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鄧景發

鎖定
鄧景發(1933年8月4日—2001年5月12日),出生於上海,籍貫廣東番禺,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生前是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 [1] 
鄧景發1959年復旦大學電化學專業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助教;1963年任復旦大學講師;1978年任復旦大學副教授;1984年任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1年5月12日在上海逝世,享年68歲。 [10] 
鄧景髮長期從事物理化學及多相催化、真空表面化學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6] 
中文名
鄧景發
國    籍
中國
籍    貫
廣東番禺
出生日期
1933年8月4日
逝世日期
2001年5月12日
畢業院校
復旦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出生地
上海

鄧景發人物生平

1984年,鄧景發主持復旦大學化學系迎新春聯歡會 1984年,鄧景發主持復旦大學化學系迎新春聯歡會
1933年8月4日,鄧景發出生於上海。
1951年,考入同濟大學化學系。
1952年,轉入復旦大學化學系。
1955年,攻讀復旦大學電化學專業研究生。
1959年,復旦大學電化學專業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助教。
1963年,任復旦大學講師。
1978年,任復旦大學副教授。
1984年,任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1年5月12日,在上海逝世,享年68歲。 [10] 

鄧景發主要成就

鄧景發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調試自行組裝的電子能譜儀 調試自行組裝的電子能譜儀
鄧景發在中國國內研製成電解銀催化劑,並用於甲醇制甲醛的工業生產。自行設計、組裝了多種近代能譜儀,在中國國內建立了一個從分子水平上研究表面吸附和催化過程的表面催化實驗室。在國際上率先把非晶態合金以高分散形式負載在大比表面的載體上,解決了非晶態合金催化劑比表面積小和熱穩定性差的缺陷。研製成幾種新的非晶態合金催化劑用於加氫反應。研究出環戊二烯催化合成戊二醛的新方法,為碳五餾分的利用開拓了新的領域。 [1] 
  • 學術論著
截至2001年5月,鄧景發在中國國內外雜誌發表論文240餘篇,其代表論著有《物理化學》《催化作用原理導論》《物理化學學習指導》等。 [5] 
  • 發明專利
時間
專利名稱
專利號
1990年8月8日
過氧化氫一步氧化法從環戊烯製取戊二醛 [11] 
CN1044454A
2000年3月29日
新型負載銀催化劑及其製備方法 [12] 
CN1248491A
2001年6月13日
苯加氫非晶態催化劑及其製備方法 [13] 
CN1298760A
2001年7月25日
葡萄糖加氫非晶態催化劑及其製備方法 [14] 
CN1304918A
  • 科研獎勵
時間
獲獎項目
獎勵名稱
1999年
《物理化學》
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8] 

鄧景發人才培養

  • 治學態度
2000年,作表面化學報告 2000年,作表面化學報告
鄧景發認為知識需一遍遍的打磨,學生的基礎知識才會更加紮實。他要求學生每個實驗一定要重複三遍,因為三遍都證實的數據才有可靠性。鄧景發對於碩士和博士有更高的要求,每個碩士生畢業時至少發表一篇高質量的學術論文,每個博士生畢業時至少有兩篇以上的SCI論文被髮表或錄用。 [8] 
  • 編著教材
鄧景發與範康年合作編寫出版了《物理化學》教科書。 [8] 
  • 講授課程
鄧景發(右)指導博士研究生做實驗 鄧景發(右)指導博士研究生做實驗
鄧景髮長期主講《物理化學》基礎課,還為研究生們講授《表面化學》《分子催化》等課程,併為他們開設“化學前沿”講座,將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學生。 [8]  [10] 
  • 培養成果
鄧景發培養了大批的科研人才,截至2001年5月,他培養了28位博士和22位碩士,如上海海事大學教授陸靖,復旦大學教授喬明華曹勇李振華等都是他的學生。 [8-9] 
  • 教學獎勵
獲獎項目
獎勵名稱
《物理化學》
國家教委優秀教材一等獎 [8] 
《物理化學》
上海市優秀教材一等獎 [8] 

鄧景發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1986年
1989年
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 [7] 
1990年
國家教委“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 [7] 
1990年
國家科委“金馬”獎章 [7] 
1995年
國科學院院士 [1] 

鄧景發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96年1月
同濟大學兼職教授 [10] 
1996年6月—1998年6月
中國科學院化學部第八屆常務委員會委員 [2] 
1998年6月—2000年6月
中國科學院化學部第九屆常務委員會委員 [3] 
2000年6月—2002年6月
中國科學院化學部第十屆常務委員會委員 [4] 

第6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學科評審組物理化學組組長 [10] 

第7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學科評審組物理化學組組長 [10] 

第2屆全國化學教學指導委員會物理化學組副組長 [10] 

煤轉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10] 


上海市新材料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10] 

鄧景發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鄧景發為學生做飯 鄧景發為學生做飯
鄧景發出生在上海一個普通的舊社會家庭,家境貧寒。年少時,家遭到侵略軍炸燬,曾隨母親流浪街頭,後在友人幫助下,母子靠擺飯攤謀生。鄧景發白天上學,早晨和晚上協助母親購物、記賬,過着半工半讀的生活。母親常以國難家難的事例教育他“勤奮讀書,做一個有用的人。艱難的少年時期和母親的諄諄教導對他的愛國情懷與堅持精神有着深深的影響。 [8] 
  • 亦師亦友
鄧景發具有慷慨博大的長者仁愛,有慈父般的關懷,對待學生就像關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學生的要求幾乎是有求必應。為了改善飲食條件,他購置了在九十年代初還屬於高檔消費品的電冰箱和微波爐,為加班熬夜的學生送去宵夜;對於在經濟上有困難的學生,鄧景發也慷慨相助。 [8] 

鄧景發人物評價

2001年,鄧景發(右1)等參加中國科學院化學部常委會會議 2001年,鄧景發(右1)等參加中國科學院化學部常委會會議
“鄧景發是中國電解銀催化劑基礎研究和應用的開拓者,高校真空表面化學研究的先行者,非晶態合金催化劑研究的重要奠基人,對推動中國金屬催化和新催化材料的基礎研究步入世界先進行列,做出了卓越貢獻。”《鄧景發先生傳略》評 [6] 
“鄧景發是開拓創新的先驅,是科研成就等身的化學家,是桃李天下的著名教育家,更是高尚的黨員模範。他用樸素的品格,樸實的精神,不滅的熱情,不懈的堅持,引領化學領域創新;他教書育人,撰寫教材、傳授知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嚴師也是慈師。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堅定共產主義信仰,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獻出自己畢生的精力,他用行動詮釋‘要一生做一個對國家、對人民有用的人’。”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評) [8] 
“他(鄧景發)追求真理、崇尚實踐、開拓奮進、勇於創新、獻身科學和教育事業的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和發揚。”同濟大學評) [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