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鄒鑾章

鎖定
鄒鑾章,廣東大埔縣人,清朝武將,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壬辰科武舉人,中式,歷任都司、協鎮、總鎮等職。 [1] 
全    名
鄒鑾章
所處時代
清朝

目錄

鄒鑾章史料記載

咸豐八年十一月乙未 ○諭軍機大臣等、王慶雲奏、委員協剿黔匪陣亡、並籌防本境情形一摺。貴州思南府匪徒。窺伺川疆。經派防酉秀之即補同知直隸州李漸鴻、越嶲廳同知淩樹棠等、渡河協剿。均以力竭陣亡。旋經副將鄒鸞章等、帶兵馳至。匪眾未敢過河。該督已調派重慶鎮等官兵。馳往協同堵御。惟黔省逆匪。勢正猖獗。酉秀邊防。彌形吃重。現調官兵。是否足敷堵剿。著王慶雲就現在情形。悉心酌度。如須添派兵勇以壯聲威。即著速為調派。毋令該匪闌入完善之區。至在防將吏是否得力。或應派大員統率。並著妥籌辦理。四川兵力可用。餉需亦尚堪籌撥。如能相機進剿。埽除黔匪。即以鞏固川防。未容株守邊疆。稍分畛域。李漸鴻、淩樹棠等、陣亡情形。即著查明請恤。將此由五百里諭令知之。
——《清實錄咸豐朝實錄》卷之二百七十 [4] 
咸豐四年十二月川軍蔣玉龍克桐梓,楊鳳自焚雷台山遁,川軍收復仁懷縣城,綏陽賊逸去,楊鳳走黔西圍州城,巡撫蔣霨遠撤苗練。四川督標中軍參將德恩與遊擊鄒鸞章率都司林春萱、何慶元、吳毓光,署守備張玉春先焚盤龍洞、雞心嶺各賊壘,並擒獲桐梓逃出之逸賊七十三名,松潘鎮總兵文祥遺永寧參將鍾海督兵圍在火石坪、沙坎擒斬偽都尉將軍暨賊目羅老三、餘四弓背等,進剿二合樹賊,署敍永廳同知白汝衡以團練來,又擒斬偽元帥都司等,並賊七十餘名,德恩、鍾海遂令蔣玉龍進攻仁懷縣城賊,二千餘人傾巢出御,戰歷四時,斃賊三百餘人,擒賊目百餘人,賊窮蹙奔波,外委田海龍,團首雷紹然等乘勢擁進,克復縣城,偽官楊金先遁回麻柳場,玉龍督兵跟追,毀其巢,殲其眾,斬偽將軍等,常恩分兵又克鍋廠、觀音崖諸賊壘,玉龍旋迴,駐仁懷曬追楊金未獲,後經武生陳映奎督團捕獲之,解交玉龍,並賊黨鄧哈生磔於市。
——《仁懷文獻輯存》之《續遵義府志》(卷二十七) [3] 
是時四川總督王慶雲奏以皇升防綦南綏霽協副將鄒鸞章防酉秀徐圖移勒周夔去銅仁閔雲。
——《平黔紀略》卷五 [2] 
參考資料
  • 1.    大埔舉人名錄  .政協廣東省梅州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4-01-02]
  • 2.    《平黔紀略》第五頁:是時四川總督王慶雲奏以皇升防綦南綏霽協副將鄒鸞章防酉秀徐圖移勒周夔去銅仁閔雲。
  • 3.    仁懷政協學習文衞委編.仁懷文獻輯存.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9:313-314
  • 4.    《清實錄咸豐朝實錄》卷之二百七十:咸豐八年十一月乙未 ○諭軍機大臣等、王慶雲奏、委員協剿黔匪陣亡、並籌防本境情形一摺。貴州思南府匪徒。窺伺川疆。經派防酉秀之即補同知直隸州李漸鴻、越嶲廳同知淩樹棠等、渡河協剿。均以力竭陣亡。旋經副將鄒鸞章等、帶兵馳至。匪眾未敢過河。該督已調派重慶鎮等官兵。馳往協同堵御。惟黔省逆匪。勢正猖獗。酉秀邊防。彌形吃重。現調官兵。是否足敷堵剿。著王慶雲就現在情形。悉心酌度。如須添派兵勇以壯聲威。即著速為調派。毋令該匪闌入完善之區。至在防將吏是否得力。或應派大員統率。並著妥籌辦理。四川兵力可用。餉需亦尚堪籌撥。如能相機進剿。埽除黔匪。即以鞏固川防。未容株守邊疆。稍分畛域。李漸鴻、淩樹棠等、陣亡情形。即著查明請恤。將此由五百里諭令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