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鄖陽

(湖北省已撤銷的地級行政區、古指鄖陽府、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特區)

鎖定
鄖陽,古為鄖子國之地,處漢水之北,故稱鄖陽(見《左傳·桓公·桓公十一年》)。現在的湖北十堰地域, 古稱鄖陽, 又因鄖陽全境位於漢水之中(漢江中游),又有漢中之稱(西周至春秋,楚在此置漢中郡;秦破楚,漢中名北移)。鄖陽為楚文化的發源地,漢文化的搖籃,有3000餘年的建城史(見司馬遷史記.楚世家》)。 [1]  鄖陽有“漢江明珠”之稱漢江在境內流程216公里,這裏留存了從恐龍,人類起源到近代各個歷史時期的文物。中國第二汽車製造廠東風汽車)建於此,境內座落着世界文化遺產武當山古建築羣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主要水源區在其境內。
鄖陽有着悠久的人類文明和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被稱為“恐龍的故鄉,人類發祥地”,“文明沒有斷層,歷史沒有斷 [35]  代的通史地域”。 [2]  在鄖陽漢江邊的青龍山先後發現了數以十萬計的恐頭龍蛋化石羣及完整的恐龍骨架,距今一億年; [3]  1989年5月在鄖陽青曲學堂樑子,梅鋪等地發掘出土了距今240萬年前的古人類頭蓋骨化石,震驚世界,著名考古學家賈蘭坡將其稱為國寶,並命名為“鄖陽人”,現保存於湖北省博物館,成為鎮館之寶。這一重大發現打破了關於人類僅起源於非洲和非洲遷徙的傳統觀點。 [4] 新石器、夏商周至秦漢唐宋明清不間斷的通史遺址—遼瓦店子遺址屈原在此寫下了《離騷》、《天問》、《漁父》等名篇。 [5-6]  孔子在此聽歌”滄浪之水”而感懷。 [7] 
南水北調大水井,萬古一地大鄖陽。 [31]  [33]  鄖陽現為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地,古鄖陽府府治所在地。 [8]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32] 
中文名
鄖陽
外文名
Yun Yang
別    名
鄖陽府,鄖州,漢江明珠
地理位置
漢江中游
電話區號
0719
著名景點
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羣國家地質公園,鄖陽古類人化石遺址國家保護區,滄浪山國家森林公園、雲蓋寺綠松石國家礦山公園
鄖陽湖國家濕地公園,漢江綠谷,鄖陽島、鄖陽府學宮、子胥湖,虎嘯灘,龍吟峽等 [35-36] 
機    場
武當山機場
歷史名片
恐龍故鄉,人類老家,夏商周遺址,楚文化源頭,屈原,滄浪文化,鄖陽府、南水北調大水井,萬古一地大鄖陽 [34-35] 
美食特產
鄖陽三合湯,酸漿面;白羽烏雞,綠松石
鄖陽精神
開放、開明、向上、向善
歷史稱譽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特區 [37] 

鄖陽鄖陽地區

鄖陽地名

漢江明珠
漢江明珠(9張)
指鄖陽地區,古時所稱鄖州,其區域大致相當於今天的湖北十堰各區縣及神農架襄陽保康,河南南部淅川一帶,陝西南部安康一帶,地區下轄均、鄖、竹、房等六縣。(“均”:今天的丹江口,古稱均州均縣。“鄖”:今天的鄖縣(鄖陽區),鄖陽府城,舊稱鄖陽,含有現在十堰的張灣、茅箭兩區以及今天的鄖西(古稱上津)。“竹”:今天的竹山(舊稱上庸)、以及今天的竹溪(古稱武陵)。“房”:今天的房縣,舊稱房陵。)
鄖陽 鄖陽

鄖陽鄖陽簡介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特區 [37]  ——鄖陽府府治(鄖縣)的別稱,鄖陽府於明朝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設立,一直延續到辛亥革命時期才廢止。它經歷了半個明代和整個清代時期,共生存了435年,跨越4個多世紀。自鄖陽府設立至1994年鄖陽地區與十堰市合併前,500多年間鄖陽城一直是鄂西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據《鄖陽府志》載,鄖陽古城有70餘條大街小巷,東西大街商賈雲集,鐘鼓樓、府學宮、會館、戲樓、寺廟、庵堂等眾多明清古建築縱橫有序。因此,“鄖陽”一詞在鄖縣(今鄖陽區)被保留至今。

鄖陽鄖與郢的關係

郢字來源於“鄖”,鄖地是楚國的故土,楚國先祖在此生息立國,楚人有深厚的戀土情節,於是便將鄖字的貝改成王代指國都,此後楚遷都之地均稱作郢。
古鄖陽地區一直是避難勝地,春秋末,伍子胥領吳軍攻破楚郢都,楚昭王與大臣逃奔至鄖,尋求秦國援助而還都。東晉陶淵明所載的桃花源人“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避難之地就在今竹山、竹溪(古武陵縣)地界,屬鄖陽地區。明朝中期以後,政治腐敗,又時逢連年災害,大量流民湧入鄖陽山區,為處置鄂川豫陝四省流民,明朝廷於鄖縣開設鄖陽府。
南水北調大水井,萬古一地大鄖陽 南水北調大水井,萬古一地大鄖陽

鄖陽歷史重大發現

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羣
這是迄今世界上分佈最集中、種類最全、數量最多、層位最多的珍貴地質遺蹟資源。鄖縣恐龍蛋化石羣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漢江上游的秦巴山區、鄖縣境內。這裏保留有18億多年滄海桑田變遷的紀錄,留下了許多內涵豐富、罕見奇特、典型多樣的地質遺蹟。 [9]  1995年3月,鄖縣柳陂鎮賀家溝村青龍山紅寨子一 帶發現大量恐龍蛋化石及恐龍骨架,經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科學院專家鑑定為距今約6700萬年至13500萬年前晚白堊紀時期的恐龍蛋鄖陽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羣是迄今世界上分佈最集中、種類最全、數量最多、層位最多,規模最大的珍貴地質遺蹟資源;而且龍蛋共生,極具典型性和獨特性,有着重要的科研、科普和觀賞價值。2001年6月,國務院批准設立“湖北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0] 
鄖縣人頭骨化石 鄖縣人頭骨化石
“鄖縣人”古人類頭蓋骨化石
“鄖縣人”的發現 (距今約200萬年),震驚世界,修正了關於人類僅僅起源於非洲和非洲遷徙的傳統觀點,向世界宣稱,古老的“鄖縣人”是中國人的祖先,亞洲也是人類早期的發祥地。“鄖縣人”是人類起源與進化及人類文明進程的考古支柱,在人類學上具有起源的原發價值,是直立人文化的源頭,是研究人類起源、進化的重要參照。2015年建立“鄖陽區學堂樑子(鄖縣人)遺址國家級保護區”,推動“鄖縣人”遺址申報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11] 
鄖陽遼瓦店子考古遺址-楚文化源頭 鄖陽遼瓦店子考古遺址-楚文化源頭
湖北鄖陽遼瓦店子遺址-—中國通史地域、楚文化的源河。遼瓦店子遺址包含新石器時代到夏、兩時期豐富的地下遺存,其中時期遺蹟最為豐富。這些實物表明,楚文化的形成至少可上溯到西周早期。2005年至2007年,武漢大學考古學與博物館系、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6600平方米的發掘,出土了大批新石器時代晚期、夏、商、西周、東周、漢、唐、宋等幾個大的時期的遺蹟、遺物,其中尤以新石器時代到兩週時期的遺存最為豐富。其跨越時間之長、序列之完整,在南方地區發現不多,堪稱一部“古代地下通史”。 [12]  其中東周時期遺存屬典型的楚文化 [1]  。遼瓦店子遺址的最大貢獻是發現夏代早期文化遺存和認清了其與楚文化的關係。 [13]  該遺址入選了200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國內多位權威專家確認:鄖縣遼瓦店子遺址,正是學界多年尋找的楚文化源頭。 [14] 
漢江明珠,大美鄖陽

鄖陽歷史發展

鄖陽青龍山國家恐龍化石地質公園 鄖陽青龍山國家恐龍化石地質公園
鄖陽是人類的發祥地之—。據中國科學院等單位對鄖縣梅鋪西寺溝口龍骨洞、鄖西縣神霧嶺白龍洞猿人牙齒化石和鄖縣曲遠河口古遺址中猿人頭骨化石的考證,大約在距今80-100萬年之前,就有人類在鄖陽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相傳黃帝時代,在漢水之南有彭、庸兩個部落,屬現在十堰市南三縣(竹山、竹溪、房縣)的地域。在鄖陽設府建制前,十堰市所轄疆域之歸屬不定。大禹治水,劃中國為九州,那時鄖陽屬於雍、梁兩州。

鄖陽夏屬古麇國

商周時期境內方國林立,主要的有麇、庸、絞等。
西周至春秋為古鄖子國(見《左傳·桓公·桓公十一年》),鄖國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方國,歷經堯舜禹、夏商至西周末,早先一直活動於今河南新鄭縣一帶,其後遷移至今湖北鄖陽一帶,再而後又遷徙到今湖北安陸一帶,被楚國所滅。
春秋時期,五霸競相爭鬥,當時庸、彭、麇(今鄖縣)等國,先後敗於楚國,那時鄖陽屬於楚國疆域;戰國時期,七雄互相征伐,鄖陽歸屬常有變化,故史有“朝秦暮楚”之説。
公元前611年,楚莊王親征鄂西,聯合巴國、秦國滅庸國(今竹山),麇國(今鄖陽境內),分割麇、庸國土地而置漢中郡漢水之中之意),另設上庸南鄭,武陵,長利等縣。公元前312年,丹陽之戰中,秦奪取楚漢中郡,建秦漢中郡(今漢中市)。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加強中央集權,分天下為36郡,鄖陽一部分屬漢中郡(今陝西漢中),一部分屬南陽郡(今河南南陽)所轄。
漢承秦制。到漢武帝時,為加強對地方政權的控制,在全國設13個州部(監察區),鄖陽屬益州(今四川成都市)管轄。
三國時期,鄖陽先屬蜀國,後屬魏國的荊州。西晉時期,鄖陽仍屬荊州,後來曾一度屬梁州(今陝西勉縣)所轄。到了南北朝時,前期屬成國,後期屬南朝。
隋朝建立後,先襲漢制,後廢郡,置州縣,那時的鄖陽屬豫州(今河南汝南),後又劃歸梁州(今陝西省)管轄。
唐初承隋制。貞觀年間為加強對地方的管理,把全國劃分為十個監察區,稱為“道”。鄖陽屬山南道東道(今湖北省大部,陝西省南部和河南一部)。
五代十國時期,鄖陽屬前蜀管轄。宋朝中期以後將道改為路,下設府、州、郡縣,鄖陽初屬京西路,中期以後改 屬京西南路,以襄陽守臣兼任。元朝實行行省制,省下設路、府、州、縣,鄖陽屬湖廣行省襄陽路管轄,這樣的行政區劃一直延續到明朝中葉。

鄖陽鄖陽府時期

鄖陽 鄖陽
明朝建立的第二年(1369年),朱元璋考慮到鄖陽山區(時稱“荊襄”)居國之中部,山大谷深,林密土肥,得之者可憑之覬覦天下,遂派大將軍鄧愈率大軍驅趕鄖陽山區的居民,列鄖陽為最大的封禁山區,“空其地,禁民不得入”,並設重兵扼守盤查,禁民進入。 [15]  又七十年,明朝朝政腐敗,官紳豪強瘋狂侵吞農民土地,失去土地的農民數以千百萬計,遍佈國中!鄖陽山區以其廣袤的山野沃土和七十年封禁恢復的豐厚自然資源,接納了全國20個省的數百萬流民於此生存。 [16] 
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明朝廷為了加強對鄖陽山區流民的管理,設立鄖陽府,府治鄖縣,使流民就地附籍,並設湖廣行都司(鄖陽撫台)協調鄂豫川陝四省處置流民事宜。此後205年間,鄖陽府撫治面積不斷擴大,鄖陽撫台規模最大時,轄四省八府九州六十五州縣,連天下聞名的西安府漢中府、南陽府、荊州府襄陽府都歸鄖陽統轄節制。 [16] 
清朝初期,仍沿明制,鄖陽府屬湖廣承宣布政使司管轄。清康熙六年(1667),全國地方行政機構實行省、府、縣三級管理制度,劃全國為23省。將湖廣佈政使司劃分為湖北、湖南兩省,鄖陽府屬湖北省管轄。1936年又將屬襄陽府管轄的均縣劃歸鄖陽專署,從而奠定了鄖陽行政區劃格局,屬湖廣行省下荊南道(監察區)管轄。這種區劃一直沿襲到中華民國時期。
民國時期,湖北省劃為11個行政督察區,鄖陽隸屬第八行政督察區。

鄖陽新中國後的鄖陽

滄浪洲漢江大橋 滄浪洲漢江大橋
1949年5月,鄖陽全境解放後,在鄖陽設立兩鄖專署,歸屬陝南公署(今陝西省)管轄。1950年2月將該地區劃回湖北省,將兩鄖專署改為鄖陽專員公署。1952年12月,襄陽、鄖陽兩專署合併。1965年,為加快山區建設,又分設襄陽、鄖陽兩專署,鄖陽專署轄鄖縣、竹山、竹溪鄖西房縣、均縣6縣。1967年,中央決定在鄖縣的十堰鄉建設中國第二汽車製造廠。先後劃出鄖縣的十堰區、黃龍區及茶店區的茅坪公社,成立十堰辦事處,隸屬鄖陽地區管轄。1969年撤銷十堰辦事處,在境內設置十堰市,由鄖陽專署領導。1973年2月,十堰市升格為地級市,為湖北省直轄。1994年,鄖陽地區和十堰市合併,仍稱十堰市,轄丹江口市、鄖縣、竹山、竹溪、鄖西、房縣及張灣、茅箭兩區至今。

鄖陽地區淵源

鄖陽考古遺址 鄖陽考古遺址
鄖陽府是明朝成化十二年開設的,一直延續到辛亥革命時期才廢止。它經歷了半個明代和整個清代時期,共生存了435年,跨越4個多世紀。設府前,在中國長達上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境內從未建立過相對完整、統一的郡府建置,所轄地是分散隸屬於周邊郡府的,比如漢代今天的鄖縣等地屬漢中郡、丹江口市則屬南陽郡;宋代鄖縣等地屬均州,房縣、竹山等地屬房州,上津屬商州;元代轄地屬襄陽路(河南行中書省)與興元路(陝西行中書省)等等。
那麼,為什麼恰好在明代中期要設立一個鄖陽府呢?這之中究竟包含了什麼樣的前因後果呢?誕生前夜的風暴
明朝中期以後,政治腐敗,皇帝昏庸、宦官專權、吏治敗壞,土地兼併劇烈,又時逢連年災害:水災、旱災、蝗災等災害頻繁發生。種種惡劣的社會生存環境,造成明朝中期以後大批農民失田失業已到達無法維持生計的邊緣,成批成批的農民背井離鄉,四處逃亡,流民遍及全國。流民問題成為明朝中期以後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荊襄地區是當時最大的一個流民聚集區,破產的農民如潮水般地從四面八方湧進,流民人數驟增到一百五十多萬。今之十堰市地處荊襄地區西北部,元朝至正年間這一帶就已有流民聚此,當時官府將這一帶作為封禁區,是不許百姓遷入的,但是直到元朝滅亡也莫能制。明朝建國初,朱元璋延續元制,對荊襄地區仍實行封禁政策,曾派遣衞國公鄧愈率兵到房縣清剿,“空其地,禁流民不得入”。明朝最大的封禁山區就是以今之十堰市為中心的荊襄地區。荊襄地區泛指湖廣、河南、四川三省結合地,大約西起終南山東端,東南到桐柏山大別山,東北到伏牛山,南到荊山,這裏山巒連綿,川回林深。
鄖陽端午龍舟 鄖陽端午龍舟
大批流民為什麼選擇荊襄地區?這是由於當時該地區人煙稀少,容易獲得墾地。同時這裏的氣候介於南北方之間,比較温和,雨水適中,既可以種水田,也可以種旱地。這樣的自然環境,南北方人在生活上、勞作上都易適應,因此流民把這裏當作理想的歸宿地。
明代的《大學衍義補》説:荊州、襄陽、南陽三府兼有水路之利,“南人利於水耕,北人利於陸種,而南北流民僑寓於此者比他郡為多”。歷朝統治者又為什麼要對該地區實行封山政策呢?簡單地説,就是“恐流民聚眾鬧事”,壞了統治秩序。朝廷採取強令驅趕和強制遣散流民還鄉的政策,其結果導致朝廷封山與流民反封山的矛盾空前激化,終於釀成歷史上有名的二次荊襄流民大起義。
驚天動地的起義風暴,有史書稱為“荊襄流民舉事”、有的則稱之為“中國古代流民起義”等。總之,是“風暴”催生了鄖陽府的誕生。

鄖陽史載

鄖陽革命烈士陵園 鄖陽革命烈士陵園
明史》、《明通鑑》、《明史紀事本末》等等史料記載:明成化元年(1465)春,首次荊襄流民起義在今十堰市房縣大木廠爆發。領導起義領袖叫做劉通。劉通是河南西華人,因為曾雙手舉起縣衙門前的千斤石獅,人稱劉千斤。早年因劫鄧州李姓富豪,遭官家追捕。正統年間流亡到襄陽、房縣一帶的山區謀生。成化元年四月,他樹起起義的旗幟,得到廣大流民的擁護和響應。起義後,劉通自稱“漢王”,義軍從數萬人迅速發展壯大到數十萬人,以湖廣西北部為根據地,攻略河南南陽,西抵陝西漢水西岸,東及湖廣蘄黃之境,聲勢之大為明朝建立以來前所未有。但流民與官府的矛盾沒有絲毫緩解。其後荊襄地區又連續幾年發生旱災,荊襄一帶流民屯結如故,流民入山謀生者近百萬人。朝廷聞奏,又擬捕之,遂又引發了第二次荊襄流民大起義。
鄖陽古城 鄖陽古城
成化六年(1470),第二次起義的領導人叫李原,自稱“太平王”,任命總兵、先鋒官等,轉戰於襄陽至南漳、南陽至內鄉西安渭南等地,流民響應者達百萬,這是歷史上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流民起義,聲勢浩大。朝廷再次震動,瘋狂鎮壓。成化七年(1471),李原率領義軍轉移到竹山在渡河時遇到洪水,此時又與官兵遭遇。官兵趁義軍“半渡截擊”,結果義軍遭受沉重打擊,李原等同為官兵所擒,不少義軍被淹死,第二次荊襄流民起義再次被殘酷地鎮壓
鄖陽府古城
鄖陽府古城(4張)
成化十二年五月,朝廷任命左副都御史原傑以撫治荊襄等處名義前往襄陽處理流民問題,撫治流民。原傑到任後經調查走訪認為,應該採取懷柔的按撫政策以處置該地區流民問題。主張撤除禁令,允許流民在山區附籍為民,開墾荒地,永為己業,設立專府,把流民納入版籍,徵收賦税。隨後擬議:因原襄陽府轄之鄖縣地接河、陝,路通水陸,居竹山、房縣、上津商洛諸縣之中,為四通八達要地,奏請開拓鄖縣城,置鄖陽府,即其地設湖廣行都司,立鄖陽衞,以之“控制其地,以永保無虞”。疏奏到達朝廷,憲宗詔示“如議行之”。
鄖陽漢江 鄖陽漢江
於是在當年十二月朝廷決定將鄖縣從襄陽府之均州劃出,升為府,定名“鄖陽”。鄖陽府正式開設。湖廣割竹山縣的尹店新置竹溪縣,割鄖縣的武陽、上津縣的津陽新鄖西縣。鄖陽府統領鄖、房、竹山、竹溪、鄖西、上津六縣,以後又增轄保康縣。成化十三年,建都察院,為都御使行使撫治之衙門。原傑由襄陽移駐於鄖陽,並推薦鄧州知州吳遠為鄖陽府首任知府。
鄖陽府的設立,可以説是專為安置荊襄流民而為,也可以説是荊襄流民為爭取生存權而進行長期生死鬥爭的成果。鄖陽府的設立對當時社會的穩定,經濟的開發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流民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撫治、安置。該域以後再未出現過大規模的流民舉事、起義。同時,客觀上,鄖陽府的設置也為後來的鄖陽地區、乃至現今地市合併後的十堰市打下了統一的地市級行政區建置的基礎。
可見,鄖陽府是在荊襄流民起義的風暴中孕育,是荊襄流民起義風暴的產物。
鄖陽府,何以稱之為“鄖陽”呢?簡單地説,是因為府治設在漢水北岸的鄖陽城而得名。

鄖陽鄖陽傳説

鄖陽考古遺址 鄖陽考古遺址
一個地名就是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説,一個地名就是一段傳奇的歷史故事,一個地名都有它獨特的來歷。
“鄖”本鄉名,置關子鄉,曰“鄖關”,鄖縣因漢置長利縣有“鄖關”而得名。鄖縣在明成化12年成為新設立的鄖陽府的府治。關於“鄖陽”,“鄖關”的來歷,在民間流傳着一個動人的神話故事。
很久以前,今天鄖縣這個地方還沒有地名,生活在這裏的庶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間清平,日月安寧。然而好景不長,有一日玉皇大帝不知為何大發雷霆,剎時間天空雷電交加,狂風驟起,山搖地動,飛沙走石,整個宇宙天昏地暗,似乎世界的末日到了。
鄖陽大寺考古遺址 鄖陽大寺考古遺址
狂風過後,一塊巨大的隕石從天而落,剛好落在鄖縣和鄖西的交界處——火車嶺的山樑上。落地後的隕石分陽面和陰面,陽面稱之謂“隕陽”即今鄖縣;而隕石陰面所指又恰是“隕陽”之西,故稱“隕西”,即今鄖西。伴隨隕石落下的隕石雨,皆被燒成紅色土壤,在今鄖西縣城東邊的山崗上,均為一片黑紅色土崗,據説就是隕石雨所致。
當隕石從天空墜落到地面後,引起人們的紛紛議論。正當人們猜測這塊石頭的來歷時,一位老者的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這塊石頭可不簡單呀,它一定是不願意忍受天廷清規戒律,得罪了玉帝而被貶到人間來的神石,這地上的隕石和天上的隕石可不一樣,應該有所區別。我看這樣吧,把這“隕”字左右兩邊換個位置,還念“隕”,我們這個地方就叫“鄖陽”吧!從此“鄖”便成了地名專有名詞。隨着歲月的流逝,人們覺得“鄖”念yǔn字咬口,根據地方的語音規律,逐漸形成了鄖yún的讀音。

鄖陽名稱來歷

那麼鄖縣的“鄖”又是如何而來的呢?回答這個問題頗為複雜。
鄖陽城全景-漢江 鄖陽城全景-漢江
關於“鄖”的來歷,歷來有多種説法。第一種説法認為來源於隕石。有人説,從前這裏因有隕石墜落,人們就把當地叫做“隕陽”,以後本地人又把“隕”字換了偏旁,寫成“鄖”字,這就是鄖陽名稱的來歷。
第二種説法認為來源於伍子胥之名伍員。有人説,伍子胥為報大仇,從吳國借得雄兵伐楚,聽説楚王在鄖縣即位,遂領兵到鄖縣,而楚王又逃亡房陵。於是伍子胥就在鄖縣屯兵。伍走之後,人們為懷念他,便將他的名字“員”命名此地。後來人們在“員”的右邊添了一個“邑”,“邑”作為右偏旁寫作“阝”,因此“員”就變成今天所見的“鄖”。
第三種説法認為來源於“郇”與“鄖”字形相似。[清]《陝西通志》、[清]《湖北通志志餘》、《史記地名考》等等文獻均有記載:南陽西通武關、鄖關。“鄖關”,《集解》徐廣曰:“按:漢中。亦作‘狥’字。”“狥”亦作“郇”,“郇”與“鄖”相似也。
第四種説法認為來源於《史記》假借。有文章講,“鄖陽”語源於《史記》中的一次用字假借。其根據音韻轉化考查鄖陽的“鄖”字,認為系由洵陽的“洵”字讀音轉化而來。
鄖陽大豐倉 鄖陽大豐倉
第五種説法認為源於移民。有文章講,鄖陽為古庸麇二國所在地,今湖北安陸為古鄖國所在地,庸麇先被楚滅,鄖後被滅。鄖滅時,其貴族被迫遷移故麇國(主要指今鄖縣地)地聚居,該地以後便命名為鄖關,從此地名有“鄖”。還有人説,春秋時鄖楚蒲騷之戰之後,被滅之鄖國遺民被迫北遷移到今鄖縣,因此該地以後就有了“鄖”。
第六種説法認為源於古鄖國。古文獻如《水經注》曰:“漢水又東逕鄖鄉縣故城南,謂之鄖鄉灘……《地理志》曰:‘有鄖關,李奇以為鄖子國。晉太康五年立為縣。’”持相同觀點者還有《讀史方輿紀要》、《大清一統志》、《陝西通志》等。今天持類似認識者也大有人在,如《辭源》對“鄖縣”作注説:“鄖縣,屬湖北省,本鄖子國。”再如《楚滅國考》曰:鄖國是自妘姓鄶國分出的一支,因不願臣屬商朝,便以姓為國,向南遷至今湖北鄖縣。鄖國在周初受封為子爵之後,乃去姓妘字的女而加邑旁,成為雲阝子國或鄖子國。
以上各説,我們認為,第一種説法在文獻上不可考。查閲諸多歷史文獻,包括《鄖縣誌》、《鄖陽府志》、《湖北通志》等,未見有發生在鄖縣的隕石現象的記載,也無鄖陽稱之為“隕陽”的記載。
江邊的教堂 江邊的教堂
第二種説法不可能。鄖地在伍子胥前存在已久,伍子胥借吳兵伐楚是春秋末期的一件大事,《左傳》、《春秋》、《史記》等正史都有較為詳實的記載。據《史記》載伍子胥與孫武率吳師自淮河溯流而上抵達今信陽,從信陽向西南渡過漢水大敗楚軍;依此,楚昭王只能逃亡到遠離吳國的鄖山漢水間;另一方面鄖地是楚國的祖地,楚國根基在此,且鄖位於秦楚邊界,便於向秦國求援,事實也正是楚國在此向秦國發出支援請求。昭王迫於吳兵攻破國都,先是涉過沮水(即睢水),渡過長江,逃亡到近旁的隨國(今隨州一帶)。吳軍追至,然而昭王向西北沿漢水一路逃到鄂西北鄖縣,又從鄖縣逃亡躲避於房陵深山,這種逃亡路線是比較合理的。
鄖陽漢江大橋 鄖陽漢江大橋
第三、第四種説法不可信。“郇”與“鄖”是否字形相似或筆誤;“洵”與“鄖”是否可以在語音上通假,且不論。在此僅考查二者是指同一地方,還是兩個不同的地方。據《前漢書·地理志》等文獻記載:西漢時今之十堰地屬漢朝的漢中郡。漢中郡轄12個縣,其中同時包括有“洵陽縣”與“錫縣”、“長利縣”(錫縣與長利縣為今鄖縣轄域)。在“長利縣”下注有“鄖關”。可見,漢代時期“洵陽”與“鄖”就已經是不同的地方,二個地名。“洵陽”與“鄖”從漢代至今是並存的。因此,“鄖”由“郇”、或者“鄖”由“洵”從字形字音轉化而來之説不太可信。
第五種説法不合理。楚兼併某國後,往往設其為楚縣,這是楚之創舉。蒲騷之戰以後不久,楚滅鄖也將其地立為楚縣。鄖是在麇國滅亡之後而亡的。就是説鄖滅國時麇國故地已為楚縣。鄖遺民如果要躲避楚,怎麼可能從楚的一縣遷移到楚的另一縣就能避楚了呢?再有楚對被兼併之國的遺留勢力,為了防範,往往是將其從不易控制的地方遷徙到易控制的地方,麇國、羅國等等方國無不如此,那麼楚怎麼可能單單地將鄖國遺民遷到與己抗衡的秦、晉兩大國近旁,這好控制嗎?這太不合情理。除非有一種可能,即鄖縣早先是鄖國人的故地之一,這就另當別論了。
關於第六種説法,我們認為是可信的。鄖縣一帶曾經為鄖國,大量古籍有記載,今人也有考證。據《十堰方國考》一書所考,鄖國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方國,歷經堯舜禹、夏商至西周末,早先一直活動於今河南新鄭縣一帶,其後裔的一支曾一度遷移到今湖北十堰市鄖縣一帶,再而後又遷徙到今湖北安陸一帶。最終於春秋時期被楚國所滅亡。鄖國在鄖縣活動的時期應在《左傳》桓公十一年之前,因為之後的鄖國已地處安陸一帶並在此滅國。
鄖陽 鄖陽
由上分析,我們認為,鄖縣的“鄖”、鄖陽府的“鄖”應該來自古鄖國之“鄖”。
至於鄖陽之“陽”是怎麼來的,問題則要簡單得多。關於“陽”,中國古代地名命名有個習慣,“水北為陽”、“水之南為陰”。比如洛陽市,因地處洛水之北,故名;咸陽市,渭水北,故名;又如淮陰市,因在淮水之南故名。因此,鄖陽之“陽”就是因府治所在地鄖縣城地處漢水之北而得名。
所以,鄖陽府府名是取府治所在地鄖縣城的“鄖”與漢水之北的“陽”而形成的。

鄖陽文化藝術

鄖陽楚文化源頭

鄖陽畫卷 鄖陽畫卷
2009年18日至19日在鄭州召開的南水北調中線文物考古發現學術會上,國內多位專家認為:去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的鄖縣遼瓦店子遺址,正是學界多年尋找的楚文化源頭。會上當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專家向與會代表展示遼瓦店子遺址出土文物時,多位專家確認:鄖縣遼瓦店子遺址可以認定為楚文化的發祥地。據介紹,最重要的證據就是,在遼瓦店子出土的從西周早期一直到春秋時期的諸多生活器具,與在荊州出土的戰國楚文物一脈相承。如鬲、盂、罐、豆等。其中,在遼瓦店子出土的鬲,翻口、卷緣、繩紋、尖錐狀足,為典型的楚式鬲。此前在荊州出土的戰國楚式鬲,完全與其同源同宗。 [1] 
長期以來,楚文化的起源和發展一直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學術課題。鄖縣遼瓦店子遺址的考古發掘,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重要線索和全新視角。之前,考古界發現最早的較清晰的與楚文化有密切聯繫的遺址,時間為西周晚期。而遼瓦店子遺址中發現的西周時期的文化遺存是鄂西北、陝東南、豫西南一帶發現的又一種是一種新的區域文化類型,這一區域正是早期楚人的活動核心範圍。該文化類型與遺址中發現的楚文化遺存存在疊壓關係,文化面貌一脈相承,將楚文化的發展線索上溯到西周早期,是早期楚文化研究的重大突破。它為丹江口庫區周邊區域作為早期楚文化的起源之地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12]  [17] 

鄖陽屈原與鄖陽

屈原與鄖陽 屈原與鄖陽
據《左傳》、《戰國策》、《呂氏春秋》、《史記》、《鄖陽府志》、《十堰方國志》等相關文獻記載,從春秋至戰國,鄖關(鄖陽)一帶的麇、庸、濮、絞、羅等方國與楚國有長達400年的文化交流,這裏留下了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足跡,也留下了紀念屈原的歷史典故和千年習俗。流傳千古的龍舟賽是對屈原最好的紀念,屈原河、韓家洲、滄浪洲是對屈原生於斯、長於斯的真實寫照。鄖陽屈原文化研究會會長凌智民通過多年對鄖陽的考察、論證,得出了屈原的祖先在鄖陽,屈原曾流放於漢江、創作於漢江、投身於漢江的結論。為此,鄖陽區專門成立了鄖陽屈原文化研究會,進一步開展了深入研究。 [18-19] 
漢江屈原一生的守候。漢江,屈原生於斯,長於斯,仕於斯,疏於斯,貶於斯,放於斯,逝於斯。十堰,是屈原的祖籍地,是屈原的行吟地,是屈原的投江地。這是我市學者凌智民通過多年研究得出的結論。 [18] 
鄖陽漢江端午龍舟 鄖陽漢江端午龍舟
中國屈原學會國學文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凌智民 [20]  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中國屈原學會的高度認可並在《光明日報》發表。凌智民的研究過程被著名作家寫成報告文學在《中國作家》發表。 [18]  其中關於堵河口歷史久遠的民間龍舟祭與屈原投江、沉子河與屈原投江地的研究,是從民俗學和民間逸聞的角度論證了屈原投江在漢江的説法;關於鄖地香草善鳥、惡禽臭物與屈原作品素材的研究,是從內證法的角度論證了屈原一些重要作品如《離騷》、《九歌》部分作品的創作地與鄖陽的密切關係。關於鄖陽自古以來民間流行的巫風和招魂習俗與屈原作品中有關內容的涉及,關於始皇磔湘山與《湘君》、《湘夫人》創作等課題研究,關於莊王廟以及屈暇早期在鄖陽一帶活動與屈原的研究等,從各個不同角度幾乎是全方位地展開了對屈原與鄖陽的歷史淵源的探究,其成果反映了屈原當年自我放逐鄖陽生活日久,十分熟悉當地民俗民間故事。 [21-22] 
2017年5月26日至27日,中國屈原學會專家學者為緬懷詩祖屈原,感受《楚辭》文化,探尋屈原足跡,弘揚愛國精神,專程來到十堰,與我市專家學者一起重走屈原路、觀摩龍舟賽、召開研討會,舉行了“屈原與鄖陽研究基地”揭牌儀式。參加這次活動的有中國屈原學會會長方銘,中國屈原學會副會長姚小鷗黃震雲,中國屈原學會高級研究員、《光明日報》國學版主編梁樞等十位著名專家學者,以及我市專家學者、鄖陽區“四大家”領導、鄖陽屈原文化研究會研究成員。 [18] 

鄖陽鄖陽詩詞文化

鄖陽漢江大橋 鄖陽漢江大橋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言秣其馬。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漢廣》這首詩從寫地之“南”到“漢”之“廣”,從寫“刈其楚”到“刈其簍”,可以看出該詩寫的是終南之南的鄖陽一帶,這裏的河牀古代很寬廣,這裏水邊盛長荊條簍蒿,這裏固有的民習是“有女別嫁河那邊,過去過來喊渡船。”所以,“漢有遊女,不可求思。”該詩連用三段抒發男子追求河對岸女子而不得的內心痛苦,它所用的賦手法,一是直陳其事,二是接連重唱。 [23] 
滄浪歌與滄浪文化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春秋,孔子及其弟子周遊列國適楚,途徑楚地鄖陽,聽得滄浪水(滄浪水為漢江中游的一段)漁船中有孺子唱此滄浪歌,俗稱孺子歌。孔子滄浪聽歌是一個流傳久遠、傳播很廣的故事。最早記載孔子滄浪聽歌的是孟子,載於《孟子·離婁》。屈原漁父》中也有滄浪聽歌的描寫: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 ,不復與言。 [24] 
鄖陽漢江大橋 鄖陽漢江大橋
滄浪文化是漢江俗稱滄浪這一河段的一種區域性文化,其內涵表述體主要是春秋初期產生於漢北的民間歌謠孺子歌》,正是因為有了《孺子歌》,發生了孔子聽《孺子歌》、屈原遇漁夫時漁夫唱《孺子歌》之事,並以此事為啓,才有了滄浪文化的形成。全國其它各地“滄浪”之名,是滄浪文化的輻射和延伸的結果。 [25] 
屈原《楚辭》
鄖陽漢水是屈原一生的守候,漢江,屈原生於斯,長於斯,仕於斯,疏於斯,貶於斯,放於斯,逝於斯。屈原在此行吟澤畔,創作了《離騷》、《天問》、《湘君》、《湘夫人》、《山鬼》、《漁父》等楚辭名篇。 [6]  [18]  [23]  具體可參考梅潔、善清所著《屈原:魂歸來兮》 [26] 
鄖府詩詞
鄖陽府城裏,有一座著名的春雪樓。400多年前的明朝萬代年間,王世貞(明代後期的文壇領袖,獨領文壇二十年),徐學謨等在鄖陽任巡撫時,曾經登樓賦詩,鑿刻於壁,名為“春雪樓詩”,春雪樓的名氣從此蜚譽海內。王世貞給詩定名為《穀日登春雪樓》,並加序曰“穀日登之,適雪霏始霽,觸景娛懷,因題此額,並綴以詩。”王世貞命人儘快把詩和序題刻到春雪樓的牆壁之上。另作有《鄖陽道中》、《鄖陽偶成》、《領鄖陽命出朝口號》、《登爽亭》、《巡視鄖陽城鄖陽有行都司成化間新立》《送劉子臣入鄖陽》等詩詞。
“鄖城東北似齊宮,四塞煙巒望望同。忽結樓台銀海上,盡收天地玉壺中。從他柳絮能千點,笑殺梅花僅幾叢。撫罷朱弦君自聽,那能不讓郢人工。”
“雪後登樓思渺然,南為梁苑北秦天。微吟謝氏成珪句,忽憶陽生種玉田。報瑞青抵裝暫改,凌空白鳳羽全捐。俱言此日初名谷,太史應書大有年。”

鄖陽鄖陽府文化

鄖陽府 鄖陽府
據《同治鄖陽府志》載,鄖陽府城建於明成化年間,歷經明清四餘年的經營,鄖陽府漸成規模。據《鄖陽府》志記載:鄖陽城十里合圍,三里穿心,連東西兩關,長達五里。城垛凡三千六百,東南西北依次分建宣和(大東門)……計有七門。城內街道縱橫交錯,房屋鱗次櫛比。在《鄖陽府志》卷之七形勝篇中,天馬崖高、摘星坡峻、南門晴望、十堰春耕、蕭寺留題、仙宮遺像、武陽神洞、盛水靈泉、龍滾灘聲和雲州雨意並列為鄖陽府十景
鄖陽古城有大街小巷70餘條,各街道在丁字路口處均有土地廟。沒廟的立一大石碑,上刻“泰山石敢當”字樣。五里長街,布匹、百貨、雜貨店鋪比鄰相接,石板鋪成的小街上,米酒粽子、米花茶酸漿面火燒饃三合湯...濃香撲鼻。春節裏,龍燈、獅子燈、鳳凰燈、綵船舞、蚌殼舞等,從春節鬧到元宵,每年五月端午,人們一大早便擺上粽子、煮蒜,甜酒,大快朵頤後,懷揣香囊,耳抹雄黃,袋裝雞蛋,一路小跑到西河碼頭看賽龍船。鄖陽的賽龍舟與別的地方不同,它不以先到終點者為勝,而是在江面放下一羣鴨子,然後放出龍舟,捉住鴨子者為勝。此時的西河碼頭,人山人海,呼聲連天,幾百只龍舟追趕着一羣驚慌失措的鴨子,圍觀者的喊聲、笑聲此起彼伏——這裏的人民對生活充滿熱愛與激情。
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撫治於湛創建鄖山書院萬曆十四年(公元1586年),知府沈鈇增修;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兩湖總督張之洞通令各州府,書院一律改為中學堂或師範學堂,鄖山書院遂更名為“鄖陽府師範學堂”;辛亥革命後,學校改為“鄖山中學”;1938年,武漢失守,莘莘學子亦跋山涉水來鄖,一時人員大增,僅流亡來此的教職員工即達千餘,成立湖北省立第八高級中學簡稱“八高”。楊獻珍,何耀祖,何世昌等從鄖山書院走出投身革命。

鄖陽鄖陽鳳凰燈

淵源
鄖陽府學宮 鄖陽府學宮
鳳凰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説中的百鳥之王,是集眾多動物特點於一身的神鳥,象徵吉祥和永生。在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中,它與龍並駕齊驅,被人們敬仰和崇拜。100多年前,鄖縣的地方文人和民間藝人根據史書記載、民間傳説與想象,扎制出精妙的鳳凰花燈,並編成獨具特色的鄖陽鳳凰燈舞
然而,隨着時代的變遷,現在鳳凰燈舞的演出團體和演出活動越來越少。上世紀70年代,鄖縣約有30多個表演班子,現在只有6個,並有進一步萎縮的可能。
為拯救鳳凰燈舞,鄖縣向國家文化部推薦“鄖陽鳳凰燈舞”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清末進士的提議成就了鳳凰燈舞
每年春節,全國各地都在玩龍燈獅子,而鄖縣人卻舞起獨一無二的鳳凰燈。《鄖陽府志》記載:“正月十五為上元節,通衢張棚結綵,火樹銀花,燈燭輝煌,又火龍、鳳凰、竹馬、獅子,皆以竹紙裝點為之……”
傳説
楚人崇鳳,先祖祝融是火神、風神,又是“鳳”的化身。古書《雨雅·釋鳥》稱,鳳凰的形體為“雞頭、蛇頸、燕頷、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楚大夫屈原説:“有鳥自南兮,來集漢北。”這些記載,為鳳凰燈的製作提供了依據。清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權利至高無上。自古龍是皇帝的象徵,有“龍在上而鳳在下”的説法,慈禧將其改為“鳳在上而龍在下”。為迎合慈禧,朝野使用“鳳凰”的形象便多起來。
鄖縣地處鄂、豫、陝三省交界,楚風、豫劇秦腔多元文化在此匯聚,推動了本土文化的創新和發展。民歌、小調、曲藝、舞蹈種類繁多,逢年過節表演的花燈舞,形式更層出不窮。
鄖陽 鄖陽
鄖陽府的王明德是光緒9年(另據《清代官員履歷檔桉全編全三十卷合集》史料,為光緒十二年,即1886年)的進士,曾任清庭的“學道”。辭官回鄉後,每年元宵節都在家中掛上一盞竹篾扎制、五彩紙裱糊的鳳凰燈。他扎制的鳳凰燈,頸部能左右活動,頭部和身子內點根蠟燭,通體透亮,鮮豔奪目。
有年春節,王明德向縣城一些民間藝人提議:“你們年年都玩獅子龍燈,能不能玩個新鮮的鳳凰燈!”藝人受到啓發,就以他家掛的鳳凰燈為原型,放大尺寸扎制,這就是現在鳳凰燈舞的雛形。
此後,鳳凰燈舞經過一代代民間藝人的傳承加工,並參考圖畫、戲劇、傳説等不斷改進,又加入了音樂和表演,由粗到精,日趨完善。
在鄖陽這塊沃土上,鳳凰燈舞逐漸形成一種融民間工藝美術、舞蹈、音樂於一體,程式完整、風格獨特的花燈舞蹈。
扎制工藝
複雜讓人眼花繚亂。“鴻前鱗後,蛇頸而魚尾,龍紋而龜身,燕頷而雞喙……延頸奮翼,五彩備明”。這是《説苑》中文人描述的鳳凰燈。
鄖陽鳳凰燈舞的道具包括鳳凰燈、花燈和太陽燈。這些燈都以竹蔑、皮紙、皮紙捻子、彩紙、竹杆為材料,通過扎制、裱糊、彩繪、組合連接而成。鳳凰燈由鳳頭、鳳頸、鳳身、鳳翅、鳳腿、鳳尾6個部分組成,每個部分的形狀、尺寸、色彩都有嚴格的規定,這些規定在有着師徒傳承關係的畫本上描述得清清楚楚,擅自不得改動。
漢江大橋 漢江大橋
扎制鳳頭時,藝人們先用三根粗蔑烘烤紮成一個圓形和兩個桃子形狀的蔑圈,分別做鳳的後腦和兩頰。圓形蔑圈上扎一根21釐米的橫蔑,再將一根220釐米的竹竿的上端與這根橫蔑十字交叉綁紮,這就是舞動鳳頭的手柄。然後,藝人們將一根長約75釐米的竹蔑烘烤成“U”形,將兩個面頰套接起來,並與後腦綁紮連接;再用若干短蔑分別紮在兩個面頰之間,起加固作用,這樣就紮成了鳳頭的主骨架。之後,用細鐵絲和竹蔑分別挽紮成“娃娃冠”、“頭髮”、“鼻包子”、“鳳喙”、“臉冠”、“垂冠”骨架,綁紮固定在主骨架上。接着,用細白布將各部位分別包裹成形,針線穿梭,將其縫牢。最後是染色描畫。鳳頭的顏色主要有紅、白、黑、藍等,紅色又有大紅、玫瑰紅、硃紅、曙紅、粉紅等,色彩豐富豔麗。藝人們介紹,鳳凰燈各個部分的製作都這樣精細。
各部分組合後,一隻從頭到尾長約8米,兩翼展開寬約2米,表演時雙翅能扇動,尾巴可翹動的燈鳳凰就活脱而生了。
鳳凰燈舞的道具還有花盆燈和太陽燈。花盆燈5至10盞,以牡丹為主;太陽燈1盞,上面配有太陽、雲朵、火焰的彩繪。
鳳凰燈於每年春節、元宵節在鄖縣的街頭、宅院演出。表演時由兩名男性青年舞鳳頭、鳳尾,另有6人持4盞鮮花燈、1盞牡丹花燈和1盞太陽花燈分立四周,陪襯和烘托現場氣氛。表演按出巢、遊園、尋牡丹、戲牡丹、擦癢、搖翅、理羽、打盹、點頭等程序依次進行。鑼鼓響起,鳳凰動靜結合,文雅細膩,既熱烈奔放,又激越歡快。
影響
鄖縣一海外遊子曾這樣感嘆鳳凰燈舞:“聽一曲鄉思無限,行萬里神韻難忘。”鄖陽鳳凰燈舞起於民間,流傳於民間,通過一代又一代藝人傳承與發展。
已故老藝人王春堂,人稱“王七爺”,自幼酷愛文藝,是鄖陽鳳凰燈舞的主要傳承人。當地羣眾提起鳳凰燈舞,都説“王七爺”玩得最好,舞得最活。
鄖縣 鄖縣
為表演鳳凰的生活習性和形體動作,王春堂參看了許多古書、字畫,還專門飼養了“打雞”(閹過的大公雞),潛心觀察、研究其理羽、搖翅、打盹等生活形態,模仿運用到鳳凰燈的表演中。經長期實踐,他摸索總結了“腳眼手身法,心肝脾肺神”的10字表演藝訣。他掌頭玩鳳凰,動作細膩,傳神動情,人人讚佩。他將一些戲曲的曲調運用到鳳凰燈音樂中,增添了古樸典雅、柔婉流暢的特色。他把這些傳授給多個民間藝人,使鳳凰燈舞在鄖縣盛行並流傳至今。
1956年,70歲的王春堂因病去世。當時,正在參加全縣“文代會”的城鄉文藝骨幹聞訊,無不痛心惋惜,全體代表300多人佩帶白花,為他送葬致哀。
推動鄖陽鳳凰燈舞發展的老藝人耿少臣,其祖父、父親及叔父都會打“鳳凰點子”,有“耿家鳳凰”之稱。耿少臣先後授徒10餘人,徒弟鄧明、計曉曾成為表演鳳凰燈舞的佼佼者。鄰近的十堰、丹江口等地邀請他傳授鳳凰燈的製作和表演技藝,他欣然應諾,無私傳藝,留下佳話。
昔日風采遠去傳承刻不容緩
鳳凰燈舞是在一代代藝人,一個個舞燈班底的藝術探索中不斷髮展完善的。現在,十堰、丹江口以及距離較遠的武漢江夏區,也都有了鳳凰燈舞的身影。據瞭解,武漢江夏區的鳳凰燈舞是上世紀60年代修建丹江口水庫時,隨移民搬遷傳過去的。
發展
但是,隨着社會生活的變化,和更具現代特點的娛樂形式的衝擊,鄖陽鳳凰燈舞正在失去昔日奪目的風采。以往那萬人空巷爭看鳳凰燈的熱鬧,成了老人們懷舊的長嘆。記者從鄖縣文化體育局瞭解到,鄖陽鳳凰燈舞已處於瀕危狀態!一些頗有造詣的傳承藝人因年事已高逐漸退隱、謝世,很多舞燈、吹打的絕技沒有傳承下來;而中青年藝人獨樹一幟或享有威望的很少,有的由於缺少訓練,表演技能已經退化。
“鳳凰燈的表演有家庭傳承的特點,表演班底也由家庭或親朋組成。但隨着家族觀念的淡化,演藝人員的崗位流動,現在演出團體、演出活動越來越少。上世紀70年代整個鄖縣約有30多個表演班子,現在只有6個,並有繼續萎縮的可能!加強表演團體的建設、表演藝人的訓練培養已刻不容緩。”鄖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李桂林感嘆。
為保護鄖陽鳳凰燈舞,鄖縣已在資金、人員、演出推廣、對外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並制定了新的保護規劃和措施,還將這一土生土長的民間藝術,向文化部推薦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李桂林説,該縣已開始全面普查,徹底摸清鄖陽鳳凰燈舞誕生髮展的歷史沿革,和表演團體、表演人才、表演風格、樂曲特點、扎制工藝等狀況,並開展相關學術研究。
鄖陽端午龍舟 鄖陽端午龍舟
鄖陽鳳凰燈是全國獨一無二的鳳凰燈舞表演形式,又稱"玩鳳凰"、"鳳凰舞",起源於鄂西北十堰市,鄖陽是十堰市的古稱。鳳凰燈的表演按照“百花擁鳳出巢――鳳凰遊園-鳳鳴――鳳凰尋花――鳳凰戲牡丹――鳳舞――鳳凰理羽――鳳凰打盹――鳳凰展翅——鳳凰朝陽――鳳凰點頭――鳳凰回巢”等程式依次進行,古樸典雅,舞姿優美,翩翩起舞,栩栩如生,出神入化,熱烈豪放,並配以獨特風格的鳳凰燈曲調,激越歡快,凸現出濃郁的地方特色。
價值
鄖陽鳳凰燈是楚人崇鳳的活化石,具有多種類本土文化綜合特性和漢民族文化特徵,是中國民間舞蹈中唯一的燈舞藝術形式,有着重要的研究和藝術價值,被列為湖北省第一批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鄖陽鄖陽美食

鄖陽地處鄂豫陝三省交界,秦腔豫音楚風交匯,鄉土小吃種類眾多,形成其獨特的美食文化。鄖陽三合湯酸漿面就是鄖陽傳統小吃代表,史載距今已數百年曆史,期間不斷傳承創新。此外鄖陽民間小吃還有:糯米肉飯,米花茶,米花糕薄餅,南瓜捲餅煎餅麻葉,託面,蒸麪醬豆肉凍醃臘肉,八大扣碗火面蒸肉拌麪籽,柴火豆腐,柴火雞等。

鄖陽鄖陽三合湯

鄖陽三合湯 鄖陽三合湯
鄖陽三合湯因其起源於明代萬曆年間的鄖陽府而得名,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一碗正宗的三合湯中都含有當地農户的紅薯粉牛肉片以及碗中幾個小餃子。鄖陽三合湯製作工藝非常講究:將鮮香滑嫩的牛肉片、水靈晶亮的紅薯粉、翹似小船的玉仙肉餃,融合在一起,再澆上名貴滋補的中草藥熬製的牛骨湯,舀上紅亮的辣椒油,撒上翠綠的香菜、葱花和味精、胡椒粉,鮮香可口、祛寒增暖、壯骨提神的三合湯便可讓人一飽口福了。三合湯是湖北鄖陽地區的一道名小吃,中國名吃,燦若星河,湖北鄖陽三合湯,是一顆耀眼的明星。每一種名吃背後都有一個美麗的故事,比如東坡肉,比如鄖陽三合湯。
白羽烏雞湯 白羽烏雞湯
據傳,鄖陽三合湯源於五百年前的明萬曆元年(癸酉年),鄂豫陝三地秀才鄖陽撫治趕考,於八月八日,鄖陽城大雨傾盆,只好暫住,巧遇三考生同住一客棧,暢聊達旦。次日行前,一考生提議各尋一家鄉特產燴為一鍋,共食之,以示紀念。因三秀才各自推崇思想(儒釋道)不同,故河南考生尋牛肉以代道家、湖北考生尋紅薯粉條以代佛家、陝西考生尋餃子(猴頭)以代儒家,置於一鍋烹煮。頓時,客棧內濃香四溢,吃上一碗,湯汁鮮美,粉條爽滑,牛肉勁道,餃子糯軟,口感又鮮又香又辣。客棧老闆心細,等客人吃畢走後,將三種食物記下細細研究,烹製出了風味獨特的“鄖陽三合湯”“鄖陽萬曆三合湯”由此誕生。
一碗三合湯融合了儒釋道,寓意與人相處至誠、互助將超越學識與信仰,這在中國歷史上實為少見。揭榜之時,三位考生均榜上有名,由此更增加了萬曆三合湯的吉祥。當地自此留下了嫁娶、遷宅、赴考必吃鄖陽萬曆三合湯的習俗。天南海北朝武當的香客亦受此習俗影響,以乞得“三生萬物”之富貴,形成了“天下香客朝武當,必吃萬曆三合湯”的美傳。
數百年來,“三合湯”已成為鄖陽地方的一道名吃,更是鄖陽飲食文化的一種標誌。三合湯富於濃厚的鄉土情懷,吃三合湯已在鄖陽成為一種時尚。鄖陽三合湯品牌眾多,多為家族氏傳承經營,現在比較出名的有鐘鼓樓三合湯, 王氏三合湯,萬曆三合湯、何記三合湯”和老字號鄖府三合湯等。

鄖陽鄖陽酸漿面

鄖陽漢江大橋 鄖陽漢江大橋
酸漿面就是鄖陽傳統小吃之一,史載源於清道光年間,距今已有近200年曆史,因其口感勁道、酸辣開胃而備受歡迎,相傳是因為鄖陽人愛吃酸菜才逐漸形成的。鄖陽酸漿面也叫酸菜雜麪條,它的主要原料是雜麪條(用百分之三十的豌豆麪加入百分之七十的小麥面擀制的麪條),密制酸湯、酸菜(一般是醃製的酸芹菜或酸豇豆綠豆芽、再配上葱花香菜和芝麻芽兒(炒香的芝麻稍加搗碎),工藝並不複雜,卻不油不膩,酸香無比,酸菜香脆可口,麪條爽滑勁道,充滿豆香,不僅味道酸爽芳香、開胃,還富含人體必需的植物蛋白膳食纖維,營養豐富,十分耐餓,深受廣大勞動階層的喜愛,同時,關於鄖陽酸漿面的來歷和滿含親情的傳説故事更為人們喜愛和津津樂道。

鄖陽鄖陽名點烤餅

高爐烤餅是鄖陽的傳統名點。傳説起源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楚平王之子太子建看到別人吃燒餅,吃得津津有味,很想嘗一嘗。高爐烤餅既不同於燒餅,也不同於炕餅,它色黃味香、外酥裏泡,老少皆宜。熱的、冷的都好吃。正是由於高爐烤餅這種古老的製作方法和獨特的香味流傳至今。

鄖陽鄖陽白羽烏雞

鄖陽白羽烏雞是國家優秀地方珍禽品種,主要產區在漢江兩岸的20多個鄉鎮(場),山巒植茂,氣候獨特,生成了鄖陽白羽烏雞這一獨特的雞種;早在明代就被藥聖李時珍錄入《本草綱目》,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雞肉中富含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被營養學家譽為“陸地甲魚”,是極具開發價值的地方珍禽資源。

鄖陽鄖陽荷包鴨

鄖陽名菜之一。主料:肥鴨一隻,蓮米,火腿香菌,山芋,豆米,肥肉,雞蛋若干。特點:味清香,肉細嫩,色澤鮮美,形態逼真。

鄖陽鄖陽瓦塊魚

瓦塊魚是鄖陽最具特色的一道漢族名菜,因魚塊似土瓦而得名。相傳已有上百年的歷史。瓦塊魚有清蒸、炸燴兩種吃法,風味各異。清蒸瓦塊魚魚色白、肉嫩,味鮮。焦炸灌汁瓦塊魚色黃。肉嫩,鮮美可口。都具有色、香、味、形均佳的特點。

鄖陽河馬咕咚兒

河馬咕咚兒(狀如小蝌蚪)是鄖陽一道有名的小吃,以紅薯白麪為原料。製作時把紅薯粉和白麪和稀,倒入鍋裏攪拌,再倒入鑽了孔的葫蘆瓢裏,使面從窟窿眼裏流到涼水裏。煮熟後,配上酸辣可口的湯料,一碗河馬咕咚兒咕就做好了。

鄖陽老黃酒

鄖陽老黃酒源於民間,歷史悠久,流傳全縣各地,家家有酒,人人喜飲,為傳統飲料之一。近年來鄖縣移民將老黃酒帶到武昌嘉魚漢陽京山宜城等縣,當地人品嚐後,無不叫佳,爭先學制黃酒。鄖縣老黃酒製作不難,家庭主婦,人人會制,但在制曲配料、釀酒方面均有一套世襲相傳的獨特技藝,製作黃酒麴的主要原料是全麥面,或麩皮及花色草。製作方法是採夏伏天新鮮花色草,淨水浸光至發粘後將草揮出,用浸過花色草的水拌料,以能捏合為宜,將料放入模子內壓成磚塊狀,俗稱“踩曲”。將做好的曲塊覆蓋發酵至散酒香味,取出晾乾即成。黃酒麴以存放時間越長越好。釀酒原料有糯米、糯粟米、玉米等,以糯米為佳。因拌曲方式不同,分過麴酒、混麴酒兩種。其作法:取糯米少量,將其蒸熟,夏天晾冷拌曲,冬天趁熱拌曲,拌曲前先將磚曲砸碎放入淨水中浸泡數小時,過濾後用曲水拌料,涼甕,封口,半月後開甕,酒香撲鼻,即成黃酒。
鄖陽湖 鄖陽湖
黃酒一年四季均可釀製,以農曆9月9日隔年的臘水釀製為最佳。清同治《鄖縣誌》記載:“凡釀酒家家必取臘水為之,經歷不壞。”
鄖陽老黃酒罐裝存放,越久越好,飲用時,開甕滿房生香,色澤黃亮,醇香可口,微帶梅酸,味薄平和,頗富後勁,酣飲不傷人。春飲兩頰桃紅,夏飲清涼消暑,秋飲舒盤恬神,冬飲驅寒保暖,為四季之最佳飲料,常飲壯骨健身,延年益壽。
目前,國內外許多學者都認為21世紀將是功能性食品的世紀。鄖陽老黃酒最具功能性食品的特點,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通經活血、延緩衰老、防癌、降血壓、抗疲勞、去瘀散結的功效,用紅糯粟谷作的老黃酒,還能治療經血不調、產後瘀血等多種婦科病,故鄖縣產婦坐月子飲黃酒已成良習。以黃酒為原料拌制的膏、丹丸,可治跌打損傷,消腫止痛,在鄖縣用黃酒製成的中成藥高達100多個品種。可見,黃酒在祖國醫學中所佔的重要地位。

鄖陽武當山

武當山,是著名的山嶽風景旅遊勝地。勝景箭鏃林立的72峯、絕壁深懸的36巖、激湍飛流的24澗、雲騰霧蒸的11洞、玄妙奇特的10石9台等。主峯天柱峯,海拔1612米,被譽為“一柱擎天”,四周羣峯向主峯傾斜,形成“萬山來朝”的奇觀。武當山的藥用植物豐富,在《本草綱目》記載的1800多種中草藥中,武當山就有400多種。據1985年藥用植物普查結果,已知全山有藥材617種,因此,武當山有“天然藥庫”之稱。
天馬崖 天馬崖
武當山古建築羣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據統計,唐至清代共建廟宇500多處,廟房20000餘間,明代達到鼎盛,歷代皇帝都把武當山道場作為皇室家廟來修建。明永樂年間,大建武當,史有“北建故宮,南建武當”之説,共建成9宮、9觀、36庵堂、72巖廟、39橋、12亭等33座道教建築羣,面積達160萬平方米。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又進行擴建,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宮,丹牆翠瓦望玲瓏。樓台隱映金銀氣,林岫迴環畫鏡中”的建築奇觀,達到“仙山瓊閣”的意境。現存較完好的古建築有129處,廟房1182間,猶如中國古代建築成就的展覽。金殿紫霄宮、“治世玄嶽”石牌坊南巖宮玉虛宮遺址分別於1961年、1982年、1988年、1996年、2001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除古建築外,武當山尚存珍貴文物7400多件,尤以道教文物著稱於世,故被譽為“道教文物寶庫”。武當武術,又稱“內家拳”,源遠流長,玄妙飄靈,是中國武術的一大流派,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當”之説。它以靜制動,以柔克剛,煉氣凝神,剛柔相濟,內外兼修,是極好的健身養性之術。富有神韻的武當道教音樂,具有中庸、委婉和莊重、典雅的特點,與武當武術同享盛名。武當傳説故事、民歌、民俗風情等豐富多彩,異彩紛呈。 武當山神奇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人文景觀融為一體,其物華天寶又兼具人傑地靈的特質給世人留下極大的想像空間。作為中華民族大好河山的一塊瑰寶,令世人神往,讓我們走進鍾靈毓秀、自然天成的武當山,去感悟她的玄妙、空靈和神韻……

鄖陽考古發現

漢江考古 漢江考古
鄖陽古老而神秘,有中國通史流域之稱。這裏羣峯競秀、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被譽為華夏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漢文化的搖籃,是久負盛名的“恐龍之鄉,人類老家”。 [9]  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曾發現距今1億4千萬年-6千7百萬年間恐龍骨骼和恐龍蛋化石,在生命的演進中出現了人類。1975年發現了75萬年的梅鋪猿人牙齒化石 1989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鄖縣青曲鎮彌陀寺村發掘出南猿化石,經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古人類學家賈蘭坡等10多位專家、學者鑑定,這是距今240萬年的“南方古猿”。在中國、在亞洲都是首次發現,被稱之為“國寶”。它的發現動搖了人類起源於一源的理論。"鄖陽人"頭骨化石現存放在湖北省博物館內,為該館鎮館之寶。
漢江古河道 漢江古河道
如果把在鄖陽一帶先後出土的古人類遺址按年代排序,有100萬年前的“鄖縣人”、75萬年前的 “梅鋪人”、50萬年前的“白龍洞人”和5萬年前的 “黃龍洞人”。前不久,在鄖陽安陽鎮魚嘴村又發現了10萬年前的“魚嘴人”。這些遠古人類的發現共同説明,鄖陽境內的人類已延續百萬年。
鄖陽境內現初步查明的古遺址、古建築、古石刻有275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國家地質遺蹟保護區1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包括被列為國家地質公園的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羣的部分區域,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學堂樑子遺址,以及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鄖陽府學宮大成殿。此外,鄖陽境內已發掘遺址還有:自新石器時代晚期,歷經夏、商、周、漢、唐、宋、明不間斷的通史遺址——遼瓦店子遺址;唐代京畿之外的皇室家族墓地—唐太宗李世民三太子李泰的墓地;全國除曲阜孔廟外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儒家學堂——鄖陽府學宮大成殿;沉沒於漢江水底的鄖陽古城遺址;尖灘坪舊石器點;青龍泉遺址大寺遺址;喬家院墓地;瞿家灣遺址 ;韓家洲墓羣 ;郭家道子遺址;黑家院遺址 ;鯉魚嘴遺址;小西關遺址;楊家崗遺址;上寶蓋遺址;前房遺址;龍門堂遺址;白鶴觀遺址等。 [27] 

鄖陽當代鄖陽

漢江明珠,大美鄖陽
漢江大道 漢江大道
2019年12月28日,鄖陽區召開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鄖陽區區長胡先平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2020年,鄖陽區將加快建設現代化山水園林城市,積極打造十堰城市客廳。《報告》指出,2020年,鄖陽區將加快實施水利部幫扶“八大工程”,啓動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區鄖陽區水系連通、左溪寺水庫等工程,改擴建南化水廠,推進譚家灣水庫除險加固。同時以環鄖陽湖中心城區為龍頭,打造鎮域經濟發展高地。優化環鄖陽湖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完善環湖庫周沿線、城區主要街道景觀設計,加快建設現代化山水園林城市,積極打造十堰城市客廳。以漢江生態經濟帶為重點,打造文化旅遊康養高地。建設漢江旅遊帶,充分發揮漢江沿線生態人文資源優勢,引導沿江鄉鎮踐行“+旅遊”理念。 [28] 
子胥湖嘉年華 子胥湖嘉年華
漢江明珠,濱江新區,未來新城。圍繞打造“國家級清潔水源地,生態型健康濱水城”目標定位,緊扣宜人宜居新城區、綠色產業聚集區、城鄉統籌示範區、轉型發展試驗區的目標任務,按照生態綠化先行、基礎設施先行、公共服務先行、羣眾安置先行的目標要求,構建了千億級產業板塊,拉開了百平方公里城市骨架,建成了沿江萬人生態移民新區,創建了國家文明、衞生城市,一個濱江親水、鳥語花香、宜業宜居、功能完備的生態新區日新月異。“十三五”,我們將堅持生態立區、工業強區、旅遊興區、人文特區的發展思路,高舉“外修生態,打造漢江綠谷;內修人文,建設‘五和’鄖陽”的發展大旗,着力建設美麗鄖陽、實力鄖陽、活力鄖陽、魅力鄖陽。 [29] 
鄖陽精神
開放 開明 向上 向善
鄖陽新紀事
大美鄖陽 大美鄖陽
1958年,漢江丹江口水利樞紐正式動工興建,500年鄖陽古城城位於丹江口水庫159米以下淹沒區,鄖陽府文化符號永遠消失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1994年2月1日,鄖陽漢江公路大橋正式通車時,原國家主席李先念親自為大橋題名。 [30]  其為同期亞洲最大、世界第二跨度的地錨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漢江大橋成為鄖陽走向遠方和未來的跳板
2012年5月28日,鄖陽漢江大橋建成通車,一橋飛架通南北,漢江飛虹天地新。鄖陽漢江大橋托起了生態濱江新區建設夢。
2014年9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全線通水,庫區水位漲至167米,鄖陽江面水域大增,形成鄖陽湖、鄖陽島,江灘等景觀,鄖陽面貌為之一新。
2020年5月6日下午,“卓爾·鄖陽府”項目簽約儀式在武漢卓爾國際中心舉行,總投資20億元。記憶中鄖陽府將重現,幾代人的文化傳承夢想將實現。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