孫

鄧淵史書記載

魏書·卷二十四·列傳第十二》 [4] 
參考資料
  • 1.    《魏書·卷二十四·列傳第十二》:鄧淵,字彥海,安定人也。祖羌,苻堅車騎將軍。父翼,河間相。慕容垂之圍鄴,以翼為後將軍、冀州刺史、真定侯。翼泣對使者曰:"先君忠於秦室,翼豈可先叛乎!忠臣不事二主,自古通義,未敢聞命。"垂遣使喻之曰:"吾與車騎結異姓兄弟,卿亦猶吾之子弟,安得辭乎?"翼曰:"冀州宜任親賢,翼請他役效命。"垂乃用為建武將軍、河間太守、尚書左丞,皆有聲稱。卒於趙郡內史。淵性貞素,言行可復,博覽經書,長於《易》筮。太祖定中原,擢為著作郎。出為薄丘令,誅剪奸猾,盜賊肅清。入為尚書吏部郎。淵明解制度,多識舊事,與尚書崔玄伯參定朝儀、律令、音樂,及軍國文記詔策,多淵所為。從徵平陽,以功賜爵漢昌子,改下博子,加中壘將軍。太祖詔淵撰國記,淵造十餘卷,惟次年月起居行事而已,未有體例。淵謹於朝事,未嘗忤旨。其從父弟暉為尚書郎,兇俠好奇,與定陵侯和跋厚善。跋有罪誅,其子弟奔長安,或告暉將送出之。由是太祖疑淵知情,遂賜淵死,既而恨之。時人鹹愍惜焉。
  • 2.    《資治通鑑·卷一百六》:丕以景為京兆尹。景,羌之子也。
  • 3.    《十六國春秋·卷四十二·前秦錄》:羌有子數人,皆以義烈稱。
  • 4.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二◎燕鳳 許謙 張袞 崔玄伯 鄧淵-魏書(北齊)魏收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