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鄧子龍

(明朝將領)

鎖定
鄧子龍(1528年-1598年),字雲卿,號武橋, [20]  別號虎冠道人, [22]  豐城市杜市鎮鄧家村人, [45]  鄧子龍精通天文地理、善騎射、能詩詞、工於書法,是明代傑出軍事家、抗倭名將、民族英雄。 [24]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鄧子龍在恩師羅洪先建議下參加武鄉試並高中武舉人,同年因樟樹賊亂應募從伍。 [25]  歷任把總、守備、都指揮僉事、參將、總兵官等職。期間鎮壓江西、廣東等地農民起義,平息湖南麻陽苗民起事、貴州黎平兵變等。萬曆十一年(1583年),鄧子龍以武靖參將奉命移鎮永昌(今保山)而任金騰參將,於姚關攀枝花大戰破敵,以功升副總兵官。不久,因所部姚安、騰衝營兵爭鬥及姚兵索餉譁變,被追責革職。萬曆十八年(1590年),鄧子龍以平定新化州(今新平)丁苴,白改兩寨發動的彝族起事有功復職。萬曆二十年(1592年),先後擊退緬軍入侵孟養(今緬甸克欽邦孟養)、蠻莫(今緬甸八莫附近)、孟密(今緬甸撣邦西北)等地,以功升總兵官,但又被劾罷官。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鄧子龍參加萬曆朝鮮戰爭,與敵交戰釜山南海,英勇殉職。 [20] 
鄧子龍在長達四十多年的軍事生涯中在邊境指揮了多次戰鬥,為鞏固邊疆、捍衞國防作出了重要貢獻。 [23]  其著有詩集《橫戈集》、地理《風水説》、兵法《陣法直指》等。在福建、廣東、江西、湖南、貴州、雲南一帶均有許多鄧子龍的遺蹟保存。不少地方和著名品牌均以鄧子龍命名。其墓地被列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他的英名遠揚,深受世人的崇敬。 [21] 
武橋
大千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豐城市杜市鎮鄧家村 [45] 
出生日期
1528年
逝世日期
1598年
主要成就
擊緬甸、抗倭寇、破賊兵
主要作品
《橫戈集》
《陣法直指》等
本    名
鄧子龍
官    職
左軍都督、上柱國、金紫光祿大夫

鄧子龍人物生平

鄧子龍家世經歷

鄧子龍出生於明代中層軍官家庭,祖父鄧金真在正德年間奉命駐守石阡與施秉的交界地馬溪屯一帶。嘉靖三年(1524年),鄧金真在鎮壓佛頂山苗民起義時殉職。 [26] 
鄧子龍早年時家境並不太好,以替人看地為生。直到遇見大儒羅洪先,受其點撥參加江西布政使司舉辦的武鄉試 [27]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中武舉人,後江西有強盜肆虐,搶劫樟樹鎮,鄧子龍應官府徵召,討平賊兵。此後累積戰功,升任廣東把總。 [1] 

鄧子龍平定叛亂

萬曆年間,鄧子龍跟隨大帥張元勳先後討平了山賊、巨盜賴元爵、陳金鶯、羅紹清等,其中賊首黃高暉逃跑被鄧子龍從深山中生擒,因此,鄧子龍又升任銅鼓石守備,隨後又被提拔代理都指揮僉事,掌管浙江都司。結果有好事者聲稱要剝奪他的官職,萬曆皇帝認為鄧子龍罪行較輕,正好麻陽民金道侶等結夥作亂,於是讓鄧子龍前去征討,子龍不負眾望,將其擊破並解散金道侶團伙,接着五開衞士兵胡若盧等人率眾叛亂被鄧子龍以“聲東擊西”之計策消滅。 [2] 
萬曆四年(1576年)夏,鄧子龍奉江西巡撫潘季馴、兵巡金事周恩敬命,會同八地軍隊,取兵進五路、步步為營的戰爭策略,將李大鑾起義軍壓縮至黃崗山地區;當義軍需要供給之時,鄧子龍又密令數十騎,假扮商人,混入義軍老營,實行中間開花,迫使義軍轉移,然後殲擊。
萬曆五年(1577年)11月,在鄧子龍的指揮下歷時三年多的李大鑾起義被平定,李大鑾、楊青山戰死。

鄧子龍戍邊御緬

鄧子龍銅像 鄧子龍銅像
萬曆十一年(1583年)二月,東籲國王莽應裏殺死木邦部落首領罕拔並驅使木邦侵犯雲南。罕拔子罕進忠赴雲南請求朝廷援助。十月,罕虔、囊烏(嶽鳳之子),號稱率領10萬象軍,沿古道經孟定和鎮康的勐堆、錫窩、勐板、鴨塘等襲來。鄧子龍下令棄糧以誘敵深入。冬月初三日,敵軍進入斷山,鄧子龍令早已埋伏在五關內外的官兵待命殺敵。當敵軍進入伏擊帶後突然殺出,擊敗囊烏和景宗真等敵軍。 [23]  鄧子龍乘勝追擊,於攀枝花、三尖山和敵軍接連激烈戰鬥,最終擊退敵軍,活捉一眾敵首,因此功升副總兵。 [3]  隨後又協同高國春擊敗進犯猛密的緬甸部,使大部分蠻人歸附明朝。 [4] 

鄧子龍直搗敵穴

鄧子龍率領東路明軍和遊擊將軍劉綎率領的西路軍協同作戰,連續擊敗東籲緬甸的主力軍,將處於鼎盛時期的緬甸重創,兩軍攻入東籲副都阿瓦城。迫使叛國賊嶽鳳父子伏誅。但在二將預備一鼓作氣消滅緬甸時,突然被朝廷召回,致使直搗敵穴戰略落空。 [12]  [23] 

鄧子龍兵變剝職

自緬甸入侵後,永昌、騰衝二地開始招兵,但新兵多是流氓地痞,以這些新兵組成騰衝營和姚安營,由同樣抗緬有功的劉綎統領騰衝營,鄧子龍則管轄姚安營。 [40] 
結果鄧子龍、劉綎互相不服,兩營發生暴力衝突,萬曆皇帝因二將皆有功而視之不見。後來劉綎被罷免,騰衝營新首領劉天俸又被抓捕,於是鄧子龍兼管兩營。但鄧子龍偏袒自己老部下姚安營,苦的累的騰衝營做,吃飯時姚安營是騰衝營的兩倍,結果姚安營養成驕奢的習慣,因索要軍餉不成而造反,叛軍畢竟是職業軍人,一路直打省城,一路燒殺搶掠,最後由巡撫蕭彥調土漢兵夾擊之方才平定。 [5]  不過鄧子龍卻因此被剝職入獄。 [6] 
鄧子龍入獄期間,猛廣土官思仁跟他的嫂子甘線姑通姦,想娶她做妻子,沒有成功,後來思仁跟他的同夥丙測一起叛逃緬甸,多次引導緬甸進犯內地。 [7] 

鄧子龍起復立功

萬曆十八年(1590年),鄧子龍被審訊時,孟養賊思箇叛亂,巡撫吳定讓鄧子龍戴罪立功受到萬曆皇帝的允許。隨後鄧子龍大敗普應春、霸生叛軍,以此為戰功官復原職。然而不久之後鄧子龍又被彈劾罷官回家。 [8] 
萬曆十九年(1591年),莽應裏再次率軍入侵雲南,邊軍及各土司兵團紛紛戰敗,永昌和騰越各州府再次面臨淪陷的危機 [41] 諸土司首領聯奏以鄧子龍馭戰有功、深諳敵情為由請求朝廷重新啓用鄧子龍統領雲南軍事。萬曆皇帝便委派鄧子龍兼任都指揮使擊退敵軍。 [42] 
萬曆二十年(1591年),思仁領導緬甸軍隊進攻孟養、蠻莫,鄧子龍親自率軍擊退了軍隊。 [7] 
萬曆二十二年(1593年),鄧子龍建元戎第,日以詩書自娛。

鄧子龍朝鮮抗倭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四月丙辰,兵部上書讓鄧子龍以雲南都指揮使銜充任副總兵官、統帥水軍出征朝鮮,經明神宗同意後,鄧子龍會同陳璘東征。 [29] 
電影《露梁海戰》海報 電影《露梁海戰》海報 [28]
露梁海戰中,鄧子龍精忠耿耿,雖已年過七十,仍領二百人向日軍衝鋒,想奪得首功,殺敵無數。然而別的船將火器誤投到了鄧子龍的船中,因船起火,日軍趁機反撲,鄧子龍力戰而亡,前來救援的李舜臣也共同死亡。 [9] 
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九月,明神宗對東征朝鮮的將士論功行賞,贈鄧子龍為都督僉事,有一子因此為官,朝鮮還修建廟宇紀念他。 [10]  朝鮮正祖後來發現《明史》之中的廟祀朝鮮並沒有執行,於是下令將鄧子龍的牌位立於康津誕報廟中,與陳璘等將一體祭祀。 [11] 

鄧子龍主要影響

鄧子龍擊緬甸

鄧子龍銅像 鄧子龍銅像
鄧子龍在長達十二年的時間裏,在雲南邊境指揮了多次御緬戰鬥。 [3]  屢次擊敗緬甸人,使得先前依附緬甸的蠻人都投靠了大明王朝。 [4]  使緬甸侵略者不敢越邊境一步,為鞏固邊疆、建設國防作出了重要貢獻

鄧子龍破賊兵

鄧子龍的除了抗擊緬甸還有平定叛亂和討平賊兵,先是嶄露鋒芒清除江西劇匪,消滅以羅紹清、賴元爵等大盜,然後平定麻陽金道侶叛亂和著名的五開衞兵變等 [2] 
萬曆十八年(1590),鄧子龍被允許戴罪立功,隨巡撫吳定出討賊兵,鄧子龍統帥右路,遊擊楊威統帥左路軍,大敗敵軍,斬首一千二百級,招降六千六百人。 [8]  萬曆皇帝為此還專門到郊廟告謝。鄧子龍在一生中屢次擊破賊兵,為大明王朝邊境治安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鄧子龍恤忠祠

雲南施甸縣恤忠祠 雲南施甸縣恤忠祠 [30]
滇西施甸縣姚關鎮外的龜山,林木葱茂,風景秀麗,其西麓有著名的恤忠祠,習稱“鄧將軍柯”或“忠烈祠”。又有一亭翹然而立,其中護存著名碑《恤忠祠記碑》。碑高2.60米,寬0.95米,恭楷直書,33行,行98字,全文2500字左右。額缺,字跡清晰,由雲南按察司分巡金滄僉事關西信亭李士達撰文,金騰兵備雲南按察使南昌春宇姜忻書丹,雲南按察司分巡金滄副使餘姚雲屏胡維新篆額。 [31] 

鄧子龍岳家獅

豐城岳家獅 豐城岳家獅
豐城岳家獅是江西省民間舞蹈之一。為豐城市愛國名將鄧子龍融合宋代紀念岳飛的獅舞所創,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豐城岳家獅脱俗於中國民間的南獅、北獅,而以自己獨特的雄姿廣泛流傳於民間,俗稱"打獅子"。岳家獅集百家之長,才兼文武,風格特點為“威”“雄”“險”,強調硬功夫,行動一致,最忌花拳繡腿,着重於“三陰”“三陽”。陰為靜,陽為燥,靜而不止,燥而不亂,有將帥風度。 [43] 

鄧子龍凍米糖

據《豐城縣誌》記載,明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豐城就開始製作凍米糖,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相傳明代民族英雄鄧子龍(1531年—1598年)率領江西客兵轉戰福建、廣東、貴州、雲南及朝鮮等地,為了行軍打仗方便,曾令部下將士,把糯米飯晾乾,炒成爆米花,以糖粘拌,切成小塊包裝,取名“小切”,這就是豐城凍米糖最早的雛形。以後每逢中秋佳節,豐城農村家家户户製作“小切”以示祭奠明代愛國將領鄧子龍。 [32] 

鄧子龍忠烈義

鄧子龍於萬曆二十六年朝鮮殉職後,其子鄧大繼、鄧世忠承襲了他的職位。天啓元年(1621年),官至遊擊將軍的鄧大繼在抵抗後金渾河之戰中殉國。永曆六年(1652年),鄧世忠效忠南明,最終在與清軍的激戰中陣歿。 [33] 

鄧子龍歷史評價

鄧子龍銅像 鄧子龍銅像
朱國楨湧幢小品》:子龍,南昌人。驍勇善戰。能盡其才。亦一時名將。乃存時僅一偏裨。屢為言者所攻。世之不善容才乃爾。沉香其殆憐而先知。願與作伴作面目乎。 《明史》:①播州之役,諸將用命,合八道師,歷時五月,僅乃克之,可謂勞矣。劉綎勇略冠諸將,勞最多,其後死事亦最烈。鄧子龍始事姚安,名與綎幹,垂老致命,廟祀海隅。昔人謂“武官不惜死”,兩人者蓋無愧於斯言也夫。②貌魁梧,驍捷絕倫。 清·趙翼廿二史札記》:隴川用兵,鄧子龍不能馭軍。
萬曆野獲編》:武弁鄧子龍,東南驍將也。
明朝兵科給事中徐觀瀾:鄧子龍漫爾逗留,傅良橋侮師無狀。
朝鮮正祖:天朝副總兵鄧子龍,以七十老將,提二百勇士,縱恣於滄海上,唾手而矢滅狡夷,其氣豪膽麤,可謂大丈夫哉。況欲居首功,躍上忠武之舟,直前奮突,所俘獲無計。偶觸火器,中流延熱,賊乃乘之,而猶力戰;忠武馳救之,與之同死。 [11] 
朝鮮正祖:桓桓將軍,躬蹈大難。姓憶南陽,名符常山。敦詩説禮,餘事翰墨。樟鎮銅鼓,苗蠻迺服。攄我甲藏,折彼丁改。孰敢嬰者,四曠氣翳。倭奴匪茹,瞰玆東隅。剟釜刲萊,熠嶺毀湖。帝曰諮汝,副摠兵官。汝救屬國,如吾邊關。公拜稽首,投袂而起。誓眾滄海,舳艫千里。矍鑠哉翁,氣蓋溟碣。露梁夜潮,赤球適適。沙蒼一圍,燭龍掀風。水神河伯,後先艟艨。南船頓足,北船其歌。公曰首功,我不讓多。亟提勇夫,踔入東師。併力而前,強亦不支。火器一擲,非戰之故。烈焰所及,賁育無補。大樹飄零,三軍雨泣。贈以都督,帝亦於邑。千秋南海,尚有怒濤。峒獠溪猓,戢矢爭逃。於乎偉績,莫與為侶。漠然高清,妥靈無所。惟予夙欽,鉅鹿餘思。升而享之,於陳之祠。酹以斗酒,庭有鐃笳。永衞我服,氣作山河。 [11] 
萬曆皇帝:國威覃布,尚勤鼙鼓之思;武備勤修,永重干城之選。爾雲南永昌等處地方副總兵署都指揮使事鄧子龍,材勇著聞,革鈐嫺習;戎行振飭,見知士伍無譁;軍政修明,因見拊循有素。捐軀為國,可謂忠矣。欣逢慶典,宜煥温倫;茲以覃恩,贈爾左軍都督上柱國、金紫光祿大夫,錫之誥命。於戲!策幕府之勳名,祗承休命,倚天家之光寵,勿替成勞。

鄧子龍軼事典故

鄧子龍堂子廟

瀋陽堂子廟舊址 瀋陽堂子廟舊址
堂子廟,原址位於瀋陽大東門外,也叫鄧大人廟,始建於1625年。昔日,明將鄧子龍曾將年輕的努爾哈赤抓住,鄧見努爾哈赤氣宇軒昂,遂將其釋放。努爾哈赤一統江山後,感其恩德,特意建了此廟,亦稱“鄧大人廟”。努爾哈赤從新賓建後金政權起兵反明,皇太極在瀋陽改國號大清。順治時期進入北京後,堂子從部落的小小祭堂變成華麗的國體大典。清朝皇室在堂子東南新建神殿,也在南邊修了座寺廟專門祭祀鄧子龍,就因為鄧子龍曾經救過清太祖努爾哈赤,所以建廟祭祀。 [13] 
清朝野史大觀》中有一則《迎祭鄧將軍》,寫的是順治帝出東直門迎鄧將軍神位於大內供奉,順治帝對如此大張旗鼓迎奉一位前朝將領感到大惑不解,便問手下大臣誰知道這個鄧將軍是何許人也。一位近臣説,這位鄧將軍,就是萬曆年間援朝殉難的副將鄧子龍。

鄧子龍觸舟沉香

萬曆戊戌,副總兵鄧子龍領兵徵倭,渡鴨綠江,有一物觸舟,撈起來看,發現是一段沉香木,把完了許久,鄧子龍説:“真像一個人的頭顱。”從此對它非常愛護。鄧子龍做夢時,香木和鄧子龍的頭經常合二為一。後來鄧子龍戰死,其屍體沒了頭,於是用這檀木作其頭,十分逼真。 [14-15] 

鄧子龍建立縣城

萬曆十九年(1591年),鄧子龍奉命移師雲南玉溪,鎮壓了丁苴、白改二寨起事,創建鳴鼓營,並在此奏請設立一個新縣城,取名“新平縣”。

鄧子龍家族關係

  • 妻:孟秀、汪氏
  • 外孫:鄧大周、鄧啓亨、鄧大岡
  • 侄:鄧顯魁、鄧顯武
  • 玄孫:鄧繼祖 [16] 

鄧子龍後世紀念

在福建、廣東、江西、湖南、貴州、雲南一帶均有許多鄧子龍的遺蹟保存,在他的家鄉,其墓地被列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少地方和著名品牌均以鄧子龍命名,鄧子龍的英名遠揚,深受世代豐城人民的崇敬。

鄧子龍鄧子龍廟

公元1590年鄧子龍班師覆命,駐驛經由施甸,梓民感再造之恩,乞請建祠以垂永義,時建生祠規模周圍五十丈,曾先後更名萬壽宮、蕭祠。原古建築已徹底被毀,現存鄧子龍祠《首敍》碑一方,保存於縣文管所。

鄧子龍鄧子龍墓

鄧子龍墓,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豐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豐城杜市鎮茂溪獅子鄧家村前“落星橋”地,即鄧子龍世居故里,前有塔水通過。
鄧子龍墓 鄧子龍墓 [34]
墓葬為磚石壘砌,水泥鋪蓋而成,高2.5米,長8米,寬6米,樹立有“愛國將軍鄧子龍”墓碑、大理石保護標誌及青石刻説明牌,刻有鄧子龍將軍生平事蹟簡介和保護範圍説明文字,並建立墓葬“四有”檔案。墓圍外劃定966平方米麪積為保護範圍,1998年省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設控制地帶,確定墓圍外延30米為建設控制保護帶,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鄧子龍豐城品牌

豐城市為了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正大打“子龍”牌,以英雄的名字命名了新行政中心的主要道路和花園式商住樓,在楊柳湖景區文化牆設立了大型浮雕。
鄧子龍石刻 鄧子龍石刻
在他的家鄉杜市鎮,人們矗立了他的巨型銅像,重修了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鄧子龍墓,其紀念館也在設計當中。園藝場、彩瓦廠均以子龍命名,豐城地方特產凍米糖,更是以“子龍”牌馳名中外;雲南施甸、貴州晴隆也以鄧子龍命名當地名茶,其中“將軍綠”還獲得‘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金獎,鄧子龍已經成為一個海內外共享的一個知名品牌。

鄧子龍石帽山刻

黎平縣城西南方向56公里處的肇興鎮皮林村的石帽山上,“過化”二字陰刻在山東面斷壁崖上,書體為直行楷書,每字1.5米見方,左側陰刻“萬曆十一年鄧子龍書”兩行小楷。筆劃均用石灰填白,遠在兩裏之遙都清晰可辨。

鄧子龍飛山石刻

鄧子龍書法 鄧子龍書法 [17]
萬曆九年(1581年),鄧子龍奉命平定五開衞(今貴州黎平)少數民族起義後登飛山作詩:南來倚劍上岧嶢,滿眼烽煙坐裏消。神器自知無鬼域,嫖姚何處有天驕。巖飛瀑氣披深洞,風送鐘聲下遠苗。西望六百八十穴,我欲一掃歸天朝。《登飛山》碑刻書法流暢,剛健瀟灑。 [35] 

鄧子龍殉國公園

殉國公園位於韓國南海郡,是一座紀念鄧子龍將軍與李舜臣將軍的公園,位於露梁海戰的遺址觀音浦海邊上,佔地89869平方米,修建有殉國之壁、慰靈塔、視頻館、摩托野營場等設施。慰靈塔區域立有鄧子龍將軍與李舜臣將軍的銅像,並在塔周圍鋪設紀念兩位將軍信義與友誼之路,還將在殉國之壁上繪製在露梁海戰中陳璘將軍、鄧子龍將軍與明朝水軍奮勇殺敵的場面,以及李舜臣將軍看到鄧子龍將軍遺體時悲痛不已的場面。 [18] 

鄧子龍藝術作品

性質
名稱
演員/作者
韓國電影
《露梁:死亡之海》
許峻豪 [36] 
中韓合拍紀錄片
《朝鮮萬曆戰爭》
黃劍峯 [19] 
學苑出版社出版書籍
《鄧子龍傳》
毛靜 [16] 
中華書局
《中華先賢人物故事匯》
張學謙 [37] 
雲南美術出版社
《儒將鄧子龍》
張月和 [38] 
人民文學出版社
《鄧子龍傳》
聶冷 [39] 

鄧子龍影視形象

鄧子龍電影

電影《露梁海戰》海報 電影《露梁海戰》海報
韓國電影《露梁:死亡之海》許峻豪飾鄧子龍。 [36] 

鄧子龍紀錄片

紀錄片《朝鮮萬曆戰爭》海報 紀錄片《朝鮮萬曆戰爭》海報 [44]
中韓合拍紀錄片《朝鮮萬曆戰爭》黃劍鋒飾鄧子龍。 [19] 
參考資料
  • 1.    《明史·卷二百四十七·列傳一百三十五》:江西賊起,掠樟樹鎮。子龍應有司募,破平之。累功授廣東把總。
  • 2.    《明史·卷二百四十七·列傳一百三十五》:萬曆初,從大帥張元勳討平巨盜賴元爵。已,從平陳金鶯、羅紹清。賊魁黃高暉逸,子龍入山生獲之。遷銅鼓石守備。尋擢署都指揮僉事,掌浙江都司。被論當奪職,帝以子龍犯輕,會麻陽苗金道侶等作亂,擢參將討之。大破賊,解散其黨。五開衞卒胡若盧等火監司行署,撻逐守備及黎平守。靖州、銅鼓、龍里諸苗鹹響應為亂。子龍火其東門以致賊,而潛兵入北門,賊遂滅。
  • 3.    《明史·卷二百四十七·列傳一百三十五》:十一年閏二月,緬甸犯雲南。詔移子龍永昌。木邦部耿馬奸人罕虔與嶽鳳同為逆,説緬酋莽應裏內侵,虔從掠千崖、南甸。已,引渡查理江,直犯姚關,灣甸土知州景宗真及弟宗材助之。子龍急戰攀枝樹下,陣斬宗真、虔,生獲宗材。虔子招罕、招色奔三尖山,令叔罕老率蒲、人藥弩手五百阻要害,子龍餌蒲人以金,盡知賊間道。乃命裨將鄧勇等提北勝、蒗渠諸番兵,直搗賊巢,而預伏兵山後夾擊。夜半上,生擒招罕、招色、罕老及其黨百三十餘人,斬首五百餘級,尖山巢空,乃撫流移數千人。會劉綎亦俘嶽鳳以獻。帝悦,進子龍副總兵,予世蔭。
  • 4.    《明史·卷二百四十七·列傳一百三十五》:無何,緬人復寇猛密,把總高國春大破之。子龍以犄角功,亦優敍。自是,蠻人先附緬者,多來附。
  • 5.    清趙翼《廿二史札記》:隴川用兵,鄧子龍不能馭軍,因餉稍緩,大噪作亂,鼓行至永昌、大理,過會城,巡撫蕭彥調土漢兵夾擊之,亂始定。
  • 6.    《明史·卷二百四十七·列傳一百三十五》:永昌、騰衝夙號樂土,自嶽、罕猖亂,始議募兵,所募多亡命,乃立騰衝、姚安兩營。劉綎將騰軍,子龍將姚軍,不相能,兩軍鬥。帝以兩將皆有功,置不問。既而綎罷,劉天俸代;天俸逮,遂以子龍兼統之。子龍抑騰兵,每工作,輒虐用之,而右姚兵。及用師隴川,子龍故為低昂,椎牛饗士,姚兵倍騰兵,騰兵大不堪,欲散去。副使姜忻令他將轄之,乃定。而姚兵久驕,因索餉作亂,由永昌、大理抵會城,所過剽掠。諸兵夾擊之,斬八十四級,俘四百餘人,亂始靖。子龍坐褫官下吏。
  • 7.    《明史·卷二百四十七·列傳一百三十五》:先是,猛廣土官思仁烝其嫂甘線姑,欲妻之,弗克。偕其黨丙測叛歸緬,數導入寇。二十年攻孟養,犯蠻莫,土同知思紀奔等練山。子龍擊敗之,乃去。
  • 8.    《明史·卷二百四十七·列傳一百三十五》:十八年,孟養賊思箇叛。子龍方對簿,巡撫吳定請令立功自贖,帝許之。命未至,定已與黔國公沐昌祚遣將卻之。無何,丁改十寨賊普應春、霸生等作亂,勢張甚。定大徵漢土軍,令子龍軍其右,遊擊楊威軍其左,大破之,斬首一千二百級,招降六千六百人。帝為告謝郊廟,宣捷受賀,復子龍副總兵,署金山參將事。子龍尋被劾罷歸。
  • 9.    《明史·卷二百四十七·列傳一百三十五》:二十六年,朝鮮用師。詔以故官領水軍,從陳璘東征。倭將渡海遁,璘遣子龍偕朝鮮統制使李舜臣督水軍千人,駕三鉅艦為前鋒,邀之釜山南海。子龍素慷慨,年逾七十,意氣彌厲,欲得首功,急攜壯士二百人躍上朝鮮舟,直前奮擊,賊死傷無算。他舟誤擲火器入子龍舟,舟中火,賊乘之,子龍戰死。舜臣赴救,亦死。事聞,贈都督僉事,世蔭一子,廟祀朝鮮。
  • 10.    《明史·卷二百四十七·列傳一百三十五》:事聞,贈都督僉事,世蔭一子,廟祀朝鮮。
  • 11.    揭秘:明朝抗倭陣亡最高將領身後事  .搜狐[引用日期2015-11-21]
  • 12.    《萬曆野獲編》:時劉綎、鄧子龍功居多。至十八年,緬入孟養。二十年緬入蠻莫,鄧子龍擊卻。
  • 13.    《嘯亭雜錄·卷八》:東南建上神殿,南向,相傳為祀明將鄧子龍位。蓋子龍與太祖有舊誼,故附祀之。
  • 14.    朱國楨《湧幢小品》:萬曆戊戌,副總兵鄧子龍領兵徵倭,渡鴨綠江,有一物觸舟,乃沉香一段。把翫良久。曰。宛似人頭。愛護之。每入夢。則香木與首。或對或協而為一。後死於倭。載屍歸。失其元。取香木雕為首。酷肖。
  • 15.    《萬曆野獲編》:萬曆戊戌。副總兵南昌鄧子龍。領眾援朝鮮。渡鴨綠江。有物觸舟。取視之。乃沉香一段。把握良久曰。宛似人頭。愛護之。每入夢。則香木與人首或對或協而為一。後陣沒。喪其元。歸骸以香木雕其首。酷肖子龍。今建州人立廟事之甚謹。謂其神能制死命也。奴建特廟於朝門之巽隅。丹楹黃瓦。元日臨祭。餘常輦入大內。由中門導從甚盛。不是過也。
  • 16.    鄧子龍傳:明代名將、民族英雄的傳奇一生  .搜狐[引用日期2015-11-21]
  • 17.    黎平:抗倭名將鄧子龍 手跡猶存   .侗鄉網[引用日期2015-01-18]
  • 18.    特別報道:韓國的隱秘寶島——南海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5-11-21]
  • 19.    豐城人出演愛國名將鄧子龍  .環球網[引用日期2015-11-21]
  • 20.    鄧子龍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9-02]
  • 21.    政協黔東南州委員會編.黔東南人物,1368-1911明清卷[M].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2013.06.第12頁
  • 22.    政協黔東南州委員會編.黔東南人物,1368-1911明清卷[M].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2013.06.第12頁
  • 23.    鄧子龍戍邊三大戰役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3-09-02]
  • 24.    鄧子龍  .宜春地情文化特色數據庫[引用日期2024-02-20]
  • 25.    楊正賢.鄧子龍評述:凱里學院學報,2014:第32卷第1期
  • 26.    龍説夜郎丨兩塊體量巨大的明代摩崖,見證抗倭名將鄧子龍的貴州足跡  .搜狐[引用日期2024-02-20]
  • 27.    王家傑.豐城縣誌:上海市人民出版設,1988
  • 28.    《露梁海戰》:2024韓國史詩級海戰大片,中朝水軍和豐臣秀吉的日本海軍對決  .搜狐[引用日期2024-02-20]
  • 29.    《明史·卷二百四十七·列傳一百三十五》:二十六年,朝鮮用師。詔以故官領水軍,從陳璘東征。
  • 30.    恤忠祠:明碑。在雲南省施甸縣姚關,明萬曆十五年(1587)立。碑文記明將鄧子龍守邊事,為西南邊防史重要資料。時有江西人嶽鳳為隴川宣撫司多士寧記室,殺主篡權,勾結耿馬罕虔,依附外力,數路犯滇。明廷任命鄧子龍為永昌參將,率募兵遠道馳援,於萬曆十一、十二年之交,在姚關、灣甸、三尖山三戰三捷,並與劉綎配合,平息叛亂。
  • 31.    《恤忠祠記》碑及恤忠祠和鄧子龍軍事遺址  .雲南保山施甸縣《恤忠祠記》碑及恤忠祠和鄧子龍軍事遺址景區介紹|優遊旅行網[引用日期2024-02-20]
  • 32.    走進“江南小切”—豐城子龍凍米糖 | 豐城市人民政府  .豐城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4-02-21]
  • 33.    《豐城縣誌·卷十·職官·蔭贈》:雲南總兵鄧子龍五子鄧世忠蔭南勤王軍百户、歷千户、僉事、浙江遊擊將軍。
  • 34.    豐城市博物館開展鄧子龍墓公祭紀念活動 | 豐城市人民政府  .豐城市人民政府網[引用日期2024-02-21]
  • 35.    兩塊明代摩崖,見證鄧子龍的貴州足跡  .黔西南日報·[引用日期2024-02-21]
  • 36.    李舜臣三部曲最新作《露梁:死亡之海》公佈角色海報  .搜狐[引用日期2024-02-21]
  • 37.    張學謙.中華先賢人物故事匯:中華書局,2019
  • 38.    張月和.儒將鄧子龍:雲南美術出版社,2022
  • 39.    聶冷.鄧子龍傳: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
  • 40.    《明史·卷二百四十七·列傳一百三十五》:永昌、騰衝夙號樂土,自嶽、罕猖亂,始議募兵,所募多亡命,乃立騰衝、姚安兩營。劉綎將騰軍,子龍將姚軍,不相能,兩軍鬥。
  • 41.    《明實錄·神宗萬曆實錄》:諸夷皆不能敵,紛紛求救,永騰震動。
  • 42.    《明實錄·神宗萬曆實錄》:起復先年破緬有功,諸熟夷情鄧子龍。
  • 43.    豐城岳家獅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城市)[引用日期2024-02-21]
  • 44.    豐城人出演愛國名將鄧子龍  .環球網[引用日期2024-02-21]
  • 45.    歷史名人 |  .豐城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4-03-2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