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鄒平福海油脂工業有限公司

鎖定
鄒平福海油脂工業有限公司系2003年8月改制的民營股份制企業,其前身鄒平縣第四油棉廠有着50多年的歷史。公司佔地面積345畝,員工800餘人。擁有國內較先進的軋花、剝絨設備53台套,日處理260噸、240噸棉籽浸出油設備各一套,日產150T色拉油多功能生產線一條,年加工能力為籽棉4.32萬噸、棉籽16萬噸,產皮棉1.5萬噸、短絨1.5萬噸、色拉油3.5萬噸。
中文名
鄒平福海油脂工業有限公司
總資產達
3.03億元
固定資產
1.79億元
實現銷售收入
3.87 億元

目錄

鄒平福海油脂工業有限公司規模

2004年底,公司總資產達3.03億元,固定資產1.79億元,實現銷售收入3.87 億元,利税2632萬元。在農行、農發行、工行、建行、農信社 的信譽等級分別為“AAA”、“AA”、“AA”、“AA”和“四星”。 近年來,公司依靠長期積累的經驗、充足的技術裝備投入和現代化的市場預測手段,在油脂製取及延伸產業鏈方面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績,並因此被武漢工業學院選定為學研產基地,成為2002年省命名的百家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之一。

鄒平福海油脂工業有限公司成就

幾年來,公司上下按照“寬容、守信、高效、圖強”的理念紮紮實實地開展工作,實事求是地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主要把握了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圍繞“三農”問題的解決不鬆懈。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輻射面廣、帶動力強的作用,搞好鏈式運作,把農產品深加工及綜合利用項目做強做大,在有較好社會效益的前提下取得較好的企業效益,確保公司新的經濟增長點有着較強的生命力。 二是抓住增加科技含量這一關鍵環節不放鬆。不斷與國際國內高新技術嫁接改造,使產業檔次不斷提升。在國內首先使用了“混合油精煉技術”、“雙塔物理精煉”、“高酸價米糠油酯化反應”“高效脱蠟”等技術,得到了國家糧食局劉世鵬、中國糧油油脂專業分會教授李志偉、武漢工業學院食品學院院長何東平等專家的充分肯定。 三是瞄準建設生態科技型油脂化工企業目標不動搖。立足企業自身實際,盯住二十一世紀市場前沿,穩步拓展產業鏈,不斷開發和生產市場前沿產品。以“差異化”經營策略佔領站穩市場,以“高新尖、精細特”產品搶佔市場制高點。現已擁有棉籽冷榨多肽項目的知識產權,享有江南大學、武漢工業學院等高校和科研單位的脂肪酸甲酯磺酸鈉、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生產許可權。為逐步實現由傳統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由傳統油棉加工企業向生態科技型的油脂化工企業的跨越奠定了一個良好基礎。 [1] 
參考資料