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鄖陽府學宮

鎖定
鄖陽府學宮是明、清湖北鄖陽府的最高學府與祭孔場所,鄖陽在唐宋時,有鄖鄉縣學。明朝成化十二年(1476)設府,縣學升格為府學。
鄖陽府學宮始建於600多年前的明洪武年,明成化十二年設府為府學,明清兩代多次重修。抗日戰爭時期為國立湖北中學,湖北省聯合中學鄖陽分校,湖北省立第八高級中學。2002年,鄖陽府學宮大成殿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類似木質結構的大成殿全國僅存兩處。 [5] 
2012年11月27日,因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鄖陽府學宮大成殿及整體古建築羣復建工程在漢江南岸的鄖陽島正式動工。 [3] 
2015年6月鄖陽明代府學宮完成主體復建 。 [5]  為做好大成殿搬遷保護工作,鄖陽區區委對鄖陽府學宮實施一次性規劃,分步實施的辦法進行復建,再現鄖陽府學宮的歷史原貌。第一期統一規劃,實施場地平整和大成殿的整體搬遷復建;第二期復建文廟古建築羣;第三期復建鄖山書院和鄖陽考院。 [6] 
中文名
鄖陽府學宮
朝    代
明、清
地    位
最高學府與祭孔場所
歷    時
300多年

鄖陽府學宮發展沿革

鄖陽府學宮
鄖陽府學宮(3張)
鄖陽府學宮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前身為鄖鄉縣學,明成化十二年設府後為府學,明清兩朝進行過十餘次重修。現僅存文廟大成殿,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確定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文物搬遷保護項目。文廟是供奉孔子以及由朝廷欽定歷朝賢人的地方,前有月台、前殿、戟門、狀元橋、欞星門、照壁及廣場,後有明倫堂、朝聖齋、訓道署、左右有廂房與廡等。 [1] 
康熙年間由知縣侯世忠所輯《鄖縣誌》載:府學宮,在“嘉靖十七年(1538年),知府許詞,奏建於縣治之西南,中為文廟(大成殿),東西為兩廡(迴廊)、為戟門、為欞星,外以屏風門橫之。啓聖有祠,宰牲有所。右為明倫堂;東西為兩齋,曰:‘進德’、‘修業’。後為教諭宅,為訓導宅;右為號舍。總以儒學名焉。” 據後人所立碑文記載,嘉靖三十七年(1557年),府學宮方建成。據後人測量:府學宮建築羣,總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成為明清時代鄖陽、荊襄、豫西、陝南科考中心,人文薈萃,歷時300多年。
2002年11月7日,鄖陽府學宮大成殿湖北省人民政府公佈列入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學宮原先位於十堰市鄖陽區城關鎮南,漢江北岸的坡地上,因南水北調工程而遷移至城關鎮沿江大道旁的耿家埡。 [2] 
據《鄖縣誌》載,大成殿,又稱府學宮、文廟,是明代設立鄖陽府時修建的一座府學宮殿,保存的文廟和大成殿(當時的試殿)有房26間,石碑6塊。此殿為磚木結構,屋面、屋脊和四挑屋檐均使用綠釉筒瓦。1985年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省人民政府定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鄖陽府學宮大成殿海拔高度164米,坐落在漢水河邊的坡地上,南依漢水,西鄰209國道,東北接廠區和民居。據史料記載,大成殿曾為鄖縣的縣學宮,後鄖縣升為鄖陽府後,該學宮也同時升為鄖陽府學宮。當時的建築面積較大,約有8萬平方米,建築結構為東西向建築,是一個大規模的建築羣,僅僅有名字記載的建築就達21棟,是綜合型的府學宮,既具有教育管理職能,又具有孔廟性質,還有學校的職能。當時的鄖陽府兼管六縣一市,因此,這裏還是培養高級知識分子和進行科舉考試選拔的重要之地,既有諸生號舍,又有藏書樓。而現存的大成殿僅僅是當時鄖陽府學宮的一部分,即當時的文廟,僅留存主殿7間和南便門3間。
大成殿是一個完整的府級學宮建築,以大成殿為中心,有前殿、後殿、大殿(即大成殿),東西有廡,西北角有儒學齋、儒學堂等,有長廊同大殿相連,後殿中為明倫堂,左右為教諭訓道署。大殿內有五個神龕,中供孔子,兩旁為四配(顏四、孔伋、曾參、孟子)、十二哲(閔損、冉雍、端木賜、仲由、卜商、有若、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顓孫師、朱熹)。東廡供奉先賢40人,先儒31人,西廡供奉先賢39人,先儒28人,現僅存大成殿。
大成殿建築面積642.5平方米,房屋7間,面闊36.3米,進深17.7米,高12米,建築闊7間,深3間之中以8根4排木柱為支撐,木柱高7米,直徑0.55米左右不等。東西木柱上部以橫木相連,成“山”字形木架,為三架樑,南北木柱以木檁相接,為9檁8列架,木檁上置寬型木櫞,又置小塊簿磚,再以半圓長型灰瓦蓋面,四方屋面相同,屬典型完整的框架結構,正東正西朝向建築。每間前後牆置雕花窗欞,大殿以長條青石為基牆,成台階,美觀與防潮兼備,龐大的木架結構渾然一體。整個建築莊重典雅,建築工藝令人歎為觀止,建築風格獨特。
有史料記載,鄖陽府學宮舊為鄖鄉縣學,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知縣馬伯庚創建。成化二年(1466年)知縣戴琰重修,成化十二年(1476年)設府為府學。
鄖陽府歷代官員都十分重視學校教育,府學宮因此也經常得到維修。成化十八年(1482年),知府餘蓋維修之。弘治二年(1489年)和弘治十四年(1501年),都御史戴珊、王鑑之崇其體制,先後會同知府等人,加以維修,並設樂器、祭器等,規模一新。正德年間進行了兩次重修。嘉靖三年(1524年)撫治章拯移建府治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知府黎堯勳改置府治西。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撫治章煥又“改拓鄖學風水”,經其後任吳桂芳完工。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撫治章煥改建城東門外,是年城東北一帶開築城垣,遂環學宮於內,即今府學宮。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撫治劉秉仁重葺有記,萬曆年間(1573—1620)撫治裴應章重修。嘉靖年間,鄖陽府學宮有過三次移建,先後遷於城北、城西、城東。
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撫治張尚重修有記,康熙二十二年(1673年)知府楊廷耀重修有記,後知府張文星、黃昆、王瀚、守道魯之裕相繼增修。乾隆七年(1742年)知府陳緯與副將高瀚重建,乾隆四十六年(1787年)知府曾恆德與副將馬定真修理周圍牆垣,嘉慶元年(1796年)知府王正常與鄖縣知縣葉治、府教授熊堂、訓道唐承中暨紳士張鈁等重修,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知府胡允林與鄖縣知縣陳子飭暨邑紳朱爛章等勸捐重修丹墀,下建刻至聖贊,四配贊碑亭二座。
由《鄖縣誌》記載可看出,保留下來的大成殿,從建築前身考,距今600多年,作為府學距今530年,其建築本身距今449年,明代多次重修,清代多次重修,解放前的最後一次重修是在1948年。為了保護這一古建築,2002年,鄖縣縣政府曾撥出專款,鄖縣博物館也自籌資金對其進行了新近一次維修。
抗戰時期,大成殿先後為國立湖北中學,湖北省聯合中學鄖陽分校,湖北省立第八高級中學校址。解放後,大成殿被闢為鄖陽軍教館,遂被改造為禮堂和會議廳。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建鄖陽改裝廠,連同土地被整體劃撥給鄖陽汽車改裝廠,《文物法》頒佈後,幾經協調,權屬歸為鄖縣人民政府,由鄖陽博物館負責管理。
2004年鄖縣府學宮被確定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文物搬遷保護項目。2012年5月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鄖縣府學宮進行一個多月的勘測發掘,基本上弄清了其整體規劃、設計、建築佈局,併成功完成拆遷工作。2021年11月27日,鄖縣府學宮古建築羣整體復建工程開始動工,不久的將來將全部坐落到漢江南岸的鄖陽島上。 [4] 

鄖陽府學宮相關評價

大成殿作為明清兩代的府學,客觀上為明清兩代培養了大批官宦士賢,為普及知識、教化民俗起到了重要作用。明清兩代鄖陽、荊襄、陝南、豫西廣大地區的莘莘學子都匯聚於大成殿科考,以求取得功名,大批士子學者十年寒窗在大成殿求得認可。由《鄖縣誌》可考證,明清多次修繕府學堂,碑記雖只有官宦鄉紳,但數千民眾捐錢出力是一定的,大成殿建築本身和十餘塊勸捐修復學宮記碑,對於研究明清兩代的教育史提供了極有力的實物佐證,它是我省現保存最完好的府學宮,因而對研究明清兩代教育史也具有重大學術價值。(十堰晚報)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