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鄧峯

(原山西呂梁地委常委、秘書長)

鎖定
鄧峯,1922年出生,山西省介休縣三佳村人。1962年12月任臨縣縣長,1964年任臨縣縣委代書記,1965年任臨縣縣委書記。“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壓迫。“文化大革命”結束後,1976年後歷任任呂梁地委常委、宣傳部長,呂梁地委常委、秘書長。1983年離休,1993年6月病逝。
中文名
鄧峯
籍    貫
山西省介休縣三佳村
出生日期
1922年
逝世日期
1993年6月
事蹟
鄧峯,介休縣三佳村人,1922年出生,1962年12月任臨縣縣長,1965年任縣委書記。在臨縣至今傳頌着他的事蹟,“鄧峯是個好書記,紅薯片片救了命”,一句臨縣家喻户曉的俗語,正是發自臨縣人民內心,對一位已故縣委書記的懷念和稱頌。他用實際行動在人民心中樹起了一座永遠的豐碑!
調研察情,謀劃發展
1962年12月,鄧峯被從介休調臨縣任縣長,當時臨縣是晉中地區最貧困的縣,在不少人看來,簡直就是“從米籮裏跳到了糠籮裏” ,可是他一接到調令,二話沒説,自行帶了行李輾轉顛簸了12個小時,帶着滿身的塵土來到臨縣。
當時的臨縣,自然條件惡劣,這裏的人們祖祖輩輩過着貧困落後的生活,外出流浪討吃要飯的人也很多,是遠近聞名的“討吃縣”。鄧峯到臨縣後馬上投入到工作中,深入基層,蹲點調研,和羣眾同吃、同住、同勞動。
在跑遍了臨縣的山山溝溝,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後,寫出了《臨縣低產的主客觀原因》的報告,充分揭示了低產的實質問題,指明瞭解決問題的出路,提出了切合實際的奮鬥目標。省委認為報告抓住了臨縣貧窮的實質,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批轉各地學習。
鄧峯同志經常駐村蹲點,深入基層瞭解民眾疾苦。1964年冬,他組織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訪貧問困活動,把縣委常委分在一個小隊,隊長由青年骨幹擔任,全縣共分了七個小隊,他們走村串户,問寒問暖,足跡遍佈全縣,把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温暖送給困難羣眾,使黨和人民心連心。
面對臨縣的貧窮落後,他憂心忡忡,夜不能寐。他到河南林縣參觀紅旗渠後,感觸頗深,結合臨縣實際,寫了一篇《以大寨精神為準繩、林縣經驗為鏡子,快馬加鞭繪製臨縣新版圖》的文章,圍繞三個問題,即:臨縣比林縣,面貌不一般;千差萬差是縣委革命化差;快馬加鞭迎頭趕上,進行了詳實的闡述,在“三幹會”上作了一次精彩的演講,表示要下決心改變臨縣貧窮面貌。他最後説:“焦裕祿死後,要蘭考人民把他埋在蘭考沙丘裏,我死後,希望把我埋在紫金山上”,鄧書記的決心和計劃,贏得了會場上雷鳴般的掌聲。
心懷羣眾,贏得民心
1965年,臨縣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幹旱,連續180天無雨,使本來就貧困的臨縣更加艱難。儘管全縣人民積極抗旱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作用,但因災情十分嚴重,解決羣眾的吃飯問題迫在眉捷。當時擔任代書記的鄧峯一方面穩定民心,“只要鄧峯有飯吃,臨縣人民保證不餓肚子”。另一方面,召開各類會議積極發動羣眾以工代賑,以足夠的信心與災情做鬥爭。同時,全縣抽調40多名採購員專職到河南、四川等地採購署幹、蘿蔔絲、麪粉、粉渣等代食品解決羣眾的吃飯問題。全縣設30個代食品發放點,除沿川勉強能通車的直接送外,多數地方不能通車,中轉存放數量還很大。鄧峯三五天就到該縣副食品公司瞭解一次情況,當他知道外地採購回來的食物存放困難時,決定將這些中轉代食品放進臨縣人民大禮堂這個開會場所。有人擔心開會沒有地方,鄧峯堅決地説:“會我們可以在院子裏開,廣場上開、地裏開,代食品壞了,羣眾吃什麼。”在上級的支持下,這一年,臨縣調進了2500餘萬公斤救災糧和代食品。由於措施得力,羣眾生活安排的妥善,這一年,不但沒有餓死人,而且連外流的也沒有,給第二年全縣農業大豐收奠定了可靠的基礎。全縣人民懷着萬分感動的心情,用淳樸的語言讚頌:“爹親孃親不如共產黨親”,“鄧峯是個好書記,紅薯片片救了命”。
鄧峯非常重視民生問題,每到基層單位他都要親自了解羣眾的吃糧、住房、子女上學等問題。一次當他得知糧食加工廠的麪粉又黑又磣,羣眾意見很大,便親自到加工廠瞭解情況,並與糧食局的領導一起查找原因,很快解決了此事。
嚴於律己,廉潔奉公
不搞特殊、不享特權,是鄧峯給自己定的底線。他講話材料經常是深入調查研究後,自己親自動手寫的。工作強度大,營養又跟不上,所以體力透支,特別是脱髮現象嚴重,可他從不言談。在他身邊工作的同志發現他滿頭烏髮漸漸脱落,心裏感到陣陣難受,於是打聽到一種治療脱髮的藥來給他吃,當他發現藥費在財務報銷時,馬上找來這個同志進行了批評,親自把藥方從財務上抽出,自己付了錢,同時對辦公室和財務人員強調,他本人不簽字的條據一律不得支付。從此財務上再沒有支付過他個人開支的經費,也沒有見過他因個人消費而簽字報銷的條據。縣內規定,每年撥5000元特需費由縣長直接掌握,但幾年中鄧峯卻分文未動,因為他從來沒有“特需”。在臨縣,與他共過事的老同志經常講到,他從未報銷過個人消費的條子。招待親戚、朋友吃飯,都是個人付款。
鄧峯對家屬及子女要求特別嚴,在他擔任縣長、縣委書記的數年中,從來沒有見過他愛人和孩子們跟隨他看過戲和電影。一次機關放映電影,通訊員硬是把他的小兒子拽去看,孩子睡了,通訊員將他抱到屋裏,鄧峯知道後,批評了通訊員,很嚴肅地説:“我怎麼能特殊呢?別人家的孩子你為什麼不去接呢?”鄧峯家在大禮堂對面,一次,招待所的大師傅去看戲,順便帶他的小兒子去禮堂,鄧峯發現後,嚴肅地問愛人和兒子買票了沒有,得知沒有票時,責令他們補了票錢,並叮囑,今後想看戲,一定要買票。鄧峯就是這樣嚴格要求身邊人和家裏人的。
鄧峯同志下鄉常常是步行,沒有急事從來不動用當時縣裏僅有的一輛車。縣裏修的兩套較好的住房,他也不顧自己家住宿有困難而讓給了其他老領導。之後,又有幾次調房的機會,都被他拒絕了,在臨縣的數年裏,他一直住着簡陋的老房子。
忍辱負重,常懷理想信念
1966年,“文化大革命”運動在全國展開。特殊的形勢下,鄧峯同志被關進了禁閉室。他向上爭取救災糧,被誣衊成討吃縣的討吃頭,目的是樹立個人威信;搞訪貧問苦,與羣眾實行“三同”,被批判為“小恩小惠,收買人心”;他嚴於律己,不搞特權,被批判為偽君子。在那場運動中,鄧峯同志受到多方面的污衊與攻擊。但是,鄧峯同志始終堅持了對黨、對共產主義的無比忠誠。在重大原則問題上,他沒有絲毫退讓,他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義正言辭表示自已忠於人民、忠於黨。在關押期間,他不停地寫日記,寫工作報告,表現了“想為臨縣人民做點事的”強烈願望。他多次向家屬和前來探視他的人表示,“要相信人民、相信黨,黨和人民會還我們清白的。”幾個月後,在臨縣廣大幹部羣眾的強烈要求下,鄧峯同志終於獲得了自由。後來,每當人們與他談起那段往事時,他都一笑置之。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後,鄧峯同志出任呂梁地委常委、宣傳部長。後來,又擔任了地委秘書長。職位高了,他對自己的要求更嚴了。他對家屬、子女和身邊人又定了新的“約法三章”。他多次鼓勵子女自強、自立,不搞特殊。他把廉潔勤政的作風又帶到新的崗位。他始終保持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本色,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優秀領導幹部的高貴品德。鄧峯同志1983年離休,1993年6月病逝。他把一個永不逝去的稱謂刻在了呂梁人民的心間:呂梁山上的焦裕祿。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